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大自然花木基地,一鍵關注本帳號
近年來,某些商家鼓吹「神仙救命草」具有「duang-duang」的治療百病功效,其實這些植物都是加了特效的。來看看這些被duang過的植物。
【白背三七】清熱解毒降血糖 花味卻是臭烘烘
別稱眾多,泰國仙草、金雞毛草等。《中華草本》收錄的珍貴中草藥,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全草,別名大救駕、大肥牛,土生地、白仔菜藥、散血姜等。
其清熱解毒作用明顯,上火咽痛,可摘葉煮水喝
白背三七既然是菊科植物,開的花自然有菊科的特徵,略似某種野菊花。不過這花散發的味道讓人避之不及——「臭烘烘的,像腳板丫丫的味道,只有蒼蠅喜歡」。
白背三七作用:降血糖、清熱涼血,散瘀消腫
其原形態是白子菜。以植物的全草入藥 。民間以白背三七地上部分作為食藥兩用,廣泛用於治療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所以被稱為「神仙草」。
【景天三七】散瘀消腫的保健菜
景天三七,又名:費菜(救荒本草)土三七(通稱),全草藥用,止血、止痛、散瘀消腫;水取或泡酒服治各種出血。
食用部位為其幼苗或嫩莖葉。它無苦味,口感好,可炒、可燉、可燒湯、可涼拌等,是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常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很好的食療保健作用。
【三七】「春苗如翠,秋實似火」的金不換
又叫田七。三七名字的由來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它長有3個葉柄、每個葉柄生7個葉片,故名「三七」;有的認為它要生長3-7年才可以挖採,於是叫「三七」;《本草綱目》裡說,由於它的功效能癒合傷口,「如漆粘物」,故稱「山漆」(三七)。
田七花: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三七為「金不換」
田七燉雞
田七燉雞是一道漢族藥膳,屬於粵菜系養生湯。主要用雞和田七燉製而成。有益氣養血,生精補髒,化瘀止痛,養血明目的作用。
餐桌上的田七菜,原來是「牡丹吊蘭」
近幾年,餐館酒店多了一道「涼拌田七菜」。其實,市民食用的「田七」確實非藥用田七而是心葉日中花(牡丹吊蘭的學名)。
市場上賣的「田七菜」
牡丹吊蘭原產南非,是上世紀90年代作為一種觀賞花。
田七菜實為牡丹吊蘭
後作為食用蔬菜馴化栽培。牡丹吊蘭葉肉肥厚,極少病害,口味清甜微酸,是有機種植的優良蔬菜品種。
涼拌田七菜
關於三七(田七)的傳說
古時候,一個叫張二的青年,患疾口鼻出血不止,經多方醫治無果。一天,一位姓田的醫生路過,他取出一種草藥的根,研磨成粉給張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張二一家非常感激,並要求醫生留下這種神奇草藥的種子。
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
一年後,張二家的草藥長得非常茂盛。恰巧,知府大人的獨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療不見好轉,無奈只好貼出告示:能治好女兒病者,招其為婿。張二聞知後帶上自種的草藥,二話沒說,拿出草藥研成末給小姐服下。
三七散瘀止血、消腫止痛,我國著名的雲南白藥就以三七為主要原料
誰知不到一個時辰,小姐竟死了。知府大怒,命人將張二捆起嚴刑拷打,他被逼講出實情。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醫生,並將其定為「謀害殺人」罪。
臨刑之日,田醫生萬般無奈,只好向親自監斬的知府大人解釋說:「此草藥對各種血症都有療效,但須長到三至七年才有效。張二所用之藥,僅長滿一年,本無藥性,當然救不了小姐。」
三七還可以免疫增強、抗腫瘤、抗衰老以及護肝利膽等
說罷,他從差役手中要過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劃一刀,鮮血直流,他從自己的藥袋中取出藥粉,內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結,在場的人驚訝不已,知府大人後悔不已,只好放了田醫生。
人們為了記住這一慘痛教訓,就把這種藥定為「三七」,表示必須生長到3~7年才有用。因為此藥為田醫生所傳,故在我國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稱作「田七」。
大自然花木基地
高標準閱讀的植物公號 微信號 dzrhmjd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微社區進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