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東山二首·其一——唐·李白

2020-12-18 騰訊網

憶東山二首·其一——唐·李白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詩詞文本從《唐詩鑑賞辭典》

譯文

東山我很久沒有回去了,不知昔日種在洞旁的薔薇又開過幾次花?

環繞白雲堂的白雲是不是仍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誰家?

創作背景

東山是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曾經隱居的地方。據施宿《會稽志》載:東山位於浙江上虞西南,山旁有薔薇洞,相傳是謝安遊宴的地方;山上有謝安所建的白雲、明月二堂。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初在京待詔翰林時作。

賞析

東山是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曾經隱居的地方。據施宿《會稽志》載:東山位於浙江上虞縣西南,山旁有薔薇洞,相傳是謝安遊宴的地方;山上有謝安所建的白雲、明月二堂。所以,詩裡那薔薇、那白雲、那明月,都不是信筆寫出的,而是切合東山之景,語帶雙關。李白的詩就有這樣的好處,即使在下筆時要受東山這樣一個特定地點的限制,要寫出東山的特點和風物,但成詩以後,仍顯得極其自然和隨意,毫無拘束之態。

李白嚮往東山,是由於仰慕謝安。這位在淝水之戰中吟嘯自若,似乎漫不經心地就擊敗苻堅百萬之眾於八公山下的傳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長期隱居東山。當匡扶晉室,建立殊勳,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計時,又曾一再辭退,打算歸老東山。所以,在李白看來,東山之隱,標誌著一種品格。它既表示對於權勢祿位無所眷戀,但又不妨在社稷蒼生需要的時候,出而為世所用。李白嚮往的東山之隱,和謝安式的從政是相結合的。在陶醉自然、吟詠嘯歌之際,並不忘情於政治;而當身居朝廷的時候,又長懷東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懷。

李白一生以謝安自期、自比。「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憶舊遊贈譙郡元參軍》)「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都是在不同的處境和心情下,從不同的角度想到謝安和東山。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大約正在長安。唐玄宗親自下詔召他進京,看來是夠禮賢下士的了,但實際上並沒有給他像謝安那樣大展雄才的機會。相反,由於詩人的正直和傲慢,卻招惹了權貴的忌恨。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醜正同列,害能成謗,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跡縱酒以自昏穢,詠歌之際,屢稱東山。」這就是李白這首詩的背景。從「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可以看出,詩人在默算著離開「東山」(實際上指進京以前的隱居之地)的時日。流光如駛,歲月老人。他有像謝安與東山那樣的離別,卻未成就像謝安那樣的功業。因此,在詩人的沉吟中,已經包含著光陰虛度、壯懷莫展的感慨了。

當初,詩人告辭東山時,同樣也捨不得丟開那種環境和生活,只不過為了實現匡國濟世之志才暫時應詔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卻毫無所成,自然對不起東山的風物。所以「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兩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嚮往,一方面又有一種內疚,覺得未免辜負了那兒的白雲明月。

這首詩應該看作是李白的「歸去來辭」。他嚮往著東山,又覺得有負於東山。他無疑地是要歸去了,但他的歸去卻又不同於陶淵明。陶淵明是決心做隱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卻沒有這種「決心」。「東山」是和謝安這樣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結合在一起的。嚮往東山,既有隱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時而起的一面。「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梁園吟》)他的東山之隱,原來還保留著這樣一種情愫。詩中李白隱以謝安這樣一個人物自比,又用白雲、明月來襯託他自己的形象,那東山的白雲和明月顯得十分澹泊、明潔;而李白的情懷,便和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相關焦點

  • 夢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
    夢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 李白的兩首絕句,語言平易,卻盡顯淡泊胸襟
    李白文武全才,更具有浪漫情懷,他的詩歌令人讚不絕口,意境恢宏、想像奇特,豈止是謫仙,簡直是上天特別眷顧的大才子。下面分享李白的兩首絕句,語言平易,卻盡顯淡泊胸襟。憶東山二首(其一)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同樣非常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憶東山二首.其一》,在這首詩中,李白寫得非常的唯美,把自己對於東山謝安的仰慕之情,描寫的極為感人,我們都知道謝安曾經在這個地方隱居,所以詩人寫由於對於古人的崇敬,於是寫下了這首詩。《憶東山二首.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詩評賞(四一) 李白《觀放白鷹二首》
    ★ 詩詞天地 ★《觀放白鷹二首》   【唐】李白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李白的這篇《觀放白鷹二首》乃託物比興之作,寥寥數語,翱翔九天的蒼鷹形象宛在眼前。其桀驁難馴的孤傲之態,一如狂放不羈的李白,「自有雲霄萬裡高」。其一,起句「八月邊風高」,描寫胡鷹生活的時令地點氣候,背景宏闊,氣勢恢宏。次句「胡鷹白錦毛」,點題,寫胡鷹迎風翱翔,突出鷹之白,隱喻其品格高尚純潔。
  • 李白詠月詩行書四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有「詩仙」 , 「詩俠」之稱。李白作詩千首,有《李太白集》傳世。他的一生 ,絕大部分卻在漫遊中度過 ,遊歷遍跡大半個中國 。
  • 書香潤家風·共同奔小康 | 親子誦讀作品展播:《憶江南詞三首...
    書香潤家風·共同奔小康 | 親子誦讀作品展播:《憶江南詞三首》、《將進酒》 2020-06-05 0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典收藏:李白絕句全集
    送侄良攜二妓赴會稽戲有此贈攜妓東山去,春光半道催。遙看若桃李,雙入鏡中開。送殷淑三首 其三痛飲龍筇下,燈青月復寒。醉歌驚白鷺,半夜起沙灘。送陸判官往琵琶峽水國秋風夜,殊非遠別時。憶東山二首 其一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其二我今攜謝妓,長嘯絕人群。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雲。重憶一首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
  • 每日詩詞-月夜憶舍弟
    上篇小覓分享的是詩仙李白的《清平調(三首)》中的其一,從這首詩中我們了解到了李白作為詩仙的文採斐然;而與李白齊名、並稱「李杜」的詩聖杜甫的詩文又怎能不去了解了解呢?今日小覓分享:月夜憶舍弟——唐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 春日憶李白
    春日憶李白唐代: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未來講堂|白居易《憶江南》(其一)誦讀:馬黎
    未來講堂|白居易《憶江南》(其一)誦讀:馬黎 2020-09-2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寫經典50期回顧——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一》
    【書寫經典】活動從2020年9月17日開展以來,今天是第50期了,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24位老師積極參與,累計書寫古詩詞50首848幅作品,其中篆、隸、楷、行、草書都有。
  • 古詩《憶東山》中,長嘯一聲,詩人揮毫賦詩,流傳千古
    欲報東山客,開關掃白雲《憶東山》我現在像謝安一般攜領東山的歌舞妓,長嘯一聲遠離世人。我準備告訴東山的隱者們,為我打開蓬門,掃去三徑上的白雲。昔聞李供奉,長嘯獨登樓。此地一垂顧,高名百代留。欲覓重來者,潺湲濟水流《登太白樓》我聽聞李白曾經登上這樓臺,揮毫賦詩。他一來到這裡,此地便和他的大名一樣百代流傳。白雲悠悠,海上霞光映照,明月皎潔升起,秋色宜人。
  • 讓孩子愛上古詩詞:修真的賀知章,與李白是酒友,皇帝親自賜名
    賀知章其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 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 19 首。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少時即以詩文知名。
  • 杜甫心中滿滿愛 15首詩詞送李白
    杜甫心中滿滿愛 15首詩詞送李白 原標題: 杜甫保存至今的詩歌作品中,跟李白有關的,共15首:《贈李白》(五古),《贈李白》(七絕),《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八仙歌》,《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
  • 這人比李白還狂,留下一個成語,李白、辛棄疾、曹寅對其羨慕不已
    我們都知道李白也狂放不羈,當李白知道唐玄宗要起用他了,還高興地寫下了「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句。李白一生雖然狂放,但是對仕途的追求也是一生的,他在流放夜郎被赦回後還寫幹謁詩來自薦,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還想去做幕府(我在前面一篇關於唐朝幹謁詩的文章結尾處講過)。 由此相比,李白雖狂,和這位晉朝張季鷹一比,還是有些差距的呢。
  • 【唐】李白《靜夜思》(彩蛋)
    《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3.疑:好像。 4。舉頭:抬頭。【創作背景】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當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
  •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編輯:王小盒    2017-09-28
  • 這100首七絕古詩,每一首都流傳千古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阿冷閱讀,憶江南只是詞牌,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麼?
    阿冷閱讀,憶江南只是詞牌,白居易『憶』的是江南的什麼?《憶江南》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只是詞牌名本曲選自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的其一。其二、其三這裡不做介紹。《憶江南》是隋唐時期的詞牌名,原名叫《望江南》《夢江南》,因首句「江南好」,所以,又叫「江南好」,這就是大家的影響力。這首總寫對江南的影響,作者難忘的是江南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