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控煙者正在為減少一盒煙,為減少個人接觸煙而每天奮鬥,明天的菸草業能否在保持國家利稅不變的情況下,少賣幾包煙?「對全國控煙立法的反對聲音主要的也是來自菸草業。他們的基本觀點是,菸草是國家的支柱產業,是創利大戶,不能沒有。」
中國的控煙者正在為減少一盒煙,為減少個人接觸煙而每天奮鬥,明天的菸草業能否在保持國家利稅不變的情況下,少賣幾包煙?
菸草業與健康危害無關?
作為經濟領域舉足輕重的支柱產業,菸草每年上繳的利稅佔財政收入的6%。雖然「吸菸有害健康」已經人盡皆知,但各方對「有害程度」還是存在分歧。
「科學家們大多承認,從主流煙氣中已發現的4850多種主流煙氣成分中分析,99.4% 的成分對人體無害,0.6 % 的成分有害。而在這0. 6%的有害成分中,只有0.2% 是致癌或有可能致癌的成分。」河南省一位菸草研究專家對本報表示。
對於99.4%的無害成分,上述專家表示目前並沒有研究清楚。此外,他還認為,吸菸有很多的醫學作用,尼古丁本身是鎮定劑,有一定的療效,有心理作用,人們在追求機體健康的同時,也需要精神健康,人不能只有機體的健康。
「菸草是滿足人們的嗜好,不是毒品,我們無法剝奪3.5億人的嗜好,而且現在沒有一部法律說吸菸是一種犯罪,否則就可以抓起來,這樣才能控煙。」上述專家表示。
該專家表示,《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對菸草行業沒有影響,反而是促進菸草行業的發展,逼迫菸草行業通過科技創新、降低成本、減少危害,把菸草中0.6%的有害成分再降低,讓消費者抽好煙,抽低害捲菸。
於是「減害-降焦-加香」已被中國的菸草公司看成影響他們命運和前途的基本策略。
「吸菸有害健康的主要物質是菸葉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焦油,對人的氣管和肺有致癌作用。為了人們的健康生產低焦油捲菸,提高吸菸的安全性已風靡世界各國,是今後菸草行業發展的方向。」上述專家表示。
2005年年底,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副院長謝劍平主持的「捲菸煙氣危害性評價體系研究」(2005DIBIJl58)項目啟動。謝劍平提出「減少捲菸危害。在2008的國際菸草科學研究合作中心大會上,謝劍平向全球菸草界公布,為開闢捲菸「減害降焦」技術研究新領域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1年12月8日,謝劍平的名字出現在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增選單上。雖然這名單一度引發了控煙界的質疑。
利稅大戶
菸草行業利用「科教興煙」戰略,進一步推進實施捲菸降焦工程,加強降焦技術的綜合研究,成為了振興菸草業的重要策略。這項「科教興煙」的策略,滲透到了菸草所有能觸及的角落。於是乎,菸草專賣局的「捲菸上水平」就開始了,而高檔煙也開始瘋狂,菸草業的利稅特別是利潤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只佔總量一成左右的高檔捲菸。
「未來還將繼續增加高檔煙的數量,通過這個方式來完成國家提出的要求。」雲南的一位菸草研究人員表示。
而事實上,菸草行業的統計數字呼應了他的說法,也彰顯了控煙者工作的艱巨。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共銷售捲菸約4979萬箱,同比減少120萬箱。2015年全國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4223.06億元,同比增加623.65億元,增長4.66%。
「菸草稅利加上菸草企業上繳的利潤,一年近1萬億元,這對國家的國防建設有很大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菸草養活了2000多萬菸草人,特別是1500多萬窮苦的農民,他們靠種植菸草得以生存。」上述專家表示。
對於菸草,更多的還與貧窮有關,目前我國80%以上的菸葉生產和50%以上的捲菸生產均集中在老少邊窮地區,而菸草的神話,在貴州畢節得到了印證。1988年,為了解決畢節全區300萬農村人口溫飽問題,成立了試驗區,用種植菸草代替了賣血為生的畢節人。
「國家要求菸草行業每年的稅利增加20%,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們的壓力也很大。目前菸草每年生產的量增長在1~3%,增長很少,所以只能通過調整香菸的結構,通過高結構煙來完成任務。」一位菸草企業的工作人員表示。
一面是生命死亡的數字,一面是稅利提高的數字,在這樣的雙重夾擊下,控煙之履更為蹣跚。
在此起彼伏的控煙聲中,菸草的銷量仍然在增長,稅利也在增長,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科學界關於香菸的惡性影響所提出的證據越多,菸草業卻越有利可圖,甚至於更是推動了菸草科技的進步和源動力。
「菸草的科研經費佔菸草行業收入的1-3%,對於科研人員的要求是每年降焦1毫克。」雲南的菸草專家表示。
而事實上,菸草公司贊助或與大學和其它科研機構合作開展菸草相關科學研究的現象在中國普遍存在。
中國控煙協會表示,在發表的有關菸草的科研文獻中,只有不到一半(45%)是由菸草公司獨立完成的,而40%的文獻有大學和其它科研機構不同程度的參與,有的是與菸草公司合作完成的,有的是由大學和其它科研機構獨立完成的。而在這些由大學和其它科研機構所獨立完成的研究中,有約70%是由菸草公司贊助的。
從時間上來看,在上世紀80年代,大學和科研機構只參與了6%的菸草公司的研究,但是到了2000年後,這個百分比增加到了48%。而大學和科研機構在「減害降焦」方面研究參與的增長尤其快,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不到1%增長到了2000年以後的59%。在與菸草公司合作最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中,不乏像中國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這樣的知名學府和科研機構。中國科技大學成立的「菸草和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重點之一即為「減害降焦」。
目前參與菸草公司合作的大學有湖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東南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從雲南農業大學菸草學院的網站上可以看出,自從2000年-2013年,接受菸草公司資助研發的項目資金達6204.6萬元人民幣。
而研究的項目涉及到菸草的生產的全過程,從菸草的農業種植到菸草的品牌推廣,菸草行業全方位打造自己,這是在當前任何一個行業所不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2013年中國控制吸菸報告》。而在這個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副書記李文勝表示,「作為一所全國著名的醫學院校,北京大學醫學部堅決抵制一切形式的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活動,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和教學優勢,教育師生和公眾識別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遠離菸草危害。」
反其道而行之的菸草
在2016年全國菸草工作會議上,國家菸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國菸草總公司總經理凌成興在做報告時表示,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二五」期間,全行業緊緊圍繞「捲菸上水平」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實踐「三大課題」、提升「五個形象」,堅持「一個制度」、狠抓「三件大事」,「捲菸上水平」主要目標順利實現。五年累計實現工商稅利47680億元,年均增加1078.4億元,年均增長13.6%;累計上繳國家財政41323億元,年均增加1212.2億元,年均增長17.5%。
而2015年更是達到了兩增長:一是稅利總額增長。全年實現稅利總額11436億元,同比增加919億元,增長8.73%;二是上繳財政總額增長。全年上繳稅收和利潤10950億元,同比增加1840億元,增長20.2%。
提高銷售額和銷量是任何一個行業亙古不變的策略,菸草業也不例外,即使在全國控煙的號召之下,仍然在倡導著菸草。反其道而行之的菸草業,不僅僅是在行業頂層設計如此,更是全面部署2016。
在凌成興的報告中指出,2016年的主要預期指標是:烤菸種植面積1611萬畝,收購4300萬擔;捲菸保持產銷平衡;工商稅利增幅高於7%,實現稅利總額12230億元、增收800億元。同時推出更有效措施,推進現代終端建設,優化捲菸消費環境。要深入推進現代零售終端建設,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引導零售客戶在門店附近開闢吸菸區,逐步在政策允許的室內公共場所設立吸菸室,室外公共場所設立吸菸點,發布吸菸點引導地圖,為消費者創造便利、和諧、文明的捲菸消費環境。
「對全國控煙立法的反對聲音主要的也是來自菸草業。他們的基本觀點是,菸草是國家的支柱產業,是創利大戶,不能沒有。創利任務既然是國家下達的,就不應該出現阻礙和反對的腔調。此外更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控什麼煙啊。越控日子越難過。甚至以控煙導致國家任務無法完成進行要挾。」北京市控煙協會秘書長崔小波表示。
崔小波認為,在所有菸草業對控煙工作的幹擾過程中,中國菸草政企不分是阻礙控煙事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我們並不認為一定要取消菸草專賣局,而是希望賦予中國菸草專賣局控制吸菸的責任和功能。通過對菸草企業整體性的改革,使全國的菸草專賣局成為控煙的主體力量,制定捲菸消費稅長期增長計劃和菸葉產量逐年消減計劃。將營銷策略改為按計劃供應的專賣制度。並將全部外煙逐步排除在國內銷售市場以外,以保證國家計劃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