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9日電(張亨偉)中國宴飲文化由來已久,江南宴飲文化更是一枝獨秀,不但承襲了江南特有的詩情畫意和文化底蘊,其一飲一啖緊貼時令,一器一物講求精細。近日,「藍帶之夜•上博」暨「江南文化,世界表達」美食文化交流活動在上海博物館成功舉辦。
藍帶國際總裁安德烈•君度,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李智平,法國、義大利、古巴、澳大利亞、日本、挪威等多位駐滬總領館總領事、文化代表以及社會各界名人、藝術家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由三個環節組成:中西經典文化交流——參觀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館與「美術的誕生」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畫展;中華美食非遺技藝展示;中西餐飲技藝交流與非遺文化展示。
中法文化互動,千年青銅器遇見「美術的誕生」
嘉賓們在活動中參觀了上海博物館著名的中國古代青銅館以及本次活動同期舉辦的「美術的誕生」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作為中國宴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上海博物館內珍藏的青銅器給諸多海外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美術的誕生」主題藝術展中,來自巴黎高等美術學院珍藏的86件繪畫、雕塑作品及相關文獻,全面呈現了法國太陽王至拿破崙帝國時期的歐洲美食文化、藝術、歷史和思想的生動全景。其中,精彩紛呈的法國宮廷料理和宮廷生活畫面,更讓與會嘉賓大開眼界。
「荷花」饗宴,國宴大師打造宴飲江南,麵塑大師巧捏「刀馬旦」
在中華美食非遺技藝展示環節,國家高級技師徐佳傑以「荷花」為主題,結合了中餐獨有的美食藝術雕刻技藝——食雕,將江南地區「寓文於食,融情於景」的理念融入器皿、餐桌設計中,以江南園林的微縮景觀為核心,整體效果令人嘆為觀止。
餐桌中央的「碧綠草坪山坡」上矗立著造型別致的江南園林建築,「草坪搭成的園林荷塘」中擺放著「心裡美」蘿蔔雕刻而成的荷花。搭配用於放置三種風味小食的哥窯粉青鐵線盞三味碟,繪有海水江崖紋的茶具、黑枝木雕刻的書卷形底座、用於盛放黃酒的青銅爵杯……盡顯尊貴高雅的江南宴飲氣派。
而使用了景泰藍工藝製作的香檳杯、點心飲品杯則分別使用了法國國畫鳶尾花、中國國花牡丹的造型,既與江南美食相呼應,也寓意中法友好。不僅如此,在整體的餐桌器皿設計中,還融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技藝。這些俏皮可愛、色彩鮮豔的「刀馬旦」其實僅以基礎麵粉為原料,配以簡單工具,經國家高級技師安斌之手,通過捏、搓、揉、掀後而成,堪稱指尖上的藝術品。
法國MOF大獎獲得者搭檔中國非遺傳人,展示中西融合餐飲技藝
傳統本幫美食、五味冷碟、海參羊肚菌南瓜金湯、大明蝦尾、菊花海鱸魚、金桔牛肉、江南點心……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任德峰等組成的中餐大師團隊,以及由法國MOF大獎獲得者Philippe Groult帶領的藍帶上海主廚團隊精心製作呈現的江南美食融合作品,不但將燉、炒、燒、溜、炸等豐富的中華美食烹飪手法與法國經典料理技法融會貫通,更在食材、口味、藝術呈現、寓意等多方面將中法兩國的經典與創意巧妙結合,全面展示了江南美食、精緻法餐的特色。
在交流中,藍帶國際總裁安德烈•君度認為本次活動通過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直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江南美食文化技藝為載體,完美展現了中西文化,特別是美食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讓人興奮不已。
在餐飲技藝展示交流環節的間隙之餘,來自亞洲年輕音樂家的傑出代表、中國著名二胡演奏家趙磊,壓軸演奏了《二胡無限動》和著名詠嘆調《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為本次活動和現場嘉賓帶來了味覺與聽覺相結合的別致賞品體驗。此外,在技藝交流環節中,結合每一道美食技藝作品,主辦方還精心搭配了中國傳統民族樂器演奏的民樂合奏,《茉莉花》、《春江花月夜》、融合了異域和異國風情的民樂合奏《天山之春》、《玫瑰人生》等,透過帶有古韻的傳統中華之音,搭配中西融合的中華之味,奏響了一曲曲婉轉多姿的江南風情。
崇本源近自然的江南宴飲文化作為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人文氣質不斷推陳出新,引領潮流。此次活動正是以動態的視角,寓文於食,融情於景,讓與會中外嘉賓更真切地了解在傳承中不斷變革與創新的中國傳統烹飪技藝與江南文化。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張亨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