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我國古代的一些隱士常常會厭倦世俗的紛爭,選擇回山隱居。比如說著名的詩人陶淵明就棄官隱居,過上了種豆南山下的生活。隨著現代的發展,許多人開始不適應快節奏的生活,城市的過重壓力讓人們感到頭疼,而有些人也選擇離開喧囂的城市,前往僻靜的自然之所,尋找心中的寧靜。男子在千米深山隱居8年,和女徒弟結婚生子,他們過得怎樣。
這個男主名字叫做吳一琴子,吳一琴子是廣西人家境非常的貧寒。吳一琴子家中有很多孩子,他作為家中的一份子,在十四歲的時候就為生活外出打工。而他作為一個沒有讀過什麼書的14歲的孩子也找不到什麼好的差事,所以算是半流浪的在外面謀求生路。
這時他遇到一個改變自己人生的人,那就是他的師傅。他在武當山遇到了他的師傅,師傅傳授了他關於武術和古琴的教義,而他也從中謀得真諦,他不願意再過這樣四處奔波的生活便和師傅一起上山學習。跟隨師傅上武當山呆了整整16年,在這16年中,吳一琴子一直認真學習,掌握了非常好的成績。他在下鄉之後也憑藉自己出色的技藝受到別人的邀請,生活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好,後來他依靠自己的積蓄和朋友開的琴行。
吳一琴子作為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能有如今的成就已經是讓人感到羨慕了,但生活總是讓人們無法捉摸,吳一琴子有一次和朋友去西藏遊玩,結果在這次遊玩中發生了車禍,他的幾位朋友都因為車禍失去了生命。而吳一琴子卻逃過一劫,就在他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時候,他發現之前和他合作的朋友,趁他出車禍的時候捲走了他琴行的所有資產。
朋友還使得他琴行的經濟狀況一團糟,他只能用自己的積蓄來解決情況面臨的問題。而正在用因為解決問題再次變成了一個窮人。他深受打擊,認為人世間混亂,他不如去清淨之所,尋找心中之寧靜。
他和徒弟找到一個無人居住的山林,過上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而吳一琴子在隱居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女孩兒,這個女孩兒就是他的妻子朱雙琴。朱雙琴和吳一琴子有著同樣的追求,認為人是複雜,不如在清淨之所尋找寧靜。而兩人也因為心心相依,志趣相投,很快成為夫妻。
夫妻倆也就在這片荒山過上了隱居生活,他們日常所做的便是彈琴以及務農或者修煉,他們平時所用的都是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有些人聽說的吳一琴子夫婦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都前來看望吳一琴子夫婦,也變成了一定意義上的網紅。吳一琴子夫婦聽到人們的評論並不在乎,他們追求的只是心中的寧靜,而不是人世間的紛擾,或者其他人對他們的評價,他們也不願意被其他人打擾,只願這深山之中過著平平靜靜的生活。
許多人羨慕他們夫妻倆過著這種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但倘若真處於這樣的環境,可能會因為各種條件的落後而不適應。我們做人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刻意模仿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