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大多認為韋小寶是一個特別喜歡耍寶,愛表現且極其古怪刁鑽的頑童。
但如果你看過原著《鹿鼎記》,你就會發現韋小寶每一次耍寶,他都是有目的的。要麼是為了迷惑敵人,要麼是有利可圖。
如果演韋小寶的演員,把韋小寶當成一個搞笑的小丑去塑造,那無疑肯定會失敗的。
韋小寶的聰明之處在於,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他在康熙面前可以把自己當成小人,一個逗康熙開心的小白臉小癟三,可他在多隆和其他官員面前,你見過他醜化自己嗎?
韋小寶從小生活在煙柳之地,他又是妓女的兒子,肯定受過不少歧視。從小就品嘗到吃不飽睡不暖的滋味,他肯定很會耍寶去討客人和其她妓女的歡心,這是迫不得已而養成的生存技能。
他所有的耍寶扮醜都只為了一個原因,那便是更好的生存下去。
所以在看張一山演的新版《鹿鼎記》,他無時無刻不在擠眉弄眼耍寶逗趣。可觀眾就是笑不出來。因為你找不到他做這些行為的依據是什麼?動機是什麼?
韋小寶出生最底層,底層的人生活艱辛缺乏資源,他只能每一步都算得很精。只有夠機靈才能在那種殘酷的環境下生存下去。你慢一步,可能這一餐就吃不飽。你比別人慢半拍,可能挨打的就是你。韋小寶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所以韋小寶是一個擅長攻於心計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算得很精準。
張一山和黃曉明都是出生在一個比較幸福的家庭。兩個人出來拍戲很快就走紅了,基本上沒有經過太多的掙扎算計,所以他們體會不到韋小寶那種艱難求生的心情,演不出那種市井氣。
而陳小春的家境比較貧窮。他當過送水工,後來才拍電影走紅,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陳小春演的韋小寶能夠得到那麼多觀眾的喜歡,就是因為他抓住了韋小寶這個人物的精髓,市井氣和善於算計。
在金庸的小說裡,你看那些出身好的大俠,郭靖,喬峰,段譽,他們就不是一個特別會算計人心的人,因為他們一出生就得到許多愛和物質。
韋小寶做事極少受到道德的束縛。
韋小寶書讀的不多,所以他沒有很強的道德感。它可以用石灰去撒敵人的眼睛,可以在對決的時候偷偷用匕首殺害敵人,他所用的招數都是下三濫,在名門正派眼裡都是不入流的招數。
但是郭靖就不行,他有很強的道德感。郭靖有很多機會可以殺死歐陽鋒,但是他都沒有聽黃蓉的話去偷襲歐陽鋒。
所以韋小寶的行為準則只有一個就是趨利避害,一個典型的利己主義者。但韋小寶有一點好,就是他從不主動去害人。而且他的心也不是很壞的那種人,只要不把他逼到絕境,他絕不會去傷害對方。
韋小寶對朋友也非常講義氣,他很敬重他的師傅陳近南,這是韋小寶唯一堅持不變的原則。
韋小寶可以在複雜多變的惡劣環境下生存下來,歸功於他的精明,狡猾,對朋友講義氣。
他是個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化的人。
張一山演的韋小寶被大家認為演的像孫猴子,除了外形上有幾分相似,更深層次的意味是孫悟空表面看似精明。但他不善於跟其他官員打交道,所以處處被人算計,而韋小寶是一個很善於跟周圍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所以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而韋小寶被封為韋爵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