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能感染胃和小腸的細菌,在1982年由兩名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它可導致消化性潰瘍病.幽門螺旋桿菌一般呈陰性,但檢查結果呈陽性則證明被幽門桿菌感染。而抗體陽性是會傳染的,並且家人之間傳染的機率較大。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還是離不開「口」,包括「糞-口」傳播、「口-口」傳播、「胃-口」傳播。
「糞-口」傳播:
如果你吃了被排洩物汙染的食物和水源,那就有可能被感染上。
「口—口」和「胃—口」傳播途徑可能是主要的途徑:
幽門螺桿菌寄居在胃黏膜上皮,而胃黏膜上皮是不斷更新脫落的,幽門螺桿菌也當然會隨之脫到到胃液中。
幽門螺桿菌很大難突破十二指腸液的屏障,但它可以在胃液中存活,它不能往下走,但它往上是可以的,通過胃食道反流,有可能進入到口腔中,從而滯留在口腔中特別是牙菌斑中,最後通過唾液傳播給他人。所以要避免與幽門螺桿菌患者擁吻、嘴對嘴餵食等。
感染幽門螺桿菌,需做好哪些檢查?
1、碳14尿素呼氣試驗
在接受碳14尿素呼氣試驗前需空腹服用碳14膠囊,待一段時間過後進行呼氣實驗以測量數值。一般情況下,大於標準數值可說明患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並且,呼吸檢測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5%以上。
2、胃鏡檢查
幽門螺桿菌快速尿素酶實驗,通常是在受檢者胃鏡檢查後取部分胃黏膜組織進行檢測,將活體組織放入試劑,觀察其變化即可得到相關檢查結果。該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在90%以上且操作較為簡單,一般情況下可在胃鏡檢查時快速進行。
3、HP唾液測試板
留取唾液,5-15min內出結果。胃HP感染通常合併口腔HP陽性,從而成為傳播源,通過免疫學原理,檢測口腔中極其微量的尿素酶,從而檢測幽門螺桿菌。
點評:方便,但準確度不如呼氣試驗。
總結:呼氣試驗能方便且準確地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但功能比較單一。呼氣試驗陰性不等於沒有胃病,要想真正全面性地了解胃內情況,胃鏡檢查無法取代。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更多閱讀
「小疙瘩」一言不合就癌變,發現甲狀腺結節,需要手術嗎?
小兒寄生蟲病高發,如何知道寶寶體內是蛔蟲還是蟯蟲?一文早辨別
醫生科普:為什麼蹲下站起來的時候會頭暈眼黑?可能會影響視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