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 自從本市實施「史上最嚴」的控煙舉措以來,本市公共場所吸菸情況有所好轉,但吸電子菸的現象日益增多,甚至有人在地鐵車廂中吸電子菸。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昨天表示,電子菸造成的二手菸危害跟菸草一樣,應該像控制菸草一樣對電子菸進行管理,不建議在公共場所吸電子菸。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提供的材料顯示,電子菸系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的典型形式,2014年的數據顯示:世界上已有39個國家全面禁止電子菸的廣告、促銷和贊助,有30個國家禁止在封閉的公共場所使用電子菸。
有些菸民認為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對此北京市控煙協會表示:電子菸的安全性目前沒有充分的測試和評估,談其戒菸效果為時尚早。此外,由於電子菸中含有成癮性物質尼古丁,因此使用電子菸並不能使吸菸者戒菸,只是從吸食傳統捲菸轉為吸食電子菸,本質上沒有改變。同時,由於使用電子菸門檻較低,會使一些不吸菸者因使用電子菸轉為對傳統捲菸的依賴,不易戒菸。從人群角度,電子菸的廣泛使用會增加傳統捲菸的吸菸率、影響戒菸率,從而增加菸草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此使用電子菸戒菸是不可取的。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指出:電子菸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推薦的戒菸手段。目前的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電子菸有細胞毒性。多數電子菸含有高度刺激性的氣體如丙二醇/丙三醇、重金屬如鎳、鎘和銅等,對人體的危害程度還待進一步研究。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戒菸?專家表示,首先要明確吸菸不是身體與生俱來的需求,而是大腦在病理狀態下對精神性物質依賴的行為表現。菸草中尼古丁的成癮性甚至超過冰毒,僅次於海洛因、古柯鹼;因此成癮菸民戒菸需要選擇科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