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兒童之家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向來倍受重視,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南方的傳統習俗。
本周,志願者們走進兒童之家開展冬至特別活動,旨在通過傳統節日結合節日互動活動,傳輸冬至節日來源,了解習俗典故,學習相關詩詞作品,帶領孩子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從小建立文化自信。
01
鰲江鎮聯南村兒童之家
在冬至來臨的前一天,鰲江鎮聯南村兒童之家傳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原來是【行一社工】老師和聯南村的志願者組織留守兒童們製作湯圓。孩子們跟隨老師和志願者的步伐先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上,接下來就是交給志願者煮湯圓了。
在等待的時間裡,【行一社工】為孩子們講解冬至的習俗並為他們普及了相關知識,讓他們從小知道冬至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開鍋後,孩子們一個個早已自覺排好隊伍迫不及待想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這一碗碗熱乎乎的湯圓,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承載著他們的歡笑聲,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冬至,讓整個兒童之家都瀰漫著一股暖意。
02
萬全鎮萬都村兒童之家
本周在萬全進行的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英語小劇場」,結合這次所學習的內容,孩子們踴躍舉手爭著扮演獸醫開始給各種小動物看病。經過幾周學習後,孩子們從一開始害羞不敢開口說英語,到現在可以勇敢大膽放聲英語對話,看來這幾節課下來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收穫呢。
03
蕭江鎮文華村兒童之家
這周蕭江鎮文華村兒童之家公益課的主題是讓服務對象們了解冬至。課堂上,【行一社工】老師講了冬至北方吃餃子和南方吃湯圓的習俗由來,還學習了兩首有關冬至的詩歌《邯鄲冬至夜思家》和《冬至祭》。最後讓孩子們對這兩首詩歌進行摘抄,加深對冬至的印象,並對他們前期的書法練習進行成果展示。
04
騰蛟鎮鳳巢村兒童之家
12月20日下午,孩子們迫不及待洗手和志願者阿姨們一起動手製作美味的湯圓。一個個亮白的湯圓,不僅是美味還是傳統文化的延續,吃著自己搓的湯圓,更是滿滿的成就感。【行一社工】還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水果和小零食,大家吃得很開心,一起團團圓圓過冬至佳節。
05
麻步鎮振賢村兒童之家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一些隆重溫馨,豐富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習俗正在被人們淡忘和簡化。因此麻步鎮振賢村兒童之家此次開展冬至活動,進一步讓留守兒童了解中國的傳統習俗。
由【行一社工】老師帶來了相關知識的解說,志願者帶來了冬至的溫暖——湯圓。孩子們吃完湯圓後靈感突現,紛紛畫出了各種表情可愛的湯圓。因為這些美妙的儀式感,讓冬日不過於寒冷,日日數到暖,春天慢慢來。
轉自:平陽行一社工
END
原標題:《兒童之家|冬至特別活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