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治療80多種疾病、應用前景廣闊
臍帶血如何從存好到用好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產婦生產時胎兒娩出斷臍後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臍帶血,在世界範圍內已用於治療80多種疾病。「我國臍帶血的採集和儲存技術已經接軌國際水平,但應用於臨床治療的疾病種類以及臍帶血的科研水平,與國外比還有很大差距。」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長劉開彥告訴記者。
近日,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劉開彥是該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據他介紹,這個新成立的機構將組織開展臍帶血研究,拓展臍帶血臨床應用前景。如果說多年前業界對臍帶血的關注集中在一個「存」字,即呼籲大家保存臍帶血。現在,臍帶血的關注重點轉向了另一個字——用,讓臍帶血在臨床治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儲存技術高,臨床應用能力待加強
臍帶血富含造血幹細胞,具有重建人體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統的作用。與其他造血幹細胞相比,其採集無痛苦、配型成功率高、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輕,因而成為寶貴的醫療資源。自1988年世界上首次成功應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範可尼貧血至今,臍帶血已用於血液病、免疫類代謝類等80多種疾病的治療,臨床應用價值得到全球醫療界公認。
目前,我國有7家合法執業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其中至少有兩家獲得了美國血庫協會認證。「這表明我國臍帶血庫的儲存技術和質量水平進入了國際行列。」劉開彥說。
2015年3月,廣東省臍血庫一份儲存了15年的臍帶血,成功救治了一名11歲白血病女孩。今年4月,北京市臍血庫一份儲存了18年11個月的臍帶血樣本經檢驗,細胞活性超過90%,遠高於臨床使用標準。這兩個例子足以說明我國臍帶血儲存技術和質量水平。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指出,我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已經成熟,但臍帶血臨床應用能力和技術水平還很不足。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2017年發布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可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惡性腫瘤等惡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放射病、重型地中海貧血等非惡性疾病,以及部分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謝性疾病。
應用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對臍帶血的認識和研究還不夠。很多國家在不斷研究拓展臍帶血的臨床應用,比如美國、韓國等正在探索臍帶血治療腦癱、糖尿病、自閉症,已取得不錯的療效。劉開彥說,我國這方面還比較匱乏,「希望也能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擴大臍帶血的應用範圍」。
事實上,臍帶血的價值並非僅在於造血幹細胞,它還含有樹突狀細胞、天然殺傷細胞、CAR-T細胞等多種寶貴的細胞資源。「把這些細胞分化出來,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劉開彥說,比如可作為再生醫療細胞的來源,治療和修復肌肉、眼睛相關的疾病。
豐富的細胞資源讓臍帶血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全球當前有近400個臍帶血相關的臨床研究在進行,」劉開彥告訴記者,中國不能錯過機遇,這也是成立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的初衷——普及臍帶血的應用價值,推動臍帶血學術交流及臨床應用分享,不斷提高採集、儲存、應用技術,促進臍帶血的應用發展。
自用者多,公共用途使用價值更高
要提高臍帶血的科研與應用水平,必須保證有足夠多的臍帶血儲存量。
臍帶血儲存分為公共用途和個體自用,前者為自願無償捐贈,可供所有人使用,後者為個人出資儲存,用於自身或同胞親屬的治療。目前,我國儲存的近百萬份臍帶血絕大多數為自用。如北京臍血庫2003年至2016年自體庫存儲量達20萬份,公共庫才2萬多份;山東臍血庫自體庫儲量13萬份,公共庫2萬份。
儘管公共庫的儲量遠少於自體庫,但使用率遠大於自體庫。據劉開彥介紹,我國逾6000例臍帶血臨床應用中,自體臍帶血應用於自身或同胞親緣的逾700例,僅佔所有應用的一成多,而且還是在儲存數量遠大於公共庫的基礎上。再比如北京臍血庫,自體庫20萬份臍帶血中用於自身及親屬僅15例,使用率僅0.0075%,而2萬多份公共臍帶血,臨床應用700多例,使用率要高得多。
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曾發布《臍帶血使用指南》指出,小孩在臍帶血保存期內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僅為0.0005%至0.04%,因此不推薦健康家庭保存私人臍帶血,鼓勵捐獻給公共臍血庫。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解釋,由於需要使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疾病如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率為10萬分之3到10萬分之5,所以自體臍帶血使用率很低。將臍帶血存入公共庫可以緩解造血幹細胞配型的難度,臨床上還可以通過幾份臍帶血共移植來解決臍帶血數量不足的問題。
早在10年前便全面接受臍帶血捐獻的廣東省臍血庫,「公共庫穩步增長,帶來臍帶血應用的機會明顯增多」,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廣東省臍血庫主任王頎說,截至今年4月,廣東省臍血庫臨床應用1043例,其中18000多份儲量的公共庫貢獻了逾九成,達944例,使用率5%。不過,這仍然離他當初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王頎設想的是臍帶血儲量達到10萬份,因為儘管臍帶血配型要求低,但儲量達到10萬份使用率才能達到20%。
也就是說,臍帶血儲存量越大,配型越容易,使用率也就越高。臍帶血更大的使用價值在於面向眾人,而非自己。因此,有人指出,將臍帶血捐獻給公庫,其意義在於建成一個巨大的幹細胞庫,這樣大家有需要時都可以去搜索,尋求有用的配型資源。
專家們希望有更多人捐獻臍帶血到公庫,避免資源浪費,讓所有人都能受益。而且,只有公共庫不斷壯大,才能拿出一定的血樣用於科研,提高我國臍帶血臨床應用能力。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21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