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紛紛受到「智能+」大潮的影響,當今健身房也開始擁抱網際網路智能化,這是一個必然趨勢。
智能化健身房從剛一問世的不被理解,到現在鋪天蓋地的健身房都說自己是智能的。仿佛不喊出「智能健身房」的口號,都不好意思賣卡或者招商,更不好融資。然而你真的了解智能健身館嗎?你能找對途徑嗎?這篇文章就幫你分析下傳統模式的健身房和智能健身房的投資利弊。
價格比較
如果想開一家智能健身館只需要引進一套智能全息系統即可,隨後只要按需求安裝好LED屏、地屏、牆屏三位一體的設備即可。而且內置AI虛擬教練,旁邊還在大屏幕上進行實時數據監測和記錄,並根據每個人的成績和健身結果自動分析出與之適配的健身方案和課程。省去了引進一系列繁多的健身器械的麻煩,如果考慮到質量問題還要引進國外品牌的器械,高昂的器械費和聘請人工教練的費用非常不划算。粗略估算一下,一般來說,以1000平米的健身房為例,1000平米以下的健身房都是小型健身房按照每100平米10萬的投資來算,那麼小型健身房的投資預算大概在50-100萬左右。(如果是沒有場地費用的話,這個費用還會在增加)如果需求再高一點的話,預算大概就在150-200w之間。
分析傳統健身房投資模式
如果是投資開一家傳統的健身房,目前是從主要盈利模式、行業現狀和未來的發展三個角度來看。
一、主要盈利模式:
健身房主要的盈利靠什麼?
大部分都是靠健身卡(年卡)+私教,剩下盈利部分有機會再說。
小編大概算了一筆帳,算上所有的成本,至少要賣出一千張年卡才可以回本(1000*1000=100w),按照一個會員一周兩次的頻率,那這個會所平均每天要服務將近300人次,但似乎這不可能。因此,很大一部分會員僅僅是衝動消費。所以健身房一般都是呼籲顧客買時效很長的卡,這樣他們就因衝動消費付出而付出更高的價格。
絕大數健身房都是靠賺這些快錢來支撐的,如果沒有流通的資金,他們很快就會掛掉。所以這就為什麼價格越做越爛,行業越來越差的原因之一。
私人教練
一般教練會抽到私教費用的30%-70%,根據會所情況而定。但多數情況下國內教練是沒有什麼私教課可以上的,所以小一點的健身房一般都是難以留下教練的。因此小點的健身房都會給教練相對高些的提成,希望減少教練的流通和替換。但是,就衝著這個價格的年卡過來的用戶能有多少個給得起私教的呢?請得起私教的用戶,必然都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好一點的會所會儘量衝私教業績,平均佔總營收四成到五成的樣子。
所以健身的營收模式主要是依靠健身卡+私教這種模式去營收,當然還有些水吧、小器材、場地出租、培訓等費用。
二、行業現狀
大多健身房開業前都是靠行業培訓的,這些培訓更多只是教你怎麼去做,做什麼而已,因為他們這些健身培訓的根本就不懂原理。老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他們應該教會學生怎麼去思考,怎麼去設計動作,而不是只是教簡單的動作,這沒有意義。
三、未來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也隨之增加。人們更要求生活質量,而不是一味去消耗自己。所以健身房智能化,這是一個必然趨勢。他既不複雜,又很炫酷,讓消費者合理健身,健身有效果,從而使投資者輕鬆穩定客源。
為什麼傳統模式逐漸會被智能化健身房所代替
1、智能健身房的運營管理更輕、更高效。
對於健身房經營者來講,智能健身房的意義應當是通過智能化體系的運用來優化健身房人員配置和提升管理效率。尤其是通過智能全息訓練系統與智能硬體的配合,實現「終端控制會員」,以搭建出一個扁平化的管理結構,相較於動輒二、三十人管理隊伍的傳統俱樂部,幾乎不再需要前臺、只需幾名教練便可正常運營健身房,大大減少健身房的人員配置,實現輕量化管理,改善運營效率,提升健身房的盈利能力。科技結合俱樂部,以實現標準化、流程化、數據化的俱樂部管理特點,從而解放低效的人力,工作流程自助化,對俱樂部定義的核心評判進行問題準確的收集與分析,快速解決問題。
對於健身房工作人員來講,簡易、易懂的管理操作,清晰化的數據表單,會籍數量、課程安排、再也不需要手動輸入數不清的表單,不需要強迫自己死記會員課程時間,一切都變得簡單容易。
2、智能化健身房能夠有效培養會員運動習慣、增強粘性,從而實現「去銷售」購買轉化。
「用戶粘性」是產品經久不衰的必備條件之一。當用戶養成使用產品的習慣時,粘性便容易產生。用戶產品使用習慣的培養方式是多樣的,幫助會員記錄產品使用「成就」是有效方式之一。很多用戶能夠堅持健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捨得放棄以往做出的努力。
健身和學習一樣需要對抗惰性,因此幫助會員記錄下每日運動數據,讓用戶「不舍」放棄自己的往日「運動成就」並且樂意曬出自己的運動成就,用戶便會堅持鍛鍊,堅持到同一健身房,使用同一健身APP鍛鍊。對於一個健身鍛鍊的用戶,「續卡」不是問題。
再進一步,當會員自主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後,大多數人都會都自己的身材產生更優的渴望。此時,不需要教練狂轟亂炸般地銷售,會員會主動找到教練購買團操或私教等相應課程。
3、智能化健身房能利用物聯網實現新場景互動,進行差異化競爭。
智能化與非智能化健身房相比,前者能夠有效利用「物聯網」數據策劃新場景、差異化的健身品牌、或營銷活動,這些非智能化健身房做不到。
有人會問這種模式並不可能吸引到所有人參與進來,我們從來也沒有說要吸引到「所有人」參與,只抓那「一部分人」,那些對智能新模式感興趣的人,就足夠實現一次健身的有效轉化。
4、智能健身房進一步可以實現「遊戲化場景」搭建,讓人「上癮」。
健身是十分「反人性」的,最難的就是堅持。一種活動特別好堅持,甚至上癮,是什麼呢?遊戲!不管是現在的吃雞、英雄聯盟,還是以前的經典網遊「CF」,各有各的方式讓玩家沉迷。如果健身房能做到「遊戲化場景」,便增加了讓人堅持甚至上癮的理由。
實現的路徑有多種,一如尬舞機之類的多媒體訓練系統,讓每次的訓練過程比較有針對性又有趣。另外類似遊戲的「養成」或者「升級」思路,而這其中需要真正的智能化軟硬體完成數據的記錄、分析。
5、智能健身房的未來是屬於「大數據」的。數據不僅能指導健身房的經營,還能煥發健身房的渠道價值。健身房人群是消費意識強、消費能力高的優質人群。從前健身房數據缺失,並沒有體現自己真正的價值。而智能健身房將健身大數據的採集、分析、利用成為現實。如今的網際網路巨頭們,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都是靠著運營「數據」而獲取商業利益,健身行業未來亦然。
想做智能化健身房,沒那麼容易。
任何類型的健身房,不論是高端還是大眾,不論是特色化健身場館還是私教工作室都可以開成或改造成「智能化健身房」,只是我們建議,在將自己健身房打造成「智能化」時,首先一定要明確到底什麼才是智能化健身房,擦亮眼睛警惕市面上的「偽智能化」忽悠。
與此同時,智能健身房系統的研發並非易事。一方面,這需要有充分的健身房運營經驗。健身房運營,從產品、服務到人員管理,從線上、線下到全方位串聯等,事無巨細,都需要很紮實的行業運營經驗;
另一方面,產品理念誰都會提,但是實現理念的人從哪裡來?需要專業的信息技術團隊開發、上線,並與運營團隊配合運營試錯到不斷完善。這不斷打磨的過程並非一日之功。
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耗費相當大時間與金錢成本。
MAGIC SPORT這一套體系賽魯班在3年前就完成了規劃並研發,然後經過2年多的實踐不斷完善。所以最後我是建議,各位已經認識到真智能健身為什麼做、如何做的朋友,可與我們(官網留言)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