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僅3天,國內年齡最小的重度腎積水寶寶手術成功了

2020-12-19 瀟湘晨報

28歲的陳女士去年發現自己懷孕,這已經是她的第二個孩子了,但懷孕19周時陳女士查超聲發現胎兒有左側腎盂積水。隨著孕期的增加,胎兒左腎積水逐步加重,左腎實質逐步變薄。期間,陳女士曾在南京多家醫院諮詢,有建議她終止妊娠的,也有建議她繼續觀察等待的,陳女士捨不得這個寶寶,最終決定把他生下來。

為出生三天的寶寶手術中

05月29日,陳女士在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順利剖宮產下一男嬰,產後的B超提示寶寶「左腎體積增大,形態失常,實質回聲變薄,集合系統重度分離,範圍約81×50毫米」,進一步檢查提示為左側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造成了左腎重度積水。婦產科隨即聯繫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吳宏飛教授。吳宏飛副院長曾經成功為多名腎盂積水的新生兒做過手術,其中年齡最小的為出生後4天的腎積水患兒,術後患兒的恢復都很順利。吳宏飛副院長查看患兒並讀片後,建議儘早對患兒施行手術治療。

泌尿外科、兒科專家與患兒合影

醫院整合醫療資源,泌尿外科、兒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科室進行了多學科會診,依據既往經驗,進行早期手術一次性解決問題對患兒更有利。於是,泌尿外科決定立即為其安排手術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計劃。06月01日,在患兒出生後僅3天,同時也是六一兒童節這天,由何綺月副院長實施麻醉,吳宏飛副院長帶領團隊,給患兒施行了「左側腎盂輸尿管成形術」,術中僅在腰部切開3釐米切口,患兒的輸尿管又極度纖細,每一個手術步驟都要求高超的技術。手術近歷時1個多小時,出血僅2ml,術後至新生兒監護室繼續觀察。

泌尿外科、兒科專家查房

術後患兒情況平穩,尿量良好,體重逐步攀升,術後第2天即拔除引流管,術後第4天,患兒母親出院,在兒科徐建華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嘗試母嬰同室,母親陪護,指導母乳餵養及「袋鼠療法」,讓母子可以親密接觸。

吳宏飛副院長查看患兒

吳宏飛教授介紹,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是導致小兒腎積水最常見的原因,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泌尿外科每年都會接診此類患兒,本次出生3天患兒為國內年齡最小的重度腎積水寶寶。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出生三天的寶寶腎積水接受微創手術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5月29日,一名男寶寶牛牛在南京出生。但檢查顯示,牛牛的左腎差不多是正常新生兒孩子的十倍,屬於重度腎積水,必須要儘快手術!牛牛出生後的第三天,醫院決定為他手術,而這也挑戰了該領域的極限。
  • 省醫兒外科成功治癒4歲重度腎積水患兒,術後3天康復出院
    近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一名身患重病的4歲女童在省醫兒童快速康復(ERAS)團隊的幫助下,術後3天康復出院。據了解,患兒因腹痛檢查出重度腎積水及輸尿管全程擴張,病因是輸尿管遠端狹窄。輾轉多家醫院後到貴州省人民醫院兒外科,省醫兒外科主任安妮妮表示,以往這類疾病需要經手術行輸尿管再植。但考慮患兒年齡較小,手術前兒外科討論後決定實施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經輸尿管鏡球囊擴張技術,該技術為經內鏡微創手術,體表無創,風險小。在麻醉科,營養科及省醫兒外科護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為其實施了兒童快速康復管理流程,以微創技術為核心,加上圍術期全程無痛管理,營養支持,手術前晚禁食、術後早進食、早活動。
  • 30天寶寶查出腎積水,這麼小難道要挨刀?
    一位媽媽非常苦惱,自己的寶寶,剛生下30天,做彩超時發現右腎積水,雖然醫生告訴她孩子積水不重,可以觀察複查。但這位媽媽卻仍擔心孩子的狀況,再三向我詢問:真的可以不用手術嗎?腎積水是怎麼回事?
  • 嬰幼兒腎積水別怕,手術可除
    原來,兩周前,出生剛剛15天的海海在鄭大三附院接受了腎積水手術。這麼小的患兒,一期行腎積水手術,在我省尚屬首例,全國也不多見。術後兩周海海接受美藍試驗,就是從腎造瘻管注入美藍液。海海很快就尿出藍色尿液,證明了輸尿管已經通暢,手術取得成功。  海海的母親劉女士說,她懷孕7個月做圍保進行彩超檢查時發現了胎兒左腎積水。
  • 廣西醫科大成功為一新生兒實施首例腹腔鏡腎積水手術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南寧9月8日電 近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成功為3個月大腎積水患兒實施腹腔鏡下腎盂成形術,開創了腹腔鏡技術在小兒泌尿外科應用新領域。
  • 出生僅80天嬰兒活體肝移植成功
    仁濟醫院團隊打破低齡手術禁區出生僅80天嬰兒活體肝移植成功本報訊 (首席記者唐聞佳 通訊員袁蕙芸)昨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傳出消息,該院肝臟外科夏強團隊近日成功為出生僅80天的嬰兒進行活體肝移植手術
  • ...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機器人手術團隊完成小兒腎積水手術
    來源: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1月16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羅意革團隊聯合多學科為出生僅40天,體重僅4.5公斤的宸宸(化名)成功實施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腎積水手術。開展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以來,兩個月多內,羅意革團隊不斷突破手術年齡極限,患兒從6歲、1歲2個月、7個月、4個月,最終到出生僅僅40天,這也標誌著該團解鎖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治療腎積水新技能。
  • 什麼是腎積水?要怎麼治療?一定要手術嗎?腎積水預後怎樣?
    小孩為什麼會得腎積水?是先天性的嗎?除了泌尿系統的結石、外傷引起的泌尿道梗阻積水,其它的腎積水的原因幾乎都是由先天性的泌尿道發育畸形引起的,而這些腎積水當中,絕大部分是輸尿管腎盂接合處狹窄引起的。所以說,小兒腎積水,絕大部分是先天性的,很多寶寶在出生前,寶媽的產前彩超就提示有腎積水的存在。腎積水會遺傳嗎?再生一個孩子會不會再得腎積水?
  • 全球最小重度漏鬥胸患兒得救了!
    原標題:全球最小重度漏鬥胸患兒得救了! 出生才11個月的皮皮(化名)來自河南,從出生胸口就凹陷了一個碗口大小的「坑」,形似漏鬥。這個「坑」使得皮皮心肺壓迫而呼吸困難,發育緩慢,出生後數次住院,輾轉國內多家醫院,都因為年齡太小沒有相關處理經驗無法得到治療。
  • 廣州醫生成功完成1歲以下重度漏鬥胸手術
    來自河南的軍軍(化名)雖然才出生11個月,但已經跟著父母走遍了大江南北。從出生開始,軍軍的胸口就凹陷了一個碗口大小的「坑」,形似漏鬥。這個「坑」使得軍軍心肺壓迫而呼吸困難,發育緩慢,出生後數次住院,輾轉國內多家醫院,都因為年齡太小沒有相關處理經驗無法得到治療。
  • 揚州最小病例!寶寶出生24小時就接受外科手術
    而她更想不到,經過揚州和上海專家的搶救,挑戰低齡手術禁區,寶寶出生24小時就接受了外科手術,並成為揚州手術年齡最小的病例。出生24小時後手術成我市外科手術年齡最小的患者12月10日下午4點半,妊娠39周的劉女士在市婦幼保健院順產誕下一個女嬰。緊接著,「戰鬥」打響了。
  • 產檢查出寶寶腎積水以為要不成 多虧醫生這一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寶寶降生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件欣喜的事,可下面要說的這個小傢伙,從沒出生家長就開始擔心了。豆豆是個小男嬰,當他在媽媽肚子裡二十多周的時候就已經病了。豆豆的媽媽表示,當時查出孩子有腎積水時,她也去了很多家醫院,有醫生還說這個寶寶可能要不成了。當時這對年輕的夫妻倆都很焦慮,全家一下子陷入了恐慌。
  • 產檢查出寶寶腎積水以為要不成了 多虧醫生這個操作
    看看新聞Knews綜合2020-07-30 16:44寶寶降生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件欣喜的事,可下面要說的這個小傢伙,從沒出生家長就開始擔心了。豆豆是個小男嬰,當他在媽媽肚子裡二十多周的時候就已經病了。豆豆的媽媽表示,當時查出孩子有腎積水時,她也去了很多家醫院,有醫生還說這個寶寶可能要不成了。當時這對年輕的夫妻倆都很焦慮,全家一下子陷入了恐慌。
  • 兩個月大新疆寶寶腎積水嚴重 買買提夫婦千裡迢迢來鄭州求醫
    因為腎積水,在母親腹中生活8個月時,小買買提差點被放棄,出生兩個月後,他的腎積水情況愈發嚴重。當地醫生建議切掉寶寶一個腎臟,但這對小買買提的父母來說,根本沒法接受。  半個多月前,小買買提跟隨父母來到河南鄭州,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醫務人員的救治下,小買買提逐漸康復。
  • 成都寶寶重度喉軟化被下病危通知 市婦兒中心獨家手術成功救治
    「寶寶出生我都沒有抱過他,一直都住在醫院ICU裡。只能插管呼吸,不能張嘴吃東西。」回想起寶寶沒做手術之前的情狀,來自成都的劉先生依舊心有餘悸。劉先生說,寶寶一出生就被診斷出重度先天性喉軟化症,一度因為無法救治而被當地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
  • 在媽媽子宮內接受心臟手術的寶寶出生 宮內手術療效好於預期
    在媽媽子宮內接受心臟手術的寶寶出生 宮內手術療效好於預期 2018戴榮 攝   中新網上海8月29日電(記者 陳靜 徐明睿)一位孕32周的準媽媽腹中的先天性心臟病寶寶在上海成功接受了宮內主動脈瓣球囊擴張術,為其出生後的進一步手術治療獲得有利條件。  29日,男寶寶順利降生了。
  • 新生兒一側腎臟只剩一成「功力」,專家「螺螄殼裡做道場」成功手術
    考慮孩子病情嚴重,專家為出生14天的新生兒手術,猶如在「螺螄殼裡做道場」一樣頗具挑戰,刷新了該院微創腹腔鏡腎積水手術患兒的最低齡記錄。今日,寶寶康復出院。吳女士今年27歲,老家在河南,平時夫妻倆在浙江工作。今年初,她懷上了二胎寶寶,一家人都很開心。在懷孕5個月時產檢,胎兒被查出有腎積水。當地醫生說出生後可以手術治療,在和家人商量後,吳女士決定留下這個寶寶。
  • 嬰兒大動脈「搭錯線」 出生僅3小時就緊急手術
    2019-05-17 10:59圖文來源:金陵晚報嬰兒大動脈「搭錯線」 出生僅3小時就緊急手術「『只要及時進行手術矯正,孩子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的』,就是莫緒明主任的這句話給了我們信心這是洋洋出生後第一次感受到媽媽懷抱的溫暖,此前出生僅3小時的他在南京市兒童醫院心胸外科接受了心臟大動脈Switch手術治療。據了解,這是江蘇省該手術治療歷史記錄上的最小年齡。如今,他已經平平安安地回到了父母的身邊。孕五月胎兒被查出心臟病半個多月前,洋洋出生了。
  • 18天淚囊炎寶寶千裡求醫 愛爾眼科範金魯教授再戰高難手術
    紅網時刻1月20日訊(通訊員 李鑫)出生僅18天的大連男嬰真真患先天性淚道阻塞,由於年齡太小,手術難度較大、風險較高,在當地輾轉多家醫院,均表示無法為真真實施手術,這可急壞了一家人。1月13日,真真的父親曲先生(化名)在得知南京愛爾眼科醫院淚道科主任範金魯教授曾為出生僅3天的嬰兒成功實施手術後,立即決定攜一家五口來到南京愛爾眼科醫院千裡求醫。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這是一名新生寶寶的重量。5月24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手術室剖宮產娩出一個胎齡僅25周+5天,體重僅4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經過15個學科80餘名醫務人員169天的救治後,「巴掌寶寶」的體重增至3000克,身體狀況達到出院標準,11月10日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