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閱讀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2021-02-20 旅行與英語

    本期筆記分享: 閱讀圈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筆記來源於鯤翼學院專家直播間羅少茜老師的講座。

直播回看地址: 

    

閱讀圈活動(reading circles)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英語文學教學活動。其特點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意義為中心,其目的是激勵學生閱讀、思考、聯繫自身、提問分享,從而實現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1.側重閱讀技能(信息獲取和理解)訓練,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

2.忽視對學生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的鍛鍊。

3.忽視對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

4.無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始終處於被動閱讀者的角色。

2017版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課堂中實施閱讀圈能更好地將學科核心素養落地,鼓勵學生合作。

下圖為高中英語課程標準P192 閱讀圈的教學案例。

羅老師也在直播中提到「教閱讀最好的方式是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去讀」。

1.使學生享受閱讀

2.培養批判性思維

3.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4.培養學生的情感反應

5.賦權學生: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自主提出問題等

6.培養終生閱讀習慣、學習能力、合作能力

7.培養課標所強調的核心素養

將學生分為6人組: Discussion leader, summarizer, connector, word master,  culture collector and passage person.一組同學閱讀同一故事,每個人負責一項工作,有目的的讀,還要與組內同學討論、分享。課文比較長的話可以提前發給學生,學生課堂上討論。

目標: 要求學生read--think--connect--ask--connect,讀了思考,問問題,並聯繫生活實際和文化。

1.Discussion leader:提前準備與所讀故事有關的問題,在討論中通過提問來組織和維持討論。

2.Summarizer:用簡短的語言總結所讀的故事,並在小組討論中進行口頭展示。

3.Word master:挑選出新的、重要的或有意思的詞彙和短語,在組內進行分享和討論。

4.Passage person:挑選關鍵或重要的段落進行討論,解釋選擇該段落的原因並邀請其他組員分享自己的見解。

5.Connector:聯繫文本和自身的生活經驗,或以前所讀過的其他作品。

6.Cultural collector:探究故事中的文化與自身文化之間的異同,並邀請其他組員發言。

2. 學生自己挑選閱讀材料,因為他們其實每天都在讀,交給他們任務他們會認真去做,想到一組同學要讀他選的故事,一般學生都很興奮的。

3. 閱讀材料一定要讓學生讀,讀完可以說說自己對材料的理解,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改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4. 根據不同特點的材料設計不同的任務活動: 語言很美的,對話多,有趣味的,可以讓學生複述、表演或朗讀;蘊含一定道理、思想性強的,可以讓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閱讀圈活動最適合具有故事情節的文學作品,如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劇本等。但也可以針對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進行適當改編並運用。

5. 高年級不提倡過多視頻,因為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學生在任務中起主導作用,參與決策和評價,主動做任務,主動學習。教師不再佔據絕對的中心位置,而是組織者、指導者,促學者和諮詢者(teacher as organizer, observer, monitor, facilitator)。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文秋芳2017):

1. 需要規劃宏觀和微觀教學目標,確保閱讀圈是服務於教學目標的,並實時監控目標的達成,做出適當的調整。

2. 在初次進行閱讀圈任務時,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介紹和培訓,並與學生共同嘗試,使學生對任務的目標,各角色任務和流程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3. 選擇材料、分組、任務布置和小組討論各個具體環節都需要教師發揮積極的組織和指導作用,確保閱讀圈各環節有效開展。

4. 學生討論過程中,觀察學生的任務表現,充當學生的支持者和諮詢者,提供必要的腳手架支持。

1. 提前對學生進行活動培訓,給學生講閱讀圈的好處,學生水平不高的話一個角色一個角色的培訓,一節課一個角色,指示語要簡化。

2. 可以根據文本特點適當刪改閱讀。

3. 可以根據學生語言水平簡化任務描述。

4. 每一輪閱讀圈角色結束之後都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進行角色輪換,以體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閱讀文本,並鍛鍊學生不同的語言能力。

5. 允許學生用中文,但老師可以提供對應英文表達。

講座中羅老師推薦的閱讀文獻李興勇老師的閱讀圈論文,已下載,後臺回復「閱讀」獲取!

相關閱讀:

學習筆記:「拼圖閱讀」與「閱讀圈」教學模式在中高年級的實踐研究

學習筆記:持續默讀SSR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相關焦點

  • 關於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整個英語綜合水平提高的重要標誌。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越來越重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小組學習的方式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措施。本文針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以期對日後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 學習筆記: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今天學習的是明師學院王路老師的講座《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分析》。首先王路老師告訴我們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大要素構成。
  •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眾所周知,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新型的學習模式逐漸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與此同時,很多英語教師正在通過這種學習模式不斷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不僅如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
  • 【教學心得】體態語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英語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要注意體態語言的運用,充分發揮體態語言的優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一、正確運用臉部表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1.教師的微笑可以激勵學生學習,也能讓課堂氣氛更加輕鬆社交場合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價值的面部表情是微笑。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好的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課堂導入,以提升學生運用聽力微技能的水平。(二)導入的原則性如果把課堂看作「一湖水」,把課堂的精彩生成看作「千層浪」,那麼有效導入就是可以激起千層浪的「一石」。一個有效的教學導入環節,不僅能夠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夠使教學目標層層推進。
  • 教學技巧 | 在英語課堂上如何巧妙的運用課堂導入
    好的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課堂導入,以提升學生運用聽力微技能的水平。,上課前進行趣味「圈查選」遊戲。課後也可以重複觀看錄播課,課堂重現,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每天花一刻鐘的時間使用奇速英語「每日一刻鐘」閱讀學習平臺以及「單詞突擊營」,遊戲闖關課本同步單詞,在快樂玩耍中堅持學英語!比如在線學習平臺,實現課堂重現,鞏固複習單詞,在線遊戲闖關記憶單詞,還有每日一刻鐘程序閱讀軟體拓展學習。
  • 筆記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與記筆記的方法
    記筆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良好習慣。它不僅在平時的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複習階段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如果筆記學習風格,在英語學習中使用,會起到什麼作用呢?學生在做筆記時,應該注意什麼?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給你聽。
  • 期刊好文 | 閱讀圈任務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學與評價中的應用(文/羅少茜、張玉美)
    更重要的是,由以上針對閱讀圈典型角色的介紹以及前人實踐和研究總結的教學效果可知,該任務與我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要素也有所契合,以下將作具體分析。《高中英語課標》強調英語學科教育應重點關注學生的語言意識和綜合運用能力(語言能力)、跨文化意識及交流能力(文化意識)、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思維品質),以及自主學習和調控的能力(學習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8)。
  • 教學素養的提升:英語課堂教學中體態語言的運用藝術
    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應當有效地用好無聲的體態語言,用體態語言發射出自己內心的意念情感,以配合有聲英語信息的表達,補充未盡之意。教師大方、自然、得體、恰當的體態語言對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著很大的作用。 教育不僅要依靠有聲的語言,更要依靠豐富的體態語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體態語言可以說是師生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
  •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 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踐
    由此可見,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就是活動,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對蘊含一定主題意義的語篇進行的一連串能促進其核心素養全面發展的學習活動。人教版《英語》中Read and write版塊,旨在讓學生通過對不同閱讀文本的學習,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而推動學生閱讀品格的形成,從而達到全面發展學生閱讀素養的育人目的。
  • 談談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交際性
    集科學性、趣味性、實踐性為一體的高一英語新教材,以交際功能為主線,融語音、詞彙和語法結構及語言的功能、意念和話題為一體來編排語言材料,打破了傳統教材中以語法為線索的編排體系,強化交際與表達能力,其目的是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鞏固和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進一步發展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 運用英語繪本,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世界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趨勢,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成為人們走上國際舞臺的通行證,受到人們的青睞與重視,已經被廣泛的學習和掌握。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工具,如何通過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快速掌握這門語言技巧,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英語繪本在教學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學習筆記:持續默讀SSR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泛讀可以提高語言的輸入量,還可以拓展詞彙、鞏固詞彙知識,也可以培養語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法水平與成句的能力。3. 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不是做練習「做」出來的。「讀」出來的英語是地道的、自然的。4. 學生只有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才能慢慢地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只有發現了閱讀的樂趣,才能有閱讀的興趣和動機。
  • 英語課堂:Jigsaw聽力/閱讀教學設計
    大家對拼圖遊戲(Jigsaw puzzle)並不陌生,而Jigsaw Reading/Listening就是在英語閱讀或聽力教學中借鑑這個遊戲思路的課堂活動方式。
  • 高一英語學習關鍵:做好英語課堂筆記
    高一英語學習關鍵:做好英語課堂筆記  英語課記筆記,對大多數中學生來說已經不再是個問題。但是,如何作好筆記,筆記做在哪兒且仍然是個不小的問題。這關係到如何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  學生的聽課筆記做在哪裡好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批判性思維
    「在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前,我是靠經驗進行教學;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後,我覺得批判性思維給了我一個理性的支點,讓我可以撬動課堂教學,抓著『理解—思考—超越』這根線,讓語文核心素養和課標落地,從此,我的教學從自發走向自覺,從經驗走向理性
  • 空中課堂中微課運用的探索與思考 ——初中英語課堂微課應用的學習與遷移
    這些精彩的課程不僅符合各年級學生的學習水平,貼合教學目標,為孩子居家學習提供了保障,更為居家辦公的一線教師們提供了豐富的備課指導,開拓教學思路,為開學後的課堂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名基層英語教師,空中課堂豐富的課程資源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為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指導。在觀摩「空中課堂」名師授課時,我關注到微課正被逐步關注和使用於課堂教學之中。
  • 原創 | 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方面。學校的教學必須轉型為「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動態生成性課堂,採用「閱讀圈」,激發教學活力;運用翻轉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助推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 戲劇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開展探討
    英語是一門語言,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主。在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只是簡單地進行單詞和語法的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的實踐教學,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由於英語的學習難度較大,許多學生都缺乏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 淺談「頭腦風暴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運用「頭腦風暴法」可以讓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確保大部分甚至是所有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由學生主體活動的展開和整合的過程。《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特別強調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的能力。「頭腦風暴」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突破定勢思維的限制,它雖不是發散思維的唯一途徑,但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的確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