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喜歡宋詞之一。有時候我的腦子裡經常單曲循環他的這首詞,特別是他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我在讀這首詞的時候,總是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種寂寞和悲傷之中,我認為,讀這首詞,然後聽著小剛的寂寞沙洲冷,簡直就是絕配了!不知道讀者朋友以為然否?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我用現代詩的形式,試著翻譯一下,事實上,想翻譯好那就是徒勞的。因為,姜夔的詞歷來被認為有兩大特點,一是清空,二是騷雅。清空學的是蘇東坡,騷雅學的是辛棄疾,他把兩個最偉大的詞人的風格,集於一身,可見姜夔的詞的妙處。
翻譯:
苦寒之地的鴻雁,
南方就是他的遠方。
秋風中,他們隨心所欲的飄蕩。
太湖西邊的雲,穿上了彩色的霓裳。
鴻雁,隨著雲的方向
隱沒在太湖之上。
黃昏中幾座黑色的山峰
他們商量著下點雨吧
去打發這無邊的悽涼。
第四橋邊,
隱士陸龜蒙的影子
在秋風中遊蕩
我多想,和天隨子一起
和太湖一起
終老他鄉。
陸龜蒙和時間一起老去,
只有我獨自憑欄,
看柳樹在秋風中悲傷!
其實這首詞就是寫給他的偶像陸龜蒙的。姜夔去拜訪範成大的時候,路過陸龜蒙的隱居處,大發感慨,而寫了這一首千古名詞。姜夔是個性格異常敏感的才子,他十四歲就失去了家庭,一直在江湖流浪,考試也沒有考上,在合肥喜歡了兩個姐妹花的姑娘,但最後愛情無疾而終。姜夔的一生,都是在流浪,所以他的詞一般都有憂傷的氣氛在其中。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文風,這就是對姜夔一生最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