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廣州醫生成功完成1歲以下重度漏鬥胸手術

2020-12-17 大洋網

來自河南的軍軍(化名)雖然才出生11個月,但已經跟著父母走遍了大江南北。從出生開始,軍軍的胸口就凹陷了一個碗口大小的「坑」,形似漏鬥。這個「坑」使得軍軍心肺壓迫而呼吸困難,發育緩慢,出生後數次住院,輾轉國內多家醫院,都因為年齡太小沒有相關處理經驗無法得到治療。一籌莫展之際,一家人通過網絡慕名來到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這裡成為了他們孩子生命的新起點。

近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王文林再創紀錄,僅以1cm的開口,用寫入國際醫學期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Wang手術」,以不到10分鐘的時間成功完成全球首例1歲以下重度漏鬥胸手術治療,幫助患兒重獲新生。

36周早產兒患上重度漏鬥胸

2018年3月,全家期待已久的男寶軍軍,以一種「意外」的方式降臨到這個世上。軍軍在36周時早產,一出生就住進了兒科ICU。「醫生說是白肺,這一住就是42天,呼吸機都帶了17天,醫生說差點就過不來了。」軍軍爸爸說起當時的情況仍心有餘悸。

然而,還沒出ICU,出生後半個月軍軍就被診斷為重度漏鬥胸。「當時想保命要緊,先把孩子的肺炎治療了再說,就沒來得及考慮漏鬥胸的事。」軍軍媽媽說。

熬過了早產期,軍軍總算是出了院。一連串的打擊卻接踵而至,軍軍開始三天兩頭感冒,一感冒就呼吸加重,隔一段時間就要在醫院住個10天半個月。醫生說這些可能是因為軍軍的重度漏鬥胸。

軍軍媽媽整天以淚洗面,爸爸也辭了工作專門照顧。此時軍軍從出生胸口就有的凹陷已經成了一個碗口大小的「坑」,形似漏鬥。這個「坑」使得軍軍心肺壓迫而呼吸困難,發育緩慢,數次住院。

父母帶著軍軍到河南省內各大醫院跑了個遍,但是醫生都說「年齡實在是太小了,漏鬥胸至少要等到五歲才能進行手術治療」,軍軍父母異常焦急。

2018年10月,北方的冬天就要來了,軍軍也進入了疾病的「冬天」。天氣一冷,軍軍的感冒就更頻繁了,呼吸困難,有好幾次因為嚴重的肺炎住進了醫院。「大部分時間都在住院,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每次看到心都碎了。」軍軍媽媽回憶道。

軍軍爸爸一直在網上苦苦尋找治療低齡漏鬥胸疾病方面的專家,後來發現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王文林主任在治療低齡漏鬥胸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聯繫了王文林。

王文林告訴軍軍父母,胸部凹陷是小兒漏鬥胸典型症狀,不僅影響孩子胸廓外觀,還會壓迫心臟,造成呼吸困難、心臟移位、影響心肺發育等。「手術應該儘早做,為了孩子手術安全建議等孩子肺炎痊癒再做。」聽著王文林的話,軍軍父母稍微放下心來,只要等春天來了,軍軍就可以好了。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軍軍迎來了最嚴重的一次肺炎。軍軍父母趕緊聯繫了王文林。春節假期一過,王文林立刻召集麻醉、護理團隊,就軍軍的情況討論了許久,最終決定為軍軍實施「Wang」手術治療,並在軍軍來廣州之前就預想了詳細的手術計劃。

不用10分鐘便完成手術

接到軍軍後,王文林立即為他做了檢查,結果顯示前胸壁正中下部凹陷明顯,局部有大幅度反常呼吸,「三凹徵」明顯,提示前胸壁嚴重凹陷,必須儘快進行手術。

「人的生命活動需要呼吸功能的維持,患兒肺部發育嚴重受限,不但會引起身體整體發育遲緩,受壓迫的心臟也會影響供血能力,這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這種畸形必須要儘早治療。長期的漏鬥胸壓迫還會持續不斷引發其他的肺部疾病,這也是患兒多次患有嚴重肺炎的原因,於是我們決定儘快為患兒實施手術治療。」王文林說道。

手術時間定在2月25日。王文林在軍軍胸部只開了一個1cm左右的小切口,實施了用王文林自己名字命名的「Wang」手術。為了儘可能的減少手術和麻醉給軍軍帶來的風險,王文林在手術前就精算了準確的手術時間,最終手術不到十分鐘完成,軍軍凹陷的胸骨回復正常。

「我從手術室把他抱出來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掀開他的衣服。當看到完好的胸廓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怎麼會這麼快。我還以為自己在做夢。」軍軍媽媽淚眼婆娑地說道,「我們真的很感謝王文林主任」。

術後兩小時,軍軍已經開始正常餵奶。「呼吸也沒那麼重了,像換了個人一樣,真的很感謝這個醫院所有醫生護士,救了我的孩子。」軍軍爸爸說。

王文林表示,這次的手術的成功完成,為今後漏鬥胸的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長期以來,醫療界治療漏鬥胸,唯一可以選擇的Nuss手術,卻不能在低於5歲的患兒中使用。這讓很多重度低齡漏鬥胸患兒面臨無法治療的窘境。「面對困難,我們發明了『Wang』手術,讓低齡漏鬥胸患兒也能接受到最適合的治療。這次的手術我們再一次創造了年齡最小和時間最短的『Wang』手術紀錄,一次實現了兩個突破。」王文林說。

知多D

低齡漏鬥胸並非疑難雜症

據了解,在胸壁疾病中,漏鬥胸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病,發病率為0.2%-0.8%,遠高於所有胸腔內腫瘤發病率總和。胸廓畸形和原發於胸壁的其他疾病發病率相加,總發病率遠高於肺、食道和縱膈疾病發病率。

王文林介紹,漏鬥胸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屬漸進式病變,在出生時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愈來愈明顯而被家長發現。漏鬥胸的外型特徵為前胸凹陷,上腹突出。Nuss手術曾被認為是治療漏鬥胸的「金標準」。但該手術有明顯的缺陷,特別是針對低齡漏鬥胸患兒手術時,缺陷相當嚴重,因此國際公認的手術年齡為5歲之後。

為了徹底消除Nuss手術的弊端,使低齡患兒得到早期根治,王文林團隊對治療漏鬥胸的手術技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成功設計出了新一代的漏鬥胸手術,即「Wang」手術。「Wang」手術採用一種特殊的提拉原理完成操作,因此年齡越小的患者矯形效果越理想。此次手術的完成打破了漏鬥胸手術的年齡壁壘,年齡不再受到限制。

相比傳統手術治療方式,「Wang」手術創傷小,過程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術後癒合快,疤痕小且位置隱蔽,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並且無術後併發症,孩子也可以正常發育。

【記者】胡良光

【通訊員】高龍 朱健

【校對】馮志堅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小重度漏鬥胸患兒得救了!
    日前,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王文林教授再創紀錄,僅以1cm的開口,用寫入國際醫學期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Wang手術」,成功完成全球首例1歲以下重度漏鬥胸手術治療,幫助患兒重獲新生。 出生11個月多災多難 孩子新生總是欣喜的,但皮皮媽沒想到,自家兒子一出生,就踏上「保命之旅」,長了11個月,就花了20多萬元保命。
  • 上午的手術:1歲重度漏鬥胸,Wang手術
    今天上午為一例1歲的重度漏鬥胸患兒實施了手術治療。患兒男性,1歲,出生後不久發現前胸壁凹陷,診斷為漏鬥胸。曾補鈣和魚肝油,無效。經常感冒,曾因肺炎住院,哭鬧時缺氧。曾到多家醫院就診,均建議年齡5歲後接受NUSS手術。因為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反覆,家人渴望儘早手術。患兒3天前入院,經充分術前準備,今天接受手術。
  • 粵港澳大灣區首例美籍華裔漏鬥胸女童「Wang手術」在深圳獲得成功
    圖片說明(圖片由通訊員黎漢軍提供):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王文林教授、深圳健安醫院外科團隊成功為3歲半美籍華裔「漏鬥胸」女患兒實施「Wang手術」。就這樣,3歲半的小悅悅(化名)被媽媽哄著進手術室接受手術了。3月26日上午,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王文林教授攜手深圳健安醫院外科團隊,成功為一名美籍華裔3歲半「漏鬥胸」女患兒小悅悅實施了「Wang手術」。
  • 贛州婦保院小兒外科成功為漏鬥胸患兒實施首例腔鏡下NUSS微創手術
    贛州新聞熱線:13803589582 Q Q報料:408869741@qq.com通訊員QQ群:224904370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周小梅報導:11月1日,上海遠大心胸外科吳勇博士與我院小兒外科醫師密切協作,成功為一例嚴重漏鬥胸患兒實施NUSS微創手術,術後該患兒胸廓畸形徹底矯正,心肺功能良好,即將痊癒出院。
  • Wang手術:3歲美籍華裔女童患漏鬥胸 在深圳成功被治癒
    3月26日上午,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王文林教授攜手深圳健安醫院外科團隊,成功為小悅悅實施了「Wang手術」,僅以1cm的開口,約20分鐘的時間幫其重獲新生。這是廣東省首例美籍華裔3歲漏鬥胸女童「Wang手術」,填補了深圳市低齡漏鬥胸患者手術治療領域的空白。
  • 北京軍區總醫院一極重度成人漏鬥胸矯治成功
    內容摘要: 日前,一位來自河北的29歲極重度漏鬥胸患者,在北京軍區總醫院胸外科中國漏鬥胸治療中心成功進行了NUSS微創矯治手術,該手術的成功也表明了我國在極重度高難度漏鬥胸微創治療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劉吉福說,患者成年人,漏鬥胸畸形嚴重,凹陷深,胸骨、肋軟骨凹陷角度大,且胸骨柄與胸骨體融合。
  • 科學網—積水潭醫院成功矯正一例重度漏鬥胸
    近日,北京積水潭醫院外科胸外專業組首次在胸腔鏡輔助下成功矯正了一例嚴重漏鬥胸患者的胸廓畸形,解除了胸壁對心臟和肺長達17年的壓迫狀態。
  • 椰視頻|海口15歲少年患「漏鬥胸」醫生微創手術半小時成功矯正
    15歲少年小輝患「漏鬥胸」,胸部凹陷。記者王洪旭攝15歲少年患「漏鬥胸」 半小時手術成功矯正小輝是海口市長流鎮人,目前在讀初中。由於胸部凹陷,其常感到自卑、害羞,不敢脫上衣洗澡、遊泳等,跟同學去遊泳也要穿著衣服,害怕同學看到後笑話他。
  • 一歲半嬰兒塌胸還有嚴重先心 創新手術同步解決兩個致命問題
    孩子才一歲半就檢查出胸廓重度畸形還合併有先天性心臟病,隨時可能失去生命。可如此低齡且胸廓條件極差,家人四處求醫均被委婉拒絕。14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心血管外科團隊為這個孩子同臺手術,手術臺上同步解決了孩子先心病和胸廓畸形的矯治。這是首例幼兒胸廓畸形矯治同期體外循環下先天性心臟病矯治手術,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 湖南首例漏鬥胸日間手術完成,當天住院手術次日即出院
    16歲的小銘來自福建福州,患有先天性漏鬥胸。三年前,他通過網絡搜索,慕名找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張志功副主任醫師做漏鬥胸微創手術,手術十分成功。三年後,按照原計劃,他再次找到張醫生準備手術取出體內的矯形鋼板。
  • 中國發布丨30年來終能抬頭挺「胸」做人 「漏鬥胸」患者被同濟醫生...
    他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主動脈夾層,醫生不僅幫他拆除了體內的定時「炸彈」撿回了一條命,還將困擾自己多年的重度漏鬥胸矯正了。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A型主動脈夾層全弓替換術同期重度漏鬥胸矯正手術。黃先生,湖北鹹寧人,日前突感胸口極其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連接心臟的升主動脈內層已完全撕裂,並累及了全程主動脈,是最兇險的A型夾主動脈層。
  • 中國發布丨30年來終能抬頭挺"胸"做人 "漏鬥胸"患者被同濟醫生"拆...
    他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主動脈夾層,醫生不僅幫他拆除了體內的定時「炸彈」撿回了一條命,還將困擾自己多年的重度漏鬥胸矯正了。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A型主動脈夾層全弓替換術同期重度漏鬥胸矯正手術。黃先生,湖北鹹寧人,日前突感胸口極其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連接心臟的升主動脈內層已完全撕裂,並累及了全程主動脈,是最兇險的A型夾主動脈層。
  • 河北完成首例胸腔鏡微創非翻轉鋼板漏鬥胸手術
    長城網6月10日訊(呂曉紅)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胸外科成功開展一例漏鬥胸新式手術——胸腔鏡微創非翻轉鋼板漏鬥胸矯正術,填補了河北省該專業領域的一項空白。漏鬥胸是青少年胸壁畸形中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如果任其發展,可影響心肺功能,嚴重者可影響生長發育。對於這種胸壁畸形的手術治療,國內廣泛應用的術式有胸骨翻轉術、胸骨抬舉術。
  • 一次手術:「拆除」主動脈夾層「炸彈」 矯正「漏鬥胸」
    他沒想到,醫生在救治自己突然得的主動脈夾層時,還將困擾他多年的重度漏鬥胸矯正了。黃先生,湖北鹹寧人,日前突感胸口極其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連接心臟的升主動脈內層已完全撕裂,並累及了全程主動脈,他患的是最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若不及時手術,主動脈隨時可能破裂,導致死亡,黃先生體內猶如帶著一顆定時「炸彈」。
  • 自治區首例!
    日前,內蒙古包鋼醫院心胸外科,成功為一名3歲漏鬥胸患者進行了手術,完成了自治區首例漏鬥胸NUSS手術。 1年前出現活動後乏力症狀。於是家人便帶著小寶去北京檢查,確診為漏鬥胸。 近日,孩子活動後乏力症狀更為明顯。於是,家屬便帶著小寶來包鋼醫院就診。
  • 現場|河北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治癒重度漏鬥胸少年
    一名重度漏鬥胸患者在河北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外科中心接受手術。王豔青攝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文進 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5月9日,河北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外科中心採用胸腔鏡下微創改良式Nuss手術,成功治癒一名17歲重度漏鬥胸少年患者。據介紹,這名少年叫雙雙(化名),來自保定市,3年前發現胸骨凸顯,同時出現胸悶,不規則心前區疼痛。
  • 胸骨凹陷錯誤補鈣越拖越重 東方4歲男孩患重度「漏鬥胸」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提供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30日消息(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 張沁)近日,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接診了一名4歲男孩,其出生時胸骨凹陷,父母給補鈣卻越拖越重,醫生診斷為重度漏鬥胸。隨後,該醫院心胸外科採用胸腔鏡下微創Nuss手術為他矯正治療。
  •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打開APP 北京積水潭醫院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5G遠程手術 發表於 2019-06-28 10:43:25 2019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的機器人遠程手術中心,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通過5G網絡接入遠程手術服務雲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程手術。
  • 3D列印為何成手術臺上那顆救命的稻草?
    63D列印促成世界首例兒童雙手移植五、3D列印促成世界首例兒童雙手移植手術    8歲美國男童Zion,在他兩三歲的時候,遭遇了一場生死劫,由於細菌感染,導致他身體很多器官衰竭,威脅到了他的生命。這是世界第一例兒童雙手移植手術,目前已獲得巨大成功。
  • 福州5歲女童前胸貼後背,凹陷距離脊椎不足5釐米!醫生提醒:漏鬥胸跟...
    甚至影響到了她日常的吃飯喝水……琪琪一出生就被發現患有漏鬥胸,起初並沒有這麼嚴重,後來越長大越明顯,家長在她3歲的時候就已帶到福州兒童醫院就診。於是,家人和醫生商量後決定,為琪琪實施「漏鬥胸Nuss手術」。據了解,傳統的漏鬥胸矯正手術需要「大刀闊斧」,會在胸口留下一道長長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