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17天,元兇竟是南方人家裡常見的這種蟲!衣服千萬別被它沾上

2021-02-17 都市現場

來源 | 廣州日報(guangzhoudaily )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高龍

廣州日報為都市現場長期合作媒體  已獲得授權

 

今年55歲的陳阿姨在清遠鄉下務農,平素身體都很好,也沒有什麼基礎病。剛開始發病時陳阿姨只是咳嗽咳痰,慢慢地開始全身發熱。 

在為陳阿姨進行CT檢查後,結果顯示「1.雙肺下葉後基底段實變,考慮感染性病變,左肺下葉膿腫形成 2.左肺下葉前基底段肺大皰。」 

為了儘快明確致病菌,醫生又為陳阿姨進一步做了支氣管鏡檢查,鏡下於左肺下葉局部肺泡灌洗,肺泡灌洗液檢查結果提示,陳阿姨肺部超鞭毛蟲感染,同時合併細菌感染,麴黴菌感染。

直到這時,醫生們才發現,原來陳阿姨肺炎的致病因素是超鞭毛蟲感染。專家提醒,肺炎長期不好應注意是否由寄生蟲引發。

 

 超鞭毛蟲屬於原生動物門,鞭毛蟲綱,動鞭亞綱,在人體內比較少見,是白蟻、蠊及一些以木質為食的昆蟲消化道內共生的鞭毛蟲,如寄生在白蟻腸道中的披髮蟲、寄生於蠊腸道內的纓滴蟲。  這種肺炎的傳播途徑可能為蟑螂排出的糞便汙染食物及衣物,經咽部異常途徑吸入呼吸道,或吸入含有超鞭毛蟲的粉塵致病,繼而引發呼吸道炎症。

一旦發病,感染者會出現咳嗽伴膿痰、畏寒發熱、胸悶氣短等症狀。 

  

蟑螂帶來的衛生問題不容忽視,2017年,揭陽市民黃女士的女兒突然腹痛腹瀉,而且還發燒了,到醫院檢查得知患了急性腸胃炎。黃女士懷疑女兒是吃了有蟑螂屎的米粥而引起腹痛。   

 


說起這南方的蟑螂

一言難盡啊

不僅個子大

還會飛過來

一定要滅蟑螂

點下拇指

一個才兩分錢

靠你們了


相關焦點

  • 女子發燒17天,元兇竟是這種家中常見蟲子?醫生提醒:衣服別被它沾上
    說到肺炎大多屬於常見病抗感染治療就可以治癒但有的肺炎
  • 她發燒17天,他肺裡長「雪花」,兇手竟是它!
    秋風起,天漸涼,除了提防冷空氣的拜訪外,還有這個需要注意——女子肺炎發燒17天不退「兇手」竟是它廣東清遠的陳阿姨今年55歲,平日身體很好,不久前卻因發燒、咳嗽帶痰被診斷為肺炎。
  • 元兇竟是常見的玩具!
    元兇竟是常見的玩具!3歲女童不慎將異物塞進鼻孔,呼吸不暢小臉憋得通紅,元兇竟然是這種常見的小玩具……今日,小編從交警部門了解到這起發生在城陽的突發事件,幸虧交警及時開道送醫,女童脫離危險。事後女童家長回憶,事發當日下午,其女兒自己在家裡玩橡皮泥,出於好奇把橡皮泥揉成球塞進鼻孔。孩子才3歲,鼻孔太小,當她自己想要取出來的時候,卻越摳越緊。看到女兒呼吸不暢,夫妻倆慌了手腳,趕緊開車載著女兒從惜福鎮街道趕往城陽人民醫院治療,當車駛至城陽正陽中路與寧城路口時遭遇堵車,於是報警求助。
  • 這種蟲又來了!十幾個月的孩子幾乎毀容 河南人千萬別拍死它
    有一種蟲子,長著一對翅膀,體型不大,外形酷像螞蟻,喜歡出現在夏天的傍晚或者雨前,飛入亮著燈光的尋常百姓家,以至於很多人就以為它是螞蟻,其實不然,它的學名,叫隱翅蟲,還上過中央電視臺。孩子的媽媽說:「前些天就出現了紅印子,當時孩子還好,沒什麼感覺,沒想到過了兩天越來越嚴重,還開始出現紅腫的情況。」孩子到底怎麼了?
  • 寶寶發燒 千萬別捂
    寶寶發燒 千萬別捂 2019-07-03 14:02:58千萬別捂  反而應把寶寶胸口的衣服稍微解開一些,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通風換氣,給孩子補充水分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發燒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症狀,然而,很多家長在面對寶寶發燒時,總擔心會燒壞孩子腦子,處理起來免不了手忙腳亂,陷入不少誤區。
  • 孩子眼皮被這種蟲扎了,寶媽朋友圈求救,遇到這種蟲子千萬不能打
    用不用帶他上醫院去看看呀?看到這條朋友圈,我挺為這位寶媽的孩子著急的,既然媽媽知道是隱翅蟲,那麼及時送去醫院看看,那是真有必要的。這種蟲毒性非常強,它的可怕在於,只要沾上它的毒液,毒液到哪裡,皮膚就會爛到哪裡。
  • 醫生:這種病毒有人傳人...
    如果碰到了不明飛蟲的叮咬,可千萬別圖一時爽快用手拍打,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一隻小蟲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悲慘體驗。 安吉63歲的洪師傅(化名)前段時間就遭了殃,持續發燒的他被確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經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全力救治才有驚無險地撿回一條命。讓他遭罪的竟是小小一隻蜱蟲。
  • 衣服沾上汙漬後,第1時間怎麼辦?
    衣服沾上汙漬怎麼做?衣物不小心粘上汙漬後,千萬不要將其扔在一邊置之不理,悶熱的衣櫥、暴露在陽光或強烈的燈光下,都會讓汙漬變得更加牢固。可以蘸溼衣服的裡側如拷邊內側,用吸水紙去試驗一下這樣去漬是否會褪色。3、千萬別去搓揉衣物,尤其是在企圖去除真絲上的汙漬時。可以用幹毛巾或紙巾去吸收滲出的汙漬,這樣就有助於去除汙漬而不會讓汙漬擴散,也會防止損壞織物纖維。
  • 這樣的東西千萬別碰,尤其是在廣西,好奇心會讓你痛不欲生!
    夏天來了,又到了昆蟲活躍的季節,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原先離我們很遠的一些問題也慢慢向我們襲來,比如下面這種顏色鮮亮的小豆豆,你不會知道它竟是
  • 真相竟是……
    就是這種蜱蟲大家別看它的名字有「蟲」字,其實它不是昆蟲,而是蜘蛛的親戚,是有八條腿的蛛形綱動物隱翅蟲並不叮咬人,但是其體內的強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膚上,有腐蝕作用,會導致皮膚疼痛灼癢和片狀的白斑或水皰,甚至潰爛。因此,如果遇到隱翅蟲停留皮膚時,不要用手直接拍打,應吹氣將它趕走。如果被隱翅蟲傷了,立馬用大量清水衝洗,能起到稀釋毒液的作用,從而減少皮膚的灼傷感。
  • 福州男童咳嗽發燒20多天!元兇竟然是……
    【福州男童咳嗽發燒20多天!元兇竟然是……】3歲男孩小天(化名)咳嗽發燒20多天不見好。近日,他來到福州兒童醫院治療。醫生從他的支氣管裡取出潛伏的「元兇」——竟然是半粒花生米!福州晚報記者從福州兒童醫院獲悉,在支氣管鏡下,用介入冷凍治療手術給幼兒取異物,這在福州尚屬首例!
  • 夏天,這種蟲卵經常附在晾乾的衣服上,一不小心穿上會讓你痛不欲生!尤其在橫縣
    微橫縣信搜索ID☞:gxsygg-hx關注微橫縣,關注橫縣365天,《橫縣商域信息報》廣告刊登熱線:0771-7225633 廣告報紙QQ:1422640633 廣告製作QQ:1966579148夏天來了又到了昆蟲活躍的季節很多人洗完衣服都會放到外頭晾曬或者在樹下乘涼熟不知這樣卻很容易遭到蟲類的侵襲或者可能沾上蟲卵!
  • 這種農村常見的蟲子,人類對它的恐懼深入骨髓,千萬別碰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的,就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蟲子。這種蟲子顏色鮮豔,頭上還長著角,看上去甚至有點惹人喜歡,但亮麗的外表,依然不能隱藏它帶給人類的恐怖。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一個道理,在自然界中,顏色越鮮豔的東西,往往就越危險。這種蟲子就是一個例證,我們一般叫它「洋辣子」。
  • 沾上奶漬、口水、果汁,BB衣服怎麼清洗?
    小孩子的衣服是最容易髒的了,稍不注意,就會沾上各種汙漬,清洗起來讓寶媽們很是頭疼。1.果汁衣服上沾到果汁,是最難清洗的。3.奶漬寶寶溢奶、吐奶或者不慎把奶液沾到衣服上時,要先用冷水清洗一遍,然後再用肥皂搓洗,然後用清水漂洗乾淨。4.汗漬汗漬是一種常見汙漬,清洗汗漬方法很簡單:在40℃的溫水中加入適當洗衣液,浸泡15分鐘後搓洗。
  • 寶寶感冒發燒超過3天,千萬要當心這種情況
    這時候家長可要留意了,有可能是寶寶除了最開始的病毒感染,又發生了其他感染,醫學上把這種情況叫做「繼發感染」。這些病菌可不是好惹的,一衝上來就把寶寶折騰得各種難受,發燒、鼻涕、咳嗽、耳朵痛等,萬一處理不及時,還會出現聽力受損等嚴重併發症,爸媽看著多心疼。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使用抗生素來治療。怎麼知道確實是發生了繼發感染?
  • 男子常發燒,竟從大腦取出30多條寄生蟲!醫生:這種肉別吃!
    中年男總是「昏迷不醒」竟是大腦裡進了活蟲貴州46歲的吳先生半年前發現自己時常頭暈、發燒,但時好時壞的發作並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直到最近經常出現頻繁嘔吐、「昏迷不醒」的症狀後,家人才著急送往醫院。楊明醫生口中的小球球正是造成梗阻的罪魁禍首——臨床上罕見的腦囊蟲病。從吳先生大腦裡取出的活蟲「取出的囊尾蚴甚至還在不停地蠕動。」
  • 寶寶容易感冒發燒,但這3種退燒藥千萬別用,對寶寶有傷害!
    但很多家長看寶寶一直發燒,哭鬧,有時候心疼,看到家裡還存有一些大人用的退燒藥,那麼就會隨意給寶寶用藥,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新手爸媽,因為沒有經驗就容易犯這樣的毛病,當然蘿爸無法一一告訴大家什麼藥能用,什麼藥不能用,但是至少以下這3種退燒藥千萬別給寶寶用,用了反而容易傷害寶寶。
  • 在茂名,這種蟲卵若附在衣服上, 一不小心穿上會讓你痛不欲生!
    或者在樹下乘涼熟不知這樣卻很容易遭到蟲類的侵襲或者可能沾上蟲卵朋友曬衣服在室外有次發現衣服上粘附著奇怪的小豆豆沒想幾天後竟然孵化了變為成蟲,非常噁心這種橙色蟲子叫荔枝椿象>如果以後發現衣服上粘附上類似的東西要立刻處理掉
  • 被蟲咬了一口,十堰女子竟然...遇到這種蟲千萬別拍!
    (網絡圖,與本文無關)王女士在我市一家企業上班,平時住在單位宿舍裡。8月18日晚上,她在宿舍休息,突然感覺胳膊上一陣刺痛。仔細一看,她發現一隻跟螞蟻差不多大的蟲子趴在自己胳膊上。「感覺跟蚊子咬差不多,我沒太在意。」王女士說,但接下來的事情,出乎她的意料。
  • 廁所常見這種小飛蟲 專家:別拍!
    不少人在上廁所時,都會看到一種會飛且身體上有毛的小飛蟲,樣子看起來就像是很小的飛蛾,時常趴在牆壁上,甚至是男性的小便器內。有些人見到這種飛蟲來回飛竄就會嫌棄的拍打。但有專家表示,大家千萬別這麼做,因為會讓散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