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維權是餡餅還是陷阱?一個維權案催生一條產業鏈 退保成功收30%...

2020-12-23 騰訊網

據介紹,該賣家提供退保諮詢、保險止損和司法維權等服務,聲稱幫助那些想退保又面臨高額損失困境的消費者,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其合法權益。對於如何收費,該店家表示,前期不收費(有一些則收10%的押金),退成功之後收取30%的佣金。

文 |《財經》記者 俞燕

編輯 | 袁滿

明明交了幾萬塊的保費,退保時卻被保險公司告知只能返還幾千元,這時有人告訴你,可以幫你拿回全部保費。相信不少人會因此心動吧。

「我想退保了,最近有好幾個人給我說,我買的保險不合適,建議我退了買新的。快幫我拿下主意。」好友小禾(化名)在微信上發來這樣一段語音。

最近小禾在幾年前買的某公司一款萬能險,馬上就要續交保費了。有多個自稱保險代理人的人找到她,說這款產品越到後面越不合算,勸她退保。她於是猶豫了,今年的保費還要不要繼續交,要不要退保買新的?

根據相關規定,如果在投保的猶豫期過後再退保,都會產生一定的損失,能拿回來的錢通常都比當初交的保費要少得多。

得知交了幾萬保費,才能退回來幾千,小禾發出一聲「太不合算了」的長嘆,打消了退保的念頭,心不甘情不願地交上了這期的保費。

事實上,像小禾這樣的潛在退保消費者,已成為一些機構的商機所在。

「為您及時止損,全額退保」,如果在淘寶、閒魚上逛一逛,會發現有各種打著這類宣傳的商家。在一些交易活躍的店鋪,評論欄裡好評如潮,買家表達著拿到退保款後的感激之情。

然而,這門紅火的生意,近日卻被監管部門發出「黃牌」警示,提醒保險消費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

在此前的2月的2019年年報發布會上,中國平安高層則公開吐槽,平安的退保率同比微增,一個重要原因是有專門針對該公司的退保黑產業。

代理退保並非新事物,去年多地銀保監局發布過相關的風險提示。而這一次上升到銀保監會層面,讓這一現象進入到更廣泛的公眾關注視野。

「這種通過『釣魚維權』開展的代理退保,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對正常的保險市場形成了衝擊,損害了保險公司的利益,更損害了投保人的利益。」威諾律師事務所金融專業律師楊兆全表示。

雖然一些保險消費者通過代理退保拿回了保費,但其中的風險不可忽視。銀保監會提示,「代理退保」行為隱藏著失去正常保險保障、資金受損或受騙以及個人信息洩露等三大風險。

據業內人士透露,保險業「全額退保」維權模式,「首創」於北京中高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濱。近來他因狀告銀保監會,要求11.58萬億元巨額懲罰性國家賠償而引起關注。李濱本人亦曾對媒體表示,這種由他自創的民事+行政同步維權的「立體式」維權方式,後來被人濫用導致失控,形成市場亂象。

如果保險消費者確實因為銷售誤導以及個人財務狀況等原因產生退保,那麼如何正當維權?維權路上如何「避坑」? 低成本、高收益、高需求的退保「黑產」能否根治?

「全額退保」:餡餅還是陷阱

作為一個比較有風險意識的人,幾年前樂婷(化名)就給自己和老公買了一份重疾險。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一些輕疾也被納入保障範圍。這麼一對比,樂婷感覺自己的這份保險很不划算,於是升起了退保的念頭。

打了保險公司客服電話,樂婷得知如果退保,只能按保單的現金價值(Cash Value)來退。現金價值指已交保費扣除保險公司管理費、佣金、風險保費以及剩餘保費所產生的利息等項目後,退還給投保人的錢。退保便是體現保單價值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按照《保險法》規定,保險消費者在猶豫期(一般為投保後10天-15天)可以全額退保,但過了猶豫期、已交滿2年以上保費的,退保時退還保單的現金價值。

通常來說,保險產品前期的現金價值很少,隨著繳費期限而增加。但一些萬能險最初兩年的現金價值可能為0,還有一些產品的現金價值隨著繳費時間的增長而逐年降低,或先增後降。

這也意味著,如果中途退保,消費者能拿回來的錢遠遠小於所交的保費。

交了幾萬塊保費卻只能拿回幾千,對於這樣的結果,樂婷自然不能接受。聽從一個熟人的指點,樂婷打算在淘寶尋找退保維權公司代辦退保。

一搜「退保」,便出現一串打著「全額退保」醒目大字的店家,都聲稱提供專業團隊、專業服務,可以對任意地區和任意險種進行退保。有的還列上了可以退保的保險公司名單。

樂婷隨手點開一家交易量居前的賣家。客服發過來一個微信號,要求樂婷在微信上聊,理由是在淘寶上「很多關鍵詞發不了」。

(圖片來自受訪者的淘寶截屏)

警惕性很高的樂婷馬上放棄了這家,點開另一家交易活躍的店家,諮詢如何才能退掉幾年前買的萬能險,客服表示要先幫她看一下保單情況的評估結果。「如果好取證,就可以全額退保。」

據介紹,該賣家提供退保諮詢、保險止損和司法維權等服務,聲稱幫助那些想退保又面臨高額損失困境的消費者,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其合法權益。

對於如何收費,該店家表示,前期不收費(有一些則收10%的押金),退成功之後收取30%的佣金。客戶收到退保款項後,再把佣金轉給店家。客服還很周到地提醒,如果出過險,得到過理賠,不可以全額退保。

如何委託淘寶賣家幫自己辦理全額退保呢?客服表示,需要買家提供保單的基本資料和身份證等個人證件材料,然後與之籤訂代理維權服務協議。

一想到要把身份證、銀行卡號、手機、家庭地址等核心個人信息交給陌生人,而這些信息一旦交出去自己完全不可控,頗有隱私保護意識的樂婷還是猶豫了。

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正是銀保監會在風險提示中所列的三大風險之一。據了解,這些從事代理退保的組織或個人,還會將消費者個人信息資料惡意使用在信用卡套現、小額貸款等業務。如果有的消費者想終止「代理退保」協議,還會被這些組織或個人利用這些個人信息用極端手段騷擾消費者,迫使其再次投訴。

此外,對於保險消費者來說,可能會從因銷售誤導買錯保險的「坑」裡,落入到另一個 「坑」裡。

根據銀保監會的風險提示,一些代理退保組織在為消費者辦理了退保後,會誘導消費者「退舊投新」,購買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或其他公司保險產品來賺取佣金。更有甚者,還有一些不法團夥誘導消費者參與非法集資。

即使幸運地沒有遇到這些騙局,也確實獲得全額退保,但消費者還將面臨失去保險保障,處在失保「裸奔」的風險之中。

「如果確實想要退保,最好是先投保一款新產品,然後等過了90天等待期之後,再退保舊產品比較好,這樣可以新舊保險無縫銜接,就不會出現失保空檔期。」一位保險經紀公司人士表示。

該人士同時提醒,消費者在退保的時候還是要想清楚,新產品一定比舊產品更划算、更便宜、保障更合理嗎?

樂婷對比了一下,如果以自己目前的年齡再投保一款新產品,每年繳的保費比當初買的那款要高出不少,畢竟保費與年齡成正比。而且人到中年,已有了甲狀腺結節之類的小毛病,體檢單上也有幾項+號,這也將成為她投保時的減分項甚至會被拒保。經過一番比較,樂婷還是打消了退保的念頭,表示「沉沒成本太大。」

一位保險公司客服部門人士表示,如果消費者退保不甘心,加保又沒錢,其實可以選擇「保單轉換」,轉換成同一家公司的另一款產品。或者進行「減額交清」,即少保障期限或降低保額。「投保需理性,退保更要謹慎。」該人士表示。

銷售誤導的因,種下退保的果

不過,生意興隆的退保「黑產」顯示,義無反顧地選擇退保的保險消費者大有人在。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相當一部分消費者是在被忽悠之下,稀裡糊塗地買了保險。日後想吃後悔藥,辦法就是選擇退保。

「現在有些投保人糊裡糊塗地被騙退保,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對投保利益等內容不明白,認識不清。糊裡糊塗退保,源於糊裡糊塗投保。」楊兆全表示。

不過,對於代理退保的組織或個人來說,退保並不是糊裡糊塗,而是有滿滿的套路。

「保險不騙人,但是人騙人。當初套路別人,也會被別人套路。」一位保險業人士表示。

上述保險業人士透露,很多保險代理人在銷售保單時,會用誤導、誘導、誇大保障收益、送禮、返傭甚至墊資等方面讓保險消費者籤下保單,有的甚至代辦投保手續或代籤保單。種種銷售誤導行為,也是當前保險糾紛和投訴的一大主因。

一位壽險公司人士表示,一些保險產品的條款表述很複雜,尤其是健康險產品,代理人在銷售產品時對於售前須知、特別約定、除外責任等未對消費者明確告知,也為日後糾紛埋下種子。

銀保監會公布的2019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顯示,人身險的銷售糾紛,佔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48.05%,主要反映誇大保險責任或收益、未充分告知解約損失和滿期給付年限、承諾不確定利益的收益保證等。

充分利用監管部門對於保險公司銷售誤導的監管措施,正是很多代理退保中介能夠為消費者爭取到全額退保的「奧秘」。

《財經》記者瀏覽淘寶和閒魚發現,這些代理退保中介強調,對銷售誤導維權,可以全額退保。

(圖片來自閒魚)

楊兆全指出,這些代理退保中介利用保險銷售、保險監管上的漏洞進行退保實則是一種「釣魚維權」。

據了解,代理退保中介在接單時,都會詳細向消費者了解,當初購買保險產品時,保險代理人是否對其做了一些承諾,是否有誇大保險責任或者保險產品收益的情況,有無承諾返傭等等。如果確認存在這些銷售誤導行為,甚至有一些代理退保中介還會刻意引導消費者編造保險代理人銷售誤導的情節,然後投訴程序開始啟動。

一位處理過多起退保糾紛的人士透露,很多保險公司確實在銷售誤導等方面存在一堆瑕疵,只要在退保申請書裡把這些事實列明,再打銀保監會的12378消保熱線投訴,一投一個準,保險公司基本上就會乖乖就範。

向監管部門投訴成為順利退保的「利器」,一個原因在於投訴率是保險公司的重要考核指標。重視消費者投訴,亦是監管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起施行的《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處理管理辦法》規定,銀行保險機構應當健全消費投訴處理考核評價制度,將消費投訴以及處理工作情況納入各級機構綜合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並在各級機構高管、機構負責人和相關部門人員的薪酬分配、職務晉升等方面設定合理考核權重。

在閒魚和淘寶上,一些賣家貼出的保險消費者投訴處理確認單上,顯示了向某地銀保監局反映業務員銷售問題,經由保險公司與消費者協商,退回了保單解約金。

在投訴確認單上往往還有一行文字:消費者需要承諾不對外宣傳相關投訴處理的內容,否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投訴考核,成了懸在保險公司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楊兆全認為,保險公司在銷售保險產品時,要將信息充分告知投保人,做到信息透明化,「投保利益是什麼、有哪些風險、每年度如何續費,退保手續如何辦理,退保有什麼損失等等,都要充分向投保人告知。」

退保黑產的出現,是從第三方來倒逼保險公司和保險銷售人員嚴格規範銷售行為。

退保維權為何黑化

退保原本是投保人的一項基本權利,為何會衍生出黑產業?

據一位資深保險業人士介紹,保險業首個開展「全額退保」維權,便是近來因向銀保監會要求11.58萬億元懲罰性國家賠償而引發爭議的北京中高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濱。2010年李濱代理的一例江蘇泰州退保案,經過民事訴訟和行政投訴兩條路徑,投保人最終獲得全額退保並獲得賠償。

李濱曾對媒體表示,很多普通保險消費者無法弄明白保險條款,在與保險公司發生理賠糾紛時,需要專業的律師為其代理訴訟或解疑答惑,通過訴訟和非訴訟方式維護保險其合法利益。

一位監管部門人士表示,為保險消費者提供正當的退保諮詢,是一項有利於消費者維權的法律服務。最初的一些保險索賠公司,也是保險業內人士和法律人士組成的專業團隊。

「《消費者保護法》修訂後,納入了金融消費的內容,有些地方對金融欺詐行為支持三倍賠償,這些在客觀上為退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上述金融監管部門人士表示。

據了解,《消費者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即所謂的「退一賠三」。

那麼,原來是正當的退保維權,為何會黑化成為地下產業?

按李濱對媒體的說法,這種由他自創的「民事+行政」同步維權的「立體式」維權方式,後來被人加以公司化運作,因濫用和逐利導致失控,形成市場亂象。

一些保險業人士認為,有需求便有市場。亦有一些消費者突遇變故等錢用,但通過正式渠道退保只能獲得微薄的現金價值,求告無門,只好求助於代理退保中介。當然也有一些保險消費者是「無利不起早」,通過代理退保中介不僅拿回全額保費,還有利息,有的還能實現二次退保,即使扣掉付給中介的30%的佣金,還有得賺,何樂而不為?

「不退保就投訴」,在代理退保中介的「指點」下,消費者會直接投訴到監管部門。很多保險公司為了免受行政處罰,往往選擇花錢求安,退保了事。

楊兆全認為,監管機構對投訴率的規定不科學,對於保險公司的投訴情況,沒有區分投訴的原因。一些保險公司為了降低投訴率,往往息事寧人,在客觀上助長了惡意投訴現象,讓惡意投訴者更加有利可圖,客觀上導致了惡意投訴現象的蔓延。因此有必要完善考核方式,改革一些不科學的監管要求。

亦有一些保險業人士指出,保險公司因為自身績效考核機制的問題,也是退保「黑產」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據了解,保險業務員入門先給自己和親友買一圈保險,即所謂的「自保件」「人情件」,以達成考核業績,一年後再退保,已是業內的公開秘密。而一些基層機構的高管為了完成當期業績,也會指示員工先買後退保。

「清除退保黑色產業璉,需要監管部門、保險公司、業務員、消費者合力而行,否則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位保險業人士表示。

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並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一個維權案引發一條產業鏈,退保維權如何被黑化?
    代理退保並非新事物,去年多地銀保監局發布過相關的風險提示。而這一次上升到銀保監會層面,讓這一現象進入到更廣泛的公眾關注視野。「這種通過『釣魚維權』開展的代理退保,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對正常的保險市場形成了衝擊,損害了保險公司的利益,更損害了投保人的利益。」威諾律師事務所金融專業律師楊兆全表示。
  • 「全額退保」代理 賺你的佣金套你的信息 「惡意退保」的你 失了...
    ■新快報記者 劉威魁 代理人手把手教你「釣魚維權」 新快報記者在以消費者身份諮詢時發現,一種通過「釣魚維權」開展的代理退保,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產業鏈。 「直接在微信向代理人套出投保時有返傭、送禮等情況,就基本上能100%全額退保,如果是電話投保,我們還可以直接幫客戶調取通話記錄的錄音。
  • 保平安還是找麻煩?「全額退保」騙局害人不淺
    全額退保小廣告勿輕信前段時間,做生意的劉女士想進一批新貨,無奈手頭有點緊張,貸款覺得手續麻煩,向朋友借錢有點張不開嘴,情急之下起了退保的念頭。因為劉女士曾在朋友圈看到過"全額退保"代理的廣告,而自己手上正好有一份人壽保險的保單。如果真像廣告上說的那樣:"猶豫期後也能全額退保,不限險種,高效代辦",豈不是正好。
  • 謹記保障平安是第一位,保險怎麼退保都不會划算!
    此時關於退保的套路也此起彼伏,以「代理全額退保」「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為主要形式的「代理維權」現象激增,他們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卻不具備法律從業資質,反而收取高額手續費,實際上嚴重侵害了消費者權益。「代理退保」黑產嚴重威脅平安保障今年6月被確診為胰腺癌後,宋利(化名)後悔得不行。
  • 北京銀保監局發「代理維權」攻略指引
    這些專職「代理維權」的團夥,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收取高額手續費,煽動消費者反覆向監管部門「維權」從中牟利,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9月3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了「代理維權」的消費者提示,指出了期間四大陷阱,並給出了正確維權步驟。
  • 「代理退保」套路大全 幾經異化令保險業「頭痛」
    近年來,「代理退保」逐漸異化,成為保險業頑疾。據統計,包括銀保監會在內,各地監管機構對「代理退保」的相關風險提示超過50次。如何防範「代理退保」風險,打擊黑色產業鏈,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成為保險業高度關注的議題。
  • 第三方退保中介承諾可協助辦理全額退保 能信嗎?
    「全額退保,提供法務團隊援助,一對一指導,全額退保費」。打開某寶不難發現,能夠提供「全額退保」的商家並不少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監管局提示廣大消費者:「退保諮詢」行為,並非第三方中介無償「獻愛心」,而是受背後的利益所驅動。消費者一旦輕信,會給消費者帶來洩露個人及家庭隱私、失去保險保障權益、遭受個人經濟損失等多項風險因素。
  • 「保險全額退保」:自己被賣了,還幫著數錢的灰色產業鏈
    灰色產業鏈,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是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詞,簡稱「灰產」。通俗的理解就是介於合法與非法的中間的地帶,很多行業一些對我們有用的規則,就因為有灰產的介入,就成了小部分人謀取暴利的來源,深深的傷害普通大眾。
  • 平安保險退保怎麼辦?能不能辦全額退保呢?
    保險過了猶豫期退保能退多少錢?怎麼才能全額退保呢?生活中不少消費者在發現自己購買的保險不合適,或者是繳費壓力比較大以後都會產生退保的想法,但是保單生效以後只能退還現金價值,算下來要損失不少錢,於是一些消費者就想通過其他辦法來達到全額退保目的,沒想到這樣的行為正好掉入全額退保黑產中介布好的陷阱。
  • 全額退保黑產成風:中介抽傭3至4成,與保險內鬼、貸款公司勾結
    1黑中介承諾全額退保,抽傭3至4成獨角金融在某寶搜索「全額退保」後發現,一店鋪的宣傳上不僅有營業執照圖片,還寫著「退保維權,保證全額,最短5天」……聯繫客服後,對方直接發來一個手機號,表示電話溝通。如果以佣金30%的比例計算,該中介人員這一單能賺約5400元,投保人能多拿到手近12000多元。在上面兩位退保中介的朋友圈、某寶評價處,有多個全額退保、大額退保成功的截圖。然而,這個看似暴利雙贏的退保業務,事實真的如此嗎?
  • 支付高額保證金和服務費進行「代理退保」,男子生病想將保單復效卻...
    近年來,「代理退保」在微博、朋友圈隨處可見。退保中介為賺取高額手續費,慫恿保險消費者退保。實際上,代理退保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的權益,更是保險監管部門嚴厲打擊的對象。下面一起聽聽曾是保險公司投保人某先生的故事。
  • 大都會人壽提醒消費者警惕「代理退保」 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後來,柳女士發現從保險公司退保無需花手續費, 且退保後一段時間,年齡已超過45歲的柳女士,在體檢中發現多項檢查已亮起紅燈,希望再次夠買重疾、醫療險,已被多家保險公司的核保部門拒之門外。  此外,某保險公司客戶章先生通過「諮詢公司」辦理退保,過程中他向對方提供了身份證複印件及銀行卡作為維權退保之用。
  • 保險業打擊代理退保初戰告捷 多起案件進入審理階段
    近日,廣東江門開平市人民法院審理判決一起「代理退保」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該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犯罪嫌疑人周某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此案是廣東轄區通過司法手段打擊「代理退保」工作的首起成功案例。
  • 信息變更、保單退保服務指南
    平安保險如何操作退保?投保成功後,客戶可能會對保險內容有新的看法,比如更改保額、更換險種等等,這時候就需要對保單進行退保操作。當確定需要終止保險保障時,可由投保人攜保險合同解除申請書、投保人身份證、以投保人為戶名的個人銀行結算帳戶存摺複印件、保單等文件至平安客服中心申請退保。
  • 「退保黑產」為何一再得逞?浦東檢察院直指保險業3大風險漏洞並...
    2020年初,浦東公安分局外高橋公安處接到某保險經紀公司報警稱,2019年11月開始該公司出售的30多份保險產品接到了客戶的惡意投訴,最終均進行了退保退款。口碑不錯的保險產品怎麼會在同一時間突然接到這麼多的退保?聯想到業務員的高額佣金返現,公司覺得這一連串退保有蹊蹺。
  • 退保黑產騙局猖狂,平安人壽保險退保需走正規途徑
    近年來各種新型詐騙層出不窮,以"代理退保"為幌子的退保黑產犯罪行為猖獗,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各地均有不少消費者受騙,遭受經濟損失,隱私信息洩露。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已經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目前管理層正在向犯罪團夥發起持續打擊行動。
  • 退保黑產疑雲:緣何越打越兇?
    再加上高企的投訴率,最受牽連者還是身處底層的業務團隊,吃盡苦頭。  沒有保費就沒有收入的歲月,部分團隊一個月協議退保的額度甚至遠高於實收規模保費。高壓的投訴率紅線下,幾乎沒有議價能力的險企,只能一邊承諾全額退保,一邊壓縮業務推動費用,惡性循環的日子越發困苦。  於是乎,我們看到了N多的壽險公司直接放棄了2020年的業績目標。
  • 勸你退保的人真是為了保你平安?保險怎麼退保都會帶來損失
    保險怎麼退保都會帶來損失 隨著人們保險觀念的進步,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配置保險產品,但由於對保險保障的不了解,很多保險消費者都會被周圍人誤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被「親朋好友」或是「代理退保」中介勸說退保。那麼,勸你退保的人真的是為了你好、為了保你平安嗎?
  • 「鬧退」多得三四成,各種麻煩找上門——「代理退保」黑產鏈條追蹤
    早在2019年下半年,深圳、廣州、江蘇等地監管機構就已提示,警惕部分機構和個人打著「維權」幌子侵害謀取不法利益。新華社記者追蹤發現,當前仍有不少「代理退保黑中介」藏身網絡平臺,他們以「高額退款」設餌誘客,炮製證據、惡意「鬧退」,嚴重擾亂保險市場正常經營秩序,對消費者財產和個人信息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 惡意退保黑產如何整治?聽聽他們怎麼說
    而追溯到2017年,「一個月可能零星收到1、2單惡意投訴,佔總數5%的比例都不到」。退保黑產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2018年做這個業務的開始多起來,2019年數量明顯上升,已經能夠感到他們形成了產業,多到我們甚至需要設置專人專崗去拆投訴信,到2020年就更猖狂了。」上述壽險公司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