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跟風外國人,將「坐月子」視為民間陋習。殊不知,坐月子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好習慣,特別是對於身體素質較差的女性而言,可以稱得上是「二次回春」的好時機。
上周末,閨蜜劉琳帶著女兒回了娘家,聲稱婆婆在家一天,她就一天不回去,休想讓她伺候一天。
原來,劉琳3歲的女兒下半年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丈夫商量說讓婆婆來照顧孩子,而且婆婆也很想孩子。沒想到這句話徹底惹怒了劉琳,堅決不同意,並和丈夫說到有婆婆沒她,兩人因此爆發了一場大爭執。
其實劉琳是個非常善良的女孩,平常也不喜歡斤斤計較,可是每次一說到婆婆她就怒不可言,而這都要說到3年前劉琳的坐月子事件。
婆婆是個傳統的山東婦女,一直希望生個孫子,結果劉琳卻生了個女娃。當時,婆婆明確表示自己不開心,並且強調生女娃別指望讓她去伺候坐月子。可想而知劉琳聽到這句話時,內心該有多受傷。
要知道,劉琳本身親媽因病去世的早,作為一個新手媽媽身邊沒有一個人指導她,就這樣自己咬著牙帶孩子。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劉琳經歷了回奶、漲奶、胎兒黃疸等等問題,卻不得不靠自己解決。
當別人坐月子的時候全身長肉,而劉琳卻患了一身月子病,直到現在大夏天都是手腳冰涼,空調一吹頭就痛,年紀輕輕身體素質卻差得很。不過也就因為此事,劉琳對婆婆可謂是恨之入骨,再也不願生活在一起。
事實上,女性坐月子期間的身體素質本就比較差,畢竟生養小孩幾乎耗盡了她們的全部精氣神。所以說在生完寶寶後的30天到42天,必須安心修養這樣才能快速恢復身體健康,而且對於一些本就身體素質較差的女性而言,還可能稱得上是「二次回春」的好時機。
1、能幫助調理虧虛的身體
女性分娩時,幾乎會耗盡她們所有的精力,並且過程中還會伴隨一定程度的出血和部位撕裂。因此,女性生養孩子也有句話叫「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那麼,為了加速身體復原,女性在坐月子的30天或42天內必須做好修養工作,不能勞累傷神同時還要保證營養全面攝入。
2、幫助產婦下奶
女性的身體非常奇特,有時候一點點情緒變化也會影響身體全面發育。特別是在產婦剛生完孩子的時候,如果產婦情緒不佳或者身體不適,奶水很容易回流,造成寶寶沒有奶吃。
因此,坐月子的時候全家人都會小心翼翼的伺候產婦,不論從飲食還是精神開導上,都會讓孕婦保持心情舒暢,這樣奶水才會更加充盈。
3、可以減緩產婦抑鬱
「莫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生活中,大多數人對產後抑鬱很難做到感同身受,因而他們總會說抑鬱的產婦太作,不懂得自我調節。
但其實產後身體的不適,外加孩子的吵鬧,精神心理的雙重疲憊會加劇產婦的情緒不寧,目前我國10個媽媽中可能就有3個患有產後抑鬱。
要想緩解抑鬱情況,家人一定要做重視坐月子這30多天時間,不要給媽媽太多壓力,讓她們多一點時間緩存自己的狀態。
1、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
其實洗頭洗澡這一說法一直都存在,但擱在現代家庭其實不用太過忌諱,畢竟現在的洗浴條件早已趨近於完美,產婦絲毫不用顧忌受涼或吹風的情況。
而且你想想30多天不洗澡,身上該多黏多臭,所以說只要注意保暖措施,並且在不影響傷口恢復的情況下,洗頭洗澡完全可以。
2、坐月子一滴鹽不能吃
人如果不吃鹽,那和嚼乾草又有什麼區別呢?有人說坐月子的產婦最好不要吃鹽,不然母乳會回奶,這樣寶寶的口糧就會受到影響。
但其實產婦吃鹽是沒問題的,而且鹽中的鈉離子物質對產婦身體也有幫助,但前提是適量吃鹽,不要像產前那般重口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