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就是賣國 來自菸草業的幹擾讓人憂慮

2020-12-17 湖南在線

控煙就是賣國言論值得警惕

  「警惕菸草業幹擾控煙」,這是5月31日世界第25個無菸日的主題。對於中國的控煙事業來說,這個主題相當貼切。

  然而,自2005年中國加入世衛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簡稱《控煙公約》)以來,控煙形勢並不樂觀,甚至有越控制越嚴峻之勢。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控煙公約》在中國生效的第一年,全國捲菸產量為20218億支,去年,這一數字已上升至24474億支,漲幅為21.05%。

  從數據上看,我國的控煙形勢嚴峻。5月31日前後,多家機構最新發布的「控煙報告」顯示,菸草業至今未顯露「夕陽行業」之態,反而全力謀求發展。

  相關控煙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目前,世衛組織為協助各締約國實現控煙承諾而提出的「逆轉菸草流行六策」,在中國正遭受菸草業的強烈幹擾,很多措施根本無法落實。

  菸草業的幹擾

  「我對中國控煙的未來很憂慮。」6月3日,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簡稱新探健康)副主任吳宜群回到北京,3天前的「世界無菸日」,她受邀前往蘇州做了一場關於控煙的講座。

  「主辦方請我吃了一頓便飯,其間,地方上的人看到省裡來人,二話沒說,立馬從口袋裡掏出一包中華。」吳宜群說。

  此前,她還經歷過另一件尷尬之事。東部沿海一家疾控中心曾迎來一個美國專家團,單位領導很重視,一迎專家進門就一人一包中華,「那些美國專家給煙拍了照,碰到我時還留了一個問題,中國是怎麼宣傳控煙的?」

  在吳宜群看來,控煙之於中國,任重道遠,鬥爭艱難,「中國是全球第77個締約國,政府能夠支持控煙公約,這是非常好的表現,但籤約之後,高層政府的控煙意願不夠強烈,沒有表達。」

  5月24日下午,中國控煙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三家聯合召開「2012年世界無菸日主題報告發布會」,發布了中國菸草業對控煙工作的三種幹擾方式:直接幹擾政策制定,以科學策略欺騙消費者,以及通過促銷贊助營造正面形象。

  報告指出,2011年,菸草業銷售總額達到10111.4億元,實現工商稅利7529億元,上繳財政6001.18億元。相較2010年,三者分別增長31.2%,24.6%和20.3%。

  同時,中國菸草總公司已迅速成長為幾乎「無法撼動」的龐然大物。2010年,其總資產從4年前的5566億元「膨脹」至10095億元,體量接近當時的中國建設銀行。不僅如此,它還是全國最賺錢的公司之一,2010年的盈利高達1177億元,日賺3.2億元,超過了中國銀行。

  「今年受經濟下行影響,國企的利潤降幅超過10%,而菸草業絲毫未受波及,依舊紅火。在其他領域增速放緩之際,菸草業或將是政府獲利的重要來源之一。」一位不願具名的菸草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

  「中央財政對菸草業的依賴性很大,菸草行業中央稅收佔中央稅總額的8.32%,就全國平均而言,地方財政對菸草行業的依賴性較小,但由於菸草行業的地域集中性,某些地區,如雲南、湖南、貴州等地,地方財政對菸草行業的依賴性極高。」5月31日發布的《中國菸草業經濟和財政效益再評估》這樣說。

  而該報告撰稿人、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餘暉進一步指出,菸草業對中國GDP的貢獻不足2%,但對財政稅收的貢獻在8%以上。

  這份「貢獻」或許增強了菸草人的底氣。早在參加世衛組織《控煙公約》談判時,國家菸草專賣局的一位官員就曾指著衛生部官員大罵,「你們要控煙?我告訴你們,這是在賣國,你們是公務員,工資的1/10都是拿我們的錢!」

  控煙界的阻擊

  事實上,早在2000年前後,當中國籌備參與世衛組織《控煙公約》文本討論時,菸草業便發覺危機逼近,「公約的精神是減少菸草供求,而菸草業希望擴大產能,追求商業利益,兩者的矛盾應運而生。」吳宜群說。

  2008年,世衛組織在總結全球控煙實踐與經驗的基礎上,提出6項逆轉菸草流行的系列政策「MPOWER」,包括,監測菸草使用,保護人們免受菸草煙霧危害,提供戒菸幫助,警示菸草危害,確保禁止菸草廣告與促銷以及提高煙稅。

  「目前在中國,這些措施大多受到了菸草業的幹擾,衝突激烈。」中國控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告訴時代周報。她與吳宜群一樣,是「單槍匹馬怒對龐大的菸草業的退休老太太」。

  而論及控煙局勢,兩人不約而同提及3月下旬第十五屆世界菸草或健康大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的發言,「我們的敵人菸草行業已經變換面孔和策略。這匹狼不再披著羊皮,它已張開血盆大口。」

  吳宜群和她領導的新探健康為「阻擊」煙企的幹擾已四處奔走多年。比如,2008年6月,廣西桂林舉行奧運聖火傳遞,第二位火炬手是廣西中煙的一位總經理,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要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融入真龍(一種香菸,編者注)品牌的發展中,繼續傳遞做大做強真龍品牌的激情。」

  看到報導後,吳宜群立即給北京奧組委寫去長信,認為這是變相的菸草廣告,是對奧運精神的褻瀆,但無人理睬。於是,她又馬上求助於世衛組織,此後,在後者的幹預下,類似的文章再未見諸報端。

  吳宜群的「盟友」許桂華團隊亦有成功的記錄。2009年7月,在她的呼籲下,上海世博局退回了煙企對中國館的2億元捐贈;同年10月,也是在她的努力下,第十一屆全運會退還了所有來自煙企的捐款。不過,更多時候,這些控煙人不得不無奈地面對現實。

  譬如,2010年7月,北京捲菸廠與希望工程捐助中心共同舉辦了一項長跑助學活動。這與《控煙公約》的精神相悖,吳宜群於是不斷寫信反對,並準備進行公益訴訟,而結果卻讓她大跌眼鏡。

  「這項活動最後遭到了處罰,因為主辦方豎了幾塊大牌子,上面出現了煙企的名字,這被工商部門認定為未經批准投放菸草廣告。但罰誰呢?最終竟罰了那個製作廣告的公司。」

  最讓吳宜群無奈的是,有記者就此事追問希望工程捐助中心,其答覆稱,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必須拒絕這樣的愛心。

  「在他們眼裡,《控煙公約》被直接無視了。」回憶起這場「勝利」,吳宜群沒有絲毫興奮,甚至有些苦澀。

  「你有政策,我有對策」

  如何才能抵制煙企的幹擾?

  許桂華的意見或許代表了不少控煙人的想法:儘快調整中國的控煙履約機制;儘快實行菸草專賣局與菸草公司的政企分離;儘快出臺符合《控煙公約》要求的國家菸草控制規劃。

  2006年1月,《控煙公約》在中國生效。而6年後,國家層面的控煙規劃仍未出臺,今年兩會,面對質疑,工信部部長苗圩承認「控煙不力」,並坦言「規劃仍在制定之中」。

  而據知情人士對時代周報披露,致使規劃「擱淺」的關鍵之一在於,衛生部堅決要求寫入「警示圖形上煙包」這一條,而與中國菸草總公司「一隊人馬兩塊牌子」的國家菸草專賣局執意不肯。

  事實上,按照規定,《控煙公約》生效3年後,所有捲菸製品的包裝上都應有「宜佔可見部分的50%或以上,但不應少於30%」,並且「輪換使用」,同時能夠「準確說明使用菸草後的有害後果」的健康警語,最好有警示圖片。

  然而,你有政策,我有對策。2006年,國家菸草專賣局組織課題組編寫了《對案及對中國菸草影響對策研究》一書。這成為煙企應對控煙的策略總匯。

  而有關「煙包警語」,該書指出,我國不採取圖片或象形圖警示;警語內容應結合國情,不可採取歐盟、加拿大等地過於偏激的用語;建議警語面積達到30%的底線即可,最好放置在側面;建議輪換周期最低為1年,周期太短不利於企業生產,亦不利於消費者辨別真偽。

  如此的博弈反覆上演,比如菸草廣告。根據《控煙公約》,履約5年後的中國應杜絕所有菸草廣告。「這幾年,每年兩會都有超過30人籤名的提案,要求儘快修訂廣告法第18條,全面禁止菸草廣告。衛生部和工商管理總局亦表示支持,但到了菸草專賣總局卻被擋了回來。他們說,目前的廣告法已足夠完善,不需要修訂。」吳宜群回憶稱。

  目前,國家菸草專賣局的主管單位為工信部,而「控煙履約領導小組」的組長單位也是工信部,成員包括衛生部等8個部委。同時,中國菸草總公司與國家菸草專賣局政企合而為一。

  這一怪象可以從姜成康的三個身份上窺見,目前,他既是中國菸草總公司總經理,又是國家菸草專賣局局長,還是工信部黨組成員。

  「管理菸草生產的部門承擔菸草控制的職能,這是我國控煙最大的障礙之一。當務之急是改換控煙履約機制,把國家菸草專賣局從履約小組中請出去。此外,菸草業的政企分離也很迫切,尤其在控煙的問題上。」國家控煙辦主任楊功煥此前接受時代周報採訪時表示。

  「其實,煙企給政府釋放的信息具有誤導性,似乎這些控煙措施一上,吸菸率馬上就會下來百分之幾十,政府的稅收便將大幅滑坡。其實不然,即便落實目前所有的控煙策略,中國吸菸率的降速也會非常緩慢。因為,第一,在中國,吸菸仍是合法行為;第二,菸草是成癮性產品,我們目前的自主戒菸率只有3%,故而,只有經歷較長期限之後,人群對菸草的需求才會逐漸減少。」

  在吳宜群看來,這段過渡期正好為菸草業實現產業轉型提供了時間,「履約6年半來,沒有控煙計劃,也沒有轉產規劃,這才讓人憂心。」

  而頂層設計的缺失,或許是控煙界最大的擔心之一。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曾建議:「國家領導人應當像關注愛滋病問題一樣關注控煙,希望國務院常務會議也能研究控煙工作。」

  「控煙考慮的不僅是吸菸者和非吸菸者的利益,同時也包括菸農和菸草從業人員的利益。菸草業轉產是控煙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讓菸農轉而種植其他更具經濟收益的農作物,讓菸草從業人員轉而從事其他更具前景的行業,這才是為他們的長遠利益考慮的規劃。」許桂華這樣說。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年控煙喜憂參半 專家歷數菸草業"幹擾手段「
    控煙任務繁重,目前投入與實際需求差距甚遠,人力財力都顯不足。需要建立健全國家菸草控制籌資機制;由八部委組成的『控煙履約』領導協調小組,工作不力。作為領導小組成員的國家菸草專賣局同時就是菸草總公司,而菸草業的經營目標與控煙目標背道而馳,怎麼可能認真控煙。中國控煙存在的許多問題,其源蓋出於菸草業的抵制與阻撓。」吳宜群表示。
  • 工信部同時主管菸草業發展和控煙引質疑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7月在其報告中所提出的擔憂,而在全球超過10億的菸民中,80%是來自於中等和不發達收入國家,其中中國的統計數據尤其值得我們警惕。目前,我們已經是全世界菸民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3億。作為《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締約國,六年來,我國的控煙效果也並不理想。
  • 報告稱中國菸草業偷換概念 「六字訣」阻控煙
    能反就反 一拖再拖 胡攪蠻纏 騙消費者 篡改涵義 消解措施 菸草業被批反控煙有「六字訣」本報訊(記者曾佑忠)我國菸草業在2010年的表現,幾乎是在反對和阻撓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確認的所有控煙措施,反對和阻撓的手法可以用六個字概括
  • 光明網:賣煙者控煙如同抱薪救火
    國家衛生計生委已在北京舉行控煙活動,建議修訂《廣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禁止菸草廣告出現在「全媒體」上。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八年以來,每年的無菸日都是一個輿論盤點日,媒體會對控煙、禁菸的進展進行各個角度的掃描。海量的報導、評論、譴責、呼籲大致都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是呼籲國家相關立法,二是譴責煙企幹擾控煙,三是號召社會普遍抵制,四是批評監管不力。
  • 菸草業自辯:每年利稅近萬億 是國家支柱產業
    中國的控煙者正在為減少一盒煙,為減少個人接觸煙而每天奮鬥,明天的菸草業能否在保持國家利稅不變的情況下,少賣幾包煙?「對全國控煙立法的反對聲音主要的也是來自菸草業。  中國的控煙者正在為減少一盒煙,為減少個人接觸煙而每天奮鬥,明天的菸草業能否在保持國家利稅不變的情況下,少賣幾包煙?  菸草業與健康危害無關?  作為經濟領域舉足輕重的支柱產業,菸草每年上繳的利稅佔財政收入的6%。雖然「吸菸有害健康」已經人盡皆知,但各方對「有害程度」還是存在分歧。
  • 菸草業高利稅背後的代價 每年百萬人死於吸菸
    菸草業高利稅背後的代價 每年百萬人死於吸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9日 04:58 來源:信息時報           [內容速覽]近年來,菸草行業已成為納稅最多的行業,同時據統計,中國是世界上吸菸人口最多的國家
  • 中國控煙成世界反面教材 獲尷尬「菸灰缸獎」
    顧錢江/攝  《菸草控制國際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場外的「死亡鍾」,顯示全球每約6秒鐘就有1人因菸草而死亡,相關死亡人數已超過4000萬人。顧錢江/攝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當中國政府官員在討論控煙這一公共衛生政策時,菸草公司的代表就坐在旁邊。
  • 內地控煙就如一紙空文 菸草助你成才成小學校訓
    昨天,商報記者在鄭州火車站北出站口公交站臺,12:00~12:20的20分鐘內,19人抽菸;紫荊山路與商城路交叉口公交站臺,20分鐘內6人抽菸,旁邊就是等公交的孩子。     而在多家醫院記者看到,每家醫院的門口、衛生間、走廊等地,禁菸標誌都貼得很醒目,不過仍擋不住一些菸民吞雲吐霧。
  • 世界無菸日 | 禁止銷售電子菸是中低收入國家控煙關鍵
    聯合會對銷售禁令的支持基於其今天發布的新的立場聲明文件,『禁止銷售是最好的選擇:為何禁售電子菸和加熱菸草製品(HTPs)是中低收入國家控煙的關鍵』 。該文件的發布是基於今年世界無菸日主題聚焦於新一代青少年成為菸草業捲菸和新型菸草製品的銷售目標這一問題,同時也因為目前中低收入國家的衛生系統由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又承受了進一步的壓力。
  • 科學網—鍾南山院士訪談:我的控煙理想
    肝功能很好,心臟很好,肌肉也很好,就是肺部有點小問題,但沒有任何不良病變。這些問題都是多年吸菸造成的。不要讓它成為你的瓶頸。」 「袁老,你千萬不要再抽菸了。」那天,這句話他足足重複了4次。 在中華醫學會第九屆全國呼吸病學術年會上,他面對在場的千名醫生,倡議醫生帶頭控煙,並親自折斷一根近一米長、具有象徵意義的香菸。
  • 美媒:社交媒體就是21世紀的菸草業嗎?
    社交媒體讓人成癮(圖片來自美國《福布斯》英文網站)市場觀察網站援引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執行長雪莉·克拉默的話說:「社交媒體被稱作比菸酒更讓人上癮的東西。現在談到年輕人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不可能再忽視社交媒體。
  • 抽菸威脅國民健康,該如何有效控煙?電子菸、細煙真沒危害?
    數據顯示,我國菸民平均一年要抽掉400盒香菸,龐大的菸民群體更是為菸草行業貢獻了巨額利潤,去年一年,菸草業僅上繳的工商稅額就超過了1萬億。就算每年為國家貢獻了巨額的稅收,控煙運動也在近年來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因為菸草已經對我國國民的整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
  • 31名控煙專家聯名呼籲:用「禁菸」代替「控煙」
    今天(11月27日),中國控煙協會召開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徵求意見專家座談會,來自公共衛生、醫學、法律、高校、控煙屆的專家學者及媒體匯聚,就"草案二次審議稿"展開討論,並就公共場所控煙部分提出了修改建議。
  • 設置吸菸區和禁菸區 白雲賓館白雲軒控煙過關
    10月14日,全市12個區(縣級市)同時開展控煙聯合督導行動,共檢查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餐飲業、商場、星級賓館169個,其中有27個被下達整改通知,49個被口頭責令整改。據市愛衛辦有關人員介紹,這次聯合執法行動之後,市愛衛辦將重點轉向督導15個部門和單位依法實施常態化控煙管理,但仍會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組織聯合執法行動。
  • 中國控煙協會舉辦發布會呼籲全國認真落實兩辦禁菸令
    全國認真落實兩辦禁菸令和北京市制定完全符合《公約》要求的公共場所禁菸法規  中國控煙協會於日前舉辦發布會,發布了控煙協會在兩辦通知發布後據檢索媒體報導,貴州、河南、浙江、北京等11個省,以及南昌、大連、昆明、深圳等13個城市,兩會均提出明確要求:要把「兩會」開成「無煙兩會」,成為領導幹部在兩會期間帶頭執行兩辦精神,在公共場所不吸菸、不敬煙、不作菸草廣告的典範,開領導幹部帶頭控煙的先河。
  • 【控煙筆記】莘莘學子齊參與,從我做起來控煙
    李華為宣傳菸草煙霧的危害,保障市民的身體健康,創造良好的辦公環境,同時進一步推動民眾自覺控煙工作,朝陽控煙志願者分隊聯合物業人員及轄區城管在三裡屯SOHO大廈開展了控煙宣傳及巡查活動。本次控煙活動提高了民眾對菸草危害健康的認識,增強了人們參與控煙的思想自覺,為牢固樹立控煙理念,養成健康行為習慣,提高公民的衛生意識和自我保健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 國內電子菸市場的式微,是控煙的成功嗎?
    與其他公共衛生問題相比,菸草控制的特殊性在於,不僅要與尼古丁成癮搏鬥,還要抵擋來自菸草商的營銷手段等無形推力。在禁止菸草廣告、限制向未成年人售賣、煙盒廣告等手段被世界衛生組織以《菸草控制框架公約》 ( FCTC )明確之後的十多年後,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控煙問題上均取得了成效。
  • 專家解析控煙形勢:控煙源於功德成於法治
    「來網吧玩就是為了放鬆,抽根煙提提神也可以理解吧?再說了,好多人都抽菸,就沒人說什麼了。」  探訪中,有的網管也會對吸菸的網友進行提醒,但第一時間見到效果者並不多見。這些網管坦言,按照相關規定,網吧為禁菸區域,一般網吧經營者都會在明顯區域內貼禁菸標識,「看到有人抽菸,我們只能提醒兩句,但顧客非要抽我們也沒辦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