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浪費」:1年45億支原子筆 寫完還是丟完了

2020-12-11 央廣網

  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 題:辦公室裡「看不見的浪費」:一年數十億支原子筆 有多少成了「一次性」?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龔雯、孟含琪

  持續多年的「光碟行動」帶動大家重新意識到珍惜糧食、反對浪費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們每天工作八小時的辦公室裡,不少「看不見的浪費」正每天悄然發生著。

  一年45億支筆,寫完了還是丟完了?

  在辦公室裡領筆需要登記嗎,多長時間可以領一次,用完的筆怎麼處理的?相信有不少上班族,尤其是黨政機關人員平時並沒有在意這樣的「小事」。

  中國制筆協會副理事長吳少平告訴記者,2016年中國原子筆產量137.27億支,出口81.2億支,國內56億支,剔除一般庫存,按80%賣出去估算,約45億支到消費者手中,相當於全國每人一年消費3支多。雖然全國平攤後看著不多,其中學生群體、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每年買筆芯的量很大,但實際上,在辦公室,許多筆都被用完一次就扔了。

  在上海大型企業工作的潘帥說,因為價值不高,又是公司的,確實不怎麼在意。有時候剛領回一支筆,開個會就不見了。而且外觀類似,看到哪張桌上有就常常隨便拿一隻,很少有一支筆是用完的,更從未注意過一支筆究竟能用多長時間。

  從事媒體工作的楊先生也表示,自己在朋友中算是用筆比較多的,但真正寫完的沒幾支。回憶起讀書時期更換筆芯是常事,連筆桿壞了還粘一下繼續用,這樣的好習慣早消失了。細想一下,把筆桿和筆芯一起丟掉著實比較浪費,塑料、油墨如不加回收也容易給環境造成影響。

  上海晨光文具技術中心副總監姚鴻俊說,以中性筆為例,每個筆頭需要經過12道切削工序才可以製造完成,需要經過34個參數檢測合格才可以投入使用,筆頭機和彈簧材料還源於進口,其複雜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像。比如油墨是通過球珠和球座體之間的間隙流出,這個間隙必須嚴格控制在0.012mm左右,相當於人的頭髮絲直徑的十分之一。

  有網友提出,是否可以像超市買東西自備環保袋一樣,在辦公室也鼓勵或者要求對原子筆換芯,減少筆外殼的浪費。

  電腦、空調、列印紙……還有多少「看不見的浪費」

  除了筆,辦公室還有不少被忽視的浪費。一位公務員黃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工作過的單位中,經常有公共區域空調不控溫、紙張列印隨意、電器不及時切斷電源等現象,有的同事甚至開著空調還開窗。

  有網友針對此類現象調侃道:真是服了一些同事,開空調還要開窗,這人到底是冷還是熱?

  國網長春供電公司計量室檢驗檢測技術專責馬駿驍表示,假設以市面上一臺普通筆記本電腦為例,在沒有特殊用電例如打遊戲、看視頻等需求的情況下,一小時耗電大約0.045度,假如下班時間不關電腦10個小時,按休眠狀態一小時約耗電0.02度估算,一個月就白白耗費約6度電。而辦公室常用的臺式機一晚上不關,會比筆記本耗電量更高。

  還有網友表示,如今很多單位開會用瓶裝礦泉水,不喝還好,有人喝一口就走了,剩下只能扔掉,雖然數量不大,但是積少成多也是浪費。

  除此之外,在採訪過程中,也有辦公室工作者向記者「吐槽」:單位活動條幅及活動材料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浪費資源且不環保;印表機使用的硒鼓墨盒,基本為原裝進口,每年耗費量大,使用完畢後回收十分困難。

  浪費的角落和盲點該如何清掃?

  2013年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已提到,提高能源、水、辦公設備、辦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杜絕浪費行為。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無紙化辦公,減少一次性辦公用品消耗。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田毅鵬說,把餐桌上的「光碟行動」推廣到辦公室是個好思路,它觸及了當下關於浪費問題的盲點。

  「雖然改變過程比較慢,但是浪費現象有所緩解。」公務員黃先生說,比如紙張雙面列印、下班時互相提醒關電關窗等。一方面是依靠行政手段,要求每月填報能耗統計,超標要通報;另一方面是依靠呼籲和行動自覺,現在上到領導下到員工的節約意識都提升了。

  從事行政工作的賀女士告訴記者,其實在節約辦公用品上有不少巧招,比如列印複印需要刷卡,每人一個帳號,領筆要用寫完的空筆來換等,慢慢形成一種習慣後,大家就不會過度耗費辦公用品,也不會像過去那樣肆無忌憚地列印私人文件。

  「我們一直提倡和呼籲多用鋼筆,一方面能減少被扔的原子筆數量,提高筆的重複使用率,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延續書寫文化。」吳少平說。

  此外,在節能降耗上,還可以把損壞的燈逐步替換為LED燈源,降低燈源功率同時保持同樣的照明強度。

相關焦點

  • 66年賣出1000億支:揭秘中國造不出來的原子筆
    原標題:【專注之美】66年賣出1000億支,中國造不出來的原子筆一支原子筆賣了66年一款66年賣出1000億支的筆,是企業主的好筆一支筆的利潤能超過空調,是製造者的好筆一般人用不起的奢侈筆,是土豪的好筆
  • 中國曾被嘲笑,能造航母造不出原子筆頭,如今年產原子筆380億支
    從小學到初中及大學,原子筆應該都不知道用了多少支了吧,大家也應該有寫著寫著,原子筆前面的原子筆頭就掉下來,無法使用的事件發生吧,你別看這個原子筆頭特別小,連彈珠的十分之一都沒有,製作工藝卻十分複雜,就是這一支原子筆,還曾讓我們的國家受到嘲笑,認為我們國家能造得出航母卻造不出原子筆頭,而其實真正能用上自己製造的原子筆的國家,在全世界僅有三個。
  • 400億支原子筆有望安上中國芯,「造不如買」的心態不能有
    400億支原子筆有望安上中國芯,「造不如買」的心態不能有 陳芳、陳忠華、晏國政、胡喆/新華視點 2017-01-12 17:01
  • 中國終於造出原子筆頭 有望完全替代進口!(1)
    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口、年產原子筆400多億支……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制筆大國,但一連串值得驕傲的數字背後,卻是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大量的原子筆筆頭的「球珠」還需要進口。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為何卻無法實現一個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發和生產?「原子筆之問」,更是「中國製造業之問」!
  • 「原子筆」賭約到期董明珠:不是我做不成...
    【PConline 資訊】一年為期的「原子筆」賭約到期,董小姐又「失約」了。「原子筆」賭約到期,董小姐又「失約」了中國是原子筆第一大國,年產量高達400多億支,但尷尬的是這400億支原子筆筆尖上的球座體,從設備到原材料,卻高度依賴進口。
  • 世界上最大的原子筆生產國 中國終於能生產原子筆頭了……
    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口、年產原子筆400多億支……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制筆大國,但一連串值得驕傲的數字背後,卻是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大量的原子筆筆頭的「球珠」還需要進口。
  • 從總理的「原子筆之問」到「中國好筆」
    2015年1月冬季達沃斯期間,李克強總理發現國外製造的筆很好用,特意問到中國製造的筆能不能做到書寫這麼流暢;2016年1月,他在參加一個鋼鐵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座談會時再次提及,中國至今不能生產模具鋼,比如原子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一支不起眼的原子筆,在總理兩次發問後,迅速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制筆行業的心頭大事。
  • 歡迎來到原子筆的世界!
    哈哈~ 更新時間:2012年7月29日一、與BIC原子筆結緣: 其實個人之前並不喜歡原子筆,因為從小到大,老師、家長們都會告誡學生:多用鋼筆,少用原子筆。因為原子筆書寫太滑,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也沒有筆鋒。
  • 高三學霸一學期寫完124支筆 老師只用25支
    第一張筆芯照片的主人,是杭州文暉中學初一英語老師佔衛蘭,都是紅色的原子筆筆芯,主要用於批改作業。一共25根,用完花了一學期。    第二張筆芯照片的主人,是一名高三學生。一共124根筆芯,主要用於做習題,用完也花了一學期。據說在高三,這種水平的「筆芯消耗量」只是普通水平。一位媽媽點評說,「看了孩子們用過的筆芯,你會驚訝;看了他們手上的老繭,你會哭。」
  • 明明砸錢研發好了,中國為何還是造不出原子筆頭
    「制筆業關鍵技術研發」已完成,可鋼材料成果還是很難投入生產2011年,科技部推出了「制筆業關鍵技術研發」項目,三家龍頭企業各自領一個方向進行研發。是的,不管下遊的原子筆製造企業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做鋼企做的事情。那麼,既然技術都有了,鋼鐵為何不願意生產這種高端的鋼鐵呢?答案之一是——需求太少了。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口、年產原子筆400多億支……這些數據看起來是非常唬人。
  • 中國人造不出原子筆筆尖?看完這篇文章就清楚了,原先還真不行!
    當時中國的製造條件確實簡陋,製造原子筆也確實成問題。因為想要製造出原子筆容易,但是可以長時間正常使用就比較困難了。不過你也會發現另外一個現象,目前中國生產筆尖的廠家超過3000多家,光產值就將近150多億。每年超過400多億支原子筆生產出來,被運送到世界各地。
  • 缺少核心技術的原子筆如何突圍「金榜題名」?
    2015年冬季達沃斯期間,李克強總理發現國外製造的筆很好用,特意問到中國製造的筆能不能做到書寫那麼流暢;2017年1月中旬,李克強總理髮出的原子筆之問有了答案:山西太原鋼鐵集團耗時5年,生產出了中國製造的原子筆頭,邁出技術自主化關鍵一步,未來兩年有望代替進口;2019年央視科教推出的《中國工夫》第一期《原子筆突圍》又讓人們關注起這個小小「筆尖」拷問的中國製造業的詩與遠方
  • 雅安一女子4千元買1萬支原子筆後被賣家拉黑
    來源:四川民生報導近日,四川民生報導網多次收到來自雅安網友爆料,有一批打著賣文具幌子的外地人,專門以低價上門推銷「原子筆」為由實施傾銷詐騙。被監控抓拍到的原子筆推銷員車輛他們先以特別低價的銷售贏得商家信任後,再以買筆筒送的名義推銷筆芯,並同時洗腦,以一次性讓老實商家購買幾百上千支原子筆屯在家裡將其血汗錢拿走,換成一輩子也寫不完的原子筆。
  • 中性筆浪費之痛
    不管是大學校園還是中小學校園,學生用的中性筆更新換代都非常快,都喜歡新花樣,很少有人能長時間使用一支筆。     辦公用筆浪費大     「有時候領4支,有時候領5支,但不論領幾支,很快就一支不剩了。」市民陳女士在島城東部某事業單位工作,從去年開始,每隔一個星期,她都要去單位物資處領取一次中性筆。
  • 一周產業洞察 | 缺少核心技術的原子筆如何突圍「金榜題名」?
    2015年冬季達沃斯期間,李克強總理發現國外製造的筆很好用,特意問到中國製造的筆能不能做到書寫那麼流暢;2017年1月中旬,李克強總理髮出的原子筆之問有了答案:山西太原鋼鐵集團耗時5年,生產出了中國製造的原子筆頭,邁出技術自主化關鍵一步,未來兩年有望代替進口;2019年央視科教推出的《中國工夫》第一期《原子筆突圍》又讓人們關注起這個小小「筆尖」拷問的中國製造業的詩與遠方
  • 實測家用電器待機耗電量,每年浪費超1億度電!改掉那些壞習慣
    2012年,寧波電業局的相關工作人員曾去過一戶普通人家的家裡做過一次「家電待機能耗測試」。當時實地檢測到了電腦顯示器、空調、電視機,其待機耗電,分別為0.56瓦、0.8瓦和0.7瓦,換算下來,這三種電器每年將會耗費5度、7度、6度電。
  • 原子筆不好用,巧用五法解決浪費!小孩們樂開花了
    原子筆是我們生活中常用到的文具,但它總是出現些小問題,引起我們陣陣煩惱。在使用原子筆時,不要在有油、有蠟的紙上寫字,還要避免筆尖90度碰地、暴曬。不用時要隨手套好筆帽,以防碰壞筆頭、筆桿變形及筆芯漏油而汙染物體。
  • 終於造出原子筆頭 「中國製造」少不得「工匠精神」
    很多網友可能還記得在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一個座談會時舉了一個例子:中國至今不能生產模具鋼,比如原子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       What?中國竟然生產不了原子筆的圓珠?要知道原子筆1895年就被發明了,我國生產原子筆的歷史從1948年至今也六十多年了。
  • 為啥所有原子筆按一下都叫2聲?
    來源 BIC 等,編譯 七君2017年。太原鋼鐵研發出了自己的原子筆筆頭。在此之前,我國的原子筆頭(就是筆尖的金屬部分)都是依賴進口。小小原子筆,難道也暗藏著這麼大的學問麼?點擊播放 GIF 0.9M世界上第一支原子筆,是在二戰前發明的。雖然原子筆在我們的時代是一種廉價的文具,但是它剛剛誕生的時候,卻是一種奢侈品。
  • 筆珠之痛尋根:中國原子筆輸「技」更輸「材」
    現在我國還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包括原子筆頭上的『圓珠』,目前仍然需要進口。」今年1月,李克強總理的上述憂慮讓我國「一筆之差」式的尷尬引發關注,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出了「工匠精神」,再次將此話題引向高潮。  一支小小的原子筆,其中包含著大「學問」。書寫流暢、出墨均勻的原子筆既需要精湛的工藝,也需要優質的鋼鐵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