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宣布取消初中集訓隊選拔,競賽再遭嚴重打擊

2020-08-02 老廖上學經

深圳中小學學科競賽學會剛剛宣布,取消8月8日的奧數集訓隊選拔

深圳宣布取消初中集訓隊選拔,競賽再遭嚴重打擊

那原來的計劃是怎麼樣的呢?原來是這個:

深圳宣布取消初中集訓隊選拔,競賽再遭嚴重打擊

可以說,這個選拔剛推出的時候,雖然一片叫好,但有些家長也對此觀望,感覺像是頂風作案。

果然,活動說取消就取消了。

不過看回來,活動真的取消,是對深圳競賽尖子生的培養,形成了重大打擊。

深圳的競賽,在廣東和全國來說,都佔有一席之地。在去年的CMO(數學國賽)上,深圳中學有3人進入國集,深外1位同學進入國集,佔了廣東全部7名同學中的4位,已經過半,深圳的競賽地位可見一斑。

而在2020年所有5科學科競賽260席國集席位中,深圳中學獨拿7席,名列廣東第一,跟人大附中並列全國第9位,表現非常搶眼。深圳外國語學校也有一位同學拿到數學國家集訓隊名額。

深圳宣布取消初中集訓隊選拔,競賽再遭嚴重打擊

以前深圳的各類競賽,都進行得如火如荼,保證了有足夠多的優質生源進行挑選,包括某些冬令營。在當前素質教育的環境下,義務教育階段的正規競賽幾乎絕跡,那麼尖子生如何能未雨綢繆,在高中脫穎而出?考驗的不僅是學校,還考驗著家長如何規劃。

相關焦點

  • 華師一附中三名學霸入選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
    其中前50名會被選拔進國家集訓隊,才有保送清北資格。 馬英豪同學 該校高二(22)班的馬英豪表示,自己初中時接觸過數學競賽
  • 信息學奧賽太原市集訓隊零基礎選拔活動通知
    由全國知名山西省實驗中學(高中部)信息學奧賽金牌教練命題,採用現場紙質試卷測評,綜合評估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並按成績排名,從中選優,組建信息學奧賽太原市小學、初中、高中組集訓隊、預備隊。 通過本次測評選拔,挖掘適合信息學奧賽、人工智慧與編程學習的優秀學生,讓各中學充分了解掌握學生的特點及專長,為今後初高中擇校,中高考自主招生和未來從事人工智慧相關工作提供幫助。
  • 數學奧林匹克集訓隊取消
    7月22日,鵬程杯發布了2020年深圳市初中數學奧林匹克集訓隊的報名通知。但在前幾天官方突然通知取消8月8日的測試活動。但在奧數被禁的同時,另一學科競賽卻在慢慢興起—信息學編程競賽!國家教育部公布的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中關於人工智慧、少兒編程等官方比賽就有11項,在21項科學類競賽中佔比高達50%。
  • 關於NOI2021冬令營集訓隊培訓及選拔通知
    籤到時間:2021年1月31日14:00-17:00(超時不予辦理)報到地點:燕山大酒店一樓大廳疫情防控考慮到疫情防控對活動人數限制的要求,CCF確定集訓隊選手以學校為單位,每所學校一位指導教師陪同選手赴京參加選拔,其餘教師線上參加(確定名單已通知指導教師)。
  • 八中、南開、西附學子入選國家集訓隊!一文搞懂信息學競賽
    參賽選手從各國相應計算機競賽中選拔。每年經各省選拔產生省隊,A類、B類、C類選手參加正式比賽,D類、E類選手將參加同步舉辦的夏令營。比賽除筆試外,還有兩場各5個小時的程序設計比賽,每試三道題目,共計六道極具挑戰性的編程題目,選手們要從基本構思、算法建模、再到編程實現等步驟完成答題,最終總分排名前50的選手入選國家集訓隊。
  • 重慶哪家中學競賽強?
    有的家長為了小孩能參加奧賽不惜一切代價,小孩甚至偏科嚴重只為獲獎。為了給奧賽降溫,給學生減負,高考奧賽取消加分並禁止作為升學內容。但奧林匹克競賽並沒有取消。2020年重慶市巴蜀中學共有5名、重慶市第一中學校共有2名應屆畢業生因入選國家奧林匹克集訓隊保送北大、清華。2020年自主招生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招收基礎學科的「強基計劃」,競賽將何去何從?
  • 2020年高中數學、物理等學科競賽時間表來了!高中生有必要參加競賽嗎
    (4)國家隊:進行兩輪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6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MO (5)IMO:一般在每年7月份舉行 物理競賽
  • 60人進入第36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第一名來自深圳中學
    而大家最關心的應該要屬國家集訓隊選手莫屬了!這次國家集訓隊成員選擇金牌前60名,大家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學校的數學大神呢?來自深圳中學的高二學生彭也博同學榮獲這次數學奧賽冬令營的冠軍寶座,也是國家集訓隊的第一名,實在讓人欽佩又羨慕!第二名來自成都七中,第三名來自人大附中!祝賀他們,也祝賀所有榜上有名的優秀大神們!
  • 2020年第36屆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金銀銅牌名單公布
    紅花獻選手2.集訓隊的名額分布為:北京9人;上海8人;浙江7人;四川、湖北各6人;湖南5人;江蘇和廣東各4人;陝西3人;山東、重慶各2人;江西、福建、河北、天津各1人。在年級方面:高一13人;高二17人;高三13人。
  • 自招取消等於競賽路斷?數理化生尚有路,信競生無奈
    不過自招取消也不意味著,競賽生就徹底沒機會了,取消自招又不是取消五大學科競賽,競賽是個敲門磚或者奠基石,作為班主任在看了政策以後,發現競賽生依然有幾條路可以走。下面就是國家集訓隊保送,這個就更厲害,只要能參加五大學科競賽國考,並且在國考中位列全國前五十,就能獲得國家集訓隊名額。進了集訓隊,就不太需要操心自己上大學的事情了。只是這個難度更高,五大學科競賽一共才260個名額,比從高考考上清北難度還大,門檻也要高得多,屬於天才的專屬之路。
  • 50名「國家隊」學霸湖南佔20席 均進入中學生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
    50名「國家隊」學霸湖南佔20席 均進入中學生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長郡學子張賓總分第一 專家:湖南物理競賽培訓進入良性循環 湖南選手拿下40%國家集訓隊席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陳曉林表示,一方面湖南人傑地靈,湘籍學生出類拔萃;另一方面湖南的物理教練非常優秀,加上多年累積參賽經驗,競賽已經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中,所以湖南這幾年上升勢頭足。
  • 快訊:60人進入第36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第1名來自深圳中學
    而大家最關心的應該要屬國家集訓隊選手莫屬了!這次國家集訓隊成員選擇金牌前60名,大家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學校的數學大神呢? 來自深圳中學的高二學生彭也博同學榮獲這次數學奧賽冬令營的冠軍寶座,也是國家集訓隊的第一名,實在讓人欽佩又羨慕!第二名來自成都七中,第三名來自人大附中!
  • 2020五大學科競賽時間安排出爐
    (4)國家隊:進行兩輪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6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MO(5)IMO:一般在每年7月份舉行物理競賽(4)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5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PhO(5)IPhO:一般在每年7月份舉行化學競賽
  • 入選世賽中國集訓隊!深圳二高技梁瑞琪在大賽中找到成長路徑
    近日,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上,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梁瑞琪在車身修復項目拿下了優勝獎,獲得了進入46屆世界技能大賽車身修復項目中國集訓隊的資格,是深圳市在該項目上第一次進入中國集訓隊。
  • 第36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深圳中學彭也博奪得第一名
    11月28日,2020年第36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獲獎名單公布,共144人獲得金牌,深圳中學上屆已經入選國家集訓隊的彭也博同學奪得了這次的第一名。3、進入國家集訓隊的人數,按照慣例是取前60名。成都七中和人大附中都是6人進入前60名,廣東省內深圳中學和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平分秋色,都是2人。這次全國第一名的彭也博,小學是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在深圳中學初中競賽班。高一參加了2019年度的全國比賽就已經獲得了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現就讀高二年級。
  • 2020年高中數學、物理等學科競賽時間表來了!有必要參加嗎
    (4)國家隊:進行兩輪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6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MO(5)IMO:一般在每年7月份舉行物理競賽(4)國家隊:進行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5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ChO(5)IChO:一般在每年7月份舉行生物競賽
  • 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時間表
    考試進程:  (1)預賽:各省自行組織,時間不一  (2)聯賽:定於2020年9月13日舉行,進行一式和二試,得出省一、省二、省三獎項,其中省隊成員有資格參加決賽  (3)決賽(冬令營):定於2020年11月22日舉行,得出國一、國二、國三獎項,其中60人進入國家集訓隊選拔  (4)國家隊:進行兩輪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
  • 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名單出爐,將保送清華北大等名校!
    最近,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對2020年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隊員信息進行了公示!入選五大學科奧賽國家集訓隊的成員具備保送高校的資格,按往年情況看,這些牛娃們大多會選擇進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名單及省市中學的人數分布吧!
  • 清華北大,哪所更受奧賽國家集訓隊學生青睞?
    目前,以下四類學生具有保送資格:(1)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2)部分外國語中學推薦優秀學生;(3)公安英烈子女;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學競賽,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中國數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植物學會等六個學會主辦,並得到教育部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支持的
  • 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日程出爐
    2020年化學初賽和數學聯賽即將開始,今天為大家梳理下接下來的競賽日程,有需要的家長和考生儘快收藏啦!(4)國家隊:進行兩輪集訓隊選拔,最終選出6人組成國家隊參加IMO(5)IMO(俄羅斯,聖彼得堡):一般在每年7月份舉行全國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