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一位30歲的患者,胃痛不舒服,後被檢測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在醫生建議下,他的妻子和父母也進行了檢測,結果都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專家提醒,幽門螺桿菌的「家族聚集」現象增多,還有不少患者出現耐藥,一定要警惕。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過50% 注意分餐分筷分毛巾】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說,有些年輕人一直上腹部飽脹、噯氣、吐酸水,胃腸鏡的檢查也沒大問題,但是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叫他家裡面的父母親來查、或者妻子來查,結果陽性率都是比較高的。
醫生介紹,根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超過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而且這種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由於家庭內大多實行共餐制,容易造成全家人同時感染。
施瑞華表示,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及時治癒後,如果家裡面人有陽性的,還沒有根除的話,今後相互之間還會傳染。所以希望在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同時,家裡面人都應該來查一下,同時根除幽門螺桿菌更合適。
醫生提醒,治療同時,必須將家裡使用過的碗筷進行高溫滅菌,牙刷、水杯都要更換。之後,家庭成員間要分碗、分筷、分毛巾。使用過的碗筷、毛巾等物品,可以先清洗乾淨,再放入沸水中煮15到20分鐘,進行消毒。
【藥物治療後無效果? 耐藥患者應實施精準治療】
記者了解到,現在通過呼氣檢測可以非常快速的檢查幽門螺桿菌,有的人查出陽性之後,就進行藥物治療,但隔了一段時間之後,複查還是陽性,這是怎麼回事呢?
施瑞華介紹,有時候一次根除不了,甚至兩次還是根除不了,這就產生了耐藥,現在耐藥率普通人群裡面能達到15%到20%左右。
醫生呼籲,針對耐藥人群要實施精準治療。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聯合20餘家醫院,組成幽門螺桿菌精準治療聯盟,將收集數萬份幽門螺桿菌標本,進行藥敏實驗,並根據研究結果調整患者用藥。
這次疫情發生之後,不少人外出就餐,都使用了公勺公筷,那在家庭內,其實也可以這樣做,減少幽門螺桿菌的交叉感染。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莊學香 汪樂萍 劉小慧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