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佛告訴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般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因住色生心,不因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既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注釋*
慧眼;
智慧之眼,能照見著法真相
實相;
真實的本相。何為真實本相?
如我們人,按物理學講,人是由分子組成,分子是由原子組成,原子又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中又有質子和中子組成,而質子中子和電子又有更小的夸克等基本粒子組成,夸克等基本粒子本質上是沒有實體的,只是個能量振動,叫做弦理論。人追尋到原始最小的單位只是個虛無的能量振動體。
就如我們前面所講的,在緣起的條件下,我們照鏡子,鏡子中的我他是否知道他只是我們的投影?而我們也不可能想像我們是否也是高維生物的投影?就如同鏡子中的我,不知道他是我們緣起的投影一樣。
第一波羅蜜;
從生死坎坷到涅槃彼岸解脫的法門。
忍辱波羅蜜;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能容常人所不能容的智慧
這時候,須菩提聽聞了金剛經,深刻理會了其中的真諦,禁不住感激涕零地對佛說:「世間稀有的世尊,佛陀說如此奧妙的佛法經典,這是從我得到開慧眼以來,從未聽過如此經典的佛法。世尊,要是有人聽了這部金剛經,產生了清淨心,就能看見事物的本相,要知道這個人就成就了世間無上稀有功德。世尊這個看清事物的本質,並不是真正事物的本質,所以如來才說它名叫實相(類似此偈句上一品已經解釋過了,看不懂的朋友請看上一品)。世尊,我今日聽到如此經典的佛法,理解此經並感悟此經並不難。若是在第五個五百年也就是末法時期,若有人聽到這部經書,能感悟且講解給眾生,這個人才是難得之人才。這是為什麼呢?這個人已經沒有我,他,眾生,壽命的執著。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他已經悟到我相併不是我,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一樣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呢?遠離一切虛妄的執著,就可以稱之為佛了。」
佛告訴須菩提說:「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如果有人聽到這部經典的佛法,而能夠不驚疑,不恐怖,不畏懼,應當知道這人是智慧超群的人。為什麼呢?如來說從生死坎坷的欲界,也就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並不是從欲界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唯一方法,而是名叫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說,如來說這個方法這是其中一種,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並不是考取功名是唯一的富貴功名一樣,這裡如來還是在闡述無定法如來可說。」
須菩提,所謂的忍常人所不能忍,容常人所不能容的智慧,如來說並不是忍辱智慧,只是名叫忍辱智慧。這是為什麼呢?須菩提,就如我當年被歌利王刀割身體,我當時就沒有我,他,眾生,壽命的概念。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我當時被刀割的時候,心中有我,他,眾生,壽命的概念,就必定會報復,仇恨的心。
須菩提,我會想起我過去五百年做忍辱仙人時,那時,我就不執著於我,他,眾生,壽命的相。所以須菩提,菩薩就應該捨去一切的相,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不應該執著於塵世間五顏六色產生心念,不應該執著聲,香,味,觸,法升起執著心,應當生起無所執著的清淨心。所以,佛說菩薩不應該有個人喜好去布施。須菩提,菩薩因該為利一切眾生,就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去布施。如來所說的一切世間的相都是緣起的產物,緣滅則沒有了,是暫時的,又說一切所有的眾生也不是真實眾生。後半句看似很難理解,這裡我借用百家號好友樂逍遙兄臺的一句話來解釋,佛不是萬能的有四件事還需自己探究:
須自因果;我感悟金剛經,您看到了,並且對你有所感悟,這就是你的因而得的果。須自修智慧;社會是個大染缸,染成什麼色,心決定。不經歷風雨是沒有真正的智慧的。真法不可說;無定法如來可說。連佛都沒有什麼成佛秘籍,跟何況我們,法要自己感悟。不渡無緣人 ;對於只在乎眼前的蚍蜉來說,如來在世也不可教化 。這後半句的「一切眾生也不是真實的眾生」實則就是此意,此眾生非彼眾生,就如大家在一定條件下都是學生,但不一個老師的學生,但我們不能否定他是學生。
須菩提,如來是講真話的人,講實話的人,講真理的人,而不是說謊話,將怪異話的人。須菩提,如來所證得的法,你說有也有,你說無也沒有。須菩提,如果菩薩心裡住相去布施教化眾生,就好像人進入黑夜什麼都看不到。如果菩薩心裡不住相去布施教化眾生,就如人在白天做事,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須菩提,未來,如果有善男信女,能感悟金剛經並,如來可以憑藉佛的神通能知道這種人,也可以看見這種人,一定能成就無邊無量的功德。
此章節內容較多,感悟難度也是相當的大,我盡己所能為大家感悟到此境界,佛也說,無定法如來可說,何況是我,但願能在你修佛的路上有所感悟。
我將每天持續解讀《道德經》《金剛經》喜歡的朋友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