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開學季,按照縣資助中心和鄉鎮中心校的要求,學校都要在班裡上一節「教育資助課」,給家長送達《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所在的階段能享受的資助政策,從而及時提出申請。
現在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即使家庭困難,也不願提出申請,怕同學嘲笑。作為班主任的我,在政策宣講上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讓學生們打消顧慮,積極申請。
學生們在提出申請的過程中,我這個新任班主任也沒閒著,不僅要觀察班裡學生的穿著,留意學生飯卡的消費記錄,和班幹部了解同學們的情況,還要結合上級部門下達的貧困學生數據,就這樣,穆陽(化名)走進了我的視線:
穆陽,襄城縣麥嶺鎮人,麥嶺鎮初級中學九年級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她不善言談,但人很文靜,是個懂事的姑娘。在與她談心得知,她的母親患先天性軟骨病,生活不能自理,他的父親因為照顧母親,不能外出打工,生活上比較拮据。在我的鼓勵下,穆陽提出了資助申請並提供了家裡貧困戶「明白卡」複印件。
按照鄉中心校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統一部署,學生困難認定工作開始了,班裡組建了以班主任、任課老師、班幹部、學生家長在內的困難認定小組,對提出申請的學生進行困難認定。當我對穆陽說你是建檔立卡學生,不用參加困難認定的時候,她看似緊張的表情一下就輕鬆了很多。
認定結果在學校公示一周後,資助名單報到了鄉中心校。在家訪中,與穆陽的父親慢慢接觸多了,他是一個臉上滿是滄桑且很實在的一個人。當他滿懷希望的問:閨女的資助金能打上嗎?我笑著說:聽鄉裡的資助專幹說已經報到了縣資助中心,他們審核沒有問題就能發資助金了。穆陽在一旁拉拉父親的衣服說:著啥急呀!老師操著心呢!
半個月後,鄉中心校通知說資助金已打到學生的銀行卡上了,讓老師通知學生家長注意查收。我第一時間給穆陽家裡送去了「溫馨告知書」,告知她的父親享受到的省定營養計劃補助400元和寄宿生補助625元已經通過「一卡通」發到糧補卡上了。穆陽父女倆開心的笑了,讓我心裡也欣慰了很多。
如今,穆陽已經初中畢業併到許昌職業中專就讀,踏上了新的徵程。在她畢業前夕,我給她送去《致初中畢業生的一封信》,告訴她:你未來的學業,國家還會資助你!
我想,以後的教學生涯裡,可能還會遇到「穆陽」,我會一如既往的做好「穆陽」的資助功課,讓她們如沐浴在春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