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梅軍 陳凌墨 通訊員張健 鄭毅)10月15日,歷時2年建設,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以下簡稱國博中心)將開門迎賓,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將作為「首秀」登場。昨日,國博中心開館暨首展開幕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透露,國博中心的啟用,標誌著武漢擁有了名列全國第三、中部第一的展覽場館,在展館硬體上重返全國「第一方陣」,離「會展之都」的夢想越來越近。
【展館探訪】
6萬平方米展廳無一根柱子
繞展館一圈得步行2.5公裡
昨日,記者走進國博中心A3展廳,施工方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許濤說:「你看,這麼大的廳沒有一根柱子,可最大限度提供展覽面積。」
國博中心展館分A、B兩片區,各有6個展館,合圍成一個圓形的博覽中心。每個片區的6個展館是連通的,總展覽面積約6萬餘平方米,無一根立柱。整個博覽中心室內展廳面積13萬平方米,再加上室外的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總展覽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該中心展覽面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廣州、上海,為華中地區第一。
國博中心分上下兩層,一層為停車場、設備用房等,二層為展館。國博中心總建築面積為47.56萬平方米,相當於60個標準足球場,繞該中心走一圈得走2.5公裡。
屋頂建有太陽能發電系統
總投資2.8億元,項目規模國內最大
許濤介紹,國博中心是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築。他指著展館屋頂說:「這可不是普通的屋頂——它能利用太陽能發電。」
國博中心利用展館屋面建有太陽能發電系統,裝機容量10MW,總投資2.8億元,鋪裝面積約12萬平方米。該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建築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約為950萬度,相當於3000多戶家庭1年的用電量;年減排二氧化碳8200噸,相當於種了23萬棵樹。
配建全國最大音樂噴泉
未來還將建設海洋樂園
國博中心除了辦展覽外,還可供市民休閒。在博覽中心外側,修建了一座全國最大的音樂噴泉,直徑約90米,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最高能噴射80米水柱。「展館只是武漢國博中心的一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設二期工程,今後國博中心會成為多功能的博覽城。」武漢新城國際博覽中心有限公司董事李兵介紹,二期工程包括會議中心、洲際酒店、海洋樂園和假日酒店等。
會議中心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將於2012年底投用,規模是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的兩倍。擁有512間客房的超五星級洲際酒店和460間客房的假日酒店將於2013年竣工。海洋樂園、假日酒店建築綜合體位於展館北面,其中海洋樂園建築面積約25.6萬平方米,海洋主題娛樂的單體空間達8萬平方米,為全天候體驗式室內海景樂園,各類水上娛樂設施、配套餐飲齊全。
【近期展會】
國博「首秀」迎全國汽配交易會
10月15日(本周六),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將迎來「首秀」——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暨全國汽車配件採購交易會。屆時,將有近1900家企業參展,展出內容涵蓋汽車配件產業鏈的所有領域,集中展示我國汽車配件領域最高端企業、最前沿技術、最強勢品牌。
截至目前,報名參展企業近1900家(武漢當地企業近100家),展位超過2800個,佔據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近6萬平方米展區面積。展會吸引了蓋茨優霓塔傳動系統(蘇州)有限公司、天合汽車部件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外資、中資知名品牌企業參展。同時,將迎來近5萬名專業採購商。
武漢國際車展本月26日移師國博
本月26日,國博中心將舉行「第十二屆中國(湖北·武漢)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這也是移師國博的第一個大型本地專業展會。本次汽車展規模空前,展覽面積達10萬平方米。
此外,國博中心正在洽談的大型展會有8個,其中「2012年中國(武漢)國際建築裝飾博覽會」和「2012年中國國際機電產品博覽會」已明確表示明年在此舉辦。
【交通便利】
7條公交線路直達國博中心另開行3條專線班車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位於武漢新區四新組團的濱江地帶,東臨長江江灘,西至連通港路,北起四新北路,南至三環線。
今天起,武漢國博中心的公共運輸樞紐將正式啟用,7條公交線路可直達國博中心。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公共運輸樞紐分隔為公交車區域、專線車區域及計程車區域,下車後可乘電梯直達展覽區域。7條公交線路為728路、704路、727路、61路、68路、580路、554路。展會期間,公交將縮短發班時間、增加車次頻率。
另設3條專門服務於會展的專線車,每條線路配車50輛,具體為:一號線(由國博中心經鸚鵡大道至鍾家村)、二號線(由國博中心經四新大道、漢陽大道至王家灣)、三號線(由國博中心經長江大橋至武昌火車站)。
如此便捷的公交樞紐,目前居全國會展場館之首。
國博首秀期間星級計程車每天進點營運
本月15日至17日,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迎來落成後首秀。武漢市客管處昨要求,會展期間,武漢市1036臺星級計程車,每天必須進點營運1次。
市客管處介紹,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有三個的士停靠點。會展期間,大通、華昌、盛源、聯海等公司還將聯合組織300臺車駐點營運,每次載客送至目的地後,空車返回博覽中心繼續候客。據預測,3天內日均運力將達到1800餘次。
國博配備停車位2900個未來兩條地鐵線可直達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周邊配套了較為完善的交通體系,有12條主要道路交叉相連,可快速抵達展館。包括鸚鵡大道、濱江大道、四新南路和四新北路4條主幹道,四新大道、連通港路、江鸚路和江堤中路4條次幹道,會展南路、會展北路2條支路以及國博大道1條城市快速路。同時,國博中心配備的停車位達2900個。
兩條地鐵線路將經過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其中地鐵6號線漢陽段已開工建設,將於2016年開通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至漢陽鍾家村段,遠景規劃建設地鐵11號線也將經過國博中心。
【未來展望】
武漢醞釀重回「會展之都」
隨著國博中心落成,武漢有望拿回失去多年的「會展之都」的稱號。
在改革開放之前,武漢曾是全國四大會展城市之一。轉折發生在1995年,老武展被炸,武漢展覽業的發展進入停滯期,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相繼建成了現代化的大型展館。即便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和武漢科技會展中心加起來,承展面積也不過5萬餘平方米,武漢只能歸於全國會展二線城市。
而今,武漢國博中心銜全國第三的身份出世,也承載著武漢重回「會展之都」的夢想。今年8月,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提出,「要把武漢建成會展之都,要使會展產業成為武漢的支柱產業,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要使會展業成為促進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武漢新區的強大動力。」
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商務局副巡視員鄒衛東表示,國博中心落成,武漢會展業將突破「有展無館」的發展瓶頸,「機博會」等本土展會品牌,有望藉此平臺而發展壯大。
目前武漢市會展經濟總量在100億元以上,除了會展本身外,還拉動了交通、物流、消費、酒店業的發展。據了解,去年成都展覽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為256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189億元。據業內人士稱,武漢會展業的發展比成都更有優勢,待「會展之都」名副其實後,每年對經濟的拉動將超過300億元。「十二五」期間,武漢的目標是「全國會展中心城市」。鄒衛東透露,武漢市正醞釀成立專門的會展管理機構,並將出臺促進展會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每年投入數千萬用於支持會展業。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