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病已的太爺是漢武帝,他爺爺是戾太子劉據,那麼他父親是誰

2021-03-05 佩珍說世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佩珍說世界」,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可能在歷史上這個人的存在感實在是太低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這位神秘仁兄周圍都是一些什麼人。首先他的名字叫做劉進,沒有任何名氣。但是他的爺爺就是名震天下的漢武大帝,這可是了不得事情。漢武帝對中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他打擊匈奴的手段和決心使得大漢族有了自立於天地間的底氣。他的父親也是個人物,就是戾太子劉據。為什麼說他是戾太子呢?主要是因為他是太子,可是沒有順利登基做皇帝。

在漢武帝晚年的時候,發生了巫蠱之案,劉據就成了這一場災難的犧牲品。他主動發起了反抗,可惜哪裡是漢武帝的對手呢?最終全家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劉進的兒子劉詢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從牢獄之中走出來,長到十八歲以後,居然登基做了皇帝。這是誰都想不到的事情,更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是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漢宣帝時期,是大漢朝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因為他出生平民,所以他對老百姓十分關心,而且沒有殺戮之心。就算是霍光弄權,最終也沒有被他報復。

這麼多著名的人物圍繞在他身邊,我們這位皇太孫劉進就顯得有些尷尬了。其實劉進這個人應該也是比較正直的一個人。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他是劉據的長子,按照道理來說,劉據做了皇帝以後,他便是太子了。但是我們了解到的是,他只有一位妻子,名字叫做王翁須,兩個人十分恩愛,並且生下了唯一的兒子劉詢。在巫蠱之禍爆發後,劉進的家人都勸他們離開長安,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們的兒子尚在襁褓之中,他需要想辦法先將兒子安頓好了再說。可惜時間來不及了,漢武帝並沒有下令誅殺劉進全家,這一切都是在混亂之中發生的。

在混亂中,那些為非作歹的傢伙趁著巫蠱之禍的戰火,、闖入了劉進家中,殺光了劉進全家,好在他唯一的兒子活了下來。後來漢武帝知道了這件事,心痛的很,不過他不能認錯,只好將自己的重孫子,也就是劉進的兒子劉詢關進了大牢。十八年以後,劉詢登基做了皇帝,這才重新為自己的父親立廟。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了,為什麼劉進這麼不出名呢?因為漢宣帝劉詢並沒有追封劉進為皇帝,甚至連他的爺爺劉據都沒有被追封為皇帝。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知道漢宣帝是以孝治理天下的,他的諡號中就有一個孝字,所以沒有理由不追封自己的爺爺和老爸,主要是因為當時那幫大臣都還是漢武帝遺留下來的老臣居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霍光了。他不希望有人立刻反對漢武帝,如果追封了劉進,那麼就是明擺了告訴大家,漢武帝做錯了,這是不可饒恕的事情。霍光是受過漢武帝很大恩情的人,他當然不希望這種使其能夠發生,所以劉詢雖然登基了,可是手裡沒有權力,只有在隱忍中承認了這個事實。後來他掌權後,便按照天子的禮儀為自己的父親建立了宗廟,不過依舊沒有追封為皇帝。這或許就是漢宣帝特別的地方吧。

內容素材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既然悔悟戾太子之死,為什麼不給其平反,厚待戾太子後人
    倘若不是丙吉,戾太子之孫宣帝劉詢早已被殺,要知道這是在漢武帝悔悟殺太子之後三年。一、巫蠱之禍的深層次分析漢武帝曾因太子劉據「性仁恕溫謹」,「材能少,不類己」,而動過改換繼嗣的念頭。後來他放棄了這一念頭,主要是考慮到身後需要一個「守文之主」。
  • 漢武帝殺江充全家,是為了報復他陷害太子嗎?漢武帝另有用意
    江充充分利用這一點,挑撥漢武帝和太子劉據之間的關係,造成漢武帝對劉據的不信任,以及劉據害怕被誅殺而造反的事實。而江充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和太子劉據是有矛盾的。如果漢武帝去世,劉據當了皇帝,那麼江充肯定會受到打擊,小命能不能保住,都很難說。
  • 劉據如果不自殺,會不會還有繼位的希望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不會,劉據造反是實據,板上釘釘的事情,天家無情,漢武帝一代英主絕對不會允許有人造反。自己兒子尤其不行,劉據即便不自殺,漢武帝也得賜死劉據。即便漢武帝知道自己錯了也得處死太子,然後再找替身鬼,而事後漢武帝就是這麼幹的,退一萬步說,即便漢武帝不殺劉據,劉據也是罷黜。肯定也當不了皇帝。
  • 「巫蠱之禍」後的天子之怒,是漢武帝的真情流露,還是欲蓋彌彰?
    江充之前得罪過太子,怕太子繼位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指使人誣陷太子,聲稱從太子宮內搜到的木人最多。這時候,漢武帝在甘泉宮中,由於江充等人逼迫緊急,太子百口莫辨又見不到漢武帝,驚恐之下就聽從少傅石德的建議,無奈起兵誅殺江充等人。江充的同黨蘇文逃到甘泉宮,向漢武帝聲稱太子帶兵謀反,漢武帝派使臣招太子劉據前來。
  • 漢宣帝曾評價兒子:「亂我家者太子也」,但為何還要傳位給他?
    這還得跟漢武帝有關,當年巫蠱之禍發生,漢武帝派他的寵臣去辦理此事,這個寵臣當時多有不法,幹了好多壞事,被太子劉據抓起來罵了一頓,因此跟太子不是很過得去。借這個機會,寵臣整了太子一頓,太子害怕,於是起兵誅殺他。
  • 王政君的丈夫和漢武帝是什麼關係?
    從《漢武大帝》這部經典電視劇中人們知道了漢武帝年間的那場悽慘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兵敗自殺,而從《烏龍闖情關》中很多人又知道了漢武帝的曾孫,也就是劉據的孫子劉病已從那場禍亂中僥倖活了下來。活下來的劉病已在民間長大,深知民間疾苦和漢朝的問題,所以他在即位後積極發展生產,穩定政局,從而形成「孝宣之治」。
  • 太子成為高危職業?漢武帝,唐太宗,康熙為什麼都喜歡廢太子?
    因母親失寵被廢的太子 首先,說一下漢武帝所確立的太子,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就是因為母親失寵,所以才會被廢。在漢武帝這裡,他廢除太子的行為與後宮女人的地位之爭有很大的關係。
  • 漢武帝是怎麼確定劉病已真的是自己的親曾孫?
    巫蠱案發生的時候,劉病已已經出生,只是倖存下來,他的父親史皇孫劉進夫婦在巫蠱案中遇害,但並不是因為太子劉據謀反連坐被殺,所以劉病已也並非悄悄留下,《漢書·宣帝紀》:「曾孫雖在襁緥,猶坐收系郡邸獄。」而負責查處太子謀反案的廷尉監丙吉十分同情太子一家,對劉病已也很照顧,讓小小年紀的劉病已倖存了下來。題主的問題潛臺詞在於如果在此過程中有人冒充,也查無可查。劉病已的身份就容易產生疑問。
  • 漢武帝晚年荒唐,此事表現最明顯
    年邁的漢武帝很清楚事態的嚴重性,他意識到自己的政策必須做出調整了。不過,另一方面他也擔心:民生凋敝如此,上至官僚,下至百姓,他們會怎麼看我?一定有人在暗地裡戳我的脊梁骨,盼我早死吧?比如,太子劉據。2公元前128年,29歲的漢武帝終於等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劉據。漢武帝欣喜異常,又是命大臣寫賦,又是修建婚育之神高禖之祠,舉國歡慶。劉據出生後,他的生母衛子夫便被漢武帝立為皇后,劉據的身份也隨之變為嫡長子。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太子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而這場事件,也給晚年的漢武帝,帶來了無數的後悔與傷痛。戾太子劉據,衛子夫侄子,也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對於這個兒子,漢武帝起初對他傾注了所有的愛。為了培養他,曾花費了極大的成本。其後,劉據的舅舅衛青以及表弟霍去病在攻打匈奴的戰爭中立下了大功,也讓劉據的太子之位變得穩如磐石。但是隨著衛子夫的失寵以及霍去病、衛青的相繼去世,劉據的地位逐漸變得岌岌可危。
  • 他是史上唯一成長在監獄裡的皇帝:漢宣帝劉病已
    劉詢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是漢武帝劉徹之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史皇孫劉進與其父劉據,死於巫蠱之亂,死時皆無封號,而劉進是劉據的史姓良娣所   原標題:他是史上 成長在監獄裡的皇帝:漢宣帝劉病已     漢宣帝劉詢,字次卿,又一名為病已,又稱皇曾孫。
  • 他坐過5年牢,僅用1天就當了皇帝,卻成就大漢中興|百家故事
    漢武帝晚年多疑,在徵和二年(前91年)釀成了與太子劉據骨肉相殘的政治事件,史稱「巫蠱之禍」。巫蠱之禍中,喪失理智的漢武帝幾乎誅殺了太子一家及其賓客、屬官,滿門屍體「莫有收葬者」。劉據在逃亡時自縊而死,只有他尚在襁褓的孫子,即後來的漢宣帝躲過了屠刀。
  • 漢朝貨真價實的極盛時期,在漢武帝之後,時任皇帝還坐過牢
    身為監獄長,邴吉可憐太子的遺孤,自己出錢給孩子買衣服買吃的,還掉了兩位剛生產的女囚餵養他。不過再怎麼可憐,這個小小的嬰兒依舊是階下囚,每天照不到太陽,監獄裡陰暗潮溼,所以孩子總是病懨懨的。而古時候如果孩子不好養,就流行取個賤名,於是,邴吉就給他取名叫病已。此時病重的漢武帝劉徹聽聞監獄裡有「天子之氣」,自然氣的是殺光了監獄裡所有的死囚,而邴吉拼死相護,說劉病已是漢武帝的親曾孫。
  • 漢武帝因讒言錯殺太子,猛然醒悟後,復仇不按套路出牌
    公元前128年,衛姑娘生下了長子劉據。為了這個兒子,漢武帝從坐上皇位起翹首以待了13年。劉據出生當年,衛子夫被立為皇后,同時正趕上漢武帝發動反擊匈奴的戰爭,因此,志得意滿之餘,也對兒子充滿期待。為此,漢武帝還專門修建了一座「博望苑」。故名思議,寄予一種博大的厚望。7歲時,劉據被立為太子。
  • 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小人形象,後世對他的評價都是死不足惜,真小人
    首先不得不提太子劉據,他完全遺傳了她娘衛子夫的性格,寬厚仁慈、溫柔謹慎,一點兒也不像他爹劉徹那樣豪氣沖天、精明能幹。每次出遊,劉徹就讓劉據主管朝政。劉據心地善良,每每看到酷吏製造的冤獄就給人家平反,減緩刑罰,寬大處理。這樣做,使太子劉據贏得了官員和百姓的愛戴,可也在無意之中惹毛了酷吏。
  • 逼死皇后衛子夫,漢武帝後悔嗎?不可能後悔,因為這就是他策劃的
    第二位皇后王娡,在入宮之前曾經嫁給普通農家,後來其母親測到她是大貴之人,才找了很多關係將其送進了太子宮,得到了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的寵愛,生下的兒子就是劉徹。我們再看看漢武帝。漢武帝的首個皇后姓陳,是當初幫助他登上太子之位的姑姑家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表妹。
  • 他親手殺了太子,反而讓權臣輔佐幼主,歷史上絕對少見
    武帝殺完了劉據才覺得身邊人少了,人老了也就內心孤獨了,冷靜下來一想自己有愧於人,悔之不及,他們不是平常父子見面,生在帝王家未有宣詔不能隨見,反倒是些親近小人有了可乘之機,為保自身不惜以身犯險作亂為之,武帝本就不喜歡有疑慮,而且可用之人也多,生怕威脅到自己皇位先做了再說。漢武帝的心真狠,為了皇權,連親兒子都要殺,若無輪臺罪已詔,武帝的歷史評價將歸於「暴君」一類。
  • 漢武帝有六子,個個很優秀,可為何最後選擇最年幼的劉弗陵繼位?
    漢武帝終其一生,共育有六子,分別是戾太子劉據、齊懷王劉閎、燕剌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昌邑哀王劉髆和漢昭帝劉弗陵。身為皇帝之子,他們受到的是都是當時最好的教育,因此說他們個個很優秀,這倒是不過。戾太子劉據,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為儲君三十餘載,頗有仁君之範,臣民皆稱其賢;齊懷王劉閎,史書對他的記載雖不多,但從他「懷」的諡號可看出,他也是一位仁慈的諸侯王,據《逸周書諡法解》所解,主持正義讚揚善事的曰「懷」,慈惠仁德而短壽曰「懷」,漢代諡號賜予很嚴格,基本上是生前如何,生後諡號就如何,因此劉閎能得到「懷」的諡號,這足以說明他確是慈惠仁德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