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鎖匙,美麗秀榮,最美忻州

2020-12-25 印象說秀容

忻州位於山西省中北部,2007年底總人口306.9萬,其中城鎮人口約102.7萬,農業人口204.2萬。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總人口的99%以上。境內山地較多,其中平原0.27萬平方公裡,約佔10.5%,丘陵0.92萬平方公裡,約佔36%,山地1.36萬平方公裡,約佔53.5%。有黃河、汾河滹沱河桑乾河等河流。忻州古稱「秀容」,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開始活動,至今已有將近18000年的歷史。春秋時期大部分為晉地,戰國時屬趙。秦漢屬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為新興郡、雁門郡,唐、五代、宋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門郡,金、元、明、清為忻州、代州、保德州。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突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歡顏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自唐宋以來,一直設有州治,有「晉北鎖鑰」之稱,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1949年成立忻縣專區。1970年更名為忻縣地區。1978年改名為忻縣行政公署。1983年改忻縣為忻州市(縣級市),改稱忻州行署。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忻州行署改為忻州市(地級市)。少數民族有回族、黎族、滿族、壯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

忻州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山、水、廟、關、林、泉、洞等名勝古蹟遍布,佛教聖地五臺山居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屬國家首批頒布的35個風景名勝區。全市有10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五臺山、蘆芽山、趙杲觀、禹王洞四座國家級森林公園,有歷史上著名的古長城重要關隘代縣雁門關 、楊家祠堂、阿育王白塔,寧武關、偏頭關,有八路軍總部遺址、有現存最大的祠宇楊家祠堂、有舊中國最大的封建官僚私邸閆錫山故居,有黃河娘娘灘、寧武天池、萬年冰洞等一大批旅遊景點。忻州市有著壯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的文物古蹟,全市共有景點293個,其中已開發112個,著名的有佛教聖地五臺山、管芩山森林公園、萬裡長城第一古塞雁門關、「華北第一溶洞」禹王洞、頓村溫泉度假村等等。忻州人傑地靈,金代文豪元好問、宋代忠良楊家將、明代劇作家白樸、清代改革先驅許繼畲、近代革命先驅高君宇、徐向前、薄一波等是忻州的傑出代表。近年來,忻州市以旅遊產業為龍頭,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主要生產鎢鉬絲、紡織品、草酸、金礦石、電石、皮革、飲料、澱粉,工藝品有五臺山硯,四大名硯之一的「澄泥硯」。名優產品聞名海內外。隨著世紀之初,撤地建市的步伐,忻州市必將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

忻州明代城樓

忻州城原有四門,城門上均有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 ),由於歷史的原因,僅有北城門樓倖存於今。城樓總高28米,寬七間,深四間,四周圍廊重簷三滴水(明三層,暗三層),歇山式屋頂,樓內無柱,梁架結構簡潔,連接嚴實。城樓陽面三層高懸一巨大匾額,上書「晉北鎖鑰」四個雄偉渾厚的大字。整個城樓,紅柱藍,畫棟雕梁,富麗堂皇,甚為壯觀,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價值。登高俯視,市區景觀,盡收眼底。抬頭遠眺:南倚石嶺、赤塘之險,北扼忻口、雲中之隘,位居全晉後藩,他當交通要衝,定襄、靜樂分峙東西,寧武、雁門環山拱後,既為三關內障,更屬四塞要地,由此才知「晉北鎖鑰」四個大字的分量。以「鎖鑰」形容山關要隘的只有兩處:一是山海關的聯語:「兩京鎖鑰無雙處,萬裡長城第一關」;再就是忻州北城樓上的匾額:「晉北鎖鑰。」然而山海關還經過人為的修葺加工,而忻州則純粹是自然地貌,更為難得。

元好問墓

元好問墓位於忻州市城南五公裡韓巖村西北。元陵磚砌拱形大門門額上書以「元墓」兩個大字,系清朝乾隆年間忻州知州汪本直的手跡。元墓一側,碑碣林立,詳細記載著先生的生平業績。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忻州市韓巖村人,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七歲能詩,20歲寫下《箕山》、《琴臺》等詩,名震京師。31歲中進土,官至行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金朝滅亡後,不再做官,專事著述。他的詩歌創作頗豐,被認為是「少陵(杜甫)之後無此作」。史學方面,他作為金朝元老,編成了野史《壬辰雜編》、《中州集》等,成為後來編纂金史的重要史料。元氏家族龐大的墓群距今七百多年,經過歷代修葺,保存完好,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秀容書院

秀容書院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當時忻縣稱秀容縣,故以此得名,為忻州市第一所學府。原書院東邊是文昌寺,後書院逐漸擴建,文昌寺並於書院中。在書院西坡上先後修建三個風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為三亭中之最,每邊長約三米,亭高約九米。六角亭舊稱寥無閣,為全城最高點,立於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磚拱門,稱天之衢,意取書院讀書人,通過天之衢,登上寥天閣,飛黃騰達。

貂蟬故裡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小說人物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人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貂蟬故裡在忻州市東南三公裡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千年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材。村中傳聞,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杏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杏樹依然難以成活,是說貂蟬有羞花之貌的緣故。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臺和貂蟬墓。現在旅遊景點叫貂蟬陵園,是近年鄉民在墓地原址上復原築砌的。門簷上懸「貂蟬陵園」橫匾,兩側有「閉月羞花堪為中國驕傲;忍辱步險實令鬚眉仰止」金文機聯。鄉民傳說,桃園三兄弟得勢後,便把貂蟬送回故裡,老死後就埋在這裡。又說貂蟬撲劍自戕,關羽得知後將遺體護送回故鄉安葬。所以後殿有關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蟬演戲的戲臺,都是報答關羽拒殺和護送之恩。另在定襄縣東南的中霍村是呂布故裡,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所以民諺有「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

忻口戰役遺址

忻口是晉北通往太原的門戶,保衛太原的重要屏障。它依山傍水,鐵路、公路從中通過,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初期著名的忻口戰役就發生在這裡。忻口戰役紀念碑在忻口村北一裡處的公路旁、戰備窯洞前,1986年忻州市人民政府立。石碑上款書;「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戰備窯洞在忻口村北的後溝至紅崖灣,1935年至抗戰爆發前,用款11萬餘元,共築成窯洞47孔。每孔窯洞寬約3米,高約4米,深約20餘米。石頭水泥結構。洞門若城門狀,門洞之上有石垛,垛下有「第X號」字樣的橫匾。忻口戰役進行期間,中國軍隊充分利用這些窯洞,指揮作戰、儲放軍火、安置傷員、隱藏戰馬,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郝夢齡將軍指揮所設在忻口後溝的第九號戰備窯洞內,總指揮兼第九軍軍長郝夢齡將軍曾在這裡指揮作戰。10月15日夜,郝將軍偕同第54師師長劉家騏從這裡出發,奔赴前線指揮作戰,同在疆場壯烈殉國。罪證碑是指日軍侵佔忻口後,分別於忻口村和下王莊村的公路旁,為炫耀其「戰跡」所立的兩通石碑。立在忻口村東公路旁的石碑上書「忻口鎮戰跡」;下王莊公路旁的石碑上書「忻口鎮戰跡」(正面)「昭和十三年一月北川部隊建之」(背面)兩通石碑,這無疑都是日軍侵華的罪證。

相關焦點

  • 被人民日報報導的忻州一中學子的「青春逆行」
    來源:人民日報、忻州同城會資料、忻州一中數學張老師青春,應該是什麼樣的?五四青年節之際,人民日報重磅推出微視頻,記錄下那些「青春的逆行」。今年疫情期間,學校不能如期開學,所有的學生都在家進行網課學習。山西忻州一中北校區高二1806班的楊永青便是其中之一。
  • 自媒採風|忻州是缺角臥牛城 你知道嗎?
    忻州呢有很多種稱呼,像九原城,秀容,忻縣,還有一個稱呼呢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臥牛城,但也有很多人稱它為缺角臥牛城,這個名稱從何而來呢? 大家都知道忻州古城呢始建於東漢末年,然後在明朝的萬曆年間初具規模,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忻州古城,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改造的,整個忻州古城周長九裡十八步,忻州城門共分為四個城門,北城門為拱辰門,南城門為景賢門,東城門為永豐門,西城門為新興門。四個城門都有樓,北城門高懸晉北鎖鑰,南城門高懸三關總要,東城門高懸雙流合抱,西城門高懸九峰聳峙。
  • 舌尖上的山西——食在忻州篇,到忻州千萬不要錯過的6道美食小吃
    忻州是山西省的地級市,在古時候還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做「秀榮」。在忻州市境內擁有佛教聖地五臺山,「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等知名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到忻州觀光旅遊,這裡不僅風景優美,美食也是多不勝數。
  • 山西景點—忻州篇
    忻州(簡稱:忻),古稱秀容,山西省轄地級市,國家衛生城市(區)、國家智慧城市,有「中國雜糧之都」、「摔跤之鄉」等美譽,素有「晉北鎖鑰」之稱。北鄰大同、朔州、呼和浩特,南毗太原、呂梁、陽泉,西隔黃河與陝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相望,東倚太行山與河北石家莊、保定接壤;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去忻州必打卡的景點有哪些。
  • 炎炎夏日,一起探索忻州避暑勝地!
    此外忻州有不少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供你選擇忻州三大溫泉勝地說起夏日避暑勝地,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清涼五臺山,那麼別忘了忻州溫泉勝地也是避暑的好去處,頓村溫泉,奇村溫泉,湯頭溫泉,水質優良,區位優越,設施先進交通便利,構成了華北最大,全國罕見的超級溫泉帶。
  • 原來,忻州是這樣一座城
    「四大板塊」發展格局南部以古城保護活化為依託興建晉北生活體驗區;中部以雜糧檢驗、研發、交易為重點打造融合示範區;制度約束忻州先後出臺並實施電動車、養犬、禁止隨地吐痰等4部地方性法規及50餘部文件和制度。
  • 鏗鏘軍魂,激昂青春——忻州一中北校區軍訓掠影
    歷成長十五春秋,繁花似錦;逢北校四載年華,期待滿懷。初秋時節,忻州一中北校區2020級高一新生迎來了高中階段的軍訓生活。忻州一中北校區面對鏡頭,同學們留下了「最美的微笑
  • 世外桃源丨帶您聆聽忻州精選原創歌曲《美麗的北合索》
    美麗的北合索高高的陀羅山蒼松風濤,美麗的北合索就依偎在你的懷抱。編輯出版《程嬰故裡》《金元泰鬥——元好問》《一代廉吏姜濤》《忻州民間故事》等多部地方文獻書籍,並多次擔綱忻州市、區元宵節、中秋節、12.4紀念憲法等大型文藝演出的策劃兼導演。
  • 忻州交警誠意邀請媒體參加共建美麗忻州座談
    警媒攜手服務出行黃河新聞網忻州訊(記者 武琛哲)為廣開言路,傾聽媒體對忻州交通管理工作的建議,接受媒體對交警隊伍建設和交通管理工作的監督,12月5日下午,忻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支隊八樓會議室召開「警媒攜手服務出行共建美麗忻州」新聞媒體座談會,支隊副政委王立毅主持座談會,山西日報、山西電視臺、黃河新聞網
  • 忻州古城印象
    作者:芳春2020年12月4日,我們一行五人相約去忻州古城採風。從太原出發,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忻州老城,這裡存車免費,而且環境乾淨整潔,初見古城竟然就這樣溫暖。忻州是省府太原的門戶,是三關的可靠後方,城內南北大街是太原以北唯一的通道,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忻州古城成為歷來兵家必爭的軍事戰略要地,有「晉北鎖鑰」之稱。古城城牆上設城垛,垛與垛之間稱垛口,垛上設垛眼。所有這一切的設置,都是抵禦外來侵略,保家護城,守護一方安寧。
  • 「開科取士之清代科舉展」在忻州一中北校區舉辦
    清代科舉展近日,忻州一中北校區正在舉辦「開科取士之清代科舉展」,系統展出了由忻州一中92級126班校友張文達先生收藏的數十件珍貴的清代科舉史料。與其不同,這次在忻州一中北校區的「清代科舉展」不限於山西省的清代科舉史料,而是著眼於整個清代全國範圍的科舉史料,包括全國範圍內的狀元殿試卷、會試硃卷、17名山西舉人的鄉試試卷、以及各省的秀才書院試卷等。
  • 忻州一中北校區2020高考錄取結果在這裡
    向忻州人民交卷,請忻州人民閱卷——忻州一中北校區2020高考錄取結果在這裡!
  • 全新的忻州龍崗小學歡迎您
    全新的忻州龍崗小學歡迎您!(都市聚焦網訊)九龍崗下秀榮無雙靈秀地忻州市龍崗小學是在忻州市學校提升改造重點工程竣工後,由原忻州第十二中學小學部改擴建更名為;忻州市龍崗小學。學校位於九龍崗森林公園腳下,這裡景色怡人,交通便利,空氣清新,夏季溫度較市區低2~4℃,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
  • 網媒看山西|忻州古城: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據悉,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的忻州古城,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因忻州古稱九原縣、秀容縣,故忻州古城又稱「秀容古城」。 過去,忻州古城因繁榮富庶而得「南絳北代,忻州不賴」之贊,又因文風昌盛而有「文躋九原、雅出秀容』之譽,更具『晉北鎖鑰、三關總要」之名,曾是晉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鎮。
  • 忻州一中北校區舉行班級挑戰賽階段性成果表彰大會
    忻州一中北校區於9月3號在健體中心二層隆重舉行2020年高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暨班級挑戰賽階段性成果表彰大會。忻州一中、忻州一中北校區部分管理幹部和高二年級全體師生參加了此次表彰大會。表彰大會現場忻州一中副校長
  • 加拿大海外中學與五臺中學一行五十餘人來忻州一中北校區參觀交流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外中學與五臺中學一行五十餘人來忻州一中北校區參觀交流忻州一中北校區參觀交流共謀發展座 談 會忻州一中副校長、忻州一中北校區校長陳漢明與來賓座談座談會現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外中學校長朱相東參觀我校忻州一中副校長
  • 忻州14個縣市區名稱由來……
    忻州 古稱秀容,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以勾注山為界,北屬雁門郡,南屬太原郡,東漢末年置新興郡,西晉改新興郡為金昌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廢郡設州,始稱忻州,「以有忻口而名」。另有一說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突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逃兵。
  • 「網媒看山西」忻州這座古城,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據悉,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的忻州古城,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因忻州古稱九原縣、秀容縣,故忻州古城又稱「秀容古城」。「過去,忻州古城因繁榮富庶而得『南絳北代,忻州不賴』之贊,又因文風昌盛而有『文躋九原、雅出秀容』之譽,更具『晉北鎖鑰、三關總要』之名。」
  • 樂學善思 厚積薄發——忻州一中北校區舉辦第二屆語文教學論壇
    忻州一中北校區論壇由教科研中心副主任華燁、高三語文教師尹超主持,部分管理幹部及主、北兩校區語文教師出席並參與了此次教學論壇。忻州一中北校區校長助理閆利雲在論壇現場忻州一中北校區教科研中心副主任華燁宣布論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