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特殊教育基地9月將投用 可接納1100名殘障兒童入學

2020-12-11 中安在線

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現場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7月13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位於新站區的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目前已進入項目收尾階段,定於今年9月1日開學投入使用。

該校區位於合肥市新站區南臨學林路,東臨君山路,北臨會棚路,西臨規劃支路。項目佔地125畝,包括:啟智部,啟音部,啟明部,圖書綜合樓,風雨操場、培訓中心等6棟單體,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

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局部細節圖

除了按照普通公建標準施工外,項目還根據使用功能增加了其他特殊要求,比如:室內陽角需做成小圓角;走廊、衛生間除了一道木扶手以外,還需要增加一道醫學扶手;樓梯欄杆要比普通公建受力要求更高,對穩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等。

目前,項目已完成各單體的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各單體的內、外裝飾及室外道排施工。其中,啟明樓、啟智樓正在進行室內地磚及牆裙施工,啟音樓正在進行外牆彩石砂漿及室內地磚牆裙施工,培訓中心、圖書館正在進行外牆鋁板及室內牆面乳膠漆施工,風雨操場正在進行外牆鋁板施工,室外碎石樁已完成40%,室外管網完成20%。

據了解,學校可接納約1100名殘障兒童入學,屆時將成為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為特殊教育事業添磚加瓦。(記者 檀美玲)

相關焦點

  • 安徽規模最大特殊教育學校投入使用,可接納1100名殘障兒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合肥9月1日電(通訊員 劉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今天上午,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該校可招收接納1100名殘障兒童入學。他舉例,室內陽角做成了小圓角;走廊、衛生間除了一道木扶手外,還增裝了一道醫學扶手;樓梯欄杆要比普通公建受力要求更高,更具穩定性;視障學生的教室內,配備有特殊教育呼叫顯示系統,可以通過色彩來提醒聽障學生上下課鈴聲;食堂內,為方便視力障礙學生就餐生活,也設有標準盲道。
  • 合肥特教中心新校區計劃2020年秋投用 可接納千餘名殘障兒童入學
    據合肥晚報報導 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新校區正裝修收尾,確保9月開學季投入使用;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7月上旬完成全部土方開挖,開始建設「家風家訓」、「最美家庭」展示館。7月2日,市重點局公布一批民生項目最新進展,在梅雨季節迎難而上,保障工程進度「不掉隊」。
  • 合肥4所學校9月將投入使用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7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開學季即將到來,合肥一六八中學陶衝湖校區、第三中學、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以及黃麓師範學校一期(部分)將於9月投入使用。  目前,男女生宿舍、食堂、教學樓、室外、供電工程均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9月份交付使用。項目投入使用後可以容納2000餘名學生,將更好的滿足新站區周邊學生上學的需求。
  • 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適齡殘障兒童申請入學...
    2018年3月2日,由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救助兒童會和壹基金聯合主辦的「 2018融合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狀況抽樣調研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就「提升融合教育專業能力,更好保障所有兒童受教育權利」話題進行討論。會議邀請了多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及兒童家長代表出席。
  • 合肥市4所在建校園9月投用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8月27日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合肥市4所在建(改造)的校區下月將投入使用,分別是168陶衝湖校區、合肥三中、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另外,黃麓師範一期工程也有部分新建單體將於今秋開學時投入使用。
  • 2018《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發布:2017年適齡殘障兒童...
    調研報告發布,數據觸目驚心   2017年9月,隨著新的一批中小學新生入學,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科研機構,在全國範圍內發起「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查」,調查對象為6-15歲殘障兒童的家長(含所有殘障類型),共搜集到9484份有效家長問卷。
  • 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對臨渭區不能入學行走不便、殘障兒童開展送教...
    教育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為了這一理念,自2017年開始在臨渭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渭南市特殊教育學校對全區不能入學的重度、極重度殘障兒童開展送教上門工作。近四年來,為了孩子們的有效成長,渭北平原、東西兩塬、河西川套、東陽溝壑之間都留下了臨渭教育人的足跡。9月21日一早,在綿綿秋雨中百人送教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組出發了。
  • 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投入使用
    航拍正式投入使用的合肥特殊教育中心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9月1日上午,能容納1100名殘障兒童的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能夠更好地保障合肥市殘障兒童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為他們解決上學的後顧之憂。
  • 保障適齡殘障兒童平等享受義務教育權利
    原標題:保障適齡殘障兒童平等享受義務教育權利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等數名委員就教育問題分別給出建議,提案內容主要涉及保障適齡殘障兒童平等享受義務教育、出臺隨班就讀保障體系等內容。
  • 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03 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投入使用 9月1日上午,能容納1100名殘障兒童的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能夠更好地保障合肥市殘障兒童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為他們解決上學的後顧之憂。
  • 【 特教資訊】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結合中央補助,山東下達資金9000萬元,支持各地建設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特殊教育學校學前部,紮實開展醫教結合、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等有關工作,特殊教育辦學條件持續優化。9月1日上午,能容納1100名殘障兒童的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能夠更好地保障合肥市殘障兒童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為他們解決上學的後顧之憂。
  • 民進中央:殘障兒童隨班就讀難在哪兒?
    中西部殘障兒童入學成難題「2014年國務院殘工委開展了殘疾人基本需求和服務的專項調查,對持證殘疾人和疑似殘疾人群體進行了入戶調查,我們發現,在未入學的24萬名殘疾兒童中,84%是農村戶口,78%分布在中西部農村地區!」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副主任李東梅說,「對比東部地區,上海沒入學的殘障兒童只有30多人。
  • 浙江輕度殘障兒童可隨班就讀 撥款為普通生10倍
    中新網杭州5月16日電(記者 江耘 通訊員 陳蓓燕)學生小包(化名)患有聽力缺損,語訓康復班畢業後,入讀了浙江寧波海曙區解放南路小學。  隨班就讀對象為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輕度殘障兒童少年,主要包括輕度視力殘疾、輕度聽力殘疾、輕度智力殘疾等三類殘障兒童,以及自閉症兒童。  據了解,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浙江省就開始了輕度殘障兒童隨班就讀工作,現已基本形成了以一定數量的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以大量的隨班就讀為主體的特殊教育格局,並向學前和高中段延伸,隨班就讀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 【兩會來了】俞敏洪:建立特殊兒童信息系統,保障適齡殘障兒童享受...
    為此俞敏洪建議:各地教育部門和衛生計生部門應協同建立「特殊兒童信息系統」,每年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入學登記和入學核查;通過入學評估確保每個殘障兒童得到合理的、匹配其能力基礎和教育需求的個別化教育支持計劃;在普通學校配備充足的特殊教育師資資源,切實保障殘障兒童獲得合適的、有質量的義務教育。
  • 關愛殘障少兒 用愛心傳遞溫暖——安仁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學慶典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精彩信息在這個蘊藏力量、蓄勢待發的季節裡,12月4日,我們歡聚一堂,共同迎來了安仁縣特教學校的開學典禮,這是安仁教育的一件盛事,是全縣殘疾兒童家庭的一件喜事。指出,安仁縣特殊教育學校新建在原軍山鄉政府院內,建設內容涵蓋教學區、運動區、康復區和生活區等,因暫時不能使用,目前租借了安仁縣啟點殘疾人服務中心的場地,通過聯合辦學的方式推進特教學校建設工作。目前,我縣特教學校有專業教師12人,殘疾學生64人,共分設七個班級,學校各項工作已步入正軌。
  • 長沙縣特殊教育學校招收10名智力障礙兒童入學
    紅網長沙縣站7月10日訊(分站記者 潘東曉)昨日,記者從長沙縣唯一一所公辦、可接收智力障礙兒童入學的長沙縣特殊教育學校獲悉,該校今年擬招收10名年滿8周歲的智力障礙兒童入學。
  • 特殊兒童入學難?他們給出這些建議
    ,會上發布了《廣州市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73%受訪特殊兒童認為缺乏專業特教老師。廣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建議,根據隨班就讀特殊兒童數量,按比例配備資源老師。據悉,這個建議將於10天後的廣州市兩會提交。更多特殊教育專家認為,除了配備資源老師之外,對特殊孩子更需多元安置,建設更多的特教資源班,開展個別化教育計劃。
  • 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 特教資訊
    結合中央補助,山東下達資金9000萬元,支持各地建設示範性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特殊教育學校學前部,紮實開展醫教結合、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等有關工作,特殊教育辦學條件持續優化。9月1日上午,能容納1100名殘障兒童的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北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安徽省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能夠更好地保障合肥市殘障兒童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為他們解決上學的後顧之憂。
  • 特殊教育專家研討認為:特殊兒童需要更多特教資源班
    大洋網訊 昨日,「融合教育普校師資建設研討會」在廣州召開,會上發布了《廣州市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73%受訪特殊兒童認為普通學校缺乏專業特教老師。廣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建議,根據隨班就讀特殊兒童數量,按比例配備資源老師。該建議將於10天後在廣州市兩會上提交。更多特殊教育專家認為,除了配備資源老師,對特殊孩子還需多元安置,建設更多的特教資源班,開展個別化教育計劃。