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去路邊小店吃飯,很多店家為了顯得「衛生乾淨」,會給你用塑膠袋套碗、提供一次性餐具。
其實這種做法的流行,很可能是來自國人幾十年前開始的,對B型肝炎的恐慌!
中國是B肝大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B肝感染者:
據去年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布的全球B肝調查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3月,全球共有3億左右的B肝感染者,而我國B肝病毒陽性(B肝表面抗原陽性)的人數就有8600 萬!
B肝的威力,讓人害怕
B型肝炎是由B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引起的常見肝臟疾病,分為急性和慢性感染。
在急性感染B肝病毒後,有些人能通過自身免疫清除病毒,達到痊癒並終身免疫;有些則會發展為病程超過半年的慢性感染者。
從慢性肝炎、肝硬化,再到肝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為什麼要打B肝疫苗?
90年代,全國開始推廣新生兒B肝疫苗自費接種;2002年,B肝疫苗被納入全國兒童計劃免疫範圍,免費為新生兒接種,從此成為了大多數兒童的「人生第一針」。
據統計,1992年至2006年我國感染B肝病毒人數減少近8000萬人,B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減少近1900萬人,B肝疫苗,功不可沒。
及時、全程、規範地接種B肝疫苗,是抵禦B肝病毒最有效的武器!
很多人雖然已經打過了B肝疫苗,但仍然有各種各樣的疑問:
哪些人需要接種?
怎麼接種B肝疫苗?
打完疫苗就產生抗體了嗎?
要不要打「加強針」?
......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了疫苗科普大V陶黎納醫生,為大家講解B肝疫苗接種的正確姿勢。
寶貝們的「人生第一針」,很重要!
新生兒及時、全程、規範地接種B肝疫苗,對於阻斷B肝病毒在母嬰之間的傳播、預防B肝意義非常重大:
年齡越小,免疫系統越不成熟,感染後成為慢性攜帶者的風險越大。新生兒感染B肝病毒,轉為慢性攜帶者的概率最高可達90%!
據統計,在B肝疫苗免費接種後,我國5歲以下兒童B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率從2002年的9.76%下降到2014年的0.32%(下降約97%)。
打疫苗的正常程序是怎樣的?
對母親未感染B肝病毒的正常兒童來說,接種B肝疫苗走「0-1-6月」接種程序即可:即出生後24小時之內接種第1劑,然後在滿月(1月齡)後和6月齡時分別接種1劑,共接種3劑。
多看醫典:新生兒如何接種B肝疫苗?
寶寶生病了,怎麼接種B肝疫苗?
爸爸媽媽們別著急,如果寶寶出現的是黃疸、溼疹等常見症狀,可以正常接種B肝疫苗。
如果寶寶因各種原因沒有及時全程接種,請儘快聯繫醫生補種,補種時,第2劑距離第1劑的最短間隔為28天,第3劑距離第2劑的最短間隔為60天。
哪些人需要接種B肝疫苗?
B肝病毒有且只有三種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正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接觸如握手、擁抱、共用辦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共同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並不會傳播B肝病毒。
此外,成人感染B肝病毒後,變成慢性攜帶者的機率很小。對於6歲以上的人群來說,90%~95%的人感染後可以自動清除病毒,並獲得對B肝的免疫力。
高風險人群建議接種B肝疫苗。
高風險人群,主要是指有經常暴露於B肝病毒的「高風險行為」的人群,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這些情況:
性暴露風險較高(性伴侶HBsAg陽性、多個性伴侶、男同)
注射吸毒史
經皮或黏膜的血液暴露(如家庭成員有B肝病毒陽性者、共用剃鬚刀等)
血液透析
肝功能異常者
愛滋病毒感染者
醫務人員
此外,孕婦、哺乳期女性、早產兒和HIV陽性者均可以接種B肝疫苗。
打了B肝疫苗,就能終身免疫?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數據顯示,全程接種B肝疫苗後的1-3個月,95%的嬰兒、兒童和青壯年在接種B肝疫苗後均可產生足夠滴度的抗體(B肝表面抗體滴度≥10mIU/ml),能抵禦B肝病毒的侵襲。
而老年人、免疫功能較差者、疾病患者的陽性率會低一些。
根據《中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接種B肝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部分研究結果證實可持續20年以上。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B肝表面抗體檢測或加強接種。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足夠的抗體,可以抽血進行「B肝兩對半」的定性或定量檢測,如下圖所示。
如果B肝兩對半定性檢測的五項指標全陰性(如上圖),或者定量檢測HBsAb滴度<10mIU/ml(同時其他四項均為陰性),則稱為「無應答」(也就是俗話說的「沒有抗體」)。
如果HBsAb的水平在10-99mIU/ml,有的醫生認為這屬於「低應答」或「弱陽性」(有抗體,但水平較低),但實際上依然有保護作用。
多看醫典:讀懂B肝病毒化驗單
由於疫苗生產工藝的不同和個人體質的差異,少數人在接種疫苗後並不能產生足夠抗體。對B肝疫苗來說,這種情況可能與疫苗劑量和效價、慢性疾病、吸菸、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藥物、遺傳、年齡、肥胖、HIV感染等諸多因素有關。
「沒有抗體」等於「沒有保護」?錯!
人體對B肝病毒的免疫力可以分為兩部分,即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接種B肝疫苗不僅能產生體液免疫,還可以刺激人體產生細胞免疫。
而抗體檢測僅能反映體液免疫水平,目前臨床上還不能常規檢測細胞免疫水平。因此,並不能說檢測不到B肝抗體就沒有保護。
B肝疫苗的「加強針」,要打嗎?
大家常說的「加強針」,是指B肝疫苗的加強接種(複種),需要分情況來講:
①對於 「無應答」者(B肝表面抗體<10mIU/ml 或 B肝兩對半全陰性)來說,需要分情況決定是否接種。
高風險人群:建議加強接種。
非高風險人群:不建議加強接種。這類人群本身感染的機會小,再加上人體清除B肝病毒的把握有90%~95%,並不是非打出抗體不可。
② 「低應答」者(B肝表面抗體為10-99mIU/ml或B肝兩對半中僅有B肝表面抗體為「弱陽性」、其他均陰性),一般不需要加強接種。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關於B肝疫苗的立場文件和我國所有的臨床和公共衛生規範和文件中,均認為不需要進行B肝疫苗的加強接種。
唯一的例外是我國《B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預防臨床指南(2013年版)》,認為對於「母親是B肝病毒攜帶者」所生的寶寶,如果打完3針後B肝表面抗體水平處於10-99 mIU/ml,表明預防成功,但可以(非必須)加強1針。
③ B肝表面抗體≥100mIU/ml或B肝兩對半中至少有一項為「陽性」,不需要加強接種。
目前我國的一些省市開展了免費為B肝密切接觸者(針對成年人)接種疫苗的惠民項目,如果你有興趣參加,不妨多留意當地衛生部門的消息哦!
多看醫典:接種B肝疫苗,應該了解哪些知識?
B肝疫苗的「加強針」,這樣打才對!
(1)16歲以下兒童:依然為3針(0-1-6月),每針10ug或20ug,建議用20ug。
(2)16歲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3針(0-1-6月,每針20ug)或1針(60ug)。
請注意,複種時要儘量選擇和原來三針不同生產工藝或劑量增加的B肝疫苗(並非免費自費、國產進口的區別)。
這是因為不同人對不同工藝和效價的疫苗,敏感程度不同——
打這個沒用,但是你打另一種可能很有用呢!
目前在用的B肝疫苗有「釀酒酵母」、「漢遜酵母」和「CHO細胞」等多種工藝。
舉幾個例子:大連漢信B肝疫苗是「漢遜酵母」工藝;葛蘭素史克、深圳康泰和北京天壇的是「釀酒酵母」工藝;華北金坦的是「CHO細胞」工藝。而劑量主要有10ug,20ug和60ug三種。
一般來說劑量越高,保護效果越好。
之前接種過3針B肝疫苗無應答的人,在複種3針後幾乎都能誘導出抗體應答哦!
得了慢性B肝,該怎麼辦?
儘管人們有了B肝疫苗這種利器,但是總會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感染B肝。
如果你已經確診了慢性B肝,抱抱你,請你堅持正規的治療。
儘管B肝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能會讓你覺得痛苦,但請你千萬不要輕信「快速治療、快速轉陰」的謠言,不要上當受騙,耽誤病情。
此外,你需要每 6-12個月對病毒複製水平和肝臟功能進行檢測。
如果跟你非常親密的親人或朋友感染了B肝,你可以給他上面的建議,支持並安慰他。
假如你跟他們有過一些「高風險行為」,建議你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同時避免出現更多此類行為。
比起過分地擔心併發症,患者更需要的是積極地抗病毒治療,調整生活方式。
多看醫典:慢性B肝應堅持長期管理
病毒的複製能被抑制,併發症的出現能被推遲,人們對B肝患者更加理解和包容,一系列的新藥也在研製當中……
常懷希望,太陽依舊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