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叮鈴鈴... ...開學啦!明天就是9月1號了,原來一年兩度的開學季,今年只有一次。如此特殊的一年,讓這次的開學儀式備受關注,看文章的你準備好返校了麼?據說有一種症狀叫「開學症候群」 ,緊張、焦慮、期待、不舍……哪個才是你的真實狀態?
開學症候群之學生篇
1、臨床症狀為:心煩、無力、感覺身體不適,啥也不想做,啥也不想想,逃避有關「學校」「行李」「整理」等任何詞彙,希望回校前吃完自己想吃的菜,但一想到每吃完一樣就離開學近一步就哀傷。
2、開學前的一到兩天內,我出現了食欲不振,悲觀主義,寡言少語,內心煩躁等一系列症狀。我將其稱為「開學症候群」。
3、一想到「再也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了,再也不能用家裡飛速的wifi,再也不能自在地睡在自己的房間」,一想到「每天都要為吃什麼而頭疼,每天都要為洗衣服而頭疼,每天都要為睡不好而頭疼」,就——淚目!
4、睡不著,怕鬧鐘,怕起晚。
5、我開學前趕作業的樣子:一支筆,一個人,一個晚上,一個奇蹟。
6、從前幾天開始,「開學」這兩個字就逐漸佔據了我的腦海,然後零食不香了,遊戲不好玩了,小說也不好看了。
開學症候群之老師篇
1、「我不想去上學啊,媽媽!」
「清醒一點,你是老師啊!」
2、快開學了,先是「噩夢」忽然而至:上課時找不到教室,或者找到教室卻張不開口,寫不出字,想不起講什麼了,又或者發現學生不聽課還處處和我作對……
醒後開始焦慮:翻看講稿,前一個月的課程內容要特別熟悉,不敢再熬夜上網……
3、開學症候群開始發作了。做的夢都是跟學生有關:上課時學生全跑了,作業一個字都沒寫,考試班級平均分二十之類的。醒來無限惆悵……
不管怎麼樣,學還是要開的!開學之際心態最穩的應該就是家長了,這個時候家長的任務很艱巨啊:
1、引導孩子調整生物鐘: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家長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在這段時間制訂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按照平日上學的時間起床、睡覺、學習、運動,有規律地作息,從而更好地適應接下來緊張的學習生活。
2、幫助孩子收心,回歸日常狀態:
提醒孩子檢查回顧作業的完成情況,還有哪些未完成,還有一宿希望一切還來得及~
3、與學校溝通,做好配合工作:
建議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家校聯手共同致力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對孩子的學習和心理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
孩子們都去上課啦,父母終於得空安排自己的生活了,免費奢華雲南遊要不要?低成本創業要不要?變美變健康要不要? 敖東新零售,通通給你好不好!即刻報名,還有機會,遊學雲南,搖身變董事!你與財富自由,人生巔峰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