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河南的軍軍(化名)雖然才出生11個月,但已經跟著父母走遍了大江南北。從出生開始,軍軍的胸口就凹陷了一個碗口大小的「坑」,形似漏鬥。這個「坑」使得軍軍心肺壓迫而呼吸困難,發育緩慢,出生後數次住院,輾轉國內多家醫院,都因為年齡太小沒有相關處理經驗無法得到治療。一籌莫展之際,一家人通過網絡慕名來到了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這裡成為了他們孩子生命的新起點。
近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主任王文林再創紀錄,僅以1cm的開口,用寫入國際醫學期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Wang手術」,以不到10分鐘的時間成功完成全球首例1歲以下重度漏鬥胸手術治療,幫助患兒重獲新生。
36周早產兒患上重度漏鬥胸
2018年3月,全家期待已久的男寶軍軍,以一種「意外」的方式降臨到這個世上。軍軍在36周時早產,一出生就住進了兒科ICU。「醫生說是白肺,這一住就是42天,呼吸機都帶了17天,醫生說差點就過不來了。」軍軍爸爸說起當時的情況仍心有餘悸。
然而,還沒出ICU,出生後半個月軍軍就被診斷為重度漏鬥胸。「當時想保命要緊,先把孩子的肺炎治療了再說,就沒來得及考慮漏鬥胸的事。」軍軍媽媽說。
熬過了早產期,軍軍總算是出了院。一連串的打擊卻接踵而至,軍軍開始三天兩頭感冒,一感冒就呼吸加重,隔一段時間就要在醫院住個10天半個月。醫生說這些可能是因為軍軍的重度漏鬥胸。
軍軍媽媽整天以淚洗面,爸爸也辭了工作專門照顧。此時軍軍從出生胸口就有的凹陷已經成了一個碗口大小的「坑」,形似漏鬥。這個「坑」使得軍軍心肺壓迫而呼吸困難,發育緩慢,數次住院。
父母帶著軍軍到河南省內各大醫院跑了個遍,但是醫生都說「年齡實在是太小了,漏鬥胸至少要等到五歲才能進行手術治療」,軍軍父母異常焦急。
2018年10月,北方的冬天就要來了,軍軍也進入了疾病的「冬天」。天氣一冷,軍軍的感冒就更頻繁了,呼吸困難,有好幾次因為嚴重的肺炎住進了醫院。「大部分時間都在住院,下了好幾次病危通知,每次看到心都碎了。」軍軍媽媽回憶道。
軍軍爸爸一直在網上苦苦尋找治療低齡漏鬥胸疾病方面的專家,後來發現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壁外科王文林主任在治療低齡漏鬥胸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聯繫了王文林。
王文林告訴軍軍父母,胸部凹陷是小兒漏鬥胸典型症狀,不僅影響孩子胸廓外觀,還會壓迫心臟,造成呼吸困難、心臟移位、影響心肺發育等。「手術應該儘早做,為了孩子手術安全建議等孩子肺炎痊癒再做。」聽著王文林的話,軍軍父母稍微放下心來,只要等春天來了,軍軍就可以好了。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軍軍迎來了最嚴重的一次肺炎。軍軍父母趕緊聯繫了王文林。春節假期一過,王文林立刻召集麻醉、護理團隊,就軍軍的情況討論了許久,最終決定為軍軍實施「Wang」手術治療,並在軍軍來廣州之前就預想了詳細的手術計劃。
不用10分鐘便完成手術
接到軍軍後,王文林立即為他做了檢查,結果顯示前胸壁正中下部凹陷明顯,局部有大幅度反常呼吸,「三凹徵」明顯,提示前胸壁嚴重凹陷,必須儘快進行手術。
「人的生命活動需要呼吸功能的維持,患兒肺部發育嚴重受限,不但會引起身體整體發育遲緩,受壓迫的心臟也會影響供血能力,這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這種畸形必須要儘早治療。長期的漏鬥胸壓迫還會持續不斷引發其他的肺部疾病,這也是患兒多次患有嚴重肺炎的原因,於是我們決定儘快為患兒實施手術治療。」王文林說道。
手術時間定在2月25日。王文林在軍軍胸部只開了一個1cm左右的小切口,實施了用王文林自己名字命名的「Wang」手術。為了儘可能的減少手術和麻醉給軍軍帶來的風險,王文林在手術前就精算了準確的手術時間,最終手術不到十分鐘完成,軍軍凹陷的胸骨回復正常。
「我從手術室把他抱出來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掀開他的衣服。當看到完好的胸廓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怎麼會這麼快。我還以為自己在做夢。」軍軍媽媽淚眼婆娑地說道,「我們真的很感謝王文林主任」。
術後兩小時,軍軍已經開始正常餵奶。「呼吸也沒那麼重了,像換了個人一樣,真的很感謝這個醫院所有醫生護士,救了我的孩子。」軍軍爸爸說。
王文林表示,這次的手術的成功完成,為今後漏鬥胸的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長期以來,醫療界治療漏鬥胸,唯一可以選擇的Nuss手術,卻不能在低於5歲的患兒中使用。這讓很多重度低齡漏鬥胸患兒面臨無法治療的窘境。「面對困難,我們發明了『Wang』手術,讓低齡漏鬥胸患兒也能接受到最適合的治療。這次的手術我們再一次創造了年齡最小和時間最短的『Wang』手術紀錄,一次實現了兩個突破。」王文林說。
知多D
低齡漏鬥胸並非疑難雜症
據了解,在胸壁疾病中,漏鬥胸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病,發病率為0.2%-0.8%,遠高於所有胸腔內腫瘤發病率總和。胸廓畸形和原發於胸壁的其他疾病發病率相加,總發病率遠高於肺、食道和縱膈疾病發病率。
王文林介紹,漏鬥胸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屬漸進式病變,在出生時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愈來愈明顯而被家長發現。漏鬥胸的外型特徵為前胸凹陷,上腹突出。Nuss手術曾被認為是治療漏鬥胸的「金標準」。但該手術有明顯的缺陷,特別是針對低齡漏鬥胸患兒手術時,缺陷相當嚴重,因此國際公認的手術年齡為5歲之後。
為了徹底消除Nuss手術的弊端,使低齡患兒得到早期根治,王文林團隊對治療漏鬥胸的手術技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成功設計出了新一代的漏鬥胸手術,即「Wang」手術。「Wang」手術採用一種特殊的提拉原理完成操作,因此年齡越小的患者矯形效果越理想。此次手術的完成打破了漏鬥胸手術的年齡壁壘,年齡不再受到限制。
相比傳統手術治療方式,「Wang」手術創傷小,過程相對簡單,手術時間短,術後癒合快,疤痕小且位置隱蔽,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並且無術後併發症,孩子也可以正常發育。
【記者】胡良光
【通訊員】高龍 朱健
【校對】馮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