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聲"維權專家:消費者有權投訴宜家"奪命櫃" 正當維權於法有據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宜家北京西紅門店內,仍有顧客在挑選"馬爾姆MALM"系列抽屜櫃。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家樂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王家樂)「宜家方面稱不撤回中國商品與『中國標準』有關,我只想知道,我們消費者到底應該如何維權?」 

  近日,隨著宜家「奪命櫃」事件的不斷發酵,有網友在「青年之聲」平臺提問,尋求有效的維權途徑。中國青年網記者特邀「青年之聲」維權服務聯盟專家亮劍,為網友答疑支招。 

  「青年之聲」維權服務聯盟專家、北京盛堂律師事務所主任、北京市律師協會業務拓展與創新專門委員會委員盛乃龍律師認為:「中國消費者維權於法有據,根據國際私法準據法原則,宜家在中國從事經營活動,適用中國法律有關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中國青年網:

  也就是說,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那麼消費者具體可以通過什麼渠道進行維權? 

  盛乃龍:

  根據宜家已經在美國、加拿大召回抽屜櫃的事實,說明宜家也已認可抽屜櫃確實存在瑕疵。已經購買柜子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屬地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或者自行提起訴訟,消費者協會也有權為此提起公益訴訟。 

  中國青年網: 

  消費者協會的職責是什麼? 

  盛乃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7條第1款規定:消費者協會應履行以下公益性職責: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中國青年網: 

  宜家發出聲明前產生購買行為的消費者可以通過訴訟維權,那麼在發出聲明後產生購買行為的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呢? 

  盛乃龍: 

  在宜家發出召回聲明後產生購買行為的消費者,有權要求宜家承擔懲罰性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47條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中國青年網: 

  賠償金額應當如何確定?是否有相關法規規定? 

  盛乃龍: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國青年網: 

  根據某大型社交網站上的一項投票顯示,有七成投票網友認為宜家對『中國標準』的區別對待涉嫌歧視。面對「同損不同賠、同命不同權」的不公平對待,您怎麼看? 

  盛乃龍: 

  作為「WTO」成員國,商家必須遵守「WTO」基本貿易原則之一——「非歧視原則」。 

  宜家的召回行為存在差別對待是客觀事實,此種做法不妥,首先是傷害了美國和加拿大之外的客戶或者潛在客戶的感情,勢必切斷其更大的銷售市場,隱患不能及時排除,潛在巨大賠償風險。 

  宜家有必要進一步正確分析、認識中國的巨大消費市場,有必要認識中國網民總量在世界的影響力,更有必要深入學習和掌握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否則將得不償失,追悔莫及。 

  盛乃龍律師表示,在消費者們和關注維權事件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情況一定會發生理性的、合法的轉變。我們也期待有關部門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保障公眾消費安全。 

相關焦點

  • 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
    會議聚焦當前電商領域違法索賠現狀,從廈門警方近期辦理的一起「職業索賠人」勒索外賣商戶案件切入,對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的邊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為遏制濫用訴訟、惡意維權現象的發生,實現鼓勵打假、淨化市場、規範行為的有機統一提供了法理支持。
  • 專家手把手教你維權 有事別忘打12315投訴
    本報記者儲文靜 長沙報導    今年3月15日,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式實施,3月12日下午2:30至3:30,湖南省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副處長吳衛、長沙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副主任袁俊做客瀟湘晨報96360熱線接聽電話,與讀者通過電話直接交流,解答消費者疑問,指導市民如何維權。
  • 天價索賠與正當維權背道而馳
    (10月6日澎湃新聞網)  顧客在打包的外賣食品中發現有創可貼,自然怒火中燒,與餐廳理論一番,甚至說些過頭話,也在情理之中。但為此提出高達20萬元的天價索賠,甚至不惜糾集一群人,在餐廳鬧事達4小時之久,就有些過「界」了。這個「界」,即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相關規定。
  • 消費者探訪西安12315消費投訴平臺 維權方式你知道幾個?
    西部網訊(記者 張棋) 「您好,這裡是12315投訴平臺,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3月13日下午,西安市市場監管局舉辦了12315開放日活動,邀請西安市各界代表20餘人走進了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受理大廳,參觀了部分企業的維權服務中心並組織座談會。
  • 威海與仁川建立消費者維權聯盟 消費者可跨國維權
    為了維護兩地消費者合法權益,早在今年3月,威海市工商局和消費者協會就本著「先行先試」的原則,與韓國仁川消費者聯盟聯繫,提議建立跨國消費維權協作機制,打造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消費維權合作試驗田。經過協商,雙方最終決定共同建立威海市與仁川市消費者維權聯盟,實現消費維權「異地投訴、跨國維權」。
  • 杭州仍有餐廳包廂設「最低消費」 消費者投訴維權難
    實地調查   多數餐飲店已取消最低消費標準   有些商家依然不了解新規   昨天,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詢問了外婆家(需求面積:500-600平方米)、名人名家、新發現等多家有包廂的連鎖餐廳,餐廳負責人均表示現在已經取消包廂最低消費
  • 滄州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維權中心成立 購車維權有了新去處
    今後,消費者遇到汽車銷售、維修等汽車消費問題,有了專門的投訴維權部門。日前,我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維權中心成立,將免費開展維權和法律專項服務,為廣大消費者爭取到最大的權益保障。隨著汽車保有量增長,消費者對汽車銷售、售後服務等投訴問題也不斷增長
  • 宜家中國拒召回「奪命櫃」:免費提供固定裝置 安裝服務額外收費
    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家樂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王家樂)「不雅照」風波尚未平息,「奪命櫃」事件又將宜家推到了風口浪尖。   近日,「馬爾姆MALM」系列抽屜櫃因傾倒致美國6兒童死亡,在北美地區被宜家召回。中國青年網記者走訪宜家北京西紅門店發現,「奪命櫃」並未停售,仍有顧客不時上前挑選。
  • 網友投訴藍臻奶粉有異物,商家稱是消費者沒密封好!該如何維權
    奶粉中異物時有發現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奶粉中發現蟲子或其他異物的情況時有發生,以黑貓投訴平臺為例,僅2020年涉及奶粉中發現異物的投訴就有15條,投訴產品覆蓋國產和進口多個知名品牌,發現的異物以蟲子和頭髮等為主,網絡曝光的相關案例則更多。
  • 業界呼籲:植物新品種權人凝心聚力抱團維權
    直到8月2日,他才向阿里平臺投訴。但因該平臺系統當時並未將植物新品種權列為智慧財產權保護範疇,因此無法上傳《植物新品種權證書》而投訴失敗。然而阿里平臺客服當時就張軍投訴,在線上回復稱:「目前沒有核實到智慧財產權裡有這個權利。如果要投訴,需要通過其它途徑投訴。」張軍認為,客服當時的回覆表明阿里平臺不認可《植物新品種權證書》,意味著植物新品種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在阿里平臺不受保護。「這是對國家法律法規的無視,對植物新品種權利人的不尊重。《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在阿里平臺眼裡,就是一張廢紙。」張軍說。
  • 格式合同豈能成為消費者維權攔路虎
    這裡,ofo的做法與「第22條軍規」似有異曲同工之「妙」:2017年6月10日,孫某某註冊成為ofo共享單車用戶,並交了99元押金。2019年,孫某某申請押金退款,卻一直沒能到帳。這也意味著,不知不覺中,ofo的格式合同已合法地剝奪了消費者的訴權。現實中,一些經營者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責任最小化,甚至以自己能夠「合法」侵權而沾沾自喜。既然不能公開拒絕消費者依法維權,那就設計「第22條軍規」,通過格式合同提高爭議解決成本來阻礙消費者維權,這或許是孫某某們所面對的「爭議解決條款」之所以出爐的一個背景吧。
  • 家樂福買到過期面醬 專家建議合理維權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雖然在3·15這天,不少消費者的投訴都得到和解,但維權專家的觀點是,其實,消費者應該依法維權、合理維權,否則,過度維權容易推高維權成本。  案例1  消費者:大超市銷售過期食品  昨天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鄭州市民趙旭通過自己的方式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 汽車維權大會上演震撼一幕 車主拖吊機維權
    來自浙江地區甚至省外的近150位維權車主,帶著自己的「愛車」,來到了由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全程指導,FM93交通之聲聯合浙江教育科技頻道、錢江晚報、騰訊大浙網、浙江消費維權網、浙江新聞APP、浙江24小時APP聯合主辦的中國汽車維權大會位於杭州下沙的維權現場。
  • 一個維權案引發一條產業鏈,退保維權如何被黑化?
    事實上,像小禾這樣的潛在退保消費者,已成為一些機構的商機所在。「為您及時止損,全額退保」,如果在淘寶、閒魚上逛一逛,會發現有各種打著這類宣傳的商家。在一些交易活躍的店鋪,評論欄裡好評如潮,買家表達著拿到退保款後的感激之情。
  • 「職業索賠人」是「維權」還是「侵權」?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會議聚焦當前電商領域違法索賠現狀,從上述「職業索賠人」勒索外賣商戶案件切入,對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的邊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廈門市公安局、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來自學術界、實務界的20餘位專家學者,及美團、京東、小米等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業主的維權方式有哪些?哪些維權形式不合理
    一、關於業主維權維權是指維護個人或群體的合法權益。維權的範圍可能包括人身損害、土地糾紛、醫療事故、婚姻、家庭、繼承等民事糾紛,所進行的行政及司法訴訟。二、業主不合理的維權形式1、非暴力的不合作或對抗手段。
  • 大連華訊:惡意維權投訴不可取,投資者財產安全需注意
    投訴維權,原本是法律賦予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合法手段,然而近年來,在證券投資領域,偽造證據維權、惡意投訴舉報等方式正在成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有的甚至已形成黑色產業鏈,不僅嚴重影響了行業正常的經營秩序,更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威脅投資者個人財產安全。
  • 山東省威海市與仁川市建立消費者維權聯盟
    6月1日,山東省威海市消費者協會與韓國仁川消費者聯盟舉行《威海市與仁川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標誌著威海市與仁川市消費者維權聯盟正式建立經過雙方的友好協商,最終決定共同建立威海市與仁川市消費者維權聯盟,實現消費維權「異地投訴、跨國維權」,更好維護威海與仁川兩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新消法應以更高賠償支持消費者維權
    非現場購物將被賦予 「後悔權」,衝動網購後不滿意可在7天內退貨;買汽車、電腦、冰箱等耐用商品出現問題,擬由經營者舉證「自證清白」;欺詐消費的懲罰性賠償額度擬由原來的雙倍提升到3倍——自從2009年正式啟動修訂程序以來,經過漫長而反覆的博弈程序,《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終於提交全國人大審議,並且亮點頗多。之所以這麼長時間才提交審議,本身說明這裡面的利益衝突之甚。
  • 退保維權是餡餅還是陷阱?一個維權案催生一條產業鏈 退保成功收30%...
    據介紹,該賣家提供退保諮詢、保險止損和司法維權等服務,聲稱幫助那些想退保又面臨高額損失困境的消費者,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其合法權益。對於如何收費,該店家表示,前期不收費(有一些則收10%的押金),退成功之後收取30%的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