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反俗為雅,被奉為雅詞的典範,在辛棄疾之外自成一派

2020-12-19 史家之韻

姜夔[kuí](1155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其代表作品有《揚州慢·淮左名都》、《疏影》、《暗香》等。

姜夔數次科舉不中,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詞風瀟灑,講究韻律,多自度腔,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

自度腔指不依舊譜而自作的新曲。姜夔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旁譜,他的音節文採在當時為一時之冠。同時代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對他的詞也深為嘆服,曾和他填詞互相酬唱。

與周邦彥相比,姜夔反俗為雅,下字運意,都力求醇雅。他的創作繼承了古代民間音樂的傳統,對詞調音樂的格律、曲式結構及音階的使用有新的突破,並且形成了獨特風格。

下面,請閱讀兩首姜夔所作的詞,從中,我們可以對姜夔的詞有所領悟:

《慶宮春》 姜夔

序:紹熙辛亥除夕。餘別石湖歸吳興,雪後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後五年冬,復與俞商卿、張平甫、鈷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道經吳淞。山寒天迥,雲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鬥下垂。錯雜漁火。朔吹凜凜。卮酒不能支。樸翁以衾自纏,猶相與行吟。因賦此闕,蓋過旬,塗稿乃定。樸翁咎餘無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樸翁皆工於詩。所出奇詭;餘亦強追逐之。此行既歸。各得五十餘解。

雙槳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那回歸去,蕩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採香徑裡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璫素襪。如今安在?惟有闌幹,伴人一霎。

詞牌名又名《慶春宮》。此調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始自北宋周邦彥《片玉詞》,仄韻始自南宋王沂孫《碧山詞》。

這首詞是一首追念昔遊之作,詞的小序把寫作背景、時間、地點、緣由都交代得較清楚。

上片寫泛舟垂虹憶舊,描寫冬末春初寂寥景色,追憶與伊人泛舟夜歸情景;下片觸景興懷,將懷古與思念之情合一。全詞意境空靈渾融,格調高雅清遠,詞採精工秀逸。

近代學者俞陛雲在《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評價道:「起筆即秀逸而工,承以『盟鷗』三句,著筆起靈。此下回首前遊,悽然凝望,山壓眉低,此中當有人在,故下闕言舊地重過,已明礎人去,酒醒波遠,倚欄之惆悵可知。」

還有一首是姜夔的自度曲,描寫的是春遊時與昔日戀人相似的女子偶遇,而勾起對往日情致的美好回憶。

《琵琶仙》 姜夔

序:《吳都賦》云:「戶藏煙浦,家具畫船。」唯吳興為然。春遊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己酉歲,予與蕭時父載酒南郭,感遇成歌。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十裡揚州 ,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裡、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啼鴂[jué]:指悲鳴的杜鵑。

上片描寫詞人春遊時誤認一位女子為曾經的戀人,既驚喜又失望;下片抒發了詞人對時序更迭、物是人非的感慨。南宋詞人張炎在《詞源》中評價道:「離情當如此作,全在情景交鏈,得言外意。」

姜夔每譜成一首自度曲,先用笛子吹奏,朋友歌而和之。無論是依譜填詞,還是自創曲作詞,姜夔都以律就詞,既具情詞之美,又具聲情之美。

他雖然一生過著飄零寓居的生活,為了生計也不得不過著清貧的生活,但他始終保持著清淡的個性與獨立的人格。他以布衣身份對宋代音樂、曲詞、書法、音樂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宋詞自從柳永變雅為俗以來,詞壇上一直是雅俗並存。無論是蘇軾、辛棄疾,還是周邦彥、秦觀,他們都是既有雅調,也有俗詞。

而姜夔則徹底反俗為雅,下字運意,都力求醇雅。這正迎合了南宋後期貴族雅士們棄俗尚雅的審美情趣,因而姜夔的詞被奉為雅詞的典範,在辛棄疾之外別立一宗,自成一派。

相關焦點

  • 南宋詞人姜夔(kuí):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姜夔成年後曾連續四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屢試不第的他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得到楊萬裡、範成大兩位詩壇大家的揄揚,姜夔名聲籍甚,當時的名流士大夫都爭相與他結交,連大學者朱熹也對他青眼相加,不但喜歡他的文章,還佩服他深通禮樂。著名詞人辛棄疾對他的詞也深為嘆服,曾和他填詞互相酬唱。
  • 詞論 宋詞流變史論綱(下)
    六、姜夔別立一宗與辛棄疾同時而略晚的姜夔,在辛派的「豪氣詞」之外又別立「雅詞」一宗。姜夔在題材內容上並無多大的開拓,仍是沿著周邦彥的路子寫戀情和詠物。他能成為一派的宗主,主要是在藝術表現和審美理想上建立了新的規範。北宋以來的戀情詞,情調軟媚而或失於輕浮,雖經周邦彥的雅化卻「雅」得不徹底,穠豔的基本色調未曾改變。姜夔的戀情詞則往往過濾掉當初溫馨纏綿的愛戀細節,只表現離別後精神上的苦戀相思,並用一種獨特的冷色調來處理熾熱的柔情,賦予豔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塵脫俗的韻味。
  • 南宋詞壇宗師姜夔苦戀合肥姐妹花!兩首夢境詞寫出人間最美愛情!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音樂家和書法家,其在詩詞方面均有頗高建樹,尤以詞著稱。他和北宋婉約派大師柳永,可謂是難兄難弟。柳永一輩子沉浸在風花雪月之中,無數歌女為之瘋狂,柳永也是見一個愛一個,一生也沒有做過什麼大官。
  • 清空與綿密的騷雅詞派,是在什麼背景下誕生的?
    鑑於以上特點,我們可以稱這派詞人為「騷雅詞派"。這派詞人很多,較為著名的有姜夔、史達祖、昊文英、周密、王沂孫、張炎等。其中,姜夔與吳文英的成就更高,影響更大。出了姜夔與辛棄疾為同一時代人,但他並未加入辛派陣營,而是以他的才情、以他的清剛淳雅領起了騷雅一派,成為與辛並峙的另一座詞林高峰。姜夔工詩善書,精通音樂,是一位藝術全才。
  • 才子姜夔:我的詞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問當時依依種柳,至今在否」的《永遇樂》,通過對辛棄疾的讚美,抒發收復中原的願望;還是「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層樓高峙(zhi),看檻(jian)曲縈紅,簷牙飛翠」的《翠樓吟》,諷刺南宋朝廷從上至下嬉遊玩樂、偷安苟且的黑暗現實。姜夔的詞是冷雋(jun)深沉,而非熱情奔放;是沉鬱,而非顯豁。
  •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這可能是南宋詞人姜夔最好的一首詞了!
    我在讀這首詞的時候,總是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種寂寞和悲傷之中,我認為,讀這首詞,然後聽著小剛的寂寞沙洲冷,簡直就是絕配了!不知道讀者朋友以為然否?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宋代:姜夔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南宋名士姜夔的漂泊一生
    以出身論,姜夔的出身與杜甫相似,青年時期的歷程也相似。姜父早亡帶給姜夔以「吾少孤貧」的喟嘆,但「不墜先人緒業」與杜甫的「奉儒守官」如出一轍,那麼,官吏家庭的出身給了姜夔良好的啟蒙教育和以父輩為榜樣的人生目標。高起點的出身是柄雙刃劍,公元1184年,姜夔第四次應試未第。
  • 從《復雅歌詞序》始,看「豔科小道」的詞是如何走向「雅」的
    此種以儒家詩教傳統繩墨於詞的做法,同時代有王灼《碧雞漫志》,認為"中正則雅","中正",就是"中正平和"的樂教觀,樂雅正,則詞雅正。這對《復雅歌詞序》中所復之雅是一個補充,即"雅"不僅體現在內容,也同樣體現在形式。受到"復雅"風氣的影響,創作上也出現以姜夔為代表的"騷雅詞派"。
  • 宋詞中的「雅詞」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本文帶你了解一下「雅詞」
    詹傅為郭祥正(北宋著名詩人、詞人)的《笑笑詞》作序,他以為「康伯可(南宋詞人康與之,字伯可)之失在詼諧,辛稼軒(辛棄疾)之失在粗豪」,只有郭祥正的詞「典雅純正,清新俊逸,集前輩之大成,而自成一家之機軸」。
  • 南宋詞人姜夔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他的詞作特點又是什麼樣的呢?
    曰:藐姑冰雪,蓋為近之。」清代著名詞人朱彝尊曾提出「醇雅」的詞學審美觀念,他非常看重詞作的「醇雅」,而姜夔的詞風也符合朱彝尊提出的審美哦觀念,所以,朱彝尊非常推崇姜夔,他評價道:「自鄱陽姜堯章出,句琢字煉,歸於醇雅」,還評價姜夔「詞莫善於姜夔。
  • 姜夔「適中之美」的藝術思想審美觀
    豪放詞派以蘇軾、辛棄疾等詞家為代表,詞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一般而論婉約派具有陰柔之美,豪放派具有陽剛之美,姜夔的雅正派就創立了一個多代詞者所追求而無法達到的「適中之美」,這是詞壇所嚮往的文學藝術理想審美境域。現代詞學大師夏承燾用粗線條描繪出了姜夔的這一審美境域,他說:「在婉約和豪放兩派之間另樹清剛一幟,以江西詩的瘦硬之筆救周邦彥一派的軟媚,又以晚唐的綿邈風神救蘇辛一派粗獷的流弊。」
  • 姜夔很出名的一首詞,明朝無人評點,卻在清朝被捧上了頂峰
    此人就是被清人稱為「詞中之聖」的姜夔。姜夔少有才名,卻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受挫,一生未仕,常年漂泊江湖,遊歷四海。雖然未入仕途,但是其清高的人格,非凡的才華,讓他受到了當時很多名流士大夫的推崇。楊萬裡、朱熹、範成大等人都曾盛讚他的詩作,連辛棄疾也曾和他有過詩詞唱和。雖然他在音樂、詩歌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他最主要的成就還是在詞作方面。南宋末期規模最大、作家最多的「騷雅派」便是以他為代表。
  • 繼蘇軾之後的又一藝術全才-姜夔,他的小楷美極了
    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志》姜夔,一位悲情的藝術全才,生於南宋,一生才華橫溢,熟古樂、精書法,而被人記住和流傳最多的是他的詩詞。作為南宋難得的藝術全才,完全可以和北宋的蘇軾相媲美。論詩詞他與蘇東坡、周邦彥、辛棄疾並成為「宋詞四大家」,又有「詞家之冠」的稱號。而近代國學大家王國維先生對姜夔的評價是:「南宋詞人,白石有格而無情。」——《人間詞話》第四十三則。其實姜夔不是無情,而是他的一生經歷,讓他只能把自己的情藏在最深處。
  • 到山中拜見陸遊,到紹興看姜夔,在鎮江北固亭寫出千古絕唱
    姜夔多才多藝,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他的詩詞優美卓群,感傷憂憤,清麗婉轉,獨具一格,兼有「清空」和「騷雅」。有人說他的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於辛棄疾。實際上,姜夔的詩詞作品對蘇軾和辛棄疾都有所繼承和發揮,尤其是將兩人開創的引詩、濟詞、以文為詞的方法予以進一步發揮。楊萬裡對他的歌詞讚賞不已,稱他「為文無所不工」,還專門把他推薦給範成大。
  • 婉約詞人姜夔一生窘迫,是為情所困還是懷才不遇?
    姜夔(公元1155-1209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南宋婉約詞派代表人物。和辛棄疾、吳文英在南宋詞壇上鼎份三家,各逞風流。姜夔6歲喪母,14歲隨父任官至湖北漢陽,17歲父親病故後,跟隨已出嫁的姐姐在漢陽的一個小村生活,19歲開始交遊,先後出遊揚州、合肥、湖南、浙江等地。
  • 鄧福如《自成一派》個唱首次挑戰越南情歌
    鄧福如《自成一派》個唱首次挑戰越南情歌2015年09月01日 16:39:14來源:新華娛樂    8月30日,臺灣著名歌手鄧福如(以下稱阿福)《阿福·哩揪派·自成一派live show》個人演唱會結束。
  • 古代文學——辛棄疾和辛派詞人
    辛棄疾和辛派詞人「中興」詞人群:一、12c下半葉,以辛棄疾、陸遊、張孝祥、陳亮、劉過、姜夔等為代表。三、辛派詞人:(一)以辛棄疾、陸遊、張孝祥、陳亮、劉過等為代表。(二)將詞體表現功能發揮到最大限度:不僅可抒情言志,而且可議論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