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主推的Polar碼為什麼輸掉了5G第一仗?

2021-01-11 網易科技

本文為網易科技「易語中的」專稿,未經授權或籤約不得轉載。

文|網易科技特約作者 丁傲西

在剛剛過去的11月18日,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的RAN1(無線物理層)87次會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經過幾天幾夜激烈的討論,3GPP最終確定Polar碼為5G 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

而在更早之前的10月14日,LDPC碼戰勝了Polar碼被採納為5G eMBB場景的數據信道的長碼塊編碼方案。換句話說,Polar碼終於在首戰失利後迎來了轉機。

這本來只是3GPP一次很普通的5G信道編碼會議,然而隨著網絡上一篇名為《厲害了我的中國!華為碾壓高通,拿下5G時代》文章的廣泛傳播,大量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紛紛轉載並盛讚華為。

在眾多國內媒體的報導中,普遍把Polar碼當做是中國華為公司主導的一種標準,而把LDPC碼當做美國高通公司主導的一種標準。不少自媒體人甚至認為,中國終於在5G時代戰勝了以高通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到了5G時代,全世界都必須使用中國標準,甚至必須給中國企業繳納專利費。然而情況果真如此麼?

不可或缺的「信道編碼」

我們知道,電子產品中的所有數據都是以二進位儲存的。要想將數據傳輸給對方,只需要傳輸一連串由「0」和「1」組成的數字就可以。然而在實際傳輸過程中,信號不可避免的受到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幹擾。可能原來代表「0」的信號,經過幹擾變成了「1」。而代表「1」的信號,也可能因幹擾而變成「0」。如果不加任何處理,最終接收到的數據就不可能是正確的。

為了克服這一問題,信道編碼應運而生。為了增加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人們在信息發送前增加必要的糾錯編碼。信號即使在傳輸過程中出現差錯,也可以通過糾錯碼的運算在接收端發現和糾正。前面所提到的LDPC碼和Polar碼,都是信道編碼的方法之一。

Polar碼為什麼輸了5G第一仗?

既然LDPC碼和Polar碼同樣是信道編碼技術,為什麼Polar碼會輸了第一仗呢?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這兩種編碼技術有什麼區別。

LDPC碼(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中文名叫「低密度奇偶校驗碼」,它是由Robert G.Gallager博士於1963年提出的一種信道編碼技術。它最大的特點是用於糾錯的「奇偶校驗碼」以極低的密度分散在傳輸信號當中,不僅在傳輸性能上大幅逼近「香農極限」(在指定條件下通信傳輸所能達到理論極限),同時還可以降低解碼難度,增加糾錯成功率。另一方面,由於LDPC碼提出於上個世紀60年代,核心專利早已過期。因此隨著軟體硬體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LDPC碼也已廣泛使用在包括深空通信、光纖通信、衛星數字視頻和音頻廣播在內的諸多領域。我們常見的CMMB(廣電主導的廣播電視網絡標準)、WiFi標準802.11n/802.11ac,甚至包括嫦娥二號在內的航天通信領域使用的都是LDPC碼。

Polar碼(極化碼)是由土耳其畢爾肯大學的Erdal Arikan教授於2008年提出的,其最大的特點是在極低的編碼和解碼複雜度前提下逼近「香農極限」。根據公開的資料,Polar碼可以同時滿足超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三大類應用場景需求。在某些應用場景上,Polar碼甚至比LDPC碼擁有更好的網絡性能。從某種意義上說,極化碼「理論上」解決了近60年來資訊理論和編碼領域一直想要解決的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Channel polarization: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 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 這篇論文)

既然Polar碼在性能上不輸於LDPC碼,某些場景的表現甚至還超過了LDPC碼,為什麼Polar碼卻輸了第一仗呢?答案就在專利費和產業鏈上。

一方面,由於Polar碼是2008年才推出的信道編碼標準,大量核心專利掌握在包括Erdal Arikan教授在內的企業和個人的手中。由於對未來可能繳納高昂專利費用的擔憂,很多企業並不願意把賭注押在Polar碼上。另一方面,使用LDPC碼不僅不用繳納高昂的專利費,同時產業鏈極為成熟。而Polar碼由於推出的時間較晚,目前的測試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尚未有足夠多的實際案例做支持。因此更多的企業選擇把賭注壓在LDPC碼上,Polar碼輸了第一仗也是必然。

5G標準確定還為時尚早

經過幾日幾夜激烈的討論,3GPP最後決定在5G eMBB場景上使用LDPC碼作為數據信道編碼方案,使用Polar碼作為信令信道編碼方案。這樣的結局,除了技術的考量以外,更多的是利益平衡的需要。有了Polar碼,高通收取專利費時就要考慮到Polar碼專利的影響。而Polar碼專利持有人收取專利費的時候,也要評估高通對此的顧慮。兩者平衡,專利費就有了談判和下降的空間。

除此之外,前文中提到的eMBB場景不過是3GPP確定的三個5G場景之一(3GPP確定的5G場景包括「移動寬帶增強(eMBB)」、「大規模物聯網(MassiveMTC)」、「低時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ai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三大類),後續還將決定「大規模物聯網」和「低時延高可靠通信」兩個場景下的信道編碼方案。儘管此次3GPP採納了華為所主推的Polar碼方案,現在就說「華為碾壓高通,中國拿下5G時代」顯然為時尚早。

總結:

LDPC碼和Polar碼不過是眾多信道編碼方式中的兩種,它們雖然不是中國提出的標準,卻和中國科研人員的努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謂「Polar碼是華為的,LDPC碼是高通的」本身就不正確。技術的演進是循序漸進的,沒有一項技術是封閉自己而能夠獨自實現的。4G如此,5G也不例外。這次LDPC碼和Polar碼之爭,表面上看是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實際上不過是3GPP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為電信產業貢獻的又一個5G特性而已。無論是LDPC碼還是Polar碼,都是業界眾多公司和科研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

技術是沒有國界的,華為、中興之所以成功,正是歸功於它們的國際化。也正因為如此,刻意將兩種標準對立起來就顯得毫無意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尊重事實,拋棄偏見,才能有利於我國的通信發展。以「自主智慧財產權」為名的利益之爭,還是少些吧!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齊亞倫_NT4779

相關焦點

  • Polar Code入選5G標準,華為得到短碼控制信道,這些意味著什麼?
    另外,華為主推的polar碼的主要優點除了糾錯能力強外,還有這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已知的能夠被嚴格證明達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編碼方法,這對於高帶寬網絡的規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還非常有潛力,專利壁壘也比較合適(太高的專利壁壘的技術在現在通信領域很難成為標準)。
  • 5G專利排名:華為何以能獨佔49.5%,細看華為與Polar碼的淵源
    為什麼華為在Polar Code中的專利數量能佔據半壁江山呢?首先很多人可能要說,因為華為有強大的研發實力,華為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金用於新技術的研究。這些說法都沒有錯,華為去年專利數超過國家電網,位居國內首位;華為去年投入了營收的15%用於研發,138億美元,僅次於亞馬遜161億美元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139億美元,位於全球第三。
  • 5G Polar碼聲明標準專利統計 華為佔一半
    原標題:5G Polar碼聲明標準專利統計 華為佔一半   【手機中國新聞】5G真正到來前夕,市場可以說是暗流湧動,在這個角力的過程中,專利便是誰將笑到最後的殺手鐧。如果沒有一定的專利積累,那麼在5G到來之後,只能陷入束手無策的窘境。目前,一份各家公司向ESTI聲明的5G Polar專利情況顯示,華為專利佔比達49.5%,大幅領先競爭對手。
  • 5G為何採納華為力挺的Polar碼?一個通信工程師的大實話
    這樣一來,主要由美國企業主導的LDPC碼有可能一統5G天下,而華為等中國企業主導的Polar碼將前功盡棄。由於拋棄Turbo碼的呼聲較大,在上次會議失利之後,可以說Turbo碼基本大勢已去,本次5G編碼之爭最終演變為Polar碼和LDPC碼之間的拳擊爭霸賽,一場中美拳擊爭霸賽。
  • 把聯想拖入紛爭的Polar碼,到底是什麼鬼,看看華為如何說
    當自媒體把這樣一件已經在2016年就被蓋棺定論的事情再度挖出,甚至以「5G標準上,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一類的「驚悚」標題,把聯想推上風口浪尖。面對媒體的討伐,聯想官方宣稱,將保留追究造謠者的責任,並強調,聯想支持華為主導的Polar方案。
  • 揭秘|華為主導的Polar碼到底是啥玩意?
    今年7月26日,在深圳華為總部迎來了一場特別的頒獎儀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親自給被譽為「Polar碼之父」的Erdal Arikan教授頒發榮譽獎牌,本次頒獎源於Erdal Arikan教授在Polar碼方面作出的開創性成績,以及他對通信行業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 Polar碼成為標準意義何在?
    上周五,在剛剛結束的3GPP會議5G短碼方案討論中
  • 中國的5G核心技術科學家只有22歲 申怡飛助力Polar Code 極化碼...
    申怡飛助力Polar Code 極化碼達成超低通信時延 搜狐IT 發表於 2019-08-20 09:11:23 編碼和調製是無線通信技術中最核心最深奧的部分,被譽為通信技術的皇冠,體現著一個國家通信科學基礎理論的整體實力——這也是華為主推的極化碼入選
  • polar碼非華為標準 LDPC才是中國企業後發先至的法寶
    *86b次會議R1-1610607提案截屏值得一提的是,在86b次葡萄牙裡斯本會議上,華為的數據信道全Polar碼提案無人支持,連華為最嫡系的華為終端和海思半導體都不支持華為用Polar碼與LDPC碼正面硬剛。
  • 任正非對話「Polar碼之父」Erdal Arikan:Polar碼的發現是雙方的...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今天,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華為坂田基地會見了5G極化碼(Polar碼)發現者、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任正非對教授的來訪表示感謝,稱讚教授的研究是對人類的貢獻,並表示華為將沿著基礎研究的道路奮勇前進,繼續支持教授的研究和團隊,在教授旗幟的引導下,努力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Erdal Arikan教授表示,Polar碼的發現是雙方的成功,展現了團隊的能力和創新。
  • 華為頒獎Polar碼之父,致敬基礎研究和探索精神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今天,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辦隆重頒獎儀式,為5G極化碼(Polar碼)發現者、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頒發特別獎項,致敬其為人類通信事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百餘名標準與基礎研究領域的華為科學家和工程師也獲得了表彰。
  • 華為頒獎Polar碼之父 致敬基礎研究和探索精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圳7月26日訊  今天,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辦頒獎儀式,為5G極化碼(Polar碼)發現者、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頒發特別獎項,致敬其為人類通信事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百餘名標準與基礎研究領域的華為科學家和工程師也獲得了表彰。
  • 華為5G首席專家童文,用10年讓中國5G技術超越美國,領先世界
    可以說其餘公司都沒有像華為投入如此之巨大,且這麼早便投入5G研發2011年9月童文被授予華為首批Fellow特級專家,現為華為無線CTO兼5G首席科學家。此外他還是北電Fellow、IEEE Fellow、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
  • 華為5g網絡工程師學習三個月是嗎?
    5g網絡工程師怎麼樣才能入行呢,5g網絡工程師需要學習多久,這是很多朋友常常找到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作者小編問到最多最多的幾個問題網工記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5g網絡工程師是幹什麼的」,「5g網絡工程師需要學習什麼」,「5g網絡工程師的具體工作內容是做什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隨時溝通
  • 華為賭贏了,美國放棄5G毫米波,採用華為使用的釐米波!
    隨著科技的快速,科技的產物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手機的網速也是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自華為成功的研發了5G通訊網絡之後,我國的通訊技術已成了反超美國的存在,而提到5G,大部分人只知道5G會使手機網速變快,卻不知道使用的是什麼頻段,你知道5G使用的是什麼頻段嗎?
  • 華為5G技術,源於這種數學方法!
    任正非對華為的5G技術充滿了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華為在5G的成就,離不開一位土耳其的科學家的貢獻:5G標準是源於十多年前土耳其的阿勒坎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十年時間,我們就把土耳其教授數學論文變成技術和標準。那麼,這位土耳其科學家做了什麼工作?這與華為的5G技術又有怎樣的聯繫?
  • 華為的5G技術,源於這種數學方法
    埃達爾·阿勒坎教授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撰文 張華近日,華為遭美國貿易制裁後,任正非的表態受到各大媒體關注。任正非對華為的 5G 技術充滿了信心:「華為的 5G 是絕對不會受影響,在 5G 技術方面,別的國家兩三年內肯定追不上華為。」
  • 5G信道編碼之爭-聯想,華為,5G,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下媒體...
    本文經超能網授權轉載,其它媒體轉載請經超能網同意前一段時間,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G(IMT-2020)在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情,禍起於各大問答平臺,矛盾一致指向了聯想的「不愛國行為」——在確認5G信道編碼標準時,沒有把票投給華為的Polar碼。
  • 華為認證HCIA-5G-RNP&RNO發布!華為認證5g網優工程師要考什麼?
    今天,華為認證HCIA-5G-RNP&RNO V1.0正式發布!該認證主要面向希望已掌握華為5G無線網絡優化的客戶、員工、合作夥伴。成功獲得該認證之後,則成為華為認證5g網優工程師,得到業界的認可!那麼,華為認證5g網優工程師要考什麼呢?下文為您介紹。
  • 當初義正言辭拒絕華為,如今華為5G訂單突破50個,它卻成為笑柄
    在華為的發展道路中有不少的流言蜚語和中傷,其中澳大利亞在5g基站建設的開始就說華為的5G技術有安全隱患。目前有三家企業是在做5G基站的,有愛立信,諾基亞還有華為。雖然在5G投票的時候華為因為一票之差輸給了高通,失去了5g規則制定的最終話語權,但是這並不能證明華為的5g技術弱於他們,有機構證實華為的5g性能在各方面是排名前列的,而且比愛立信和諾基亞的性能要早兩年,可以說華為的5g在性價比上是有絕對的優勢的。因為美國牽頭,加拿大澳大利亞拒絕和華為合作,日本隨後緊跟其後,英國本把華為列入名單,後因為心知肚明的原因也將華為踢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