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迷路了,孩子你不要害怕,因為有星星和大人

2020-12-08 作家谷潘教寫作

《暗夜的星》/金子美玲

暗夜裡迷路的小孩/是顆小星星。/那個小孩/是個女孩兒吧。

像我一樣/孤單一人,/那個小孩/是個女孩兒吧。

同學們好!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們要特別關注這幾個詞::暗夜,迷路,星星,孤單,女孩。這些都是客觀物象,在詩歌裡,它們被稱為意象。意象往往是一些畫面、人物(包括事物),經過作者的創造,被賦予了獨特的情感,而傳遞出某種情緒,某種意思,某種含義。

那麼這幾個詞語,它被作者賦予了什麼樣的情感,向我們傳達出什麼意思呢?暗夜,直接的意思是黑夜,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夜晚的背景。我們小孩子晚上一個人在家都會害怕,更何況是在野外了。而詩歌第一句,暗夜裡迷路,其實指的是在野外。在黑夜,迷路,還是個小孩,這就更可怕了。我記得有一次讀這首詩,有個同學讀第一句,就帶著哭腔了。好在第二句,是顆星星。星星這個意象,給人的是一種明亮,一種希望,讓讀者的情緒有了一點穩定。但第三句,又進一步說,那個小孩是個女孩。女孩子都是膽小的。女孩這個意象,讓我們的心,不由得又抽緊了。

一個女孩兒,在黑夜裡迷路,該有多麼的無助。但這個女孩兒這時還是第三者,讀者好像是在遠處看著她,對她的情緒的體會,是跟自己無關的。詩歌的第二節,突然就拉近了這個距離:像我一樣,孤單一人,是個女孩。這個我,既是作者,也是讀者。於是,詩人將這種孤獨、無助的情緒,成功地感染到讀者的心中,引發了共鳴。

金子美玲的童詩童謠,都有這種感染讀者的技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她的詩,在傳達孤獨、無助、委屈等情緒的同時,總不忘給讀者傳達一種明亮和希望,這就是詩中出現的星星這個意象。暗夜裡,抬頭見到星星,人們的心裡就有了希望。而小孩這個意象,也跟星星一樣,是充滿著樂觀和積極的。

詩歌我們就欣賞到這裡。再來讀一遍《暗夜的星》,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吧!

今天的寫作練習,就根據這首詩提供給我們的幾個客觀物象來寫一篇作文。你可以選取暗夜、星星、迷路、孤單、小孩這幾個詞中的任何一個為關鍵詞,也可以選取多個,來寫一篇作文。題目可以為《可怕的夜晚我不怕》《**迷路了》《夜晚的星星》,也可以自己取。等你們寫好了,再來看我下面給大家分享的陳柯名同學的作文《小明他們迷路了》,然後再去修改你自己的作文。

星期天的早上,陽光燦爛。小明和小夥伴正在開心地玩著老鷹捉小雞的遊戲。跑著跑著跑到了一片森林裡,他們迷路了,在森林裡待了好幾個小時。 突然,他們看見遠處有一個大人,小明和小夥伴們就向那個大人的方向跑去。走近一看,那個大人身穿緊身衣,戴著一副墨鏡,頭上戴著一頂藍色的帽子。那個大人神神秘秘地說:「你們跟著我走。」於是小明和小夥伴們膽戰心驚地跟著那個陌生的大人走。走著走著,他們回到了熟悉並充滿著歡聲笑語的城市。 和大人告別後,他們幾個給那個大人取了一個外號「神秘男」,就一起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篇作文最突出的地方是他寫得波浪起伏:因迷路擔憂,看見大人出現,不免一喜,但這個大人的打扮貌似壞人,又讓人的心揪得緊緊,膽戰心驚了一路,終於回到熟悉的城市……文章出自一個二年級學生之手,完全是天然淳樸,生動活潑,富有童趣,讓人忍俊不禁。

相關焦點

  • 錦衣之下第16集:如果你心裡有光,你就不會迷路
    當我趕上一齣好戲時,儘管我總是渴望變得更好,但我真的認為最好不要結束它。一部話劇,是人生中歡樂、憤怒、悲傷、生死離別結構的幾十集情節向你展示。如果沒品有好的品味,這齣戲就結束了。雖然《錦衣之下》整部劇時間的跨度不長,但對於人生角色來說,它也足夠長。
  • 如果孩子突然害怕洗澡,你可以試試這樣做
    如果你家裡有小baby不愛洗澡,一洗澡就開始哭鬧,那麼請暫時放棄嘗試讓孩子進入浴缸的想法。一歲以上的baby,已經成長到可以擁有自己的想法和想要的東西,我們不知道是什麼讓他害怕離開曾經喜愛過的浴缸,但是當孩子產生恐懼時,接受恐懼就至關重要,雖然有時候,孩子的恐懼在大人看來這似乎不合理。
  • 小女孩乘公交車迷路,62路公交司機耐心安慰:不要害怕,我送你回家
    揚子晚報網12月10日訊(通訊員 馬悅 記者 徐媛園)12月4日下午,南京一名10歲左右的小女孩獨自乘車迷了路,自己也記不清父母的手機號碼,所幸62路駕駛員史春芳親自開公交車將孩子送回了家。
  • 大人眼裡不值一提,孩子卻「害怕」的6樣東西,比恐怖片還嚇人
    在每個年齡成長階段裡都會有恐懼的東西,像是小寶寶就會對某類東西感到恐懼,而大人們卻並不感覺可怕。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家長們要提前了解讓小寶寶感到害怕的東西,及時幫助寶寶消除恐懼,別讓孩子的成長中留下不好的陰影。
  • 小孩迷路找警察:「你是警察叔叔嗎?我害怕」
    這是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一句話,誰想這句話果真幫助了一個迷路的小男孩。8月6日上午10時,揚中市公安局新壩派出所接到轄區內一家銀行工作人員報警,稱營業大廳內有一名迷路小男孩,一直在說要找警察叔叔。民警為了保證小男孩的安全,先將孩子帶回派出所。安頓好孩子後,民警立即走訪周圍商鋪、居民社區,並在朋友圈發布了孩子的信息,很多熱心群眾幫忙轉發尋找男孩父母。同時,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的民警也在調取相關監控希望能找到線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當天下午2時左右,民警成功找到了小男孩的父親。
  • 寶寶見狗就大哭,如果你的孩子害怕動物,這個好建議會有幫助
    孩子對貓狗的害怕其實並不罕見,有很多家庭的父母都表示孩子從小就是很害怕動物,其實這往往是因為孩子經歷了什麼讓他害怕的事情,家長們應該找到讓孩子抓狂的原因。,比如家長會恐嚇孩子,讓狗咬你或是讓狗撲你,這樣孩子對於狗就有了負面的印象。
  • 「你爸媽不要你了!」中國式逗娃:大人在笑,孩子在哭
    無論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還是現在的孩子,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或者是作為父母本身,也曾經會用一些自認為好玩的方式去逗孩子。一些親戚朋友最經常逗孩子的一種方式就是「你爸媽不要你了,看你怎麼辦?」,說這句話的時候往往都是帶著一些看熱鬧的心態,想要看看孩子是怎樣的反映的。
  • 《小王子》:請不要遺忘你的星星和玫瑰花
    電影中小女孩在媽媽制定的人生計劃下「科學」地生活學習,努力成長為一個出色的人,但是在這樣的生活下她連交朋友都需要排到明年暑假,生日禮物也要和課程相結合。大人們用著成熟的的眼光看待世界,卻不小心忘記了孩子還只是孩子。人生無法掐著秒表一步步前進,有時候會遲到有時候會超時。
  • 勵志文案:月亮不會因為你在黑夜裡迷路,而施捨發亮
    星星充滿了感情,像頑皮的孩子,在稚氣、執著地注視著人間,仿佛用那明亮的眸子講述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月亮不會因為你在黑夜裡迷路,而施捨發亮。The moon will not shine because you get lost in the night.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
  • 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並沒有保護孩子,還可能害了孩子
    身為父母總是免不了擔心、害怕。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性侵,害怕自己的孩子被誘拐,害怕自己的孩子出事。正因為這些擔心,害怕讓我不得不思考,該怎麼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才能讓孩子不受傷害。說到孩子的安全教育,從小父母跟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作為安全教育的這句話到底對不對呢?到底能不能保護孩子呢?
  • 不要害怕失敗,因為你本來就一無所有
    我們總是害怕失敗而顫顫巍巍的不敢往前走。面對未來也是迷茫的不知所措。我想問你,你在害怕什麼?一無所有的你害怕失去什麼,幾沒錢,也沒感情。所以你什麼都不要怕,勇敢往前走。不要害怕。其實年輕人就應該把年輕作為自己拼搏的資本。因為年輕的你真的是拼搏未來的好機會。
  • 當孩子說「我害怕」時,比起「不要怕」更好的做法是……
    可是,當你說「不要怕」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句話真的能讓孩子不再害怕嗎?有一天,當軒軒被一隻蟑螂嚇哭後,表嫂忍不住說:「蟑螂有什麼好怕的?像你這麼膽小,長大了可怎麼辦?」沒想到這句話讓小軒軒一下子就情緒崩潰了。他委屈地哭喊道:「你每次都說不要怕,你以為你這樣說了我就不害怕了嗎?我就是害怕啊!我怕那些蟲蟲鑽到我耳朵裡,鼻子裡,嘴巴裡可怎麼辦啊?你們大人跑得快,蟲蟲也不敢欺負你們,你們當然不害怕。
  • 孩子膽小,總說害怕,不要盲目鼓勵孩子去勇敢,根源在家長身上
    對於小孩子而言,其實大人也是一樣,所有未知的情緒,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都會「害怕」,如果長期找不到根源,害怕就會演變成為恐懼,並很有可能伴隨一生。「害怕」是應該被接受的很多孩子不是天生膽小,這都是被我們大人冠上的標籤,在你的孩子看到蟲子會尖叫,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被你一次又一次的呵斥後,你是不是會這樣介紹孩子:「啊,我家孩子有點膽小」孩子在黑暗的房間睡不著,只是想得到父母的安慰與撫摸,可是只會被家長呵斥,並指責孩子大驚小怪,不但不去引導還呵斥,孩子自然會認為黑暗很可怕
  • 「你不要死」「我會死」,孩子愛說「死」,大人該怎麼做
    有次,我們一家三口過馬路。孩子緊緊抓住我們倆大人的手向後拉,一邊拉一邊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撞死。」過了馬路,孩子爸說:「咱們順路去超市拿牛奶。」孩子說:「不要,我怕爸爸媽媽累死!」聽得我們兩個人哭笑不得。明知道孩子是好心,可聽著他的話,怎麼那麼彆扭呢?
  • "你爸媽不要你了",這種方式"逗"孩子,大人在笑,孩子在哭
    大人們就利用這個點來逗孩子,說:&34;那個孩子聽了,低著頭哭了。大人們則在那裡哈哈大笑,你一句我一句沒完沒了的說著。他們就覺得這是玩笑,這樣逗孩子很有意思。這樣的事情小區裡很多見,經常有孩子因為這個被搞哭………之後有人問我兒子:你想不想讓你媽媽要個弟弟妹妹。
  • 《小王子》:講給大人聽的童話,你懂了這3個道理,孩子終身受益
    孩子的世界,有你想像不到的奇幻故事是從一個飛行員小時候畫的一幅蟒蛇消化大象的圖畫開始的,當他把這幅傑作拿給大人們看時,他們的回答是:「一頂帽子有什麼好害怕的呢?」為了讓大人們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作品,小飛行員只好又重新畫了一張畫,這次他把大蟒蛇肚子裡的情況畫了出來。
  • 如果自己家小孩害怕夜晚怎麼辦?這款遊戲讓您的孩子不害怕
    對於黑暗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童年陰影。小時不怕的蛤蟆、毛毛蟲、蚯蚓,甚至於摔死青蛙剝皮後用蛙腿釣龍蝦。而反觀現在長大後的我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蟑螂在腳下。小時不怕的現在反而害怕了;而小時害怕的事物反而不怕了。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戰勝黑暗呢?
  • 如果孩子被欺負,70%的大人都會這麼做
    當下,時有報導校園被欺負、被打、被欺凌的新聞,面對這種情況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相信好多的家長父母都認為孩子應該打回去,但也有一些家長認為,如果一直的去鼓勵孩子打回去,會讓孩子產生暴力、恃強凌弱的心理。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既能夠讓孩子的委屈得到及時的化解,又能夠避免用簡單的「武力」來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不能給孩子樹立「以牙還牙」的思想認識和習慣。
  • 福建一年級男孩送妹妹上學迷路,道出原因讓人心疼:害怕父母吵架
    12月7日,福建南安,一名熱心群眾撿到一對迷路的小兄妹,民警詢問下得知,兩人是在上學路上迷了路,男孩道出父母未送上學的原因時讓人心疼。原來是當天早上父母因送娃上學的問題起了爭執,孩子因未趕上爸爸規定的時間,爸爸便走了,留給媽媽送,而身為哥哥的男孩害怕父母再爭吵,便自己帶妹妹去上了學。
  • 你是不是因為孩子自主吃飯有殘渣而餵食呢?
    &34;,「別別別,我來幫你」,「不是這樣弄啊,我來」,「別別別」「不要不要不要」……在每個有寶寶的家庭裡,我相信聽到最多的就是這些話,大人們總是用大人的思維去評估孩子的能力,認為孩子不該做什麼,去介入孩子的行動,打擊孩子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