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思維模式和你真的不一樣

2020-10-20 陳小劍Jan

每天一本書」專欄系列連載的第 44 篇文章

大家好,歡迎打開#每天一本書#專欄,

每天花5分鐘閱讀一本書,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

今天要解讀的書是——《富人的邏輯:如何創造財富,如何保有財富》

本書作者,雷納·齊特爾曼,是德國《世界報》的高級主編,他曾藉助報社平臺,在地產界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後來自己經營一家為房地產行業服務的傳播顧問公司,並在業內成為佼佼者。他自己也是一名成功的投資人和暢銷書作家,共寫過17本書。

本書不僅指出了財富增值對富有的重要性,並且還指出人們關於投資理財的常見認知誤區、富人的財富邏輯往往與普通人背道而馳,以及想創造財富應該擁有的一些特質,為普通人變得富有提供了有效路徑。

01 什麼是財富?

人們渴望擁有財富和過上富人生活,但是對擁有和保持財富的過程以及對富人卻充滿了誤解。

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2001年,美國一個叫戴維·李·愛德華茲的失業者,買彩票中了2700萬美元而一夜暴富,他開始買別墅、汽車、收藏品、私人飛機甚至還吸毒。中獎後一年多他就花光了所有的錢並負債纍纍,銀行沒收了他的房產,最後他在一間倉庫裡在貧困孤獨中而死。

事實上,不僅在美國,在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像這樣意外暴富後又一貧如洗的例子特別多,而且不只普通人,名人也不例外。比如美國天后惠特尼·休斯頓,在2012年去世時還欠著四百萬美元的債務。

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彩票中獎或繼承遺產而意外暴富的人,在之後的幾年時間了,境遇相比之前會更糟糕

這裡並非說不要去做買彩票之類能意外暴富的事情,如果真的因為買彩票或繼承遺產而獲得一筆巨額財產自然是很好的事情。只不過作者想要表明的是,他們之所以會變得更糟糕,其實都是犯了一個認知誤區,就是:他們以為有了一筆巨額金錢就擁有了財富自由,根本不需要再去進行理財投資!

一、財富增值

富人與普通人的根本差別,在於是否善於讓財富增值。真正富有的人,不管他擁有多少財富,他更看重如何使用這些金錢來增值。因為他很清楚金錢的流失速度實在太快了,會遠遠超出自己的想像。

二、不奢侈消費

當普通人有了一些錢之後,普遍會進行奢侈消費,並不考慮理財投資,即便有也是比較盲目的。相反,富人則不會奢侈地消費,也不會把投資交給別人負責,他們重視和希望選擇自己的方式來獲得財富增值,並讓自己一直維持自己喜歡的生活。

比如,「股神」巴菲特一向以他節儉的怪癖著稱,早餐花費從未超過3.17美元,每天開著一輛老舊的車上下班,至今還住在1958年花3.15萬美元購置的老房子裡,而他經常說他喜歡這樣的生活。

02 走出5個認知誤區

作者說,想要讓財富大量增值,必須走出5個認知誤區。

一、分散投資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投資界也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個投資原則——分散投資,簡單點說就是在投資時要建立廣泛分散的投資組合,從而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但像一些大名鼎鼎的投資界,比如盧·辛普森、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巴菲特、查理·芒格、格倫·格林伯格等等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往往將資金集中投資在自己信心十足的股票身上。

作者也認為,分散投資雖然可能避免做出糟糕的投資,但是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越小,實際上越阻礙財富的增值,這種方式只是讓我們少犯錯,它的收益率並不足以讓人們富有。

另外,作者建議如果想精準投資,你對要投資的市場有足夠了解,這樣你就更有可能獲益。

二、低波動性投資意味著低風險

許多投資者和一些經濟學家都相信低波動性的投資風險更低,但波動性也要區分究竟是在盈利還是損失的狀態下發生的。如果不能分清這一點,很容易被波動性誤導至相反的方向。

三、 「本土偏好」投資

所謂「本土偏好」,是指投資時投資人普遍認為海外投資的風險,比在本土投資的風險要大。這是一種情感偏見,會妨礙投資者做出理智決策,忽視了那些正在盈利的海外市場而損失潛在的收益。

四、「後視鏡視角」投資

所謂「後視鏡視角」,是指很多人習慣用過去的市場數據作為未來投資的依據。全球各個股市的數次起伏已經證明:通過股市過去市場數據來評估未來的潛力,風險極高,會造成盲目的跟風投資。在心理學中這種現象也稱作「從眾心理」,也是股市小額投資者的典型行為,它會影響人們儘可能與身邊大多數人的意見相同。

五、「控制錯覺」

實驗證明,人們往往認為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影響隨機事件,這種其實是一種「控制錯覺」。正是這種錯覺,導致很多投資者高估了自己在股市上創造財富的機率。

作者建議,如果你非要投資股市,購買個股的資金最多不要超過5%到10%,並且最好採用一種「尤利西斯策略」,即制定一個長期投資計劃:每個月固定投資數額的錢,不管它是漲還是跌都不要管它,就好像尤利西斯把自己綁在桅杆上對抗女妖的誘惑一樣,去抵禦市場的風險。

03 創造財富的5個特質

作者提供了創造財富需要具備的5個特質:

一、擁有企業家精神

作者認為,企業家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更多開放的思想,樂於嘗試各種新的體驗和突破。調查顯示全世界大多數億萬富翁的財產不是靠繼承得來的,而是依靠企業家精神創業和投資得到的。

心理學家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指的是人們對自己掌控棘手局面的能力的信心大小。而研究表明,成功的企業家,自我效能都非常高

二、嚴謹思維

很多人經常會把冒險和賭博等同起來,特別是在創造財富過程中。對於富人們來說,他們則很少賭博或投機,他們更多是嚴謹地計算過風險後再選擇投資。

三、誠實

研究調查顯示,富人非常看重誠實,因為在他們看來,誠實意味著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和建立合作關係。如果不具備這一點,將使你的創富之路面臨巨大風險。

四、學會節儉

正如上面提到的,大多數富翁不會奢侈消費,特別是炫耀性的。

成功的富人和一些高收入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更注重財富增值,通過節儉的方式積累更多的資金,並通過複利思維創造更多財富;而後者更注重消費,而消費自然就會影響資金的積累,更談不上創造財富了。

五、敢於設定財務目標

研究發現,在商業中企業家給企業設定的目標越高,企業未來的成長度就越高。在投資中也是類似的,你要確切地知道你想要實現什麼目標以及為什麼要實現,才是實現財富自由的第一步。

關於如何制定理財計劃,我之前解讀過的一本理財書籍《99%的人一看就會的理財書》裡,有提供了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入詳閱。

可以說,你當前的財務狀況反映了你當前的思維方式,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也是有其思考邏輯,因此真正要實現財富自由,改變思維比改變行為更重要。

—END—

陳小劍,自律者、晨型人、多元思維模型踐行者、終身學習者

幫助提升個人認知水平和人生效率

微信公號:陳小劍(chenxiao-jan)

微信私號:Jan130

相關焦點

  • 《天道》窮人和富人思維方式為什麼不一樣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在哪裡,從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為人處事」、人情世故、以及社會實踐和人際交往之間的差距,雖然說窮人和富人看起來一樣,實際上思維和格局,胸襟和氣度也不一樣,更重要對於同一個事物做出的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次序和先後都不一樣。
  • 富人和窮人做夢哪裡不一樣?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1.在窮人夢裡多逃跑,不是被鬼追,就是被惡人追,要麼就是被蛇追;而在富人夢裡多侵略性的,不管是誰的家裡,都能大大咧咧的進去當成自己的家,不管是誰的私有財產,都能用得得心應手。
  • 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成功,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區別在這
    為什麼會讓這些人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呢?根源還不是因為經濟條件低下以及外部機會匱乏。窮人從小到大其實都是處於「稀缺」的狀態,不管是金錢還是各種資源和機會。前段時間就有個老外「深入基層」做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充分證明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過著無可奈何的低質量生活。典型的如各種代工廠和流水線作業工人。
  • 窮人在左,富人在右——你窮是因為你不懂這些思維!
    【阿普說創業】認為,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模式,而不是擁有了多少的資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從以下幾點著手就可以了:首先,我們要清楚思維模式沒有絕對的好壞標準,能接受一種思維模式帶來的結果就是好,不能接受就是不好。其次,思維模式是由諸多因素,如遺傳基因、生活環境、成長經歷等等,所共同促成的。
  • 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流行的觀點認為思維差距是關鍵,那麼,具體而言,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相比,到底差在哪?以下就分享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三、窮人思維貪圖安逸,富人思維勇於挑戰安逸的生活總是令人舒服的,窮人只想追求和貪圖安逸,沉溺於所謂「歲月靜好」的日子裡,只要生活能過得去,就索性止步不前,無所作為,被窮人思維禁錮住了自己手腳,不知道貪圖眼前安逸,將來必然受罪,就像一句名言所說:「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 總感覺錢不夠花、時間不夠用:你缺的不是資源,是富人思維模式
    《稀缺》:每天疲於應付突發事件的你,缺少的正是富人思維模式在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危機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總感覺:有加不完的班、掙不夠的錢;分身無術、時間永遠不夠用。正確認識稀缺,主動給生活減負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穆來納森寫的暢銷書《稀缺》,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為什麼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來越富。其實,困惑我們的不是別的,正是「窮人思維」思維模式,也就是「稀缺」思維模式。
  • 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之間的七個認知偏差
    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和其他人在思維層面上是不一樣的,從而導致的在前進的速度上也不一樣。不過我並是要說富人們的做事方式,而是針對性的探討富人和窮人之間到底在思維方式上存在的哪一些差異,簡單點的說法,在面對同一件事物的時候,為什麼雙方在思維和行為上會產生偏差,而導致這一個偏差的本質原因又是什麼?通過整理,我總結了七個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之間的認知偏差,一起來看看吧。
  • 什麼是富人思維?
    歡迎閱讀,記得關注,點讚和轉發哦!最新的ted的一個荷蘭學者對貧窮和所謂的「富人思維」進行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演講,目前還沒有中文字幕,我把主要內容大體翻譯一下(注意,不是嚴謹地翻譯),《貧窮不是性格缺陷,就是缺錢而已》,裡面涉及到了所謂的窮人和富人思維,看看學術界怎麼看所謂的「窮人缺陷的」。
  • 照著富人的思維和行為範式要求自己,時間長了也許可以成為富人
    你看,她明明是個小編,一不小心把自己說成作家,並照著作家進行自我要求,於是真成了名利雙收的作家。而你,明明是個窮人,硬把自己當個富人,並照著富人的思維和行為範式要求自己,時間長了,一定也可以成為富人。這也不是沒有先例的事,比如我自己就是。03我現在的收入比三年前要提高了很多,這就得益於我有幸結識了幾個富朋友。
  • 富人系列之思維:「吃虧是福」,窮人眼中的歪理,富人口中的真理
    一、富人小錢無傷大雅,窮人小錢事關重大在富人眼中,錢可能真的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了,有的時候在窮人眼中,普通人眼中的大數額錢真的在富人眼中就是小錢,就像某位富豪直言,錢對於他來說根本提不起興趣,對於花錢確實十分的感興趣,這就有意思了,窮人眼中花錢都是在花在刀刃上,富人不在乎這些,所以咱麼也就知道了,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 改變你的賺錢思維,讓你成為精神富人
    改變你的賺錢思維,從精神富人走向現實富人。人總是愛偷懶的,古人如此今人亦然。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也就造就了懶人經濟,外賣、快遞、快捷支付無處不在成為國內和國際的一個獨特的風景線,很多外國人來到國內直呼太方便了:簡直沒想到還可以活的這麼爽快。
  • ACEP持續教育讓你擁有富人的思維.
    因為窮人沒錢,富人「不差錢」,買買買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結果恰恰完全相反——窮人更愛消費,富人更願意把錢用來投資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因為學習投資獲得回報是需要時間的,甚至有點枯燥,窮人往往難以忍受這個過程。再加上窮人承受的壓力更大,所以他們就去買減壓工具。賺了就花掉,不僅存不下來錢,賺錢能力也沒有得到提升,這樣一來,就陷入了惡性循環。窮人和富人的差異,並不只在於是否努力,關鍵是「思維」的差異。
  • 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區別,這兩點不改變,註定一輩子沒出息
    一個人之所以能承載財富,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請你放下偏見:記住一切並不是偶然,富人和窮人,思維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你很努力卻沒有結果,請記住以下的兩句話,儘量少走彎路!職場.窮人的生活太愛計較,沒有格局窮人思維最可怕的地方,就是看不得別人超越自己。
  •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最大不同是什麼?
    他就直愣愣地說:你先給我職位,我才肯幹。人家就把這個機會給別人了,結果另一個人升主管,他等了很多年才有機會升職。我有時候覺得,我那麼多科普都是白做了。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區別就區別在,關鍵時刻,窮人最容易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 2種富人思維值得我們學習
    縱觀我們身邊有很多有錢人,他們最開始也和我們一樣一窮二白,啥也沒有,甚至學歷都不是很高,為何他們就能異軍突起,達到財富的頂端呢?有時候富人與窮人的差別並不在於智商或者學歷,而更多取決於思維方式的不同。在《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一書中,全面解剖分析了對待生活、工作、命運,甚至是對待一件小事上,富人與窮人思維的不同模式,我看完深受觸動。
  • 《塔木德》:你之所以沒錢不是因為沒能力,而是因為沒有富人思維
    猶太人被譽為「世界第一商人」可見他們在商業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僅不僅僅是在這些領域,其他在教育、藝術等領域,他們一樣很出色。一、錢是中性的,要有一顆想要成為富人的心金錢改變不了人性,所以想成為有錢人並不意味著你以後會變成壞人。擺脫這個心理壓力之後,要把夢想成為有錢人作為目標,確切地知道自己心裡渴望的是什麼,為這個目標設立夢想相冊和儲蓄罐。
  • 富人之所以能成為富人,關鍵在於這八種思維,你具備幾個?
    本人認為,支撐你選擇、支撐你努力、支撐你能力提升的,最根本的內核是你的思維和認知。思維和認知不同,即使面對同樣一個事物,看到的東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普通人看見一顆樹木,高手看見整片森林。所以,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是思維和認知的差異,尤其在人生的關鍵處,往往你的思維和認知起到決定性作用。富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富人,正是其有著賺錢的思維和認知。
  • 富人定律:一個人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離成功的距離(深度好文)
    不管你相信與否,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生活的高度。事實上,我們習慣了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看待生活和工作,從來不會主動去思考怎樣去做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和上面所提到的工作方法一樣,我們通常所採取的方法也是依靠自己的認知模式,以及自己的經驗、知識、情緒等等來進行判斷。它確實顯示出一個人慣性思維的局限性。
  • 富人的成功,窮人的平庸,什麼是真正的富人思維
    富人的成功和窮人的平庸之間的秘密和區別是什麼?學歷不高,在校成績一般,而調皮搗蛋的學生,上了社會後成為老闆,發財了,這是為什麼?普通人渴望舒適,富人渴望挑戰職業選擇的不同觀點:普通人喜歡在大企業工作,工作環境比較穩定。富人教育他們的孩子,不介意在小公司工作,甚至鼓勵他們創辦自己的小公司。銀行提供不同的理財產品:普通人通常會選擇「保本」計劃,滿足3%至5%的年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