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要上小學啦!
從幼兒園的教學方式以遊戲為主,
過渡到小學以課堂教學為主,
孩子的角色將發生根本改變。
這一轉變,讓孩子措手不及,讓家長束手無策。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幫孩子。
如何懂一年級的孩子呢?如何讓孩子愛上一年級呢?
聽吳東青老師微課堂《讓孩子愛上一年級》
幼升小的報名結束馬上就可以拿到入取通知書了。很多家長進入了焦慮期,孩子從注重開放天性教育的幼兒園過渡到嚴格遵守課堂紀律的小學,這麼大的落差要怎麼調整,怎麼過渡呢?
今天吳老師的一堂課,讓我們讓好多媽媽豁然開然。下面一起來分享下,讓更多的媽媽一起學習學習。講課只能解決觀念的問題,希望更多的人認識科學的教育重視孩子的教育提升教育的觀念,教育的根在家庭。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更多要學會懂自己孩子,才能幫孩子。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心理。他們剛入小學,對小學生活是新奇的又是不習慣的,有一段時間會不適應,好奇好動。可是又他們特別的相信老師。那麼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讓孩子感受到愛,會快樂會幸福。不停讓孩子享受愛,並且去愛別人。早期我們要讓孩子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愛學習。
如何讓孩子喜歡他的老師呢?親其師,信其道。想辦法讓孩子喜歡每位老師。觀察每位老師的特點把特點轉化為優點和孩子進行交流。如李老師的板書很漂亮,李老師對你很耐心,我很喜歡他。講的多了,孩子會認定李老師很好,慢慢會喜歡上他。由於喜歡每位老師,孩子上學會很放鬆,他面對喜歡老師會開心,愛上學習。多找老師優點讓孩子看到老師優點從心裡崇拜老師愛上老師喜歡學習這門課。其次通過各種方式(語音,視頻)讓老師更好了解孩子除了學習以外的興趣愛好等等。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是孩子喜歡上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2.如何讓孩子喜歡他的同學呢?
利用去接送孩子的時候,事先到達地點尋,跟家長聊天尋找能和孩子玩的來的同學。在家長允許下放學後在學校操場玩一會再回家,這樣開學不久就會有玩的好的幾個同學,課間課後會一起玩。然後周末可以組織孩子玩球,踢球等各種活動。同伴的吸引力很大。同伴之間的交往互相學習互相認可是孩子們非常嚮往的。小學時有了這麼幾個同班夥伴,就好象孩子上學的磁體一樣,孩子每天都很希望去學校見到同學。那麼孩子喜歡上學第一步就完成了。
3.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在一年級前期一定讓孩子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傾聽的習慣,閱讀習慣。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我服務的意思,自我保護的意思。良好的學習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空間知覺力等等,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做事情要專心,特定時間做特定的事情。比如:規定六點半到七點數學時間,期間不送水不送吃,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不會的可以放放,到點出來放鬆,解決問題。一科作業完成可以休息一會。幫助養成好習慣。化整為零,一個月養成一個習慣,一個學期就有5.6個好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與其天天在孩子面前說教,你動作快點,你要認真聽…………。我們自己做,孩子天天看,天生喜歡模仿。
友情提示,一年級的小貼士
文具不等於玩具。購買書包文具以簡單為主,比如筆袋不要文具盒,單一的文具不會讓孩子分心。儘量購買大小適中的「繪圖橡皮」。那些帶香味的,各種形狀的,太小太大,都不利於孩子使用。背書包不要書包背。書包本身重量要考慮,不宜過大。有隔層。分科拉鏈袋。做到乾淨整潔。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