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美國陸戰部實施了著名的曼哈頓計劃,這是一個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該計劃規模極其浩大,有10萬多人參與,西方國家當時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幾乎都參與其中,當然除了納粹德國,最終耗時長達3年、耗資多達20億美元。美國不惜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最終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
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科德沙漠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當時爆炸的景象無比震撼。親眼目睹此次核爆的物理學家費曼事後曾這樣描述此次原子彈爆炸:它安裝在高達100英尺的鋼塔上,我們都戴著防光輻射眼鏡焦急地等待核彈的引爆測試,忽然一道銀白色的強光出現,一枚橙色火球飛升,然後是綠色的玻璃石雨,最後火球形成了巨大的蘑菇雲,場景令人無比震撼。爆炸使塔身蒸發,周圍瀝青色沙子變成了綠色,巨大的衝擊波熱浪席捲整個沙漠。就這樣世界上殺傷力最恐怖的武器之一——原子彈問世。
在這次核爆中,絕大多數的人更多關注原子彈是否成功爆炸,而忽視了費曼提及的「綠玻璃」。當時核爆成功後,《當代雜誌》曾形容這種「綠玻璃」為「碧玉湖」,其厚度不到一釐米,上面呈綠色蟲狀、泡沫狀。
二戰末期,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讓這兩座城市淪為了一片廢墟,讓幾十萬的日本人為之喪命,日本見勢不好便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對自己能夠研製出威力如此強大的武器十分得意,於是在二戰之後對外開放了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爆炸區,大量遊客前往參觀,當他們看到這些好看的綠玻璃石時十分喜歡,於是許多遊客偷偷將其帶了出去做紀念品,許多人還將其進行售賣,一時間掀起了一股綠玻璃石熱潮,甚至還有商家將其製成了珠寶高價售賣。
這下引起了美國高層的注意,他們下令讓科學家研究這些綠玻璃石的成分,看看它們是否有危害性。經過研究得知,其成分主要是長石和石英,之所以變綠是被礦物質染的,讓專家們擔憂的是綠玻璃石中融合了大量原子彈爆炸的碎片,其中有各種有害的放射性元素。這下美國高層急了,迅速摧毀了之前的觀光景點,大量回收綠玻璃石,並且禁止人們收集綠玻璃石。不過「無知者無畏」,依然有一些人偷偷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