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中,海澱警方眾志成城,依託「兩隊一室」改革紅利,全方位發揮基層基礎效能,全力確保轄區防疫工作萬無一失。
從今年2月10日起,海澱區奧北社區的奧北科技園開始正式復工,因防疫工作所需,上班員工在進入工作區前都必需要測量體溫,如果依靠腕溫槍等傳統測量方式,時間長容易造成排隊聚集現象,十分不利於防疫工作。西三旗派出所奧北社區的社區民警周慶,在提前著手與科技園物業規劃路線,設立一米線等措施的基礎上。細心周慶發現園區中有一家公司使用的紅外測溫系統,能夠快速偵測經過人員的體溫,大大減少了因傳統手段測溫造成的人員滯留。周慶迅速將此信息反饋給屬地的東升鎮政府並提出合理建議,在鎮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在園區主要出入通道迅速配套設立了四套紅外測溫系統,此舉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因排隊測溫造成的人員聚集。
「大家排好隊,前後保持一米距離,工作期間請嚴格佩戴好口罩,勤洗手。」
為了讓復工人員提高疫情防範意識,周慶每天一大早都會準時抵達科技園區,在協助維護秩序的同時不停的向企業員工宣傳防範知識。
在做好科技園復工期間防疫工作的同時,轄區還有多個居民社區也時刻牽動著周慶的心。作為一名轉業軍人,退伍不褪色的周慶,身上一直保持著一股軍人執著和認真。自防疫工作開始以來,雖然感到壓力重大,但是壓力就動力,為了保障防疫工作平穩有序,周慶依託社區黨組織副書記職能,將社區幹部、網格信息員、各樓院長、物業負責人等各類平安志願者800餘人納入微信平臺,任何大事小情都可共知共享,出現任何問題周慶都能第一時間得知,並且快速趕到現場處理。同時為了能儘快查清社區內人員流動情況,周慶依託前期社區基礎工作,立足於服務主體,整合社會資源創新「一表化」工作法,並通過此方式快速統計出人員流動方向,為後續的防疫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疫情期間,一些關於疫情的謠言導致小區內人心惶惶,為了安撫小區居民,周兵依靠「警民共管」這一社區治理模式,發動黨員、社區志願者、小區業委會成員、樓門長利用微信群等方式發布事情動態、揭露謠言、講解疫情防控知識,消除恐慌,緩解情緒。同時與物業、業委會一起加強樓道、電梯的消毒工作、想辦法解決小區菜籃子、米袋子、通過設立無接觸領取點,減少與他人接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對周慶來說,每天一睜眼穿上制服,馬不停蹄的一天就開始了。跑科技園,下居民社區,在參與值守工作的過程中,周慶還不忘時不時的給街道工作人員、社區志願者和保安員們加油鼓勁,由於天氣寒冷,大家總在外面工作,周慶便自費購買熱飲慰問大家,並且叮囑大家做好防疫工作:「進出人員一定要測量體溫、檢查出入證件、注意衛生清潔消毒、做好對居民疫情知識的宣傳。」
直至深夜周慶的身影依然在社區防疫崗位上忙碌著。排查漏洞、檢查死角,直到確認萬無一失,才會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去休息,臨走時也不忘囑咐值守夜班的工作人員:「晚上是人們最疲憊的時候,同時也是最容易疏忽的時候,越到這種時候就越不能鬆懈!有什麼問題一定要通知我,我隨叫隨到!」
作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家庭,周慶的愛人在居委會工作,每天一早到夫妻二人共同踏上防疫戰場,雖然分別在不同的社區,但如同木棉花的愛情,在這天地之間,山水相隨,一同守護。周慶說過:「不論是軍人還是警察,保護人民的宗旨不能丟,作為主力軍,疫情防控工作不好做,但也不難做,只要拿出真心、熱心和耐心,為群眾站崗放哨,群眾就會相信咱、理解咱、支持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