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考研||費希特:告訴你們啥叫自我

2021-02-19 哲學考研掃地僧


夜話原著第六十六句


 

我們說,有很多的知識點,自己摸索是摸索不出來的,因為呢,有些難點,連寫課本的大佬也沒整明白,你去看課本,就更不可能明白。當然,能寫課本的大佬都是很厲害的人,他們能達到的水平已經十分高了,我們無權要求盡善盡美。

 

學習西哲的時候,我們講過費希特如何從「A=A」反推到「我=我」,我們說,其中反推的精妙之處,市面上的課本幾乎都描摹不出來,也就是說,失真了

 

失真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費希特這三條知識學的基本原理,都被當作和尚念經的教條,被廣大學子們背誦。說到費希特的本原行動自我非我,你就脫口而出:「啊,自我設定自我,自我設定非我,自我設定有限的自我與非我相對立」,然後整出個邏輯學三大規律就完事兒了。

 

同志們,這叫哲學嗎?No,這叫扯淡。因為這些空虛的教條並沒有啥用處,寫到試卷上,老師不會多看你一眼,你想想,名校上百份考研試卷,你憑什麼讓老師賞識你?不是你的帥,不是你的努力,而是你在試卷上彰顯的實力

 

試卷上的實力,按照康德純粹理性建築術的方法,可以有四種展現方式:

 

(1)量:同樣的時間,你能寫的字更多。

(2)質:同樣的題目,你能闡發地更深刻。

(3)關係:同樣的內容,你能聯繫地更廣泛。

(4)模態:同樣的問題,你能提出更多可能。

 

無論是哪樣,老師在批卷子的時候,都會高看你一眼,都會覺得你牛批,如果你一樣不佔,sorry,回家種田。

 

這就是聽濤的巧妙之處,也就是說,我們常常在一些簡單的題目上,給你們加料,在困難的題目上,又加以指導,所以呢,如果你用心吸收,那你最後不光是是難題能答出來而且簡單題也能答出花來

 

今天就讓我們舉個例子,因為費希特呢,雖然課上發揮的比較充分了,但還有那麼兩三個同學問,那就公之於學員,再強調一遍。

 

 

我們在課上說了,費希特認為自己繼承了康德,甚至自己比康德還康德。他認為,康德最牛批的地方是發現了先驗統覺,但是呢,卻沒把先驗統覺置於最高原理之上,一以貫之地搞出體系,所以呢,他說自己的知識學是康德先驗哲學的完成,他說:

 

「批判的哲學的本質,就在於它建立了一個絕對無條件的和不能由任何更高的東西規定的絕對自我;而如果這種哲學從這條原理出發,始終如一地進行推論,那它就成為知識學了。」

 

但是呢,我們在課上也講了,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康德,不願意與這個絕對唯心論的費希特為伍。於是康康在一個文學報上發表聲明,說費希特體系是個渣渣,沒啥根據,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可以去看看課上怎麼講的。

 

但是呢,上述費希特這段話表明,康德那個「先驗自我」(他也稱為絕對自我),對他的影響很大,實際上知識學的三個基本原理,也是這麼來的。

 

我們在課上很詳細地談了,德語語法,「主語+是」這個結構,後面加賓語,這個「是」就是邏輯系詞,後面沒賓語,「是」就表示存在。我們還討論了這裡和康德反對上帝本體論證明的關係,大家自己去看課。

 

然後呢,我們就說一下費希特第一原理的推理過程。

 

費希特的推理,是從邏輯公理「A=A」開始的,他說,這個定理具有不可懷疑的正確性,即使讓人證明,也不會有人去證明它,而是會直接設定它的準確無誤。

 

所以,我們看到了,費希特哲學先有個獨斷在這裡,那就是認為「A=A」在所有人看來都是準確無誤的,無須證明的。這個立不住,後來的推理就完犢子,到了當代,這一條可能就很難立住。

 

這裡的「=」,可以用「是」來代替,因而,A=A,可以代換為「A是A」。好了,現在這個「A是A」代表啥呢

 

費希特說,因為「是」後面加了賓語,所以呢,它是一個邏輯系詞。因而

 

(1)這個「A是A」僅僅代表,主詞的A和謂詞的A是同一的,而不能代表A實際上存在。

 

也就是說:

 

(2)「A是A」僅僅代表,這兩個可能存在又可能不存在的A是同一的,前面的A存在,後面的就存在,前面的A不存在,後面的也不存在。

 

所以就是說:

 

(3)「A是A」代表倆A之間的必然關聯,這種必然關聯,費希特稱之為「X」

 

好了,我們現在到了關鍵的一步,能不能理解費希特,就看這一步。

 

費希特說,現在這個「X」代表一種必然關聯,這沒毛病。但是請大家好好想想,然後再瞅瞅「A=A」這個式子,當我們說「必然關聯」的時候,雖然沒有設定任何具體的東西存在,但是我們卻必須得設定「必然關聯」本身所聯繫的主詞和謂詞

 

大家可能看懵了,我給大家通俗解釋一下。就是說,無論我們說「人是人」、 「狗是狗」、「花是花」等等,其中都包含這種主詞和謂詞的「必然關聯」,我們可以說,我們並沒設定人、狗、花存在。但是我們卻不能說,這個「必然聯繫」的主詞和謂詞不存在

 

什麼意思呢?再說白了點,「必然關聯」本身就意謂著,它是一種同一,一種關聯,因此一定是「某個東西」的關聯巧妙就在這裡,這「某個東西」如果換上任何具體的東西,都不能斷定為存在,但是我們卻不能說,「某個東西」本身不存在

 

因此,「某個東西」本身是和「必然關聯」一併存在的,「必然關聯」必然是「某個東西」的關聯。現在,「某個東西」被我們置換回「A」「必然關聯」被我們置換回「X」

 

現在,「A=A」中,這個兩個必然等同的A,就被自我設定起來了

 

上面看不懂的,再好好看看。這一番證明之後,費希特說:

 

「這樣一來,A就由自我憑藉著X設定了;對於從事判斷的自我來說,A是直截了當地並且僅僅由於它一般地被設定於自我之中;這就是說,下述事實就被設定了:就自我——不論這自我現在正在從事設定,或從事判斷,或隨便正在做別的什麼——之中,有著永遠等同的,永遠單一的,永遠是同一個的某種東西;而那直截了當地設定起來的X也可表述為:我=我,我是我。」

 

一句話,被設定為必然等同的A,是自我設定的,因而這種必然等同,本身就存在於自我之中,因而得出了命題「我是我

 

那這裡面又有何玄機呢?費希特說, 「我是我」和「A是A」不一樣

 

「A是A」,是個純形式命題,沒有內容,它的具體內容有待自我去設定。但是呢,「我是我」既有形式,又有內容,而且是自我無條件、直截了當地由自我本身設定起來的。因而,「A=A」只具有形式的有效性,而「我是我」具有形式和內容的雙重有效性

 

由於這種內容的有效性,「我是我」就意味著 「我是」或「我在」,又由於「我」本身就是「我」設立的,於是「我是」、「我在」又意味著「我設定」

 

這下子,自我的能動性就體現出來了,費希特稱這種自我的主動設定為「行動的純粹品性」,自我作為直截了當的、以自身為根據的東西,就是人類精神的一切行動、一切經驗意識的根據。而這個自我,費希特說:「它將自己設定成為的那個東西」、「它將自己設置成為它所是的那個東西。

 

 

當然,費希特對「我是我」也作了複雜的證明,這裡就不提了。再就是關於「我是我」作為「A是A」的根據,我們也不談了。以上的這幾步,是同學們詢問問題的焦點,所以需要再好好回味一番。當然,最後由「我是我」的論證那裡,也有費希特本人絕對唯心論的信念在,再者,他本人艱深的「邏輯運算」,很多時候是多餘的,這些等大家上研讀原著的時候再感受吧。

 

往期精彩內容:

 風花雪月,觀海聽濤

哲學考研||菩提祖師:論猴子的教育

相關焦點

  • 費希特的正義思想
    在費希特的實踐哲學中,根據法權與道德彼此分離的指導思想,我們也可以相應地將正義劃分為法權正義和倫理正義。在費希特法權哲學裡,正義(Gerechtigkeit)的觀念源自於法權(Recht)概念,即法律和權利。
  • 費希特:教育是成為人的真正手段
    本期我們帶來的是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費希特。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72-1814)是德國哲學家。儘管他是康德的著作發展開來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但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了。費希特被認為是連接康德和黑格爾哲學的過渡人物。費希特出生在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侯國的拉梅諾。1780年,他進入耶拿大學神學院開始學習。
  • 費希特是康德到黑格爾重要過渡人,他筆下八句哲理名言,醍醐灌頂
    費希特的思想在一百年前被引進中國,曾被梁啓超等多位知名人士所宣揚。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費希特的名字在我國逐漸暗淡,現在絕大部分年輕人根本不知道費希特是做什麼的,很是遺憾。費希特不僅是一位哲學家,還是一位知名作家,又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也是古典哲學代表人之一。
  • 費希特《現時代的根本特點》:考察人類歷史發展的邏輯
    在德國古典哲學中,費希特的《現時代的根本特點》(1806年)就像康德的《從世界公民的觀點來看普遍歷史的觀念》(1784年)和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演講錄(1822—1831年)》一樣,是從先進文明的全球化角度來考察人類歷史發展的邏輯的。關於這一考察所做出的獨特貢獻,我們可以從以下九個方面予以評述。
  • 康德哲學叫你去認識自己
    康德之後有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叔本華等。對於他們與康德哲學之間的關係,人們現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黑格爾才是康德真正的繼承者,有人認為黑格爾和叔本華分別從人的理性和意志兩方面批判和發展了康德的哲學思想。不管怎麼樣,他們都認為康德是個非常 偉大的、承前啟後的哲學家。當代分析哲學家雖然極力貶斥黑格爾,但非常尊敬康德,把康德哲學作為-.個主要的研究對象。
  • 世界哲學史丨施杜裡希 :黑格爾哲學的一般特徵——辯證法
    ,一位美國的批評家這樣寫道:「它們是令人費解的偉大著作,因為文體簡潔而抽象,因為裡面充斥了大量的哲學術語,還因為他對所有的哲學原理所作的過分誇張和謹慎的界定,這一切都使他的著作變得更加晦澀艱深。」在費希特的知識學中,當他試圖從一種最高原則中推導出整個世界的內容時(對費希特來說,這與意識的內容具有同等的意義),他的出發點是,第一步,自我設定自身。
  • 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的交往思想
    從整個德國古典哲學直到馬克思的思想發展過程中,交往問題是一個貫穿始終的重要線索。這條線索經歷了從康德歷史哲學中的交往思想開始,經歷了從費希特探討人際的相互承認和主體間性,到黑格爾更為現實地論述市民社會中的需要、勞動、財產和交換等交往問題,再到馬克思從唯物史觀和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角度看待人的交往形式的邏輯歷程。
  • 黑格爾對自由主義法哲學的批判
    古典自然權利學說,經過霍布斯、洛克至康德、費希特的發展,到黑格爾所處的時代已然斑斕成熟,黑格爾在《論對待自然法的科學方式》等著述中對之作了全面系統的反思。在黑格爾看來,霍布斯試圖從個體自我保存的欲望中推出自然權利,顯然是犯了從「是」中推出「應當」的「自然主義的謬誤」。而洛克的學說則稍顯混雜:他有時候試圖從人自我保存的動物性慾望中推出自然權利;在另外一些場合,又試圖以理性和神性來支撐他的權利觀。
  • 哲學博士煉成記——給90後講講馬克思(四)
    身形魁梧的費希特一遍又一遍地敲著黑板:「康德的物自體是個多餘」,謝林吆喝著同學們和他一起走到院子裡感受自然的美,「走吧走吧,別讓春天等著急了。」黑格爾毫不領會他的大學室友謝林對他的善意,冷冷地說了句「黑夜中的牛都是黑色的。」青年朋友們,從這些哲學家的話語中,想必你們也得出一個結論了:哲學真的是聽不懂。
  • 寫給20屆哲學考研朋友的第一封信
    當你選擇了考研,你就選擇了勇氣;當你選擇了哲學,你就選擇了智慧。你好。我是山東大學的哲學碩士研究生,曾創辦過兩家公司,之後毅然決定跨考哲學,並順利上岸。所以我在《給考研學子的最後一封信》中寫到:「心中的那份照亮總算沒有熄滅。我可能永遠不會熄滅這份照亮。縱使時光逆流,天地坍塌。這份照亮始終如天理良知一般。」這段話對於我整個研究生的生活甚至未來的生活起到了一個定向的作用。它告訴我:縱使前方荊棘滿布,困難重重,也要恪守底線,在正義與良知面前,我永遠不會退。
  • 西方價值觀中過度自我是誤讀中國陰陽能量本質造成的偏差
    中國價值觀中談化了自我。西方價值觀中顯示出過度的自我。我們說,西方價值觀中過度的自我,是誤讀了中國的自我能量和為他能量的陰陽和諧能量的本質,所造成的人為偏差,其絕對精神,絕對存在,絕對精神能量的存在的哲學根據在此。
  • 黑格爾|為什麼說精神哲學是關於人的「尊嚴」的最高學問
    這裡所說的「關於精神的知識」,就是指精神哲學,黑格爾在這裡明確地告訴我們,精神是萬事萬物的「真理」,是最具體、最現實的東西,而精神哲學——關於人的學問則是「最高的」學問,這裡所謂「最高」,就是指它的對象——精神,比起邏輯學和自然哲學的對象——邏輯理念和自然來,是最具體、最現實的東西。
  • 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2019年外國哲學跨考考研高分複習經驗
    考研複習:哲學,於我而言是一種生活方式,古希臘哲人認為沉思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追問存在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很喜歡思考問題,特別是有關天上的事物,但考研準備卻又是一個十分枯燥的生活,結合我以前的學習經歷,我發現我只有在學習壓力小的情況下成績才是最好的,在中學的應試環境下成績只會大大退步,所以,我選擇了自己的複習方式,幾乎沒有太大壓力
  • 黑格爾哲學的「絕對精神」和辯證法
    以及它在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黑格爾哲學的核心「絕對精神」,是一個自我發展的過程,它經歷了三個階段:邏輯階段、自然階段和精神階段。也稱之為: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而這本《精神現象學》就是在第三個階段「精神哲學」,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又分為三個階段:主觀精神、客觀精神和絕對精神;其中,主觀精神又包括:意識、自我意識和理性三個部分,所以,鄧曉芒老師也把精神現象學分為五個部分:意識、自我意識、理性、客觀精神、絕對精神。為什麼這本書叫「精神現象學」呢?而不是直接叫「精神哲學」呢?
  • 2019考研英語太難!debate是啥意思?對完答案後你們還好嗎?
    2019考研結束後政治、英語分別帶節奏上熱搜,有不少同學表示英語太難了,尤其是作文都已經飄了,完全不知道在幹嘛。那麼你覺得2019考研英語難嗎?對完答案了,你們還好嗎?1、作文跑題!rural、debate是啥意思?2019考研英語二的作文讓不少同學瞬間懵了,不認識rural怎麼寫?甚至考試結束後,直接成為了熱搜,給大家也科普了一次這個單詞。這恐怕是考研英語以來第一次出現不認識題幹單詞,而導致作文不知道該怎麼寫。不少同學表示,小作文完全跑沒邊了,rural不認識但是royal這個認識,於是本來應該是鄉下的結果變成了皇家。
  • MBA考研複試經驗:巧妙設計自我介紹
    希望對正在備戰MBA考研複試的同學們有所啟發。OK,你這麼差把考研英語都考過了怕啥。考研英語怎麼準備的,現在接著來!!!而且現在準備還要更簡單點。▶ 關於複試的理念1、複試的本質——考試。考試的本質就是選拔 。2、選拔的標準和依據在誰手裡——老師。
  • 你應該知道的50條西方哲學名言
    阿那克薩戈拉——異類相知作為原子唯物論的思想先驅,阿那克薩戈拉憑藉自己的哲學活動和哲學思想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也贏得了足夠的尊重。柏拉圖——哲學為王愛默生則如此稱讚柏拉圖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國)》:「柏拉圖就是哲學,哲學就是柏拉圖。」
  • 2014考研政治:哲學唯心主義模擬題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試題>模擬題>政治>正文2014考研政治:哲學唯心主義模擬題 2013-04-26 09:18 來源:網際網路
  • 河北大學2020年考研複試面試攻略——自我介紹
    考研複試是考生在通過初試的基礎上,對考生業務水平和實際能力的進一步考察。考研複試關係到研究生是否能最終入選,是最後一道程序,因此在考研過程有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好像從小到大我們總是在不停地做自我介紹,班級、社團、考證、工作……考研同樣也逃不掉。作為複試開篇之作的自我介紹,面對絲毫不了解自己的導師,考研的大家該如何介紹自己呢?聽河北大學最新考研資訊給你們支上幾招。
  • 【考研複試】面試要點一:自我介紹
    考研複試面試要點一:自我介紹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介紹一下在複試面試中最重要的,也是第一個要點,就是的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可能聽起來比較簡單,知道你是誰,就可以了,其實這個問題我認為並不這麼簡單。這裡王老師總結了五個自我介紹的核心特徵,就是良好的自我介紹的核心特徵,同學們需要按照這樣的標準,去準備自己的自我介紹。第一個,時間要適中,一般來說是30秒到1分鐘。同學們可以對著鏡子去說一下,可能有些高校複試的招生簡章中寫的是需要你自我介紹三分鐘,但是我跟你講,自我介紹真介紹三分鐘的話,導師那邊都要聽暈了,你們可以去試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