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2020-08-08 弓長半農

每年的開學季,按照縣資助中心和鄉鎮中心校的要求,學校都要在班裡上一節「教育資助課」,給家長送達《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所在的階段能享受的資助政策,從而及時提出申請。

現在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即使家庭困難,也不願提出申請,怕同學嘲笑。作為班主任的我,在政策宣講上也著實下了一番功夫,讓學生們打消顧慮,積極申請。

學生們在提出申請的過程中,我這個新任班主任也沒閒著,不僅要觀察班裡學生的穿著,留意學生飯卡的消費記錄,和班幹部了解同學們的情況,還要結合上級部門下達的貧困學生數據,就這樣,穆陽(化名)走進了我的視線:

穆陽,襄城縣麥嶺鎮人,麥嶺鎮初級中學九年級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她不善言談,但人很文靜,是個懂事的姑娘。在與她談心得知,她的母親患先天性軟骨病,生活不能自理,他的父親因為照顧母親,不能外出打工,生活上比較拮据。在我的鼓勵下,穆陽提出了資助申請並提供了家裡貧困戶「明白卡」複印件。

按照鄉中心校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統一部署,學生困難認定工作開始了,班裡組建了以班主任、任課老師、班幹部、學生家長在內的困難認定小組,對提出申請的學生進行困難認定。當我對穆陽說你是建檔立卡學生,不用參加困難認定的時候,她看似緊張的表情一下就輕鬆了很多。

認定結果在學校公示一周後,資助名單報到了鄉中心校。在家訪中,與穆陽的父親慢慢接觸多了,他是一個臉上滿是滄桑且很實在的一個人。當他滿懷希望的問:閨女的資助金能打上嗎?我笑著說:聽鄉裡的資助專幹說已經報到了縣資助中心,他們審核沒有問題就能發資助金了。穆陽在一旁拉拉父親的衣服說:著啥急呀!老師操著心呢!

半個月後,鄉中心校通知說資助金已打到學生的銀行卡上了,讓老師通知學生家長注意查收。我第一時間給穆陽家裡送去了「溫馨告知書」,告知她的父親享受到的省定營養計劃補助400元和寄宿生補助625元已經通過「一卡通」發到糧補卡上了。穆陽父女倆開心的笑了,讓我心裡也欣慰了很多。

如今,穆陽已經初中畢業併到許昌職業中專就讀,踏上了新的徵程。在她畢業前夕,我給她送去《致初中畢業生的一封信》,告訴她:你未來的學業,國家還會資助你!

我想,以後的教學生涯裡,可能還會遇到「穆陽」,我會一如既往的做好「穆陽」的資助功課,讓她們如沐浴在春風裡!

相關焦點

  • 河南省: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
    央廣網河南分網9月17日消息(記者 彭華 陳振華)「我省健全完善了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學段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做到了『應助盡助』,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困失學輟學……」9月17日上午,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垠亭在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教育扶貧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河南省教育脫貧攻堅工作舉措及所取得的教育扶貧成果時說。
  • 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2016年來,全省發放33.19億元...
    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垠亭介紹,我省健全完善了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學段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做到了「應助盡助」,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困失學輟學。2016年秋季學期以來,全省累計資助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759.03萬人次,發放資助金33.19億元,確保不讓一個貧困家庭的學生因貧失學輟學。精準發放,如何確保數據準確?省教育廳與省扶貧辦密切配合,在每個學期開學後,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準確的精度比對貧困家庭學生數據,確保資助學生情況清楚、數字精準。
  • 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2016年來,全省發放33.19億元資助金
    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垠亭介紹,我省健全完善了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學段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做到了「應助盡助」,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困失學輟學。2016年秋季學期以來,全省累計資助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759.03萬人次,發放資助金33.19億元,確保不讓一個貧困家庭的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 河南: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目前53個貧困縣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7.24%
    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垠亭在接受記者採訪一、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我省健全完善了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學段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做到了「應助盡助」,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困失學輟學。
  • 「十三五」期間阜陽市15億餘元民生工程資金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
    「十三五」以來,阜陽市進一步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完善各項資助工作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精準識別、精準資助,確保「無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累計投入資助金15.5918億元,資助學生97.87萬人次。
  • 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勐臘職高學生資助政策簡介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在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07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過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提出申請,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預科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貸款期限為學制加13年,最長不超過20年。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貼息。
  • 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教育成為河北脫貧攻堅突破口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近年來,國家教育經費不斷向貧困地區傾斜,打響了教育脫貧攻堅戰。記者日前赴河北貧困山區採訪,蒼翠巍峨的太行山間,一座座嶄新校舍承載著大山深處孩子們的希望,彰顯國家「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的堅強決心。
  • 如何阻斷家庭貧困代際傳遞?河南教育扶貧「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失學輟學應助盡助保障學業,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河南省健全完善了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學段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做到了「應助盡助」,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困失學輟學。
  • 「我的扶貧故事」用愛感染,讓孩子們不再因為貧困而失學丨天柱縣...
    在農村貧困生活的泥潭裡一番摸爬滾打後,我終於掙扎著爬上了潭岸,成為了一名國家工作人員,有了固定的工資收入,雖說不上富裕,但解決溫飽是不成問題的,如果節約一點還稍有積餘。所以,我決心用這些積餘幫幫還未脫離貧困的人們,為扶貧作出自己的貢獻。
  • 中國第一所貧困失學孤兒學校面臨關門窘境
    原標題:中國第一所貧困失學孤兒學校面臨關門窘境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曾經是我國第一家貧困失學孤兒學校,鼎盛時期招收過1818名全國各地生源,如今卻遭遇無人入學,可能面臨被「關門」的窘境。   這所大同希望學校是大同市型煤廠在1993年利用自己企業的100萬元資金創辦的,全封閉式的小學至高中階段教育寄宿制希望學校,招生的對象是孤兒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建校之初一直採用的是對外招收學生免讀書、住宿、飲食、服裝和醫療等費用,因此,吸引了符合條件生源的廣泛關注。學校建校21年裡一共招收了全國30多個省市2800多名孤兒和特困生。
  • 中南民大校長李金林: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武漢晚報訊(記者馬輝 通訊員藍永麗)「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不讓一個學生因學業困難而掉隊。」25日,中南民大校長李金林,在長江日報直播室向考生及考生家長莊嚴承諾。中南民大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建立完善了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資助計劃。同時,學校通過學費減免、無息借款、臨時困難補助、學生救助基金、校友獎助學金、社會資助、基層就業代償、服兵役代償等10多種方式,為學生儘可能提供幫助,已經形成了「獎、助、貸、勤、減、免、補」七位一體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2019年,學校累計發放各類獎助金額1億元,覆蓋學生3.9萬人次。
  • 不讓一個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失學
    「不讓一個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失學。走進每個貧困家庭,切實幫扶好每個孩子。」 ——這是我校恪守的扶貧目標和原則。方英,大荔縣許莊鎮大壕小學一名普通教師,她更能深刻體會到精準扶貧的重要性。她們班的王旭東同學便是她精準幫扶的學生。九月份一開學,我一眼便記住了這個小男孩。
  • 深讀|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困掉隊
    紮實開展教育扶貧,不讓一個貧困家庭的學生因貧失學,有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通訊員 方晨 攝精準資助不讓一個孩子失學「李主任,請問,我家孫女今年上了高三,眼看著明年就要面臨高考了,這考上大學了學費怎麼辦?沒考上又怎麼辦呢?」12月3日,懷寧縣馬廟鎮83歲的村民王長道拉著懷寧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李未停的手問道。
  • 寧波大學教授範誼代表:讓因貧失學永遠成為歷史
    「在2010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山等表演的小品節目《捐款》再次把部分經濟困難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學的問題凸現在全球華人的視野中。『考得上大學,卻上不起大學』,成為一個折磨我們社會良知、拷問社會公正的嚴肅問題。」寧波大學教授範誼代表表達了他的憂慮。
  • 學校關停、失學人數劇增……新冠疫情重創貧困地區 古特雷斯:一代人的災難
    儘管在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善的國家,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授課的方式進行學習,但是在一些基礎設施落後、相對不發達的國家中,學生們將要面對的是長期教育缺位的現實。貧困地區將受巨大影響疫情導致的失學人數還將上升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落後地區的兒童上學就需要面臨巨大的困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疫情暴發前,全球已有2.58億兒童失學,而由於疫情影響這一數字還將上升。
  • 河南4年來累計發放資助金33.19億元,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
    「河南省健全完善了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學段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做到了『應助盡助』,確保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貧困失學輟學。」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垠亭介紹說,採取包括發放學生在校資助情況「溫馨告知書」和「兩封信」在內的各項措施,向社會、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資助工作政策,使大家了解資助政策,對貧困家庭的學生「應助盡助」。
  • 曉天鎮紮實開展貧困學生資助工作
    曉天鎮紮實開展貧困學生資助工作 安徽網六安消息 曉天鎮堅持教育扶貧全覆蓋原則
  • 政風行風熱線 | 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慶承松率隊參加《政風行風熱線》節目9月2日,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慶承松率省教育招生考試院、財務處、基教處、公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教育部門和學校實施、學生受益的工作格局,在制度上保證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 攸縣676名貧困學生免費乘校車上學
    紅網時刻9月5日訊(攸縣分站記者 彭亮霞)為了解決全縣貧困學生的上學難問題,攸縣不斷加大教育扶貧力度,除了為貧困學生免除學雜費、餐費,還為全縣貧困學生免除了負擔最大的校車費。接送孩子們的校車。以前上學,因為拿不出校車費,李吉祥都是靠奶奶接送。而從這個學期開始,他可以免費乘坐校車上學了。收拾書包準備上學。李吉祥的奶奶田伏英說:「現在讀書國家政策好,坐校車今年開始免費,減輕了負擔,不用送,我就有時間幹農活了。」坐上校車上學去。開學第一天,全縣和李吉祥一樣免費乘坐校車上學的建檔立卡貧困中小學生共有676名。
  • 孩子一個都不能少!新學期安徽無學生因災失學
    昨日是開學首日,阜南縣教育局表示,蒙窪蓄洪區4個鄉鎮1.4萬餘名學生1日全部到校上課,沒有因蓄洪造成學生滯留返校的情況。與此同時,巢湖區域的廬江縣,也採用分流形式,讓1000多名孩子入學,沒有一個孩子因災失學、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