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這可能是南宋詞人姜夔最好的一首詞了!

2020-12-13 好玩的國學

這是我最喜歡宋詞之一。有時候我的腦子裡經常單曲循環他的這首詞,特別是他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我在讀這首詞的時候,總是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種寂寞和悲傷之中,我認為,讀這首詞,然後聽著小剛的寂寞沙洲冷,簡直就是絕配了!不知道讀者朋友以為然否?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我用現代詩的形式,試著翻譯一下,事實上,想翻譯好那就是徒勞的。因為,姜夔的詞歷來被認為有兩大特點,一是清空,二是騷雅。清空學的是蘇東坡,騷雅學的是辛棄疾,他把兩個最偉大的詞人的風格,集於一身,可見姜夔的詞的妙處。

翻譯:

苦寒之地的鴻雁,

南方就是他的遠方。

秋風中,他們隨心所欲的飄蕩。

太湖西邊的雲,穿上了彩色的霓裳。

鴻雁,隨著雲的方向

隱沒在太湖之上。

黃昏中幾座黑色的山峰

他們商量著下點雨吧

去打發這無邊的悽涼。

第四橋邊,

隱士陸龜蒙的影子

在秋風中遊蕩

我多想,和天隨子一起

和太湖一起

終老他鄉。

陸龜蒙和時間一起老去,

只有我獨自憑欄,

看柳樹在秋風中悲傷!

其實這首詞就是寫給他的偶像陸龜蒙的。姜夔去拜訪範成大的時候,路過陸龜蒙的隱居處,大發感慨,而寫了這一首千古名詞。姜夔是個性格異常敏感的才子,他十四歲就失去了家庭,一直在江湖流浪,考試也沒有考上,在合肥喜歡了兩個姐妹花的姑娘,但最後愛情無疾而終。姜夔的一生,都是在流浪,所以他的詞一般都有憂傷的氣氛在其中。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文風,這就是對姜夔一生最好的解釋!

相關焦點

  • 江南抒寫:南宋詞人姜夔與無錫
    作者 任翌提要:南宋詞人姜夔曾兩次到無錫,一次拜訪尤袤,另一次為葬於無錫華藏的名將張俊作傳。閱讀本文精彩需要10分鐘。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清雅派詞人。小船途徑吳松江時,寫了著名的《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一詞:「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這時,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尤袤尚在京城。出生于靖康二年(1127)的尤袤,這年已經六十歲了。
  • 【語文素養】第十九 集風雅遊士——姜夔
    當時南宋朝廷正緊鑼密鼓準備北伐,因此抬出辛棄疾以壯聲勢。他在鎮江這裡寫了名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姜夔這首詞就是用辛詞韻腳和模仿辛詞風格寫的。詞中讚嘆辛棄疾是再世諸葛亮,出任鎮江知府是為了報答朝廷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以神京即開封府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老百姓都在盼著南宋的軍隊能打回去,因此他提醒辛棄疾像東晉桓溫北伐時那樣去看看自己多年前種的樹,也就是去看看當年戰鬥過的地方是否還是老樣子。
  • 南宋詞人姜夔(kuí):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在璀璨的詩詞國度裡,有李煜這樣出生就是人生贏家的帝王,也有如晏殊、王安石一般官至宰相的大咖,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詩人、詞人都在科舉的獨木橋上晃晃悠悠,即便得了功名,更多的也是懷才不遇,仕途坎坷一生,南宋詞人姜夔,便是眾多不幸的文人之一。
  • 才子姜夔:我的詞很冷,可我的心是暖的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cen ci)舞。這首《點絳唇》是南宋詞人姜夔的代表作,寫於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姜夔由陸龜蒙胸懷大志卻仕途坎坷、不得已隱居江湖的境遇,聯想到了自己,同樣懷才不遇、四處漂泊,於是有了這首自傷身世的詠嘆。詞中,那孤雲野雁,來去無蹤,清苦的山峰,獨自抵禦黃昏欲落的冬雨。那種孤高曠遠的境界,就仿佛詞人姜夔身世與人格的一種詩意化的寫照。
  • 鄱陽學者姜清水,解析姜夔《點絳唇.丁末冬過吳松作》詞
    數峰清苦。商量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姜夔這一次是1187年暮春去,到冬回,除交了些朋友之外沒收穫,從歷史的角度看,範已病辭在家養病,無能力提攜,但是儘可能的給了姜夔一個自己的朋友圈,這讓姜夔上了一個高端的人際平臺。
  • 「學理書簡」《詞林別裁》:讀圖時代集成詞書畫印譜的立體藝術
    「華音流韻」欄目包括「臨風賞讀」「古今匯評」「詞人心史」三小節,從該詞牌中選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詞,在「臨風賞讀」部分對名作進行細緻賞析;在「古今匯評」部分,搜集歷朝歷代文人對該詞的評介;在「詞人心史」部分,介紹詞人生平經歷。「低吟/浩唱」欄目選取該詞牌從古至今優秀的詞作,並進行簡要剖析。另加「參讀」欄目,增加圖書的廣度和深度。
  • 南宋詞人姜夔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他的詞作特點又是什麼樣的呢?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 姜夔少年喪父, 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屢試不中,所以他也沒有機會進入仕途,布衣終生。姜夔繪像南宋末年的著名詞人張炎,非常欣賞姜夔的這兩首詠梅詞,他在《詞源》中稱讚道:「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
  • 姜夔很出名的一首詞,明朝無人評點,卻在清朝被捧上了頂峰
    其實,南宋也有一位文學家,也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全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一不精。此人就是被清人稱為「詞中之聖」的姜夔。姜夔少有才名,卻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受挫,一生未仕,常年漂泊江湖,遊歷四海。南宋末期規模最大、作家最多的「騷雅派」便是以他為代表。而他最為出名的一首詞當屬在冬至日所寫的《揚州慢》,道盡了家國之思,美得令人心醉,也愁得令人心碎。這首詞的正文之前,還有個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
  • 姜夔的一首詞,篇幅短小,卻波瀾曲折,最後一句令人浮想聯翩
    南宋一位才子也曾有這樣的感覺,下面介紹姜夔的一首詞,篇幅短小,卻波瀾曲折,最後一句令人浮想聯翩。浣溪沙宋代:姜夔著酒行行滿袂風,草枯霜鶻落晴空。銷魂都在夕陽中。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當時何似莫匆匆。
  • 姜夔夜裡做了一個夢,醒來了感慨萬千,寫下一首很感人的愛情詞!
    南宋詞人姜夔的詞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他很多的作品,那也是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愛情詞,每一首都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尤其是後期的作品更是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位詞人不是太了解,但是在評論家的眼中,他是可以與周邦彥、秦觀、柳永等等,這些一流的詞人相提並論,也是屬於一流的大家。
  • 北宋詞人寫了一首 「雨」詞,全文無「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
    有的人全詩都在寫雨,情感也在這綿綿的雨中表現出來,而有的人全文都在說雨,卻不將雨寫入詩中,字字句句,仿佛都能感受到,窗外那淅淅瀝瀝下著的雨。北宋詞人就寫了這樣的一首「雨」詞,除了題名,全文中沒有用到一個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這首詞就是万俟詠寫的《長相思·雨》。
  • 姜夔:反俗為雅,被奉為雅詞的典範,在辛棄疾之外自成一派
    姜夔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旁譜,他的音節文採在當時為一時之冠。同時代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對他的詞也深為嘆服,曾和他填詞互相酬唱。與周邦彥相比,姜夔反俗為雅,下字運意,都力求醇雅。他的創作繼承了古代民間音樂的傳統,對詞調音樂的格律、曲式結構及音階的使用有新的突破,並且形成了獨特風格。
  • 南宋才子的一首詞,起首就先聲奪人,最後13字更蘊含深遠
    後來有一位才子就深受啟發,創作了一首詞。下面分享南宋才子的一首詞,起首就先聲奪人,最後13字更蘊含深遠。唐多令·雨過水明霞宋代:鄧剡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
  •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南宋名士姜夔的漂泊一生
    這是姜夔作客石湖而寫的二詞之一。從序文可以想像,在姜夔盤桓石湖的某日,群梅競放,白雪飄飛,湖波氤氳而暗香襲人,功成身退的前樞密副使與文雅灑脫的江湖詞人對坐,詞人筆不停歇,自度新聲,工伎管弦合奏,與湖煙梅影相融。隔湖望去,真如神仙圖畫。如果對中年前的姜夔用江湖詩人四個字來評價,尚能貼切。
  • 一首寫雨的詞,全詞無一雨字,雨卻無處不在,淅淅瀝瀝下了千百年
    總覺得,最讓詩人愁緒萬千的,便是雨了。雨有各種姿態,煙雨朦朧、小雨溫柔、晨雨清新、夜雨孤寂。雨還有不同時節,春雨潤物,秋雨傷情……淅淅瀝瀝的雨,就像千萬條絲線,能夠將詩人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牽引出來。南宋,一個陰雨連綿秋天。一位書生羈旅異鄉,心中苦悶,躺在客舍的床上,聽著窗外的秋雨,腦海不斷閃過自己的前半生。
  • 《宋詞三百首》中姜夔的這首絕妙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
    《宋詞三百首》中的這首絕妙相思詞,借柳抒情,有迴環宕折之妙初春已至,萬條垂下綠絲絛。古來文人墨客,對於柳樹的讚美不在少數。因諧音「留」而寓意深刻。清代納蘭性德一首《臨江仙寒柳》詞精妙絕倫,「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 婉約詞人姜夔一生窘迫,是為情所困還是懷才不遇?
    姜夔(公元1155-1209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南宋婉約詞派代表人物。和辛棄疾、吳文英在南宋詞壇上鼎份三家,各逞風流。姜夔6歲喪母,14歲隨父任官至湖北漢陽,17歲父親病故後,跟隨已出嫁的姐姐在漢陽的一個小村生活,19歲開始交遊,先後出遊揚州、合肥、湖南、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