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國市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著力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環境就是吸引力」的理念,寧國市著力打造親商安商的投資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宜居宜業的平臺環境、內外暢聯的開放環境、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並獲評了全省唯一的「2020浙商最佳投資城市」。
緣起——營商環境優
據了解,圍繞「四最」營商環境建設,該市不斷推出《扶持產業發展「1+1+5」政策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文件,全方位給予企業土地、稅收、人才、上市、科創等政策支持,成功吸引世界500強浙江吉利科技集團吉利科技產業園項目、投資15億元的永電智創城建設工程項目來寧投資。率先實施「一網一門一次」行政審批改革,成立項目代辦服務中心,設置「一窗式」綜合服務窗口,通過優化部門協調機制和審批服務機制,打通部門壁壘、加強信息共享,為企業辦事按下快進鍵;今年新設企業網辦率達95%,為安徽田野工具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實行並聯審批,實現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特別是疫情期間,策劃開展了線上招商和項目服務,完成不見面籤約項目8個,線上幫助浙江客商協調競拍「殭屍企業」事宜,促成投資10億元的浙江金民管業新型環保塑料檢查井、塑料管材生產項目成功籤約。
提速——項目落地忙
2019年以來,根據示範園區功能定位,寧國市著力布局長三角重點區域駐點招商,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成效顯現。據統計,今年1-11月舉辦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12批次,完成億元以上新籤約項目 155個,其中10億元以上簽約項目9個。
圍繞加快打造「1+5+N」千百億級現代產業集群目標,破解土地要素制約瓶頸,突出做大做強畝均稅收,緊盯500強企業和上市公司,推動招引項目質量更高、層次更優、規模更強,其中,吉利科技集團吉利科技產業園項目實現籤約並啟動一期項目投產,上市公司浙江長盛股份工程機械精密基礎件生產項目一期投產、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搶抓長三角一線城市有序疏解一般製造等非大都市核心功能機遇,積極承接滬蘇浙產業轉移,並與杭州未來科技城海邦創智達成合作,共同打造一站一谷一園一鎮一基地的「長三角跨省同城示範區寧國模式」,其中,上海紫燕食品華東生產基地項目已正式投產,並通過以商招商、以鏈招商方式,成功引進4家配套上下遊企業入住園區並投產;總投資20億的大型環保成套破碎設備製造項目成功籤約並已開工建設。抓住「大疫之後大建設」政策紅利,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取得突破,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工投基金培育的雲塔科技5G濾波器項目完成中試,已進入產線建設籌劃階段;圍繞主導產業加快推動中小企業孵化平臺和專業園區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溫州永電控股汽配城項目完成籤約現已開工建設,總投資10億元、佔地200畝的千洪電子信息產業園已正式開工建設。
嬗變——轉型前景好
今年以來,依託示範園區的品牌優勢,寧國市成功舉辦了中德(安徽)產業合作圓桌會、2020安徽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組織企業參加G60聯席辦線上金融惠民專場服務活動及2020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線上拍賣會;寧國經開區成功發行8億元專項債券,第一期6億元已到位,成功獲評安徽中德(寧國)國際合作智能製造產業園;中鼎密封件被評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工廠。同時,該市正在積極謀劃建設省際毗鄰產業合作園區,深入探索與杭州、蘇州、松江等地產業或企業的高質量合作。
日前,上海金安國紀與該市經開區正式籤訂年產3000萬張高等級覆銅板項目協議,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設覆銅板生產線6條,預計實現年產值30億元、利稅1億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覆銅板生產基地,是寧國強鏈補鏈的突破性項目,必將掀起全市發展新一輪熱潮。據了解,該市將依託該項目積極謀劃布局產業鏈延伸合作,重點圍繞10億元銅箔、10億元環氧樹脂和40億元池窯拉絲項目,致力於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下一步,寧國市將繼續搶抓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寧國)示範園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主動加強與G60聯席辦對接合作,依託G60科創走廊的資源、技術、人才等優勢,推進全方位合作,著力打造「1+5+N」的千百億級現代產業集群,將示範園區打造成為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基地和國際合作產業園區。(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