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接種疫苗後死亡,以後能不打就不打了?

2020-12-19 騰訊網

很多國人對疫苗有牴觸情緒

目前該事件的原委還未查清

據媒體報導,3名嬰兒最大的才8個月,最小的僅1個多月。他們所接種的同為深圳康泰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為C201207088、C201207090的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

涉事的B肝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三名嬰兒的不良反應症狀並不一致。常寧市的嬰兒在死亡前沒有任何不適症狀;衡山縣嬰兒出現嘔吐和哭鬧反應,有低燒,在注射疫苗一天以後死亡;而漢壽縣嬰兒被診斷為腸壞死。漢壽這一例腸壞死,疾控部門認為可能和疫苗無關,因為檢索國內接種B肝疫苗的不良反應,還沒有發現有急性腸壞死的先例,而另外兩個孩子的死因還在調查。

調查結果無非有兩種,一種是孩子的死因確實和接種了該B肝疫苗有關;還有一種結果是死因和B肝疫苗無關,只是接種了B肝疫苗在前,死亡在後,兩者被以因果關係聯繫起來。

不管怎樣,出于謹慎,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決定暫停這一公司批號C201207088和C201207090的重組B型肝炎疫苗使用。

但網友對疫苗的牴觸情緒很鮮明,這源自兩種慣常的認識

在這則新聞裡,有三條跟帖得到了最廣泛的回應,其中一條被頂了1.7萬次的評論認為「疫苗本身就是病毒,能不打就不打!」;還有一條被頂了近8000次的評論說道「我是80後,住在一個極貧困的小村莊,一直都沒打過疫苗,健健康康的,為什麼現在小孩打了反而出事?」另一條被頂了近萬次的評論說「每次打預防針,我都糾結擔心」。

《生命時報》去年做過的一項調查,很好地反應了上述評論確實具有普遍性。調查顯示,在不願接種疫苗的人裡,有71.4%擔心其副作用;有很多人覺得「打了疫苗也沒有用」,甚至有些人根本「沒想過打疫苗」。

歸結起來,對疫苗有兩種普遍看法,一種是出於恐懼(擔心副作用),一種是出於不相信(覺得疫苗沒用)。

這兩種認識都是流行的謬誤

首先,疫苗非常安全。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給出的結論。所謂「非常安全」,不是說疫苗沒有副作用,而是說疫苗的副作用通常都是輕微和暫時的,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極為罕見。所以「每次打預防針都糾結擔心」是大可不必的。這就好比大街上總有車禍發生,但我們也沒必要一出門就戰戰兢兢。

當然,有人會說「疫苗安全」不等於「中國疫苗安全」,如果中國的疫苗生產、使用不規範,那麼依然會增加接種疫苗的風險。的確,中國的醫療衛生系統信譽不佳。但是,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中國的疫苗接種整體上脫離了「安全」的範疇。而且考慮到接種疫苗的巨大益處,我們根本沒有必要為「接種還是不接種」糾結。實際上早期的疫苗安全性還沒有像現在這麼高,比如老式的脊髓灰質炎疫苗會導致個別嬰兒癱瘓,但因此就不接種了?當然不能,因為不接種的結果是更多的嬰幼兒癱瘓,對「小兒麻痺症」非常熟悉的中國人應該更能理解這一點。因此面對疫苗的風險,我們的應對辦法是去改善疫苗,而不是因噎廢食。

其次,疫苗並不總是起作用,這種說法正確。但是,從沒有人聲稱疫苗永遠有效。大部分疫苗,能提供80%至95%的保護,這意味著,如果100個注射過疫苗的人處在會感染疾病的環境中,有5至20人會感染,這比所有人都感染好太多了。這種高比例的保護,確保某些疾病在人群中不會大範圍擴散。另外,如果接種過疫苗的兒童感染了某種疾病,比起沒有接種過的兒童,病情也會輕微很多。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下面這幅圖。

中國麻疹發病率與麻疹疫苗使用情況

這種牴觸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對疫苗的負面評價,和衛生部門缺公信力、媒體缺專業素養有關

疫苗解決了曾深深困擾中國人的天花和麻疹,要說「上醫治未病,防患於未然」,疫苗當之無愧。但為什麼國人對疫苗的信任度就是不高呢?

近年來發生的幾次嚴重疫苗安全事故,讓中國衛生管理部門的公信力大為下降。它實施的大型公益行動本來就不容易獲得公眾的信任。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導致的最嚴重問題有兩種:其一是疫苗已經失效而未被察覺,讓接種者在無意識情況下暴露於相應疾病之下,這對於狂犬、破傷風之類疫苗來說,將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其二是疫苗滅活不徹底(或減毒不到位),這相當於給接種者注射了相應病原體。前幾年的山西疫苗案,患者疑似因疫苗滅活不徹底而致病。

這兩種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低級失誤,和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沒有關係。而且如前所述,不能因噎廢食。

除了衛生部門缺乏公信力外,媒體的誤導難辭其咎。比如前兩年有一組頗具影響力的報導「疫苗之殤」,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每年疫苗預防接種達10億劑次。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即使按照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應概率算,那也意味著每年要有超過1000個孩子患上各種疫苗後遺症,留下終身殘疾。」

這段話的問題在於,把「不良反應」直接等同於「終身殘疾」了,從而得出駭人聽聞的結論。

不止中國,國外也有幾起著名案例

實際上,媒體對疫苗安全的質疑以及由此導致的民眾擔心可以說是「環球同此涼熱」。美國著名兒科醫生西爾斯寫道:「媒體灌輸給父母們關於接種疫苗的矛盾建議。父母們一方面怕寶寶得某種疾病,希望給寶寶接種;另一方面又擔心寶寶產生媒體宣揚的嚴重惡劣反應。這就是人們對於接種疫苗以及相關副作用等的大體觀點。」

1974年,英國有媒體報導稱接種百白破疫苗後,發生了36起嚴重神經系統反應。電視新聞持續報導此事,公眾喪失信心,導致接種工作中斷,接種率從81%大幅下降到31%;日本在同一時期,也因為媒體報導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應,而發生了與英國幾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百白破疫苗接種率從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事後證明,所謂「嚴重神經系統反應」,並不嚴重,很多都只是輕微症狀。

1998年,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一篇論文,稱麻腮風疫苗可能引發自閉症,經媒體報導後,不少家長拒絕為孩子接種該疫苗。6年後,英國麻腮風疫苗接種率由最高時期的92%降至81%。該論文觀點還波及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引發了全球範圍的「疫苗抵制」運動。但是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開展了長期研究後,最終並未發現麻腮風疫苗與自閉症存在關聯。2010年,英國醫學總會弔銷了該論文作者的行醫資格,《柳葉刀》也撤下了相關論文。

任由這種抵制情緒蔓延,代價或許慘痛

歷史教訓表明,公眾誤解疫苗,最終誤了公眾健康

英國報導接種百白破疫苗不良反應事件後,接種率從81%大幅下降到31%。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下滑,發病率由之前1/10萬上升至100/10萬~200/10萬,從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日本的百白破疫苗接種率從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後,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現1.3萬餘病例,41人死亡的後果。

《柳葉刀》發表論文稱麻腮風疫苗可能引發自閉症後,麻腮風疫苗接種率下降,麻疹疫情一觸即發。2008年,英國麻疹病例10年來首次超過1000例,英國為此發出流行病警告。2012年3月-2013年2月,歐洲共報告8499例麻疹病例,其中英國報告2314例。8499例麻疹病例中,6655例(82%)未接種疫苗、1045例(13%)只接種了1劑次疫苗(常規應該接種2劑次)。1歲~4歲兒童中,77%的病例沒有進行疫苗接種。

如果任由抵制疫苗的情緒蔓延,對中國不利

1992年全國調查B型肝炎,發現人群當中B肝表面抗原攜帶率,也就是陽性率高達9.75%。1992年衛生部開始推廣新生嬰兒B肝疫苗接種,但是沒有免費,需要幾十塊錢,接種的普及率相對有限。到2002年,國家免除了疫苗費用,但仍收取少量打針服務費。到2005年,國家把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服務徹底免費了,完全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出錢。到2006年再進行調查的時候,B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由9.75%降低到7.18%。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將近3個百分點的下降已經非常了不得,這都是B肝疫苗的功勞。

幼兒在接受疫苗接種

如果疫苗「能不打就不打」、「不打也健康」的想法蔓延開來,會產生兩個後果。一是,很多本來準備打的人現在不打了,這無疑是存在巨大風險的。因為疫苗接種並不是純粹的個體選擇,人群疫苗接種率要達到一定的比率,才會形成人群免疫力,預防傳染病的大規模流行。不同疾病,要達到的接種率要求不同,目前我國對免費疫苗的接種率指標統一定為90%。所以說,如果人們因為誤解,而認為疫苗接種不安全,都選擇不接種疫苗,很可能造成傳染病大規模流行的嚴重後果

二是,很多打完疫苗的人,雖然打了,但是整天提心弔膽的,孩子一有點風吹草動,就主動和疫苗副作用聯繫在一起,搞得人心惶惶,這是不必要的負擔。

結語

今天讓我們的孩子多挨一針,是為了未來孩子能夠不挨針。

相關焦點

  • 83人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這8種情況孩子不適合打疫苗!
    最近是打流感疫苗的時間了,除了疫苗庫存緊張預約不到,還有一個新聞讓大家對疫苗產生了恐慌:韓國83人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這個疫苗還能打嗎?是不是疫苗導致了死亡?
  • 自費疫苗到底打不打 崔玉濤推薦自費疫苗必打清單
    一類、二類疫苗是我們國家對疫苗的一個分類,而區分的標準,關鍵在於「money」和「強制性」。一類疫苗就是國家給掏錢,免費給你接種,而且必須接種的疫苗,如果沒有接種,孩子可能會因此上不了幼兒園。這類疫苗包括:卡介苗、B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風疫苗、A肝疫苗、流腦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腦疫苗等。二類疫苗則需要自己出錢,可以選擇「打」或「不打」,全憑自願。
  • 自費疫苗打不打?關於寶寶疫苗問題的答案都在這裡了
    但是打疫苗這件事實在是太複雜太燒腦了……疫苗種類這麼多,應該怎麼選?選擇進口還是國產?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有什麼不同?二類疫苗安全嗎?二類疫苗打不打?接種疫苗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孩子六周歲以後就不打疫苗了嗎?
  • 打疫苗常識:這些情況下,孩子不能打疫苗,孩子需要延緩接種疫苗
    打疫苗,是每個寶寶從出生後都要經歷的事情。但是,對於各位爸爸媽媽們來說,帶著寶寶去打疫苗卻是一件十分糾結的事情。這幾天,也經常有不少媽媽問我:孩子稍微有點感冒,能不能打疫苗?孩子出溼疹了,能不能打疫苗?
  • 流感疫苗到底打不打?五類高危人群,最好每年都接種
    進入深秋,伴隨著飄忽不定的氣溫、乾燥的空氣和變脆弱的抵抗力,一不留神感冒就會找上你。 近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打疫苗的視頻,呼籲民眾積極接種流感疫苗。
  • 流感疫苗免費了!到底打不打?
    於是最近央視財經新聞報導了一則新聞,為了防止流感再次襲擊,現在給孩子打 疫苗的家長人滿為患,疫苗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了。老母親深有感觸,最近為了給兒子接種疫苗,擠破了頭,也沒能接種上。 但身邊也有不少家長疑惑,面對兇猛的流感病毒,孩子到底該不該接種? 今天老母親就實話實說,在查全了最新最權威的文獻、資料,讓各位家長共同抵禦這可怕的流感病毒。
  • 島內4人疑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 陳時中:繼續施打
    島內4人疑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 陳時中:繼續施打 2020年10月28日 13: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28日訊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島內通報接種流感疫苗出現不良事件個案激增,短短4天增加25件,已累計76件,包含4名死亡個案,人心惶惶。民進黨當局疾病管制部門聲稱,主要是韓國的事件讓民眾心生警惕,增加較多案例通報。
  • 呼和浩特市能接種新冠疫苗了?誰能打?在哪打?
    聽說能打新冠疫苗了那麼誰能打?去哪兒打?打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呼和浩特市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呢?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發布會上表示,因為打兩針次免疫效果會更好一些。從前期已經發表的新冠疫苗文獻來看,發揮作用的時間主要是在接種疫苗第二劑次的兩周後,會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接種新冠疫苗,這些問題要注意王華慶在發布會上回答關於接種新冠疫苗禁忌時表示,不建議同時接種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和新冠疫苗。
  • 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 疫情之下,疫苗怎麼打?
    我們建議家長在給孩子完成一類疫苗接種的前提下,以及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根據寶貝的身體狀況選擇接種。2國產B肝疫苗打不打?通常B肝疫苗是寶貝們出生後接種的第一針疫苗,因為B肝可能在臨產或者分娩時由母親垂直傳播給嬰兒,也可能通過暴露於受汙染的血液或者體液傳播。
  • 自閉症與疫苗:迴避不了的話題,疫苗是打還是不打?
    現在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們從疫苗中接觸的汞超過了環保署(美國)認定的安全界限。這是因為跟以往的孩子相比,今天的孩子接受的疫苗總數多(兩歲前接種22次),注射集中度高(短時間內注射多次),注射期早。根據CDC(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的免疫計劃來計算,嬰兒在出生時接受的汞為12.5微克,兩個月時62.4微克,四個月時50微克,六個月時62.5微克,十八個月時大約50微克。
  • 國產新冠疫苗來了!打還是不打?
    這就是疫苗能防病的原理。 打疫苗有風險嗎? 隨著這次新冠疫苗研製過程的推進,也有不少人表示質疑,很多人擔心疫苗的副作用而不敢注射。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不管是減毒疫苗還是滅活疫苗,都是十分安全的。
  • 卡介苗寶寶死亡事件:為何美國不打中國要打
    我們先來看兩起卡介苗事件:@江蘇省崑山市張先生反映,7月15日其剛出生2天的孩子在崑山市第三人民醫院接種卡介苗後死亡。前天,醫院回應稱,嬰兒死亡原因不排除其自身體質問題。崑山市衛計委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嬰兒接種的疫苗由崑山市疾控中心統一配送,經檢驗未發現問題。
  • 流感疫苗來了,打還是不打?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流感病毒的感染常見且不可預測,即便在健康兒童中也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每個流行季節都會有數百名兒童因流感病毒感染而死亡。除了嬰幼兒,老年人功能衰退,也是最容易感染流感並且因此導致死亡的群體。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發生的最重要方式。流感疫苗低效,打也沒用?抗原變異是流感病毒獨特的和顯著的特徵,由於抗原變異導致流感反覆流行,常常需要每年注射流感疫苗;現有技術條件下還不能做到流感疫苗的一勞永逸,確實存在低效的現象。
  • 兩部門調查嬰兒打B肝疫苗死亡事件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胡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24日共同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嬰兒疑似接種B肝疫苗後死亡事件相關工作進展。據介紹,目前檢查人員正在對企業生產行為是否規範、疫苗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等進行深入調查。
  • 接種卡介苗後小睿睿全身萎縮 卡介苗,打還是不打?
    接種卡介苗後發生嚴重反應  八個月大的小睿睿,全身乾瘦,就像一個小老頭,沒有一點嬰孩的活潑。所有見過小睿睿的人,都為小睿睿的遭遇扼腕。  出生於去年9月21日的小睿睿,是浙江安吉一個普通家庭的寶貝,出生一個多月後,接種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疫苗卡介苗。一個星期後,小睿睿全身出現皮疹。
  • 流感季 孩子學校組織打疫苗,到底該不該打?
    和樹葉一起飄來的還有學校流感疫苗的通知。到了流感季,很多學校都在組織學生打流感疫苗,家長就開始糾結,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有什麼注意事項?雖然大家對「流感」耳熟能詳,但未必真的了解它。例如,它和感冒有何區別?預防流感必須打疫苗嗎?疫苗分哪些種類?什麼情況不能打疫苗?「天下好醫」將以Q&A的形式幫助你「360度無死角」地認識流感和流感疫苗。
  • 接種HPV疫苗後發現懷孕怎麼辦?哺乳期能打疫苗嗎?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你有接種過HPV疫苗嗎?有打完疫苗後才發現懷孕的嗎?是否因為懷孕停止了HPV疫苗接種呢?所以沒有必要那麼著急在孕期去打。打完疫苗後懷孕怎麼辦?其次,告訴在打了HPV疫苗以後發現懷孕了的準媽媽,根本沒有必要擔心,可以繼續妊娠下去,不會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影響。美國FDA對於HPV疫苗的孕期用藥分類是B類,動物研究沒有發現疫苗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人類的研究數據還不夠多,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 自費疫苗打不打?不良反應有哪些?疫苗接種,這些姿勢get了嗎
    不打,擔心各種病毒侵襲寶寶健康,可每次打完疫苗,又緊張得不得了,擔心寶寶發燒、胳膊紅腫等。面對接種疫苗這件事,麻麻們總會出現各種小糾結和疑惑,比如: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有什麼區別?自費的疫苗有必要打嗎?打疫苗後會有不良反應嗎?
  • 湖南廣東四川已有4名嬰兒注射B肝疫苗後死亡
    目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省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暫停使用康泰生物全部批次重組B型肝炎疫苗產品。據深圳龍崗區南灣人民醫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已經對該患兒進行屍檢,目前尚不能確定該死亡病例與接種疫苗有關。近期,湖南三名嬰兒接種了B肝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常寧、衡山兩名嬰兒不幸死亡(本報曾做連續報導)。
  • 寶寶出生後哪些疫苗必須打?有三類再貴也得打,不打不讓娃上學
    B肝疫苗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儘早接種。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孩子出生後打疫苗的問題是不少家長非常關注的一件事,哪些疫苗該打,哪些可以不用打,也時常讓父母感到很困擾。丸子爸爸:我覺得吧,為了孩子身體健康著想,這該打的疫苗還是得打,聽說有的還是國家強制要求接種的,不打還不能上幼兒園呢!網絡上關於寶寶打疫苗的各種言論都有,表示贊同的家長大有人在,但持反對意見的也有不少,有些自費疫苗該不該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