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反就反 一拖再拖 胡攪蠻纏 騙消費者 篡改涵義 消解措施
菸草業被批反控煙有「六字訣」
本報訊(記者曾佑忠)我國菸草業在2010年的表現,幾乎是在反對和阻撓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確認的所有控煙措施,反對和阻撓的手法可以用六個字概括,即反、拖、纏、騙、篡、消。
這是著名民間控煙機構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在《2010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以下簡稱「2010控煙觀察」)中發布的。
到2011年1月,WHO 《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在中國生效已達五年。
按照規定,屆時締約方應當採取和實行有效的立法或其他措施,廣泛禁止所有的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而鳳凰衛視和央視等電視頻道上菸草業的廣告、促銷和贊助正以各種形式大行其道。
「2010控煙觀察」指出,到今年為止,我國控煙還在發動期徘徊不前。在國家層面上,控煙立法缺位,《公約》提出的有效控煙措施,基本上沒有實行。我國菸草業反對和阻撓《公約》的手法有反、拖、纏、騙、篡、消諸種。
即能反對的就反對;反對不了,就拖;不斷玩弄概念,胡攪蠻纏,尋找逃避履約的空間;利用一些虛假的概念欺騙、矇騙消費者;再有就是篡改公約的涵義和消解控煙措施的功能。
報告建議,國家菸草專賣局應退出控煙履約協調機制,控煙履約協調機制應由國務院直接領導。
反控煙「六字訣」具體內容
反在德班會議上中國菸草業堅決反對警示圖片上煙包。
拖公共場所禁菸立法《公約》確定的時限是5年,但菸草業則說中國已有的法律法規已經夠用,不必再立新法。一拖再拖,把履約拖到遙遙無期的將來。
纏直接的菸草廣告不能做,便搞企業形象廣告。菸草企業不行,就變出一個集團來糾纏。
騙「降焦減害」已經被證明無效,但菸草業仍舊用「低焦油、低危害」欺騙消費者。
篡把《公約》英語文本中「必須、應該、全面」譯為「應、宜、廣泛」。
消2009年國家決定提高菸草稅時,中國菸草業利用其手中的定價權,大力發展高價煙,以高補低,維持煙價基本不變,消解了稅價聯動的控煙效應。
回應
菸草專賣局:未看到報告
針對新探健康《2010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發布的問題,國家菸草專賣局辦公室(外聯司)副司長趙百東上午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表示,沒有看到這個報告。
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趙百東說,我們國家履約有一個履約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履約工作都是按照領導小組的要求開展。
文/記者曾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