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通勤人數超千萬?被困在上下班交通裡的打工人們該咋辦?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江瀚視野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打工人的話題可謂是層出不窮,鑑於大家都已經說膩了打工人的各種職場苦逼,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被困在交通裡的打工人,當極端通勤人數超千萬的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打工人的日常生活?

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增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有超過1000萬(佔13%)的通勤人口,正在承受 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困擾。《報告》以全國36個重點城市為調研對象,其中包括直轄市(4個)、計劃單列市(5個)、省會城市(27個),計算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以及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

《報告》主要依照城市規模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I型小城市來進行劃分。數據顯示,全國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單程平均時耗為36分鐘。其中,超大城市平均通勤時耗41分鐘,特大城市37分鐘,Ⅰ、Ⅱ型大城市分別為34、33分鐘。具體來看,在4個超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平均通勤距離9.3千米,而北京通勤時耗47分鐘、上海通勤時耗42分鐘已遠高於平均數值。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超大城市,許多特大城市通勤時長也遠超通勤36分鐘平均線,其中南京市、青島市、天津市、成都市通勤時耗均在39分鐘,而重慶市以時耗均長40分鐘「拔得頭籌」。

數據顯示,36個中國主要城市中,有超過1000萬(佔13%)的通勤人口,正在承受 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困擾。具體來看,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極端通勤人口分別佔比18%、13%、9%、8%。其中,在超大城市中,北京城市通勤人口超過1小時的佔據數據榜之首,佔比26%,上海以佔比19%的數據比率「緊隨其後」。

看到這些數據,大家不妨自己想想自己每天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曾經網上有個經典的例子,燕郊距離北京只有30公裡,與通州隔著一條潮白河。由於離北京很近,房屋出租很便宜,燕郊近些年便成了北京人口外溢據點。數據顯示燕郊在2007年的時候只有10萬人,而到了2015年人口數高達75萬,幾十萬的北漂佔據了一半多,大多數人都必須忍耐了每天好幾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往返在燕郊和北京之間。

同樣的例子其實在筆者身邊也都存在,筆者有個朋友在蘇州火車站附近買了房,而他每天就是把高鐵當地鐵坐,穿梭在蘇州和上海之間,而這一切的原因就是上海較高的房價。

說實在,打工人被困在交通裡實際上是全世界的一個共同現象,而在這方面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這種現象也在中國開始顯現開來,因此,我們要進行比較客觀的分析:

首先,快速城市化帶來了人口的快速集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要知道這個數據在2000年的時候僅為36.22%,也正是如此,快速的人口城市化,讓大量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從小城市進入大城市,如今的中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都是人口達到了幾千萬的超級特大城市。由於大量的人口集中,人地矛盾就顯得非常明顯,畢竟每個人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的住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城市市中心的土地那麼少,人口又那麼多,這種矛盾要解決就只有城市不斷擴張,僅以上海為例,上海的城市核心區面積一般認為是660平方公裡,而上海的總面積則達到了六千多平方公裡,因此很多的城市新居民也就是所謂的新上海人都只能把自己的家安在城市郊區,也就是常說的外環外的地方,一方面是的確只有這裡還有土地可以開發,另一方面是只有這裡的房子價格還能接受了,所以極端通勤現象出現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其次,日益增長的交通擁堵加劇了極端通勤。如果說人口集聚帶來了整個城市人數的增加所以導致了不得不住到城市郊區的話,那麼惡劣的交通環境則加劇了這個過程,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京的汽車保有量達到了593.4萬輛。目前北京的常住人口為2153.6萬人,算下來超過四分之一的人都擁有了汽車,過大的汽車保有量給整個城市的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畢竟北京城市是不斷發展起來的,其交通規劃在早期完全不可能想像到北京會有這麼多的汽車,其實其他各大城市也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問題,汽車的高速增長讓很多城市變得日益擁堵,而城市公共運輸體系的建設卻相對滯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極端通勤也就變得越來越嚴重,而且這種嚴重趨勢還是相互疊加的,越是年輕人越生活在城市遠郊,而越是城市遠郊的公共運輸情況就越差,對於汽車的依賴就越高,最後反而加劇了城市的擁堵,讓極端通勤問題進一步變成惡性循環。

第三,被困在交通裡的人到底該怎麼辦?其實,對於當前的極端通勤問題需要的是多方解決,從最宏觀的角度出發,每個城市的管理者都應該專門加強城市的規劃,進一步強化城市的公共運輸服務,降低城市擁堵。從房地產的角度出發,城市需要從民生的視角進一步降低工薪階層的住房成本壓力,雖然從目前來看大規模降房價是不現實的,但是通過提升公共保障性住房水平,從而降低居住壓力,提供廉租房等進一步讓居住不再那麼困難,這也成為了一種解決極端通勤的策略。而從企業的角度出發,為了更好地推動企業降低員工成本,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最好的解決思路就是將企業總部搬到一些較為交通方便、遠離城市擁堵中心的地方,比如說北京的西二旗、上地、望京等地,從而壓縮通勤時間。

極端通勤正在成為影響大多數人生活的關鍵問題,打工人被困在交通裡的問題真的需要我們好好關注了。

相關焦點

  •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上熱搜!@山西打工人,你上...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上熱搜!@山西打工人,你上下班要多久?12月5日#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眾多網友討論
  •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上熱搜,你上下班要多久?
    近日#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眾多網友討論>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全國主要城市單程平均通勤時耗36分種單程平均通勤時耗,是城市空間、交通效率、宜居水平的綜合體現。Ⅰ型大城市中大連、合肥、長春、哈爾濱和長沙,45分鐘通勤覆蓋也尚未達到同等規模的平均水平,城市通勤支撐與保障不足,居民的交通出行和生活品質亟待提升。45分鐘以內通勤人口比重,上海的數據是68%。
  • 大城市「通病」:上下班極端化困擾打工人,多少人是千萬人之一?
    在一線二線城市上下班堵車的現象早就見怪不怪了,而地鐵就很好地解決了堵車的問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在城市群的不斷發展之下,居民通勤問題依舊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要知道國內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因為一份城市通勤報告,在市場引起了廣泛關注。極端通勤究竟有多可怕?在這一數據下也就一目了然了。
  • 全國超千萬人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你每天通勤時間要多久?
    全國超千萬人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你每天通勤時間要多久?  2020年5月20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該報告覆蓋了通勤範圍、空間匹配、通勤距離、幸福通勤、公交服務、軌道覆蓋6個方面,呈現了36個中國主要城市的通勤特徵數據畫像。  在此基礎上,《增刊》研究團隊完善了「出行時間高精度提取技術」,計算出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城市通勤監測增加了第7個核心指標。
  • 城市通勤報告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通勤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城市通勤報告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通勤 2020年5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百度地圖慧眼發布《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 下上班時間超60分鐘?別讓極端通勤消解了幸福感
    36個全國重點城市中,共有超過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佔通勤人口的13%。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日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下稱《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
  • 今天,你極端通勤了嗎?
    01這條新聞縈繞心頭很久,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它的重量: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因為,我正是這千萬人之一。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某個中國城市的地鐵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發現當地鐵裡的密度從每平米兩人上升到五人時,手機上買買買的概率會提升45%。浪費時間真的等於浪費金錢,困在系統裡的外賣員如履薄冰,困在地鐵裡的職員賠了夫人又折兵。(一不小心,再次押韻。)
  • ...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上熱搜!@山西打工人,你上下班要多久?
    >長時間通勤會降低幸福感嗎這些也是讓各位「打工人」壓力倍增的重要原因吧12月5日#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眾多網友討論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36個全國重點城市中共有超過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全國平均36分種太原31分鐘
  • 拿什麼來拯救,每天超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
    在早高峰中,和清晨的困意纏鬥;在晚高峰裡,被一天的疲憊拖進夢鄉,  「職」與「住」的距離,對大城市的很多上班族來說,仿佛成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超千萬人  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通勤耗時監測報告》顯示,36
  • 上下班最累城市:平均通勤時間47分鐘全國第一,平均通勤超11公裡
    最近有個梗叫做打工人,已經成為了很多上班族心中最適合的調侃詞,但實際上工作的苦有的時候可不僅僅體現在上班的過程中,其實有的時候也體現在上班時的通勤上面。在一些小城市可能還好,自己從家裡出發到上班的地方可能也就需要20分鐘左右的時間,但是在一些省會或是超大城市,上班的通勤時間和通勤距離都會嚴重增加,那麼我國究竟哪座城市上下班通勤最累呢?首都北京是這一問題的唯一答案。因為根據權威機構的統計,這座城市的上班族平均單程通勤時間高達47分鐘,平均通勤距離更是達到了11.1公裡。
  • 北京平均通勤時耗超45分鐘,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數據顯示,4個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為9.3公裡,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則達到11.1公裡。《報告》稱,北京通勤時耗47分鐘,是全國唯一單程平均通勤時耗超過45分鐘的城市。《報告》稱,隨著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居民通勤問題正成為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登上熱搜,相關詞彙學起來
    最近,相關部門聯合百度地圖慧眼發布的《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轉載量超過千萬。而一則「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數億的閱讀量反映了「打工人」對通勤現狀的共鳴。
  • 你花多少時間在上下班通勤?快來看看大家的這份百度通勤報告吧
    近日,百度發布了一份《城市通勤報告》引發熱議報告指出「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反映出了「打工人」目前的艱辛,特別是一二線城市尤為突出,下面來看看這幾個城市的調查現狀吧。>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快速城鎮化進程使得中國大城市的職住空間關係發生了深刻的嬗變, 同時也帶來長距離通勤和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問題
  • 你的通勤時間是多久?
    你能忍受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嗎?近日,#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眾多網友討論。來個小調查,你平時的通勤時間要多久?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
  • 中國通勤大數據發布!極端通勤!生活在燕郊的你被戳痛了多少?
    內容顯示:中國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通勤人口比重分布等等數據。結果發現:中國36個主要城市的平均通勤時耗36分鐘。北京達到了11.1公裡,平均耗時47分鐘。
  • 百度地圖通勤報告表明中國主要城市平均通勤36分鐘 你拉高平均了嗎?
    近日,一則「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近5億的閱讀量折射出城市「打工人」對通勤現狀的廣泛共鳴,職住距離遠、通勤耗時長,依然是公眾日常生活出行的痛點。    這份報告來自於百度地圖慧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通勤時耗增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是在《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 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寧波單程平均通勤時耗32分鐘
    甬派新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百度地圖慧眼發布《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受到行業和社會的高度關注,轉載量超過千萬。通勤時耗——是人們通勤出行的直觀感受,是考察城市運行效率的關鍵指標,是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
  •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 #北京平均通勤時耗超45分鐘#】#你能忍受多久的通勤時間#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4日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城市45分鐘通勤可達人口比重、單程超過60分鐘通勤人口比重。數據顯示,4個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為9.3公裡,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則達到11.1公裡。
  • 英國專家:上下班通勤也該算工作時間
    近日發布的《2018職場人通勤調查》顯示,北京平均通勤半徑16.79公裡,上海平均單程通勤時長59.56分鐘。職場人士利用這段時間來處理工作電郵,接打客戶電話已是常態。英國專家近日表示,鑑於人們經常在通勤路上處理工作,通勤時間也應計入工作時長。
  • 百度地圖報告表明中國主要城市平均通勤36分鐘 你拉高平均了嗎?
    近日,一則「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近5億的閱讀量折射出城市「打工人」對通勤現狀的廣泛共鳴,職住距離遠、通勤耗時長,依然是公眾日常生活出行的痛點。這份報告來自於百度地圖慧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通勤時耗增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是在《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的基礎上,研究完善了「出行時間高精度提取技術」,計算出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作為城市通勤監測增加了第7個核心指標,該報告表明: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