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團山,右弼吉林城

2020-12-20 騰訊網

原文曾被編輯更名為《西團山,文化沉澱數千年》,刊發在吉林日報報業集團《房地產報》2013年5月31日P36上。

西團山 2010年

東北考古界有用一種山名命名的古文化,叫做西團山文化。它最早發現於吉林市歡喜鄉吉興村西團山上。該山海拔236.2米,高出附近平地約40米,山勢略呈圓形,因坐落在吉林城西,故名西團山。它與東團山合稱「團山雙峙」,成為吉林八景之一。

疑似考古留下的探坑 2017年

掘山考古

據曾任吉林市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董學增著作《西團山文化研究》(1984年版)記載,最早發掘、考古、研究西團山可以上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國的考古學者三上次男、左竹仲匕和我國考古學者李文信等曾在此發掘,前者並有報告發表。從此開始,國內三次發掘,知道西團山既是墓地又是遺址,它們是毗連在一起的,是一處距今三千年前原始社會末期氏族墓地和居住遺址。

後來,1948年秋,東北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公驥帶領師生兩次到西團山清理髮掘石棺墓37座(第一次18座,第二次19座),共出土石器、陶器人骨、獸牙骨等,事後楊公驥撰寫《西團山史前文化遺址初步發掘報告》,引起了東三省的考古學者的重視和全國考古專家的關注。

1950年9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自安排由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博士任團長、李文信教授、賈蘭坡教授、佟柱臣先生等為主要成員,成立東北考古發掘團,對西團山進行科學地發掘。發掘團在西團山共打探溝11條,發掘石棺墓19座,出土的遺物有砍斫器、石斧、石錛、石刀、石簇、陶罐、陶壺、陶缽、陶碗、陶三足器等,共出土石陶器138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第一室(新石器時代)副主任佟柱臣執筆,以東北考古發掘團的名義發表了一篇報告,正式提出建議以西團山墓葬遺址為代表的考古文化命名為「西團山文化」。這是吉林省有史以來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考古發掘,也是新中國建立後命名的第一個考古文化。

文化放射

西團山遺址包括生活居址和墓地兩部分,總面積4萬餘平方米。遺址發現房址、灰坑等遺蹟,房址均半地穴式,依山而建,後高前低。墓葬為石棺墓,大多呈長方形,用板石立砌和塊石疊築兩種。地表不見封堆。墓葬結構分為三種,即長方形石棺墓、長方形有副棺的石棺墓和近方形小石棺墓。葬式多仰身直肢,頭朝山頂。

西團山文化特點十分鮮明,經過考古學家的發掘、研究,發現西團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吉林地區和長春地區,四平地區個別縣、市也有西團山文化的流布。以後陸續發現和發掘了包括長春、四平地區以及黑龍江省五常市等地「西團山文化」遺址達400餘處。

據相關資料統計,截至目前,共發掘西團山文化遺址和墓葬地116處。吉林地區有62處,其中吉林市區13處。所有已發現的西團山文化遺址,發掘工作做得最多的也是吉林地區。綜觀西團山文化,其中大型遺址和墓葬地主要集中在吉林地區,因此可以認為本地區是西團山文化分布的中心。據統計,截至2005年,已清理髮掘西團山文化居住址60多處,墓葬500多座,出土各類遺物達2000多件。在吉林省文物志編委會1983年-1987年所編各縣市《文物志》都能找到相關記載,翻一翻也是洋洋大觀,讀一讀也有一番考古的滋味。

吉興屯碑 2011年

圍山而居

遠在新石器時代的末期,大約在五千年之前,相當於我們傳說的伏羲、神農、黃帝的時代,就有人類在西團山上居住,過著原始共產制的社會生活,那時吉林市是一片沼澤地帶,有一條河,從通天街流過,南北兩岸都是古老的榆柳。以西團山為中心,北山、玄天嶺、小白山等丘陵地帶,都是古老的大森林。這裡的居民是獵戶也是漁民。他們不僅用弓箭射獵,也用它代替攀登崖壁的繩索。

轉眼進入現代,西團山下,有一個吉興屯,呈方形密集式聚落。在山下遇到一位王先生,36歲,出生在吉興屯。「這個地方有山有水,山有西團山,水有溫德河,也是先民們選在這裡居住的原因吧。聽老人講,我家是這裡的老戶,有兩畝多地,主要以種菜為主。後來孩子大了,分家我得了三分多地。」王先生說,「2003年的時候,萵筍在吉林市還沒有廣泛種植,我就開始種植,與其他兩種蔬菜輪種,一年下來也有一萬多元。地好,勤勞,就有好收入。這就是西團山下的人啊。」

說王先生算新西團山人,那還有新新西團山人——不遠處新建的小區的居民。2013年1月9日,吉林市物業辦清雪表彰來到這裡,筆者見到剛剛入住在此的吳先生,他對筆者說:「這裡前有解放西路,連接吉草公路,交通方便;後有西團山,可以登山健身,呼吸新鮮空氣。故此,早早預定了房子,後來住了進來,果然和預想的一樣,很滿意。」

遠望西團山 2011年

居住3000年,這就是西團山。「西團山文化」與我國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的「仰韶文化」、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文化」一樣,都屬於以一個古遺址命名的一種特殊古文化,又都屬於中國著名的考古學文化。

目前在東北地區,除遼寧「紅山文化」外,就是吉林市的「西團山文化」。可見,西團山在考古界的重要性。2001年6月,西團山遺址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文張海川,稿於2013年)

相關焦點

  • 講述吉林市文旅故事(二)——西團山文化遺址
    西團山坐落在吉林市船營區黃旗屯街道,海拔236. 2米,是一處距今三千年前原始社會的文化遺址,是「西團山文化」命名地。東北考古發掘團發表了《吉林市西團山石棺墓發掘報告》, 首先提出「西團山文化」這一科學命名,這樣西團山遺址就成了在東北地區富有特色的「西團山文化」的命名地了。生活在這裡大約三千年前的西團山人,還沒有能力將一塊石頭鑿成一口大棺材,考古學家所發掘的石材,實際是用天然石板砌成或塊石壘成的一種葬具。
  • 命盤案例:右弼-命運的轉變
    而右弼的原始卦意是代表轉變,轉向,所以當他都到這個大運的時候命運才會出現這麼大的改變。並且貪狼也是廟旺的,貪狼是代表某個東西的體積,貪狼加右弼就是代表大大的改變。之前也看過某個命盤,好像右弼也是在木位,大運是右弼在福德宮,那個人思想就突然見轉變的很厲害,為人個性簡直是徹底轉變。這個命主走右弼大運的時候,還化忌到了天機,廟旺的天機化忌之後,就代表運動速度要變慢,因為化忌在木位的力量不大,所以它只能是讓天機的速度變慢,沒有停下來。
  • 周老師談「左輔與右弼」 紫微鬥數星曜雜談
    問右弼所主若何?希夷先生答曰:右弼帝極主宰之星,守身命文墨精通。紫府吉星同垣,財官雙美,文武雙全。羊陀火忌衝破,下局斷之。女人賢良有志,縱四殺衝破,不為下賤,僧道清閒。希夷先生說,右弼是帝王身邊最高級別的輔佐星;右弼坐守命身宮時,其人才華橫溢。右弼與紫府同宮,表示在事業和財運方面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文職武職皆能勝任。
  • 吉林的城郭
    吉林舊城垣是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 , 由副都統(官名,職位次於將軍)安珠瑚監督修造的。當初,城牆分為內外兩層:內城為松木牆,牆高八尺。只有東、西、北三面牆,每面各有門一個,南面因為面臨松花江,所以沒有修牆。北面的城牆長二百八十九步,東、西兩面牆各長二百五十步。
  • 南城子,見證吉林市建城2200多年|吉林地理|吉林山川地理文化
    說起吉林市建城史,可以上溯到西漢初年(2200多年前),印證建城時間的便是座落在龍潭山、帽兒山、東團山三山之間的夫餘王國,有學者認為夫餘王國前期王城便是南城子。
  • 吉林江城中學通過校園周邊環境整治行動促進創城工作
    (文圖/王新梅)為落實市教育局《2020年吉林市城區教育系統迎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檢工作的實施方案》的指示精神,營造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秩序,淨化校園周邊市容環境,8月5日,由吉林一中教育發展集團東校區(吉林江城中學)「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國檢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薛寶庫董事長親自帶隊,對校園周邊200米範圍內進行實地檢查,在現場召開碰頭會,將具體工作落實到位。
  • 「人鳥和諧」新篇章:吉林「化工城」悄然變身候鳥驛站
    「人鳥和諧」新篇章:吉林「化工城」悄然變身候鳥驛站 2020-12-02 17:25:31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數千隻鳥類在吉林城區過冬
  • 本地丨吉林城這些老舊小區將升級改造!
    本地丨吉林城這些老舊小區將升級改造!記者丨董文成 責編丨李少軍原標題:《本地丨吉林城這些老舊小區將升級改造!》
  • 吉林「歡歡喜喜」,這3城入選國家級高鐵樞紐中心,方便居民出行
    長春是吉林的省會,長春市建於1800年,是開放度高的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淨月潭旅遊經濟開發區和汽車經濟貿易開發區已經成為長春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先導」,長春風景優美,春天淡綠,夏天眼睛碧綠,有晚秋色斑,冬天銀裝素淨,四季風景柔和美麗。
  • 講述吉林市文旅故事(十一)——吉林的城郭
    吉林舊城垣是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 , 由副都統(官名,職位次於將軍)安珠瑚監督修造的。當初,城牆分為內外兩層:內城為松木牆,牆高八尺。只有東、西、北三面牆,每面各有門一個,南面因為面臨松花江,所以沒有修牆。北面的城牆長二百八十九步,東、西兩面牆各長二百五十步。
  • 吉林7城從北京捧回「全國文明城市」獎牌
    這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榮耀,也是吉林發展歷程中值得銘記的重要時刻。文明花開結碩果文明之城展華章 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下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氣魄「愛家愛城,共築文明」; 勠力同心、攻堅克難, 實施「九大工程」、 開展「九大行動」、 打贏「創城百日攻堅戰
  • 劉紅霞:吉林大米,讓人們的生活更香甜
    11月6日, 以「城以物名,物以城興」為主題的城市品牌建設(上海)論壇在上海市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大廈舉行。吉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劉紅霞在論壇上進行《吉林大米:從田野到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香甜》主旨演講,全面介紹吉林糧食品牌與城市品牌互榮共升的成功經驗。
  • 讓吉林的「冰雪」燃燒起來,長春亞泰首次跨界助力「吉林雪博會」
    12月25日,第五屆吉林冰雪產業博覽會暨第二十四屆長春冰雪節將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在長春都市主題館(4號館)的特邀參展商,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第一次走進「冰雪世界」,希望用火紅的「亞泰紅」助燃吉林雪博會,讓吉林省和長春市的「冰雪」燃燒起來。
  • 回眸過往,當代吉林城市的歷史源頭竟然在西關的溫德河口
    然而真正奠定現代吉林市城市基礎的,卻是清初時期松花江左岸建立起的臨江木城。而在吉林建城之前,清政府早已「落棋子」於松花江左岸,在今天溫德河口以北的松花江江岸地區興建了官辦船廠,那裡堪稱當代吉林城的歷史源頭。
  • 吉林衛視:看看都有誰入圍了了吉林衛視春晚?
    點讚排名公布啦第一名:拉丁舞表演者:宋承書、宋冰雨(吉林長春)總票數:170266第二名:少兒街舞《super kids》表演者:源動力街舞 (吉林長春) 總票數:162658第三名:舞蹈《紅太陽照邊疆》表演者:敦化市好朋友藝術團(吉林敦化
  • 改革開放30周年城市巡禮——吉林
    吉林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城市,位於長春市以東124公裡處。吉林原名「吉林烏拉」,滿語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環繞的群山和迴轉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東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連檣接艦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稱。    吉林市資源豐富,物產豐繞。
  • 黑龍江、吉林、遼寧農產品批發市場名單(95家)
    延吉萬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吉林30家219吉林長春果品中心批發市場220吉林省長春市北方三辣產品批發交易市場221吉林長春江山綠特優農產品儲運批發市場222吉林省長春市綠寶蔬菜批發市場223吉林長春蔬菜中心批發市場224吉林白城蔬菜批發市場225吉林省白城東郊綜合批發市場226吉林省白城保勝水果批發市場227吉林省吉林市樺皮廠鎮批發市場228吉林農業高新技術市場229吉林遼源市仙城物流園區農產品批發市場230吉林敦化市長白山特產市場231吉林松原市三井子雜糧雜豆產地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