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大講堂|阿來對話傳習志願者:傳承中國經典,首先要講好古代故事

2021-01-10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攝影 陳羽嘯

12月28日晚,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小說家阿來做客「名人大講堂」,在四川省圖書館星光大廳以「藏地英雄 史詩流芳」為題,解讀格薩爾王的傳奇人生。

儘管氣溫驟降,四川省圖書館依然高朋滿座,聆聽名家演講。阿來的講座知識點滿滿,趣味性十足,也揭開了不少觀眾心中的謎團:阿來如何創作《格薩爾王》?這位藏族英雄為何能夠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歷史名人?格薩爾王到底是傳說,還是確有其人?阿來用深入淺出的講解,令觀眾們豁然開朗。在講座之後的互動環節,四位傳習志願者帶著問題而來,請阿來答疑解惑。

四川博物院目前藏有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數量最多描繪格薩爾王畫傳的11幅唐卡組畫,細膩再現了《格薩爾史詩》中的情景故事。2019年初,格薩爾唐卡登上央視《國家寶藏2》的舞臺,讓觀眾一睹民間說唱藝人的智慧。第一位傳習志願者是來自四川博物院的講解員張若微,她向阿來請教,如何在博物館的工作中更好地傳承經典。

阿來笑言,去每一座城市他必去兩個地方打卡,去植物園親近大自然,去博物館與歷史對話。他曾多次到訪川博,對漢代的畫像磚、陶俑如數家珍。在他看來,那些漢代石刻上凝聚著當時四川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審美,或者接地氣的生活,都在那些文物上一一展現。「我們去一個博物館,往那兒一站,無論是蘇東坡的字,還是張大千的畫,都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談及志願者的提問,阿來謙虛地說,在博物館中傳承經典,需要對文物所處時代的歷史精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在博物館是受教育的,談不上什麼建議,謝謝博物館。」

四川省圖書館館員吳宜蔓對《格薩爾》的傳承興趣濃鬱。《荷馬史詩》《伊利亞特》都被畫上了句號,但《格薩爾》還活著,它活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大量的說唱藝人在不斷地傳唱,但藝人傳唱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人亡藝絕」、「藝隨人亡」的風險,她對此感到擔憂。

阿來先生對藝術形態的消亡,表達了一種淡泊的態度。「任何一種(藝術)形態,該死的時候不讓它死是不對的,博物館裡面裝的大部分文物不就是死去的東西嗎?不在於這些東西要不要活著,而是他背後那個精神如何傳承。」他進一步闡述道,《伊利亞特》作為一個傳唱形式已經停止了,但古希臘時代、城邦時代留下來的那些英雄主義的精神依然鮮活,他還會重讀《伊利亞特》這樣的偉大作品。

作為一名科創教育從業者,機器人編程學校校長王文娟更關注怎樣將格薩爾史詩和面向未來的教育進行結合。阿來對此言辭懇切,他語重心長地說,中國人要想傳承更多的經典,首先是要講好古代的故事,這個需要將來大家共同努力。「過去我一直以為,我將《格薩爾》寫得不錯,英文版、中文版、繁體字版都陸續出版,但文化的傳承總要有人接力。他們不能老改編網絡IP,也需要改編一些經典。」

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出國培訓部的老師李龍吟,一家人都對格薩爾王的傳說很感興趣。她特別好奇,為什麼格薩爾影響會那麼大,甚至對門巴族也有影響?阿來對此娓娓道來,他說,格薩爾在藏族社會、蒙古族社會影響深遠,特別是在以遊牧為主、生活水準相當的民族中傳承的效果異曲同工,「這是不是更值得作為傳播學上的一個題目來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李龍吟老師入選傳習志願者得到了父親和孩子的支持。他的父親對格薩爾頗有研究,不僅認認真真地梳理了與格薩爾相關的筆記,書寫了幾個問題準備與阿來先生現場探討,而且整理了格薩爾王真實存在的考古依據。後來父親臨時有事缺席了講座,李龍吟帶著父親的筆記來到現場聽講,並且要把阿來先生的精彩論述帶回家與父親分享。

這場講座,讓傳習志願者張若薇受益匪淺。讓她最有感觸的是,原來「神話」並不遙遠,它描繪的雖是一個紛繁複雜的歷史,但它讚頌的詩與遠方,並沒有脫離生活原本的煙火氣,而且永遠保有一種炙熱的力量,引領人們擁有對未來的期待和追逐,「像一顆生生不息的故事樹一樣成就我們的生活。」未來站在川博的展廳裡,她有更多的話語來詮釋格薩爾唐卡,將格薩爾的傳奇人生分享給更多的觀眾。

相關焦點

  • 「名人大講堂」今晚由李敬澤首講杜甫 萬古江河鳥飛回!
    6名對國學及杜詩有研究心得的青年才俊,將擔任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習志願者,現場參與此次活動。他們將與李敬澤進行現場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對話,一起感受歷史之美,思想之深。  萬古江河,飛鳥迴旋,「名人大講堂」公益活動現場將會怎樣走近真實而不朽的「詩聖」杜甫,將碰撞出怎樣的思想火花?值得期待。
  • 阿來下周一再登名人大講堂 12月28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格薩爾王
    如果要選哪位作家登上名人大獎堂,主講格薩爾王,最合適的人選,非阿來莫屬。阿來是來自阿壩州的藏族作家,對格薩爾王的傳說故事,深有了解。早在2005年,全球出版工程」重述神話」組委會向阿來拋來了橄欖枝,邀請阿來重述過格薩爾王的故事,推出小說《格薩爾王》中英雙版,口碑甚好。
  • 用現代精神「重述神話」,阿來12月再登名人大講堂詳解格薩爾王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2020年12月14日,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的「名人大講堂」,將迎來重磅嘉賓——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小說家阿來。他將以「藏地英雄 史詩流芳」為主題,為廣大讀者解讀傳奇人物格薩爾王。
  • 「名人大講堂」周一再開講 聽《百家講壇》名家孟憲實教授講述...
    武則天畫像這位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在後世的史書中被描寫成一位陰險殘忍、善弄權術的婦人。但在真實的歷史中,武則天到底是何種面目?她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權力的最高峰?在本次「名人大講堂」中,人們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 阿來對話30國漢學家:用故事與世界溝通
    8月21日,在第26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上,中國當代作家阿來在與30國漢學家對話活動中風趣的開場白,拉近了和漢學家的距離。  「故事溝通世界:阿來對話三十國漢學家」活動由孔子學院總部、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聯合主辦,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支持,整場對話圍繞文學和翻譯展開交流。
  • 十月文學院「名家講經典」 阿來開講《百年孤獨》
    由十月文學院聯合各方策劃主辦的大型系列文學講座活動「名家講經典」第三場日前在十月文學院(佑聖寺)舉辦,此次講座邀請到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   今年是加西亞·馬爾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獨》出版50周年,而阿來的《塵埃落定》在中國文壇同樣有著經久不衰的永恆價值。被眾多普通讀者認為晦澀難懂的《百年孤獨》展現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氣勢恢宏又奇幻詭麗的想像世界?它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又對阿來和其他中國作家的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李冰、蘇軾等入選
    來源:華西都市報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 李冰 蘇軾 3位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入選中國古代水利科技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有眾多治水的能手。著名作家阿來、李舫和知名教授王啟濤曾經登上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承辦的「名人大講堂」,專門解讀過這三位歷史名人,對他們的核心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述闡釋,分享了大禹、李冰、蘇軾所承載的中華精神、優良美德和時代價值。
  • 吳為山:用雕塑講好中國故事
    他從事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系列塑像創作,迄今已完成近400件。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曾專訪吳為山,稱他為「為時代造像者」。,保持平衡,才能使經典藝術與當代創造有機融合,使中國美術在世界藝術史圖景中立定文化坐標。」
  • 講佛山故事 與世界對話
    「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吃湯圓是南方的傳統習俗,意味著『團圓』『圓滿』。」12月21日冬至,大瀝實驗小學的孩子們在分享美味、感受節日氣氛的同時,認真聆聽老師講解傳統節日文化。他們用英文寫下感受,通過網絡傳遞給國際友好學校的夥伴,開展「講佛山故事,與世界對話」活動。 南海區大瀝實驗小學2020年校園世界文化節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一高·道德大講堂】聆聽道德故事,感悟道德力量
    2018年3月26日下午第四節課,我校第39期道德大講堂在階梯教室如期舉行,本次道德大講堂由102班駱玉潔同學主持。高一二班、七班、八班、十三班全體學生、首屆雷鋒班203班、 211班團支書、組織委、宣傳委及團籍部幹部共計240餘人聆聽並參與了本次活動。
  • 《書聲》走進上海博物館:如何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
    SMG上海電視臺《書聲》文化大講堂第五期近期在上海博物館開啟直播時刻,這是《書聲》從上一期的西安回到江南上海,並由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進行了主講。在現場嘉賓對話環節,來自大克鼎、大盂鼎捐獻家族後人的潘裕翼、澎湃新聞藝術主編顧村言與楊志剛一起,直面熱點,探討了文博與當下生活的關係等話題及如何用文物與展覽講好「中國故事」。
  • 名人大講堂迎來「落下閎月」 著名科學史家孫小淳25日入蜀講述落下...
    原來,這裡呈現出來的是中國古代豐富而獨特的天文與人文的世界。孫小淳教授2月25日晚7點30分,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四川省圖書館協辦的「名人大講堂」,將在省星光大廳舉辦第六場、也是己亥豬年首場講座。
  • 梅州大埔開展「傳承弘揚好家風好家教」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
    日前,由大埔縣委宣傳部指導,縣教育局、團縣委、縣婦聯聯合舉辦,百侯鎮人民政府承辦,大埔新華書店有限公司協辦的「傳承弘揚好家風好家教」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在百侯鎮侯南村家風家教實踐基地進行。百侯幼兒園、百侯中心小學學生及家長、百侯巾幗志願者、百侯社工等共10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
  • 大埔縣開展「傳承弘揚好家風好家教」 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
    9月16日,由縣委宣傳部指導,縣教育局、團縣委、縣婦聯聯合舉辦,百侯鎮人民政府承辦,大埔新華書店有限公司協辦的「傳承弘揚好家風好家教」家庭教育大講堂活動,在百侯鎮侯南村家風家教實踐基地進行。百侯幼兒園、百侯中心小學學生及家長、百侯巾幗志願者、百侯社工等共10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
  • 「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 感受名人精神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江蘇網7月27日蘇州訊(記者 張珺)7月26日,由蘇州市名人館舉辦的「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暑假系列活動第二場正式開講,80餘名中小學生前來聆聽由蘇州市名人館志願者張林萍講述振華女校創辦人王謝長達的故事。
  • 傳承經典電影,講好中國故事,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
    作為浙江木潤木影視文化傳媒公司的戰略合作單位,中國電影出版社於2020年10月出版了《中國經典老電影365:1949-1966》長期陳列老電影故事屋,據中國電影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主任縱華躍介紹,該書是從「十七年電影」中的600多部故事片、戲曲(含歌劇、舞劇等)片及美術片中,遴選出365部影片為素材製作的,按編年體形式收錄了影片的版本信息、劇情簡介及觀影二維碼、三至五幅劇照、主要演職員表、
  • 李大明還原司馬相如傳奇人生 「名人大講堂」觀眾「見之不忘」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攝影 陳羽嘯作為四川歷史名人,漢代大文豪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絕不只有風流千古的「鳳求凰」的經典愛情故事。8月31日,「名人大講堂」邀請到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會長李大明,解讀司馬相如的傳奇人生和非常功業,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講演過程中,司馬相如這位聞名遐邇的「辭宗」形象逐漸豐滿起來。「雲夢者,方九百裡,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嵂崒,岑崟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幹青雲。罷池陂陀,下屬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