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人茶之間的對話。禮茶,茶禮,是一種能量交換,它關乎人和氛圍。除去繁瑣的茶藝流程,以茶待客也蘊含許多「待客之禮」,基本禮節不可廢。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做到喝茶明禮,更能營造愉悅的喝茶氛圍。禮節不僅是見微知著,細節之處觀風雅,也是對茶文化的一種傳承。
以下這15個喝茶禮儀,你知道嗎?
1、茶席布置
茶席、茶壺、茶杯,以及花器等裝飾品,應風格相合相融。茶具組合可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儘可能做到兼顧藝術性,簡單無需奢華,避免喧賓奪主。
茶具組合及擺放是茶席布置的核心。
古代茶具組合一般都本著「茶為君、器為臣、火為帥」的原則配置,即一切茶具組合都是為茶服務的。
2、茶具潔淨
茶具潔淨,是一個基本的感官體驗。
所用茶具從外觀上看必須是乾淨的,壺杯裡沒有茶垢、雜質、水漬、指紋等之類,或其它異物附著。
3、避免接觸
分茶後,如遞送給客人,應該一隻手託住杯底的一個點,另一隻手則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
手指千萬不要觸及杯口,如果有條件,在奉茶時儘量使用茶託。
4、請客人選茶
主人在泡茶前,應先拿出一些茶放在茶盤中,供客人挑選,以表達主人對客人的尊重。
同時讓客人仔細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
5、取茶
將茶筒中的茶葉放入壺或杯中,應使用竹或木製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
如果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
6、逆時針講究
在進行迴轉注水、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迴旋。
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時針方向,類似於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
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若為左手則為順時針。
7、順時針講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壺或公道為賓客倒茶,應自左到右順時針倒茶,這樣壺口或公道口是倒退著為賓客分茶。
因為如自右到左逆時針則口向前衝著為賓客倒茶,壺嘴不斷行向前如一把利刃,變成一種含侵略性的動作。
當然,如習慣左手持壺,則可逆時針。
8、分茶
分茶時要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濺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無厚此薄彼之義。
分茶時,茶杯多放於客人右手的前方。
9、茶滿欺客
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俗話說:「茶滿欺客」,茶滿不便於握杯啜飲。
10、給自己添茶放最後
習慣上,最右方的茶是尾席,斟茶適量,每一泡茶,都應由茶主人進行掃尾。
茶主人應隨時關切每一道茶湯的變化,以便隨時調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發揮茶湯的品質。
11、續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並且到了尾頭,應儘快續杯。
如果發現客人的杯子有茶渣,應該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換杯。
主人應熟悉茶品狀況,若茶湯已現水味,應及時換茶。
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適當注意觀察,在喝的盡興時候,也應該掌握茶局結束的時間。
12、茶點
正規場合,品鑑好茶時不宜食用茶點,否則視為對茶的不尊重。
茶到深夜,當備茶點。
食用的茶點,並不推薦重口味的蜜餞、奶糖類茶食,堅果類的零食比較適宜。
13、安排座位
為了配合長幼有序的禮節,儘量安排長輩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
這樣一來,斟茶將會按照順序,自左向右,最後到自己。
如果將主賓安排的位置不對,則斟茶過程中如先給主客斟茶,則順序將被打亂,從而變得無序。
14、續水
如遇賓客多需要助泡協助燒水壺續水時,可以在需要續水時適當打開壺蓋示意,避免高聲要水,那樣會使賓客感到尷尬。
15、放置茶壺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禮節者,仁之貌也。」,茶道禮儀並不是規模宏大的儀式感,它是傳統禮儀的優雅,關心每一位品飲者的感受,是在細微之處的尊重。
了解這些禮儀,在相對正式的場合可以相對注意,在日常會客也能有所提點。
當然,有些茶友說如是自己的摯友,倒不必如此束縛,可根據情況而定,最終還是歸到喝茶的享受上。
來源:北京茶博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