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計劃(方案)概念
工作計劃(方案)是單位或個人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工作、事項、活動等預先擬定目標任務、措施方法和步驟的一種事務文書,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文體。
二、工作計劃(方案)特點
(一)預見性。計劃(方案)不是對已經形成的事實和狀況的描述,而是在行動之前對行動的目標、任務、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預見性確認。但這種預想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以上級部門的規定和指示為指導,以本單位或個人的實際條件為基礎,以過去的成績和問題為依據,對今後的發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後作出的。預見是否準確,決定了計劃寫作的成敗。
(二)針對性。一是根據上級的工作安排和指示精神而定;二是針對本單位的工作任務、主客觀條件和相應能力而定。總之,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出來的計劃(方案),才有意義、有價值。
(三)具體性。計劃(方案)要把某項工作的工作內容、目標要求、實施的方法步驟以及領導保證、督促檢查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出具體明確的安排。要落實到工作分幾個階段、什麼時間開展、什麼人來負責、領導及監督如何保障等,都要做出具體明確的安排。
(四)可行性。計劃(方案)的可行性與預見性、針對性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預見準確、針對性強的計劃,在現實中才真正可行。各項措施、辦法和要求必須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符合實際。目標要適當:過高,難於實現、完成;過低,起不到指導、激勵作用。
(五)規定性。計劃(方案)的制定有很強的規定性。計劃(方案)的規定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計劃(方案)要根據上級的有關文件及精神來制定,要根據所要實施的工作的目的、要求、工作的內容及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而不能是隨意制定的。另一方面,計劃(方案)一旦制定出來,制定機關及相關部門單位就要按照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主管部門要根據實施方案相關要求對實施部門的實施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具有強制性。
三、工作計劃(方案)作用
工作計劃(方案)是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有對未來可能變化的預設,減少工作實施中的失誤。有明確的工作目標、指向、步驟、進度安排和預期成果,是控制活動的標準和依據。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最佳途徑,具有激勵和號召作用。
四、工作計劃(方案)結構
工作計劃(方案)文本一般由標題、正文、落款及主(抄)送機關四個部分構成。
(一)標題
撰寫工作(方案)的標題通常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二要素法,即「實施的內容+文種」,如《學生「三好習慣」培育工程實施計劃(方案)》。
第二種是三要素法,即「制文機關+實施的內容+文種」,如《贛榆智賢中學學生「三好習慣」培育工程實施計劃(方案)》。
第三種是四要素法,即「制文機關+制文時間+實施的內容+文種」,如「贛榆智賢中學二〇一五--二〇一六學年度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為了建檔與查閱方便,通常在標題下面加一個文件號,如「贛智〔2015〕5號」等。
(二)正文
1.前言
要寫明制發工作計劃(方案)的目的和依據,要求寫得簡明扼要。一般先寫制發的目的,常用「為」、「為了」開頭;然後說明制發的依據,常用習慣語「根據……,結合我校的實際,制定本工作計劃(方案)」結束。要求以簡明扼要的一段話把制定實施工作計劃(方案)的目的和根據非常清楚、明確地表達出來。
2.主體
主體部分是工作計劃(方案)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如下幾個部分的內容:
(1)實施工作計劃(方案)意義與目標
(2)實施工作計劃(方案)指導思想與原則
(3)實施工作計劃(方案)參與人員與時限
(4)實施工作計劃(方案)步驟與措施
(5)實施工作計劃(方案)保障與要求
這部分的內容要求具體明確,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如實施某項工作分為哪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安排在什麼時間、時間安排多長以及每個步驟由哪些部門、哪些人員負責落實等都要做好具體明確的安排和分工。要有督查評價辦法、相應的獎罰措施;或者表示決心,或者提出希望和號召,還可以補充說明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資金預算等需要說明的問題。
3.落款
在正文右下角寫上發文機關的名稱和發文日期。如果標題中寫明發文機關的,可以省略不寫發文機關,直接寫發文日期。 如果是上報或下達的計劃(方案),要在署名和日期上加蓋公章,以示負責。
4.主、抄報(送)機關說明
實施方案一般用於下發給制文機關所屬的部門、單位及各部室,要求其遵照執行。主送機關可以放在正文之前,也可以放在文件尾部的主送、抄(報)送欄。主送機關,是指方案的主要實施部門。對上級機關一般是抄送或抄報,以用於審批或備案。
範例:
贛榆智賢中學二〇一五--二〇一六學年度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贛智〔2016〕2號
各處室、各級部:
為了 ……,根據……,結合我校本學期的實際,制定贛榆智賢中學二〇一五--二〇一六學年度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一、實施意義與目標
二、指導思想與原則
三、參與人員與時限
四、實施步驟與措施
五、實施保障與要求
贛榆智賢中學
二○一五年十一月三日
抄報:江蘇萬象集團
五、學校(部門)工作計劃(方案)撰寫要求
(一)要認真學習和踐行學校主題文化,要讓和合文化、智賢文化成為我們工作實施方案的指導思想,只有圍繞學校文化制定工作工作計劃(方案),才能凸顯學校管理特色。
(二)要認真學習《萬象教育集團學校管理工作意見(試行)》文件精神,要用學校管理方針統領計劃(方案)制定,要用學校管理行為標準規範師生行為,要用學校管理行為評價標準激發師生貫徹實施方案潛能,要用學校建設六大工程促進學校發展與師生進步。
(三)要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及學校管理學,豐富學校管理知識,提高學校管理水平。要根據師生身心特徵結合學校實際準確把握管理目標、措施及實施步驟,科學有效制定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方案)。
(四)要學習工作計劃(方案)制定規範,明確計劃(方案)撰寫一般要求,哪些環節可以省略,哪些環節不可缺失。要重點謀劃實施過程,力求做到責任靠身,措施得力,要求明確,考核公正。
(五)要實行部門首長負責制,學校或部門工作思路要由主要負責人根據學校總體工作目標通盤研究提出,並經校委會或部門集體研究確定。總體工作計劃(方案)要由主要負責人拿出主導意見,其他同志是在學校或部門總體工作計劃(方案)框架下負責制定本人負責的微觀工作落實措施。決不能單打獨鬥,結果只能是零散的雜亂的。
(六)重點工作計劃(方案)要課題化。學生「教師三好能力」培養工程及「學生三好習慣」教育工程本身就是一個課題,並且是一個永恆的教育研究課題。兩個校區要根據初中或高中實際情況制定教育教學規劃和學年度工作計劃(方案),三年一個周期不斷修改豐富方案,不斷總結教育成果,這樣既可以免除每學期都要制定工作計劃(方案)之勞苦(修改、完善、提升),又可以不斷歸納提煉總結教育成果,最終形成具有自己烙印的學校管理特色。
(七)學校或部門工作計劃(方案)制定要具有連續性。經多方論證有效可行的工作計劃(方案)要保持連續性,在實施過程中只能是不斷修改與完善,避免因部門人事變動而改變,因時間推移而改變。計劃與總結是相輔相成的,要以上學年度(階段)工作總結為依據,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新一輪的工作計劃(方案)。學校管理特色是在「計劃—實踐—總結—再計劃—再實踐—再總結」螺旋遞進的進程中形成。
王善法
2016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