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中心多站點」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體系

2020-12-23 寧波晚報

    本報訊(通訊員 竺盛湧)「在大力開發建設的背景下,方橋農村老年人口佔比高、『空巢老人』家庭數量多,養老面臨著大量困難和問題。」日前,方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將推動農村老有所養作為改善民生的一項重點工作,近段時間以來積極推動相關工作落地,努力打造全街道「一中心、多站點」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體系。

    「方橋原來沒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沒有一家實際運營的老年食堂。」街道民政辦負責人介紹,經多次協調,街道最終確定在東江家園物業樓建設方橋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並於今年9月5日動工。該中心已於近日落成,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設有老年食堂、日(夜)託房、醫療康復區、老年教學室、心理諮詢室、老年活動區、閱覽區、理髮室、洗衣房、助浴室、文藝舞蹈廳、適老化物品租賃展示區等,配有爬樓機、衛生間助力器、電動輪椅等無障礙設備,將為轄區有養老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務。據悉,中心將引入第三方專業養老服務團隊運營,除提供集中服務外還有上門護理、助浴等個性化服務,並將通過智能化、信息化設備和平臺對老人開展精準、周到的管理和服務。

    在謀劃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同時,街道積極在各村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布局和建設,於今年8月在後江村率先推動市AAA級居家養老服務站試點建設。

    「這些日子,到村老年食堂就餐的老人因為吃得調勻,面色好多了,特別是一些單身老人變化特別明顯。過去,他們當中有人因為自理能力差,吃了上頓沒下頓,讓人心酸。」後江村黨支部書記江雲昌對村裡成功創建市AAA級居家養老服務站很是欣慰。為做好這次服務站建設,村裡募集資金20餘萬元,將村裡一處紅白喜事場地裝修成居家養老服務站,面積約500平方米,於9月14日投運,設有老年食堂、日照室、心理諮詢室、文化休閒場所等。老年食堂設施完善,人員到位、收費低廉,提供一日三餐就餐服務,開支缺口由政府補助、愛心單位和人士捐助等途徑填補。「每天葷素搭配,飯菜好吃,大家非常滿意。」近日,在整潔舒適的服務站就餐廳,今年73歲的江志國開心地說。平時,和江志國一起報名就餐的村民每天約有40名。

    在後江村試點的基礎上,街道根據「一中心、多站點」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體系規劃,積極在前江、阮家、橫裡埭等村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

    「今後,我們老年食堂建成後就餐環境好、通風條件佳、空調等設施齊全,老年人吃得舒心,有營養、有規律,一起交流和活動,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在阮家村新上任的黨支部書記周建輝看來,村裡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站是一項惠民之舉,他帶領新班子積極推動該建設項目早日完成。和周邊其他村一樣,阮家村絕大部分住的都是老人,村裡要建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消息一出,圖紙還沒設計,就有近100名老年人報名,期待今後在居家養老服務站的老年食堂就餐。這些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生活自理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村裡將要建設的居家養老服務站位於村南側,這裡有一塊1093平方米的空地,規劃建設市AAA級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村文化禮堂,其中居家養老服務站佔地420平方米,預計投資120萬元。「養老服務站前面設兩畝菜園,老年人在這裡可以曬曬太陽,種種蔬菜,周邊河裡再養些魚蝦,這些新鮮的蔬菜、河鮮供給老年食堂。」周建輝說。

    「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是我們新一屆班子『開門一件事』承諾項目,一定要辦好!」前江村黨支部書記江志軍說,目前村裡已選好建造地址,計劃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建造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服務站,設老年食堂、老年活動中心等場所。「這項工程目前正在抓緊辦理開工前各項手續,預計本月底前可以開工。」江志軍說,村裡有300多名老年人,有一半子女不在身邊。「村裡過去也曾辦過老年食堂,但由於管理不善,最後沒能辦下去。」江志軍表示,新班子團結一致,村民齊心協力,這次老年食堂一定能辦好,也務必辦好。「辦老年食堂,村裡除了僱用一名廚工外,其他洗碗、擦桌、幫廚、上門送餐等服務項目,將發動村裡的志願者來完成。」江志軍說,這些服務內容要每天排名單,志願者輪流出力。「一方面可節省老年食堂開支,在提高食物品質上多投入些,讓老人吃得更好,另一方面可通過志願服務弘揚敬老愛老美德。」

    近日,新一屆班子選出後,橫裡埭村黨總支在首次召集舉行的村兩委會上,專題研究推動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事宜。大家深入討論選址、費用籌集、功能設置等事項,街道聯片領導、聯村幹部和村裡的老幹部也出席會議,為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獻計獻策。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趕來,和大家一起實地勘察、研究商議,最終基本確定選址地點。「我們是個大村莊,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建成後至少有80名老年人來就餐。」對此,新上任的村黨總支書記李益科表示,村裡一方面將努力盤活村裡資產,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將積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儘快落地。

    根據街道計劃,前江村、阮家村、橫裡埭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將於明年相繼完成,屆時可望實現全街道總共24個村、1個居委會老年人配送餐全覆蓋。全街道配送餐分3大區域,儒江路以北區域由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食堂配送,涉及周邊12個村莊和方園社區居委會;以機場南路為一軸分東西兩個區域,西側區域分別以後江村、前江村老年食堂為中心各覆蓋3個村,東側區域分別以阮家村、橫裡埭村老年食堂為中心各覆蓋3個村。

相關焦點

  • 晉安區日溪鄉打造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
    目前,日溪鄉共有192名接受政府保障服務的老人擁有這種手機。據悉,這是日溪鄉打造的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的具體舉措之一。日溪鄉將居家養老服務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通過完善網絡、整合資源、提升服務,全面打造「老人開心、子女放心、社會稱心」居家養老服務「升級版」。
  • 市辦實事探訪丨青島實現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 打造15...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肖玲玲 王麗平 實習生 矯文靜 市辦實事:建設鎮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0個,實現全市鎮(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更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推動廣州迸發新活力
    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堅持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圍繞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築全覆蓋、多層次、多支撐、多主體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具有廣州特色、走在全國前列的「大城市大養老」模式,奮力推動老城市迸發新活力。
  • 青島市市北區:建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養老...
    中國山東網12月21日訊 去年以來,青島市市北區抓住青島市獲批全國第四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的契機,依託專業養老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並向下延伸至社區網格,探索網格化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取得成效
  • 青島市北區黨建統領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新標杆
    區民政局緊緊依託福山老年公寓等專業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努力破解居家社區養老不到位的老難題,不斷增強區域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構建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擦亮廬陽「幸福養老」底色
    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標準化社區養老服務站點55個,覆蓋率達100%;建成54個社區助餐設施(10個社區食堂、44個社區助餐服務點)以及5個示範性老年人託養中心、3個老年人助浴示範點;完成對200戶特殊老年人家庭的適老化、智慧化改造。
  • 合肥市廬陽區:多元養老服務體系擦亮「幸福養老」底色
    兒女不在身邊,也時時有人照料起居;生病了不用上大醫院,就能「一站式」享受專業醫療服務;養老機構智慧管理、功能完備,居家條件越來越「適老」……在合肥市廬陽區,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樂成為民生改善的註腳,百姓安享晚年的樸素夢想正在實現。
  • 青島市北區敦化路街道福彩四方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伊春路站便民餐廳...
    7月15日上午,敦化路街道福彩四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分中心)伊春路站點經過重整裝修正式投入運營,依託服務站中央廚房開設的便民餐廳也正式開餐堂食,吸引了社區50餘位老人前來參與活動。為滿足轄區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前期,敦化路街道在市區民政局的指導下,在山東社區成立了敦化路街道福彩四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發揮養老機構專業優勢,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專業化、定製化的「菜單式」養老服務,受到了轄區老年人的好評。
  • 河西區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服務試點 構建居家養老「15分鐘服務圈...
    許多居民成為掛甲寺街新城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鐵粉」,每日排隊購餐。 在南昌路45號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聚在一起下棋。 本報記者 尉遲健平攝 天津北方網訊:藝術使人年輕。家住河西區桃園街泰達園社區的鄒增女士,看起來是剛剛退休的狀態,可實際已經78歲了。
  • 東區打造多元養老服務體系 切實增強長者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元化的服務需求,東區街道不斷提高養老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推動醫養結合,補齊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短板,完善多層次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落實惠老助老各項優待政策,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東區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備7名工作人員,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逢周一至周六對外開放,為老人提供個性化、多元化專業服務。
  • 臨沂市出臺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近日,山東省臨沂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臨沂市促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推動臨沂市加快建設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託、信息化為手段、專業化服務為支撐、醫養康養相結合、功能完善、規模適宜、覆蓋城鄉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今年,臨沂市被民政部、財政部確定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
  • 頤享養老|足不出戶盡享居家服務
    石嘴山市居家養老服務立足於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信息化為手段、專業化社會力量服務為支撐、醫養融合發展的「1+4+N」養老服務模式,加速破解養老困局。一站服務直達家門口開展居家為老服務是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基礎工作,是居家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舉措。
  • 小欖永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揭牌
    本報訊 近日,小欖鎮永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揭牌。成為小欖鎮內服務水平最高的居家養老服務站之一。據介紹,小欖鎮永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是永寧社區將原西上頤老院改造而成。永寧社區投入了400多萬元,服務站佔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
  • 市北將在100個社區試點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去年以來,青島市市北區抓住青島市獲批全國第四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的契機,依託專業養老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並向下延伸至社區網格,探索網格化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取得成效
  • 蘇州加快構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
    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空巢化趨勢明顯,養老問題成為轄區最大的民生痛點之一。  面對這一難題,斜塘街道以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為重點,積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初步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逐步滿足轄區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提升小康生活幸福成色。
  • 肥西縣打造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
    為提升養老服務管理水平,肥西縣強化頂層設計,注重改革創新,有效整合政府各部門政策、資金和項目資源,構建以縣級養老指導中心、鄉鎮養老服務中心、村(社區)養老服務站和互助養老站點為載體的城鄉互動、功能互補的養老服務格局。
  • 鎮江京口建成36家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打造「家門口」的幸福養老
    金山網訊 「家門口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業了,我們老年人真是太歡迎了。
  • 泰順縣構建「四大體系」 打造山區「輕成本」養老樣板
    炎熱的午間, 70多歲的孤寡老人毛細雙走進開著空調的泰順縣羅陽鎮三聯村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點了五個有葷有素的菜,盛上滿滿一碗白米飯和一碗蔬菜湯,樂呵呵地坐下就餐。記者看到,在這個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裡,就餐者除了毛細雙老人,另外還有20多位老人,每位老人的用餐標準都是五菜一湯,米飯自取。
  • 重慶基本形成「一刻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
    》(以下簡稱《通知》),將從「智慧養老」、促進醫養結合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公租房小區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讓公租房老年人健健康康有尊嚴、舒舒服服有品質。  空港佳園公租房養老服務站醫務人員為社區老年人測量血壓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根據《通知》,將在公租房小區實施「養老服務促進計劃」,打造公租房養老服務設施體系,落實規劃布局,嚴格配建標準
  • 全國人大代表李燕: 多舉措促進居家養老服務長足發展
    「但也存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養老服務供給資源不平衡、養老服務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且專業人才短缺、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足等問題。」李燕強調。  「我在濟南高新區理想家園社區調研時發現,大家提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居家養老服務配套設施不足,專業服務人員少。」李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