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孕產婦感染新冠肺炎,發展成重症的風險並不...

2020-12-22 瀟湘晨報

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馳援湖北情況舉行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北醫三院婦產科是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此次孕產婦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經驗?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副院長沈寧表示,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是北醫三院的特色學科,學科帶頭人喬傑院士這次在武漢和他的團隊以及武漢同行一起,對武漢118名確診新冠肺炎的孕產婦進行了臨床特徵的總結,發現孕產婦感染新冠肺炎發展成重症的風險並不高於一般人群,但在孕晚期發生率可能會更高一些。孕婦在產後可能會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需要大家加以重視。

「我們也將總結的這些經驗和國際的同道進行了充分交流,分享了中國經驗。」沈寧說。

在藥物治療方面,沈寧表示,考慮到妊娠的問題,需要儘量選擇對胎兒影響小的治療藥物,如果確診新冠肺炎是在妊娠的晚期,也可以考慮先終止妊娠,然後再進行藥物治療。雖然孕產婦的病情和同齡其他患者是類似的,但因為擔心疾病對胎兒本身會造成一些影響,所以受到大家格外的關注。

沈寧舉例說,在病房曾經收治過這樣一例新冠感染的孕婦,她因為不敢去產檢,又擔心藥物對胎兒造成影響,就自行停用了B型肝炎需服用的藥物,導致孕晚期出現嚴重的肝臟功能異常,在合併新冠感染之後,病人和家屬也非常擔心疾病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所以他們也一直在考慮是否要提前終止妊娠,為這件事情十分擔憂。

「我們醫療隊在收治這個病人之後,立刻和武漢同濟婦產科的同道一起,和北醫三院的產科、消化科、感染疾病科立刻連線,給她制定了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案。」沈寧說,這個病人病情很快就得到明顯好轉,同時醫療隊也積極和病人、家屬溝通病情,建議繼續妊娠。

「在病人出院之前,我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叫『苗苗守護群』。一直到現在,我們產科專科的護士還每天都和病人有交流和溝通,現在孕婦已經妊娠34周左右了,和胎兒整個狀態都非常良好。」沈寧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北醫三院喬傑院士團隊:孕產婦感染新冠肺炎,產後可能會病情加重|...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婦產科和生殖醫學中心是北醫三院的特色學科,醫院的學科帶頭人喬傑院士,這次在武漢和她的團隊以及武漢的同道一起,對於武漢118名感染新冠肺炎的孕產婦進行了臨床特徵的總結,發現孕產婦感染新冠肺炎發展成重症的風險
  • 【專題】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重症孕產婦總體預後良好
    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特色學科,醫院學科帶頭人喬傑院士及其團隊在援鄂期間同當地同仁一起,對武漢118名患有新冠肺炎的孕產婦進行臨床特徵總結髮現,孕產婦感染新冠肺炎發展成重症的風險並不高於一般人群,但在孕晚期發生率會更高一些,總體預後良好,但仍需關注產後這些孕婦出現病情加重的可能。
  • 北醫三院醫療隊援漢記:給出院患者一份「畢業證書」作禮物
    當時,抗疫宏觀架構已經非常清晰,即:救治「兩條線」,一條線是方艙醫院,一條線是重症病房。作為國家援鄂醫療隊之一,北醫三院醫療隊的任務就是建設危重症病房,有效降低病死率。回憶起初到武漢那段爭分奪秒的日子,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領導組組長、北醫三院院長喬傑院士說,細節決定成敗。細節的背後,是強大的專業能力和執行力。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留下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3月26日會議明確指出,「在武漢保留高水平重症救治力量,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截至3月30日,湖北省6萬餘例治癒出院,3萬餘名醫療隊人員完成救治任務陸續返回家鄉。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137人今日凱旋返京
    為抗擊疫情,國家衛生健康委協調全國醫療資源,組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組織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隊等調派346支國家醫療隊426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1月26日到2月7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已派出三批137名醫務人員挺進武漢,開展醫療救援工作。
  • 戰疫故事|堅定信心 攻艱克難 堅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北醫三院...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堅守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新冠肺炎重症病房,隨著援鄂隊員從20名壯大到137名,經醫院黨委會研究討論,成立臨時黨總支,49名黨員組成的7個臨時黨支部,迅速成為了醫療隊的核心,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戰友,讓他們堅定必勝的信念,燃起戰鬥的勇氣,頑強拼搏,日夜奮戰,做守護人民健康的忠誠衛士。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的兩名特殊「戰友」小黑和小藍 架起隔離病房...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許曉華)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副隊長葛慶崗跟大家分享幾個醫療隊剛到武漢時的畫面。到達駐地後,馬上召開國家醫療隊緊急工作例會,國家醫療隊的目標是建立最高水平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平臺。接下來的挑戰是推出隔離病房改造。
  • 北醫三院護理團隊:溫暖新冠肺炎患者的「三米陽光」
    央廣網北京5月9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全國共派出340多支援鄂醫療隊,共計4.26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其中護士2.86萬名,佔援鄂隊員總數的近70%。在此次援鄂抗疫戰中,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護理團隊秉持這一護理理念,被視為溫暖武漢的「三米陽光」。1月26日至4月4日,北醫三院先後分三批共派出137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隊員「90後」過半,最小97年出生
    5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和援鄂醫療隊隊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超針對此次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的青年力量進行了介紹。
  • 北醫三院與義大利維羅納大學附屬醫院舉辦新冠肺炎臨床救治技術線...
    應義大利維羅納大學附屬醫院邀請,為進一步交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經驗,在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指導下,4月29日,「一帶一路」醫學人才培養聯盟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主辦了線上「命運與共,全球戰『疫』——中意新冠肺炎臨床救治技術交流會」。
  • 抗疫一線:哪裡有需要,北醫三院黨員幹部就衝向哪裡
    編者按: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刻,北大人正在各條戰線上與疫情「戰鬥」。1月26日14時許,一支由危重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科等科室組成的20名醫務人員,作為北醫三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馳援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2月1日中午,院長喬傑接到任務。三個小時後,她率領北醫三院第二批援鄂國家隊趕赴武漢。
  • 北醫三院:四維會診平臺、「三米陽光」護理理念護佑重症患者平安
    5月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分享救治經驗時介紹,北醫三院醫療隊依靠四維會診平臺、「三米陽光」的護理理念救治重症患者。
  • 手繪援鄂戰疫 北醫三院護士崔曼:武漢給我的改變難用文字形容
    5月11日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崔曼與封面新聞記者說起在武漢的日日夜夜,似乎還沒從一個多月前的「戰鬥」中完全抽離。作為北京最大公立醫院之一的急診科護士長,這位「80後」北京姑娘將迎來自己從業生涯的第10個國際護士節。
  • 126天後重返武漢 | 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員送出第一份北大錄取通知書
    4月6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圓滿完成馳援武漢的任務返回北京8月9日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隊員王奔考驗著我們所有人1月26日、2月1日、2月7日北醫三院分三批派出137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堅守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北醫三院專場舉行
    北醫三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隊長沈寧,北醫三院危重醫學科副主任、援鄂醫療隊副隊長葛慶崗,北醫三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吳超,北醫三院急診科主管護師、援鄂醫療隊隊員崔曼參加新聞發布會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主持。
  • 北醫三院急診科護士長崔曼參加首都護士抗擊疫情專場發布會
    近日,北京市第10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攜北醫三院國家援鄂醫療隊隊員、急診科護士長崔曼以及來自其他醫院的3位護士代表參加發布會。發布會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主持。
  • 北醫三院院長喬傑:在武漢的66天
    在4月的中旬,我們與正在回京隔離期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後簡稱:北醫三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進行了電話採訪。 2月1日起,喬傑帶領包括北醫三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沈寧,急診科主治醫師李姝和黨院辦綜合保障幹部李翔在內的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到達後,只用了一天多的時間改建了新的傳染病房危重症救治單元。
  • 四川高校援鄂醫療隊速寫
    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要為直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和支援湖北醫療隊「全力做好保障工作,為你們解除後顧之憂,做你們的堅強後盾」。各相關高校積極行動,從政策、物資供給、後勤保障等多方面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