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產業洞察 | 缺少核心技術的原子筆如何突圍「金榜題名」?

2020-08-28 庖丁技術轉化中心

​遲到的高考,還是來了,每年蹭一波高考熱度逐漸成為一種習慣。

於是Jacky也想要打開高考這扇現實世界的穿梭門。學生時期最耗筆,考生們常聚集在文具店門口採購籤字筆、鋼筆、中性筆、原子筆等。「高考用什麼筆最好,可以用原子筆嗎?有哪些筆是不可以用的?」

作為一個材料領域的專家,怎麼突然研究起筆呢?能造火箭的中國卻造不出原子筆頭,「原子筆之問」這一讓中國尷尬的製造業難題曾一度引起熱議。

2015年冬季達沃斯期間,李克強總理發現國外製造的筆很好用,特意問到中國製造的筆能不能做到書寫那麼流暢;

2017年1月中旬,李克強總理髮出的原子筆之問有了答案:山西太原鋼鐵集團耗時5年,生產出了中國製造的原子筆頭,邁出技術自主化關鍵一步,未來兩年有望代替進口;

2019年央視科教推出的《中國工夫》第一期《原子筆突圍》又讓人們關注起這個小小「筆尖」拷問的中國製造業的詩與遠方。

文 | Jacky


01

中國製造業「舊」痛:中國能造出航母,卻造不出原子筆頭?

3000多家制筆企業、年產400多億支.....世界最大的原子筆生產國缺造不出筆頭。聽說在多年前,原子筆還讓董小姐輸掉了賭約......原子筆到底是何方神聖?

根據神秘組織「中國制筆協會」在2008年發布的行業標準來看,我們把比分為5類。(標準年代久遠,歡迎查漏補缺


通過球珠帶出書寫介質形成字跡的書寫工具統稱為原子筆,書寫介質為油性油墨為油性原子筆(即傳統原子筆);書寫介質為水性墨水的統稱為水性原子筆(滾珠筆);其書寫介質粘度介於水性和油性之間稱為中性筆;書寫介質為中粘度油墨的稱為中油筆,最早興起於日本,這兩年剛發展起來;其書寫介質形成字跡後可擦去的稱為可擦原子筆。

油性原子筆


水性原子筆


中性筆


中油筆

以上科普結束,但其實這個微小的物件蘊藏著極為精密的技術。原子筆的筆尖由兩個核心部件組成:金屬圓珠、和錐形的金屬底座(或稱球座體)。而球座體是製造原子筆最貴、最難的部分,其加工精度達到了千分之一毫米,需要恰到好處地包住半個圓珠保證筆頭可以在不同角度連續書寫八百米。在這個距離內,要求筆尖吐墨不緊不松,圓潤自如。

在《中國工夫》中介紹到,用來製造筆尖的鋼材,最終要通過一個高速度、高精度的設備,經歷24道工序進行完全自動化的切削。所以其中的難點在於,這種鋼既要能被削鐵如泥,但同時又不能軟爛如泥。就像山西的刀削麵,太軟了容易粘刀,太硬了又容易開裂,要想手起刀落,必須軟硬適中。但這種鋼材工藝一直掌握在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手裡,每年僅從日本等國就要買上千噸的筆尖用不鏽鋼絲。而原子筆頭的設計和專利就被瑞士等國掌控,購買設備和自己重新設置比較麻煩。

小小原子筆為何不能自主生產?有人做個一個計算,如果把每年中國生產的原子筆全部收尾相連,長度可以繞地球一百多圈,看起來是個大產業,其實原子筆的利潤很低,原因就在於筆尖鋼材很昂貴。2010年,日本更是把筆尖鋼價格上漲了15%,國人更加「恨鐵不成鋼」。

但是現在,事情有了新變化!太鋼集團不僅生產出了2.3毫米的不鏽鋼絲,還開始研發新一代筆尖鋼「這次我們與日本在同一起跑線上。」期待太鋼集團之後給我帶來更多的好消息。


02

筆尖革命啟示:缺乏核心技術的「辦公文具企業」如何做大做強

在文具行業裡,作為書寫工具,筆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1943年,匈牙利記者拉迪斯洛·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將第一支原子筆商品化之後,全球制筆行業才逐漸進入現代工業的進程。

1945年,美國企業家銷售Reynolds Rocket原子筆,宣傳語是「超級棒,是原子時代的奇蹟」,寫2年都不用加墨水,不管是在2萬英尺的天上還是在 「阿留申群島最偏遠的浮冰上」都能使。這導致引進中國時,這種新興寫字工具被叫做「原子筆」。

上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很多行業,也包括文具行業。但由於外資文具的進入,國內文具主要業務模式為貿易或代工,缺乏品牌意識,因此企業規模不大。

2007年亞洲金融危機,也是國內文具頭部品牌,比如得力、晨光、齊心、廣博等成長起來。但很快,國內辦公企業就遇到技術瓶頸。因為缺乏原子筆芯核心技術,中國制筆企業當時利潤極低,只能賺到1毛錢,真正處於微笑曲線的最底端。

這時科技部啟動了「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製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期限為3年。技術升級和政府支持,才使得國產文具企業才走上了品牌化道路。

但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無紙化網絡化的教學和辦公方式的推進,文具行業收入增速放緩,文具辦公行業正在面臨天花板又該如何維持增長呢?

其實對比國外數據可以看出,美國書寫工具行業中市佔率排行前五的公司分別是紐威品牌、法國比克、百樂公司、賀曼公司和德國輝柏嘉,CR5從20019年的66.5%提升到2018年的67.1%。日本熟悉工具行業中佔市佔率排名前五的公司是三菱鉛筆、百樂公司、日本ZEBRA、派通等,CR5從2009年的57.8%提升至2018年的62.5%。相比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而言,中國書寫工具市場的集中度還很低,且龍頭晨光市佔率僅為17.8%,因而中國市場的集中度和龍頭市佔有率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除此之外,依靠創新、趣味時尚設計的學生文具依然有望吸引更多的學生購買。

辦公文具產業的上遊是供應商和渠道商。供應商分為國際巨頭(代表有泰博、歐迪)和國內品牌辦公用品龍頭公司(代表有齊心、得力、晨光)。渠道商分為各級經銷商、大型線上零售平臺(京東、蘇寧)和線下零售商。下遊市場廣闊,還包括政府採購和企業採購市場,隨著一系列陽光採購政策出臺,辦公直銷市場空間逐步釋放,促進辦公用品直銷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在近年來,中國消費和產品的升級,帶來精品文創產業通過跨界合作、文化情懷、場景營銷對傳統文具行業的優化提升。就像對於當今的學生黨看來,文具特別是筆的功能有兩個,一個是好用,二是能「治癒」,顏值擔當必不可少。

03

文具行業龍頭:人手一隻晨光筆,陪你熬過最艱難的時光


對於高考考生而言,人手一隻晨光的筆是標配。根據年報,2019年晨光賣掉了93億支筆,其中,學生用筆佔大頭,約53億支。同學,你把筆吃了嗎?


中國最大的連鎖超市是哪家公司?是中國石化,旗下有近3萬座依託加油站的便利店。中國最大的連鎖機構是哪家公司?是中國郵政,旗下有超過6萬家的直屬分支機構。和晨光相比,這些都不是事。

目前,晨光在全國擁有8.5萬零售店,產品遠銷50多個國際和地區,2019年總營收破百億,這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晨光文具能做大做強,依靠的正是造筆技術的提升。

作為一家文具公司,研發支出高達1.6億。以母公司口徑核算,研發總額佔母公司的營業收入比例為4.08%,在各媒體炒作筆芯鋼的時候,晨光已經全面完成技術自研。到2017年,晨光已經擁有525項專利,尤其是筆頭生產規模和筆頭加工核心技術,在中國制筆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企業能關注技術研發 ,並不是一件易事。相比外國,中國算不上是文具強國。但國產文具正在加速趕超的階段,設計和研發有明顯提升。

三十年來,晨光文具一直在國產文具的創新之路不斷前進。晨光或者還不完美,但它幫助了許多學子一起熬過最艱難的時光。最後祝今年考生金榜題名,乘風破浪,開始人生新篇章。


04小結

筆尖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長期以來,我國生產的原子筆多屬於低檔類,其出口平均價格為0.03美元/支,而美國著名的原子筆製造企業CROSS公司生產的原子筆類最低價格在10美元/支以上,其差距是相當驚人的。

Jacky認為,原子筆的產業現狀可以概括為「缺乏核心技術,產業巨大,價低,利潤薄」。小小的筆尖拷問的不僅是中國製造,更體現出中國人強大的「工匠精神」。隨著山西太鋼集團的技術革新,以及晨光等國內辦公企業的拓展布局,相信圍繞原子筆技術而受益的辦公企業將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相關焦點

  • 缺少核心技術的原子筆如何突圍「金榜題名」?
    2015年冬季達沃斯期間,李克強總理發現國外製造的筆很好用,特意問到中國製造的筆能不能做到書寫那麼流暢;2017年1月中旬,李克強總理髮出的原子筆之問有了答案:山西太原鋼鐵集團耗時5年,生產出了中國製造的原子筆頭,邁出技術自主化關鍵一步,未來兩年有望代替進口;2019年央視科教推出的《中國工夫》第一期《原子筆突圍》又讓人們關注起這個小小「筆尖」拷問的中國製造業的詩與遠方
  • 原子筆芯國產化凸顯核心技術價值-新華網
    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中國制筆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大量的原子筆筆頭的「球珠」還需要進口。中國年產原子筆400多億支,核心材料卻高度依賴進口。太鋼集團耗時五年,終於生產出了「中國製造」的筆芯。現在,一些筆頭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在未來兩年有望完全替代進口。
  • 除了原子筆頭哪些核心技術我們還沒掌握
    「鋼鐵產能過剩,但我們連原子筆上的圓珠都需要進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新年在山西調研時,舉例說明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性。延伸一下,不僅僅是鋼鐵行業,事實上目前在眾多產業領域,還有很多核心技術我們依舊在依賴國外。
  • 國產原子筆頭這樣「煉」成
    事實上,關於這個小小原子筆頭的議論已持續一年,引發出一連串的中國製造業之問:為何中國造不出原子筆頭?核心技術和材料依靠進口製造業尷尬處境究竟為何?   去年末,中國首次生產出國產原子筆頭,終結了多年來原子筆頭無法國產化的窘境。國產筆頭問世的背後,這家廣東的文具製造企業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 聯想盛蓓蒂:數位化時代的核心驅動力是數據洞察
    11月20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獨家協辦的「2020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數位化轉型的紅利藍海」在北京召開。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而數位化的重要一環則是「上雲」。企業如何「上雲」?「上雲」還面臨哪些困難?
  • 廣東「工業母機」突圍記|產業集群深調研
    沒有強大的工具機產業,就沒有強大的製造業。新中國成立後,曾布局國有工具機企業「十八羅漢」,創造出無數國產工具機行業第一,但這些企業卻無一落戶廣東。相對薄弱的家底,並未阻礙廣東工具機工業的崛起。以製造業立省的工業大省廣東,如何在工具機領域成功突圍?
  • 【突圍】於燮康: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突圍已在路上;瀾起科技已布局...
    【突圍】於燮康: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突圍已在路上;瀾起科技已布局研發DDR5內存接口晶片
  • 雷鋒網公開課 | 騰訊孫馳天:遊戲技術助力,突圍自動駕駛仿真刺激...
    在騰訊看來,構建「數據閉環」是助力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實現突圍的關鍵路徑。同時,對數據進行高效收集和利用,提高數據循環鏈路的速度,也是自動駕駛技術迭代的關鍵一步。基於此,騰訊推出了三大自動駕駛核心產品:大數據云平臺、仿真測試平臺和高精度地圖平臺,助力車企開發自己的算法和數據平臺。2018年推出的騰訊自動駕駛仿真平臺TAD Sim,是騰訊結合專業遊戲引擎、工業級車輛動力學模型、虛實一體交通流等技術,打造的虛實結合、線上線下一體的自動駕駛仿真測試系統。
  • DNF洞察一周可以打幾次 洞察次數介紹
    洞察一周可以打幾次?很多玩家沒有看這個副本說明,以為只能打一次,因此錯失了很多獎勵,很多小夥伴表示很痛心,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DNF洞察之眼副本獎勵介紹。
  • 中興、華為事件背後的"中國芯",如何突圍?
    視屏製作:張少鵬「缺芯少魂」是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中興公司、華為公司接連遭遇美國晶片「斷供」事件把這一難題進一步凸顯出來,引起全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在譴責美國貿易霸凌主義的同時,也關心著中國晶片技術和產業:發展現狀和水平如何?當前面臨的最大瓶頸是什麼?如何才能實現突圍實現自立自強?
  • 【履職成績單】國產原子筆芯 創「芯」精神助推升級
    全國政協的老委員徐曉蘭,已經連續履職2屆,她沒想到,6年前的一個偶然發現,竟讓她與小小的原子筆芯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組成調研組,赴浙江、上海等地對制筆企業展開調研,時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的徐曉蘭委員發現,我國年產原子筆380億支,佔全世界總供應量的4/5,但90%以上的不鏽鋼筆頭和80%以上的墨水都來自國外,售價六七塊錢的一支筆,中國制筆企業卻還賺不到1毛錢,全國3000多家制筆企業大多處在產業鏈的中低端。
  • 精準洞察全新布局 美妝品牌珂拉琪逆勢突圍
    回顧2020年,美尚股份旗下潮酷彩妝品牌colorkey珂拉琪(以下簡稱「珂拉琪」)逆勢突圍。剛剛落幕的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珂拉琪以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6億元、80分鐘天貓旗艦店累積銷售破億的數據,躋身國貨彩妝榜TOP3。其中,主打產品C位唇釉家族天貓旗艦店累積爆賣245萬+,平均每60秒賣出1.6萬支。
  • 【原創】三正電商:助力中小企業突圍,升級鋼鐵產業供應鏈
    如何切實幫助中小微企業成功突圍?供應鏈平臺企是否做好了其在供應鏈中所扮演的連接器和加速器的角色?是否引導各參與方理解新老供應鏈的差異,增加行業中參與方對多級流轉,共建共享,產業協同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成為了衡量一家平臺型企業是否具備優秀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行業責任的重要指標。
  • 中秋月餅PK賽,看元祖如何實現品牌突圍
    而作為消費主力軍的新世代,對於傳統美食也有更加個性化的要求,月餅如何才能俘獲年輕人的心?面對各大品牌推出的月餅「選手」,國潮經典品牌元祖實現了品牌突圍,牢牢地穩固住了品牌地位,究竟又靠的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來解構元祖實現品牌突圍的秘密。
  • 投資「芯」機遇:半導體產業有這些突圍機會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磅嘉賓,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發表了《感知技術賦能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正在向我們走,智能化需要大量的傳感器技術與產品形成大數據,更需要數據分析、存儲、處理,這也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 筆尖下的中國工夫——中國原子筆的創芯之路
    中國每年生產400億原子筆,首尾相接的長度可以繞地球100多圈,但卻沒有一支是中國完全自主製造的。中國能造航母,卻造不出原子筆頭大部分人都以為原子筆的製造難在圓珠,其實不然,製造原子筆最貴、最難的部分並不是圓珠,而是圓珠背後的球座體,其加工精度達到了千分之一毫米。
  • 為何我們鋼鐵過剩,卻造不出原子筆的「滾珠」
    根據資料顯示,一個小小筆頭恰恰集中了一支原子筆利潤的大頭。中國為世界提供了80%的原子筆,但90%的筆尖珠芯近依賴進口,每年需花費2億外匯向日本進口,向瑞士、德國拿進口設備,而我們只賺一個微薄的加工費。  三、我們能造出原子彈。卻搞不定原子筆和馬桶蓋  「去年,我們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仍然進口了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
  • 突圍「芯迷宮」:技術向左,市場向右?
    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導突圍壓力之下,規模急劇增長的中國半導體產業來到了十字路口。《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自年初截至10月以來,全國新增晶片企業註冊量已達1.2萬家,同時已有近萬家企業變更經營範圍,加入半導體、集成電路相關業務。目前,全國共有晶片企業總數近5萬家。相較之下,上世紀90年代我國年增晶片企業總數不到百家。
  • 國產原子筆頭,可貴的創「芯」精神
    新年伊始,傳來好消息:作為不鏽鋼行業的領軍企業,太鋼終於掌握了原子筆芯的關鍵技術,一舉扭轉核心材料高度依賴日本進口的尷尬局面。  「一支司空見慣的中國筆,書寫出的是創新驅動的中國力量。」小小筆尖迸發出的創「芯」精神成為振奮人心的正能量。9日,消息一公開,上市公司太鋼不鏽立刻成為市場贏家。
  • 終於造出原子筆頭 「中國製造」少不得「工匠精神」
    很多網友可能還記得在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一個座談會時舉了一個例子:中國至今不能生產模具鋼,比如原子筆的「圓珠」都需要進口。       What?中國竟然生產不了原子筆的圓珠?要知道原子筆1895年就被發明了,我國生產原子筆的歷史從1948年至今也六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